1
|
主权与正义——弗雷泽对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批判 |
杜敏
李泉
|
《太平洋学报》
CSSCI
|
2012 |
0 |
|
2
|
威斯特伐利亚国家体系之理论化:国际关系从绝对主义向资本主义的转向 |
贝诺.特士科
李清敏
孙兴杰
|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8
|
|
3
|
历史与理论的张力:反思“威斯特伐利亚” |
任东波
|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5
|
|
4
|
转型中的国际体系:中国与各主要力量的关系 |
刘鸣
黄仁伟
顾永兴
|
《国际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6
|
|
5
|
殖民体系、后殖民体系与大国崛起 |
韦宗友
|
《国际展望》
|
2013 |
8
|
|
6
|
略论近代欧洲国际体系的建立与演变 |
计秋枫
|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
1995 |
2
|
|
7
|
跨境经济合作区多层级治理探讨 |
赵忠龙
|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2
|
|
8
|
网络主权的分层法律形态 |
刘晗
叶开儒
|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40
|
|
9
|
世界政治发展的新趋势、新特点、新未来 |
唐永胜
任剑涛
倪峰
时殷弘
陶景洲
|
《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
CSSCI
|
2019 |
1
|
|
10
|
均势外交的历史流变 |
姜安
李东阳
|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
2003 |
1
|
|
11
|
现代国际秩序的政治史学含义 |
刘小枫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1
|
|
12
|
中国的“天下观”与西方的世界秩序观 |
刘丹忱
|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