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经纪人投资情绪的委托代理合同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健 庄新田 《系统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89-294,共6页
从行为金融学角度,提出将经纪人的投资情绪考虑进资本市场的委托代理关系中.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分析了非理性经纪人的投资决策给委托人带来的影响,得到了此时委托人与经纪人之间的最优委托代理合同.结果表明,经纪人的乐(悲)观投资情绪可... 从行为金融学角度,提出将经纪人的投资情绪考虑进资本市场的委托代理关系中.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分析了非理性经纪人的投资决策给委托人带来的影响,得到了此时委托人与经纪人之间的最优委托代理合同.结果表明,经纪人的乐(悲)观投资情绪可以使委托人的代理成本得到补偿,并且委托人对经纪人的最优激励强度随着经纪人乐(悲)观程度的增加而降低.这说明在一定条件下,经纪人的乐(悲)观投资情绪,对委托人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委托代理合同 乐(悲)观情绪 经纪人 委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入“过度自信”因素的委托-代理合同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黄本笑 黄健 《技术经济》 2008年第10期119-122,共4页
传统的委托-代理关系研究假设委托人和代理人都是完全理性的,但大量研究表明,双方参与人并非完全理性,最显著的非理性表现就是过度自信。本文将行为经济理论与委托-代理理论相结合,把代理人过度自信的因素引入Holmstorm-Milgrom模型中,... 传统的委托-代理关系研究假设委托人和代理人都是完全理性的,但大量研究表明,双方参与人并非完全理性,最显著的非理性表现就是过度自信。本文将行为经济理论与委托-代理理论相结合,把代理人过度自信的因素引入Holmstorm-Milgrom模型中,对代理人的参与约束条件进行了改进,建立了代理人过度自信情况下的委托-代理模型。研究结果表明,代理人的过度自信水平与代理人的绝对风险规避度和努力成本以及外生不确定性因素有关,代理人适当过度自信将给委托-代理双方带来更高的收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度自信 委托 代理 委托代理合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趋利除弊改革和完善保险专职代理制度
3
作者 肖伟 《西南金融》 1994年第8期48-50,共3页
趋利除弊改革和完善保险专职代理制度肖伟近几年来,保险代理队伍发展迅速,已经成为人保公司展业的一支生力军。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研究和建立完整的专职保险代理管理体系和经营体系,应属人保体制改革的重要一环。为此,本... 趋利除弊改革和完善保险专职代理制度肖伟近几年来,保险代理队伍发展迅速,已经成为人保公司展业的一支生力军。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研究和建立完整的专职保险代理管理体系和经营体系,应属人保体制改革的重要一环。为此,本文就专职保险代理业务的基本情况和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险代理 代理制度 趋利 展业 经营体系 委托代理合同 体制改革 人民银行 股权控制 合同制工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同所律师代理同一案被罚
4
《律师与法制》 2006年第8期58-58,共1页
2005年6月2日,吉林英姿律师事务所委派该所律师杨杰为犯罪嫌疑人李殿贤杀人一案提供法律服务,6月6日委托方李殿贤的儿媳妇冯晓威与该所签订了为犯罪嫌疑人李殿贤提供法律服务的委托协议,该所收费2000元。2005年7月2日,该所又委派本... 2005年6月2日,吉林英姿律师事务所委派该所律师杨杰为犯罪嫌疑人李殿贤杀人一案提供法律服务,6月6日委托方李殿贤的儿媳妇冯晓威与该所签订了为犯罪嫌疑人李殿贤提供法律服务的委托协议,该所收费2000元。2005年7月2日,该所又委派本所张国军律师为王影(诉李殿贤杀人赔偿一案附带民事诉讼原告,被害人潘淑华丈夫)提供法律服务,当日,该所与王影签订了委托代理合同,收费3000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律师代理 吉林 犯罪嫌疑人 同一 法律服务 附带民事诉讼 委托代理合同 律师事务所 委托协议 委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合作社形式解决中小企业贷款担保问题的思考
5
作者 戴发文 罗贤伟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82-183,共2页
担保问题是制约中小企业贷款融资的重要因素,在现行体制和法律框架内,以担保合作社的形式,可以较好地解决中小企业贷款的担保问题。
关键词 中小企业 贷款担保 中国 商业银行 担保合作社 信贷风险 委托代理合同 抵押担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律师收费与社会责任
6
作者 许刚翎 《律师与法制》 2006年第9期62-62,共1页
随着国家发改委、司法部联合公布了《律师服务收费管理办法》,关于律师收费的问题再一次成为了媒体关注的焦点。 律师是提供法律服务的劳动者。但法律服务究竟是脑力劳动还是体力劳动?从字面上来看,法律服务当然是脑力劳动。可很多... 随着国家发改委、司法部联合公布了《律师服务收费管理办法》,关于律师收费的问题再一次成为了媒体关注的焦点。 律师是提供法律服务的劳动者。但法律服务究竟是脑力劳动还是体力劳动?从字面上来看,法律服务当然是脑力劳动。可很多当事人都认为,律师应当为了自己的案子四处奔波,跑法院、取证这些都应当归类到体力劳动。实践中更有许多当事人认为律师应该做出一些让自己看得到、摸得着的工作,如果律师没有进行这些“体力劳动”他们就会认为律师不称职,更有甚者会拒绝按委托代理合同的约定支付律师费。这样看来,似乎律师的工作又成了体力劳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律师收费 社会责任 体力劳动 服务收费管理 法律服务 委托代理合同 脑力劳动 国家发改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