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下的中国高等教育评估问题 被引量:2
1
作者 周伟 李全生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2008年第12期121-124,共4页
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高等教育领域委托-代理问题严重影响了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实行高等教育评估,建立相应的约束和激励机制是解决高等教育领域委托-代理问题的有效措施。目前,五年一轮的中国高等教育评估制度虽已取得良好的效果,但... 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高等教育领域委托-代理问题严重影响了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实行高等教育评估,建立相应的约束和激励机制是解决高等教育领域委托-代理问题的有效措施。目前,五年一轮的中国高等教育评估制度虽已取得良好的效果,但也还存在着约束机制不够健全、激励机制有待落实的问题,需要从评估标准多元化、评估主体社会化、学校自评制度化等方面予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不对称 委托一代理理论 高等教育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政府R&D资源管理对策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周景泰 《研究与发展管理》 CSSCI 2003年第3期13-16,共4页
从博弈论中委托-代理理论出发,分析了政府R&D资源分配和使用中的博弈关系,并以此为基础对政府R&D资源管理的策略进行探讨,提出了完善委托人约束机制、代理人激励机制和研究质量评价机制的若干观点。
关键词 委托一代理理论 政府 R&D资源管 博弈关系 委托人约束机制 人激励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险、相对业绩与高管薪酬——对中国上市公司委托—代理问题的一项实证检验 被引量:19
3
作者 郭福春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3-40,共8页
本文利用最近几年的数据检验了中国上市公司的高管薪酬政策是否符合委托—代理理论的两个重要理论预期:保险—激励权衡关系与相对业绩假说。本文在不同的估计方法下均得到显著正的薪酬—业绩敏感度,而且薪酬—业绩敏感度随着公司业绩风... 本文利用最近几年的数据检验了中国上市公司的高管薪酬政策是否符合委托—代理理论的两个重要理论预期:保险—激励权衡关系与相对业绩假说。本文在不同的估计方法下均得到显著正的薪酬—业绩敏感度,而且薪酬—业绩敏感度随着公司业绩风险或离差的增大而显著下降。这一结果强有力地支持了保险—激励之间的权衡关系,这也说明中国上市公司在确定其高管薪酬时,需要考虑委托—代理问题。虽然使用行业相对业绩作为参照标准来确定高管薪酬在理论上是相当合理的,但我们并未发现中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与行业中其它企业业绩挂钩的实证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委托一代理理论 保险一激励权衡 相对业绩假说 高管薪酬 中国上市公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票期权制度的理论基础与运行环境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胡宇辰 周巍 《管理现代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6-39,共4页
以安然为始的系列财务丑闻曝光后,股票期权激励制度受到了许多人的质疑。本文从人力资本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两个角度阐述了股票期权激励制度的理论基础,并结合美国公司法改革,对股票期权激励制度的有效运行环境做了全面系统分析。
关键词 股票期权制度 期权激励制度 人力资本 结构 企业 委托一代理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管制模型研究:基于消费者参与的理论视角 被引量:1
5
作者 徐云鹏 张旭昆 《技术经济》 2008年第8期71-74,共4页
委托-代理理论被广泛应用于激励性管制模型研究,但其约束条件并不总能得到满足。本文放宽管制模型的约束条件,并将消费者作为信息传递者引入管制模型,探讨了立法者利用消费者信息来提高社会福利水平的条件以及对消费者的最优转移支付水平。
关键词 政府管制 委托一代理理论 激励相容 社会福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客户关系的一个理论解释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志刚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67-69,共3页
本文利用委托-代理理论和博弈论对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流通中的客户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模型的结论是,相对重视长期收益,不断进行协调的客户关系,是规避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风险,降低交易费用,追求共同利润最大化的一种理性选择。
关键词 客户关系 理论解释 委托一代理理论 信息不对称 利润最大化 市场流通 长期收益 交易费用 性选择 农产品 博弈论 批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理层收购(MBO)在我国推行的六大理论支撑点——从激励角度解读MBO在我国发展的可行性 被引量:1
7
作者 孙自愿 《商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3期26-28,共3页
20 0 3年初 ,财政部暂停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 (MBO)的建议 ,导致了理论界、实务界针对于MBO的讨论是褒贬不一 ,从探讨我国企业实施MBO的理论依据为出发点 ,从产权理论、委托一代理理论、管理激励理论、企业家理论、人力资本理论及中西方... 20 0 3年初 ,财政部暂停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 (MBO)的建议 ,导致了理论界、实务界针对于MBO的讨论是褒贬不一 ,从探讨我国企业实施MBO的理论依据为出发点 ,从产权理论、委托一代理理论、管理激励理论、企业家理论、人力资本理论及中西方学者的实证分析发现入手 ,认为管理层收购 (MBO)在我国的实施不存在理论上的障碍 ,我们当前的态度应当是客观、冷静、正确、辨证地看待和对待MBO ,既不能盲目夸大它的作用 ,也不能一概否定其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收购(MBO) 产权理论 委托一代理理论 激励理论 企业家理论 人力资本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现代企业在委托代理下的财务风险
8
作者 刘柳 《现代管理科学》 2000年第3期33-34,共2页
关键词 委托问题 现代企业 内部人 委托 成本 国有企业 委托一代理理论 转轨经济 道德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有效的国有企业管理人员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被引量:1
9
作者 费章凤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2期30-34,共5页
如何充分发挥国有企业管理人员的才能 ?如何针对国有企业管理人员的行为特征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从而解决激励不力、约束不力的问题 ?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也正是搞活国有企业的关键所在。论文尝试建立针对国有企业管理人员的有效的... 如何充分发挥国有企业管理人员的才能 ?如何针对国有企业管理人员的行为特征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从而解决激励不力、约束不力的问题 ?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也正是搞活国有企业的关键所在。论文尝试建立针对国有企业管理人员的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从而推动国有企业的改革 ,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企业 激励机制 约束机制 委托一代理理论 企业管人员 公司治机构 国有资产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型期社会性规制研究:信息不对称与博弈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辉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4-18,共5页
在转型期的社会性规制中,规制方、被规制方和规制行为的直接受益方等三方之间存在双重信息不对称,对社会性规制的有效性带来根本性的影响。委托—代理理论可以用来解释和分析规制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和激励问题,为受益方争取最大的社会福... 在转型期的社会性规制中,规制方、被规制方和规制行为的直接受益方等三方之间存在双重信息不对称,对社会性规制的有效性带来根本性的影响。委托—代理理论可以用来解释和分析规制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和激励问题,为受益方争取最大的社会福利。规制方与被规制方通常进行的是不完美信息博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性规制 信息不对称 委托一代理理论 规制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让人不偷懒
11
《产经评论》 1996年第12期39-40,共2页
激励与保险是有矛盾的,如果一个人害怕风险,那么最优的风险分担是让他不承担风险而拿一份固定工资。但这时又会产生多劳和少劳一个样,这个人就会偷懒。因而,为了让他有积极性努力工作,必须让他承担一定的风险。这就是米尔利斯委托一代... 激励与保险是有矛盾的,如果一个人害怕风险,那么最优的风险分担是让他不承担风险而拿一份固定工资。但这时又会产生多劳和少劳一个样,这个人就会偷懒。因而,为了让他有积极性努力工作,必须让他承担一定的风险。这就是米尔利斯委托一代理理论的一个基本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经济学 信息不对称 信息优势 委托一代理理论 委托—代关系 逆向选择 保险公司 委托—代理论 风险分担 委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