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8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论华兹华斯抒情诗歌的内在张力
被引量:
2
1
作者
秦旭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4-88,共5页
华兹华斯诗歌具有特殊的审美价值,与其诗歌中的情感张力和话语张力生成的独特个性密不可分。诗人以高度的审美主体意识去表现诗歌的情感张力,以张弛有度的不同叙述视角凸显诗歌语言的话语张力。本文结合华兹华斯的具体作品,论述了诗人...
华兹华斯诗歌具有特殊的审美价值,与其诗歌中的情感张力和话语张力生成的独特个性密不可分。诗人以高度的审美主体意识去表现诗歌的情感张力,以张弛有度的不同叙述视角凸显诗歌语言的话语张力。本文结合华兹华斯的具体作品,论述了诗人情感张力和话语张力在诗歌中的表现方式及其美学品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廉·华兹华斯
审美主体
情感张力
叙述视角
美学品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华兹华斯的《湖区指南》与审美趣味之提升
被引量:
1
2
作者
谢海长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44-549,共6页
华兹华斯的《湖区指南》并不是一部单纯介绍英格兰北部湖区风景的普通旅游手册,而是一帧记录和展示浮华矫饰之风由喧嚣都市向边远湖区侵入渗透的时风世情图。基于对英国工业化城市化背景下人们生存状态和道德精神面貌的敏锐体察和深沉关...
华兹华斯的《湖区指南》并不是一部单纯介绍英格兰北部湖区风景的普通旅游手册,而是一帧记录和展示浮华矫饰之风由喧嚣都市向边远湖区侵入渗透的时风世情图。基于对英国工业化城市化背景下人们生存状态和道德精神面貌的敏锐体察和深沉关切,华兹华斯在文学生涯之初便树立了"审美济世"的宏图伟志。《湖区指南》在根本上便是华兹华斯"审美济世"宏图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其意旨在提升湖区居民和游客们的审美趣味,而并非如生态批评家乔纳森.贝特所声称的"教育他们保护湖区脆弱的生态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廉·华兹华斯
《湖区指南》
工业化
城市化
审美趣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抒情歌谣集》序言中探究华兹华斯的文学理念
3
作者
马迪
《电影评介》
2014年第12期103-104,共2页
“湖畔派”诗人的代表威廉·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出生在英国坎伯兰郡的一个律师家庭。中学时期他常常前往学校附近的大自然中嬉戏游荡,结识农夫与羊倌。这一时期的生活对其日后文艺思想有着重要的影响。而后在剑桥大学期间...
“湖畔派”诗人的代表威廉·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出生在英国坎伯兰郡的一个律师家庭。中学时期他常常前往学校附近的大自然中嬉戏游荡,结识农夫与羊倌。这一时期的生活对其日后文艺思想有着重要的影响。而后在剑桥大学期间,他在卢梭“回归自然”思想的感召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廉·华兹华斯
诗歌语言
序言
浪漫主义
文艺思想
日常语言
回归自然
情感
湖畔派
古典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自然之子:陶渊明与华兹华斯
被引量:
2
4
作者
朱攸若
《高校教育管理》
1987年第3期73-76,共4页
公元五世纪初,东晋大诗人陶渊明辞去了彭泽令的官职,回到浔阳江边躬耕自给,过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隐逸生活。此时,在遥远的英伦三岛上,英国人的祖先盎格鲁撤克逊人还在北欧原野上漂泊,英国诗歌之父乔叟要到近千年之后才开始...
公元五世纪初,东晋大诗人陶渊明辞去了彭泽令的官职,回到浔阳江边躬耕自给,过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隐逸生活。此时,在遥远的英伦三岛上,英国人的祖先盎格鲁撤克逊人还在北欧原野上漂泊,英国诗歌之父乔叟要到近千年之后才开始创作他的伟大诗篇《坎特伯雷故事》。然而,到了十九世纪初年,在英格兰西北部风光旖旎的湖区,出现了一位大诗人——威廉·华兹华斯。他和我国东晋时代的诗人陶渊明都是诗歌领域里的开拓者,并各自在本国诗歌发展史上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他们同样力求摆脱传统的束缚,以清新朴素的语言,白描的艺术手法,深邃的思想内涵,创造出崇高的诗歌意境,尤其是他们二人在气质上坡为相似,表现为对大自然的神往,对山峦与溪流的迷恋,对羊群与飞鸟的喜爱,可以说是超越了时间与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兹华斯
陶渊明
自然之子
彭泽
威廉·华兹华斯
英格兰西北部
大诗人
大自然
十九世纪初
诗歌意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华兹华斯诗歌的如画风景审美模式与生态伦理缺失
被引量:
2
5
作者
郑昭梅
《山东外语教学》
2020年第6期96-105,共10页
18世纪末,如画风景欣赏模式盛行一时。它将自然分割为局部的、片段的,经由美学原则改造的高度形式化的、风格匀质化的艺术品。华兹华斯深受如画美趣味影响,其风景诗凸显了如画审美的形式主义和视觉中心主义。这种美学化赋予观看者界定...
18世纪末,如画风景欣赏模式盛行一时。它将自然分割为局部的、片段的,经由美学原则改造的高度形式化的、风格匀质化的艺术品。华兹华斯深受如画美趣味影响,其风景诗凸显了如画审美的形式主义和视觉中心主义。这种美学化赋予观看者界定、控制、构建景色的权力,迫使风景脱离了自然领域,成为艺术消费的合法对象。这一人类中心主义立场,不可避免地导致人与自然的二元对峙与隔离。相较强调整体性和平等性的生态伦理观,如画风景审美模式缺乏对自然基于同情、热爱和尊重的伦理关怀。只有对自然审美进行生态化重塑,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平等的伦理观念,才能弥补如画审美的伦理缺憾,实践一种平衡的、非人类中心的伦理关怀和审美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廉·华兹华斯
如画风景
生态伦理
生态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华兹华斯自然诗创作溯源
被引量:
1
6
作者
王捷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3期72-78,共7页
十九世纪初的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威廉·华兹华斯是著名的“湖畔派”代表诗人之一。英美学界对以华兹华斯为代表的“湖畔诗人”评价甚高,认为他们的诗才超过拜伦和雪莱;而以往我国学界则过多持全盘否定的态度,斥之为“消极”、“颓废...
十九世纪初的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威廉·华兹华斯是著名的“湖畔派”代表诗人之一。英美学界对以华兹华斯为代表的“湖畔诗人”评价甚高,认为他们的诗才超过拜伦和雪莱;而以往我国学界则过多持全盘否定的态度,斥之为“消极”、“颓废”。我曾在1984年撰文提出应该全面公正地评价华兹华斯及其他“湖畔诗人”。十多年来,评论华兹华斯及其他“湖畔诗人”的论著日渐增多,对他们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尤其是对浪漫主义文学的重大贡献,给予了既充分又不拔高的肯定。现在是到了更深入研究的时候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兹华斯
自然诗
大自然
人民文学出版社
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
湖畔诗人
威廉·华兹华斯
诗歌创作
自然观
文学评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湖畔派诗人华兹华斯
被引量:
1
7
作者
方新生
《高校教育管理》
1993年第4期122-124,共3页
威廉·华兹华斯(公元1770——1850年)为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主要代表,享“桂冠诗人”(1843)之誉。华氏母早亡,少年时代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遂想在大自然和书籍中寻找慰籍。1788年去剑桥大学读书,接受启蒙主义思想教育,并开始诗歌创...
威廉·华兹华斯(公元1770——1850年)为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主要代表,享“桂冠诗人”(1843)之誉。华氏母早亡,少年时代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遂想在大自然和书籍中寻找慰籍。1788年去剑桥大学读书,接受启蒙主义思想教育,并开始诗歌创作。两年后,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他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同情革命党人,支持民众革命。华兹华斯曾两度出访法国,结识了温和的吉伦特革命派。在1793年雅各宾派专政期间,一度掌权的吉伦特派遭到残酷镇压。他亲眼看到法国革命沦为恐怖统治,另英国对法国开战,这一切使他对欧洲前途感到悲观失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兹华斯
华氏
湖畔派诗人
亭台
诗歌创作
《序曲》
英国浪漫主义诗歌
威廉·华兹华斯
雅各宾派专政
法国革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华兹华斯诗歌创作方法浅论
8
作者
杨天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2期46-50,共5页
威廉·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1770-1850)是英国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的一位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他一反古典主义专事描写崇高题材的风气,主张诗人取材于日常生活,抒写平凡和熟稔的题材。还主张以口语入诗,使诗歌接近生活真实...
威廉·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1770-1850)是英国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的一位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他一反古典主义专事描写崇高题材的风气,主张诗人取材于日常生活,抒写平凡和熟稔的题材。还主张以口语入诗,使诗歌接近生活真实,富有生活气息。他的诗歌理论与实践开拓了诗歌的创作领域,扩大了诗歌鉴赏者的队伍,使当时英国的诗风为之一变,影响所至,遍及欧洲大陆。英国著名文学评论家马修·阿诺德在他编选的《华兹华斯诗歌》的序言中把华兹华斯列为仅次于莎士比亚和弥尔顿的英国最伟大的诗人。本文仅就华兹华斯诗歌创作的艺术特色谈一点自己粗浅的体会。十八世纪末,古典主义文学在欧洲仍有很大势力,它提出的一套法规戒律对当时人们的鉴赏趣味和美学观念产生很大影响。古典主义诗学特点之一就是对诗歌语言的严格限制,规定写诗须用雅字,避免俗字。“狗”为俗字,不能入诗。如想变俗为雅,则应写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廉·华兹华斯
古典主义
诗歌鉴赏
十八世纪
诗歌语言
诗歌创作
理论与实践
马修·阿诺德
十九世纪
生活真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华兹华斯抒情诗歌的内在张力
被引量:
2
1
作者
秦旭
机构
扬州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4-88,共5页
文摘
华兹华斯诗歌具有特殊的审美价值,与其诗歌中的情感张力和话语张力生成的独特个性密不可分。诗人以高度的审美主体意识去表现诗歌的情感张力,以张弛有度的不同叙述视角凸显诗歌语言的话语张力。本文结合华兹华斯的具体作品,论述了诗人情感张力和话语张力在诗歌中的表现方式及其美学品格。
关键词
威廉·华兹华斯
审美主体
情感张力
叙述视角
美学品格
Keywords
William Wordsworth
aesthetic subject
emotional tension
narrative angle
aesthetic nature
分类号
H315 [语言文字—英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华兹华斯的《湖区指南》与审美趣味之提升
被引量:
1
2
作者
谢海长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
江西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44-549,共6页
文摘
华兹华斯的《湖区指南》并不是一部单纯介绍英格兰北部湖区风景的普通旅游手册,而是一帧记录和展示浮华矫饰之风由喧嚣都市向边远湖区侵入渗透的时风世情图。基于对英国工业化城市化背景下人们生存状态和道德精神面貌的敏锐体察和深沉关切,华兹华斯在文学生涯之初便树立了"审美济世"的宏图伟志。《湖区指南》在根本上便是华兹华斯"审美济世"宏图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其意旨在提升湖区居民和游客们的审美趣味,而并非如生态批评家乔纳森.贝特所声称的"教育他们保护湖区脆弱的生态系统"。
关键词
威廉·华兹华斯
《湖区指南》
工业化
城市化
审美趣味
Keywords
William Wordsworth
A Guide to the Lakes
industrialization
urbanization
taste
分类号
I106.6 [文学—世界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抒情歌谣集》序言中探究华兹华斯的文学理念
3
作者
马迪
机构
辽宁医学院外语教研部
出处
《电影评介》
2014年第12期103-104,共2页
文摘
“湖畔派”诗人的代表威廉·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出生在英国坎伯兰郡的一个律师家庭。中学时期他常常前往学校附近的大自然中嬉戏游荡,结识农夫与羊倌。这一时期的生活对其日后文艺思想有着重要的影响。而后在剑桥大学期间,他在卢梭“回归自然”思想的感召下。
关键词
威廉·华兹华斯
诗歌语言
序言
浪漫主义
文艺思想
日常语言
回归自然
情感
湖畔派
古典主义
分类号
I561.072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自然之子:陶渊明与华兹华斯
被引量:
2
4
作者
朱攸若
出处
《高校教育管理》
1987年第3期73-76,共4页
文摘
公元五世纪初,东晋大诗人陶渊明辞去了彭泽令的官职,回到浔阳江边躬耕自给,过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隐逸生活。此时,在遥远的英伦三岛上,英国人的祖先盎格鲁撤克逊人还在北欧原野上漂泊,英国诗歌之父乔叟要到近千年之后才开始创作他的伟大诗篇《坎特伯雷故事》。然而,到了十九世纪初年,在英格兰西北部风光旖旎的湖区,出现了一位大诗人——威廉·华兹华斯。他和我国东晋时代的诗人陶渊明都是诗歌领域里的开拓者,并各自在本国诗歌发展史上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他们同样力求摆脱传统的束缚,以清新朴素的语言,白描的艺术手法,深邃的思想内涵,创造出崇高的诗歌意境,尤其是他们二人在气质上坡为相似,表现为对大自然的神往,对山峦与溪流的迷恋,对羊群与飞鸟的喜爱,可以说是超越了时间与空间。
关键词
华兹华斯
陶渊明
自然之子
彭泽
威廉·华兹华斯
英格兰西北部
大诗人
大自然
十九世纪初
诗歌意境
分类号
G64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华兹华斯诗歌的如画风景审美模式与生态伦理缺失
被引量:
2
5
作者
郑昭梅
机构
湖北经济学院外国语学院
出处
《山东外语教学》
2020年第6期96-105,共10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英国自然诗歌传统与当代生态诗歌的兴起研究”(项目编号:16BWW039)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18世纪末,如画风景欣赏模式盛行一时。它将自然分割为局部的、片段的,经由美学原则改造的高度形式化的、风格匀质化的艺术品。华兹华斯深受如画美趣味影响,其风景诗凸显了如画审美的形式主义和视觉中心主义。这种美学化赋予观看者界定、控制、构建景色的权力,迫使风景脱离了自然领域,成为艺术消费的合法对象。这一人类中心主义立场,不可避免地导致人与自然的二元对峙与隔离。相较强调整体性和平等性的生态伦理观,如画风景审美模式缺乏对自然基于同情、热爱和尊重的伦理关怀。只有对自然审美进行生态化重塑,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平等的伦理观念,才能弥补如画审美的伦理缺憾,实践一种平衡的、非人类中心的伦理关怀和审美体验。
关键词
威廉·华兹华斯
如画风景
生态伦理
生态美学
Keywords
William Wordsworth
the picturesque landscape
ecological ethics
ecological aesthetics
分类号
I106 [文学—世界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华兹华斯自然诗创作溯源
被引量:
1
6
作者
王捷
出处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3期72-78,共7页
文摘
十九世纪初的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威廉·华兹华斯是著名的“湖畔派”代表诗人之一。英美学界对以华兹华斯为代表的“湖畔诗人”评价甚高,认为他们的诗才超过拜伦和雪莱;而以往我国学界则过多持全盘否定的态度,斥之为“消极”、“颓废”。我曾在1984年撰文提出应该全面公正地评价华兹华斯及其他“湖畔诗人”。十多年来,评论华兹华斯及其他“湖畔诗人”的论著日渐增多,对他们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尤其是对浪漫主义文学的重大贡献,给予了既充分又不拔高的肯定。现在是到了更深入研究的时候了。
关键词
华兹华斯
自然诗
大自然
人民文学出版社
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
湖畔诗人
威廉·华兹华斯
诗歌创作
自然观
文学评论
分类号
I561.07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湖畔派诗人华兹华斯
被引量:
1
7
作者
方新生
出处
《高校教育管理》
1993年第4期122-124,共3页
文摘
威廉·华兹华斯(公元1770——1850年)为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主要代表,享“桂冠诗人”(1843)之誉。华氏母早亡,少年时代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遂想在大自然和书籍中寻找慰籍。1788年去剑桥大学读书,接受启蒙主义思想教育,并开始诗歌创作。两年后,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他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同情革命党人,支持民众革命。华兹华斯曾两度出访法国,结识了温和的吉伦特革命派。在1793年雅各宾派专政期间,一度掌权的吉伦特派遭到残酷镇压。他亲眼看到法国革命沦为恐怖统治,另英国对法国开战,这一切使他对欧洲前途感到悲观失望:
关键词
华兹华斯
华氏
湖畔派诗人
亭台
诗歌创作
《序曲》
英国浪漫主义诗歌
威廉·华兹华斯
雅各宾派专政
法国革命
分类号
G64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华兹华斯诗歌创作方法浅论
8
作者
杨天
出处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2期46-50,共5页
文摘
威廉·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1770-1850)是英国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的一位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他一反古典主义专事描写崇高题材的风气,主张诗人取材于日常生活,抒写平凡和熟稔的题材。还主张以口语入诗,使诗歌接近生活真实,富有生活气息。他的诗歌理论与实践开拓了诗歌的创作领域,扩大了诗歌鉴赏者的队伍,使当时英国的诗风为之一变,影响所至,遍及欧洲大陆。英国著名文学评论家马修·阿诺德在他编选的《华兹华斯诗歌》的序言中把华兹华斯列为仅次于莎士比亚和弥尔顿的英国最伟大的诗人。本文仅就华兹华斯诗歌创作的艺术特色谈一点自己粗浅的体会。十八世纪末,古典主义文学在欧洲仍有很大势力,它提出的一套法规戒律对当时人们的鉴赏趣味和美学观念产生很大影响。古典主义诗学特点之一就是对诗歌语言的严格限制,规定写诗须用雅字,避免俗字。“狗”为俗字,不能入诗。如想变俗为雅,则应写为“
关键词
威廉·华兹华斯
古典主义
诗歌鉴赏
十八世纪
诗歌语言
诗歌创作
理论与实践
马修·阿诺德
十九世纪
生活真实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论华兹华斯抒情诗歌的内在张力
秦旭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华兹华斯的《湖区指南》与审美趣味之提升
谢海长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从《抒情歌谣集》序言中探究华兹华斯的文学理念
马迪
《电影评介》
201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自然之子:陶渊明与华兹华斯
朱攸若
《高校教育管理》
1987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华兹华斯诗歌的如画风景审美模式与生态伦理缺失
郑昭梅
《山东外语教学》
202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华兹华斯自然诗创作溯源
王捷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湖畔派诗人华兹华斯
方新生
《高校教育管理》
199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华兹华斯诗歌创作方法浅论
杨天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