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委托—代理关系的决策模型 被引量:7
1
作者 杨雷 席西民 《决策与决策支持系统》 1995年第2期87-91,共5页
委托—代理关系是一种复杂的函数关系,代理合同联系委托人和代理人。本文在5个假设前提下,建立了基本的委托代理模型,多变量委托代理模型,监控的委托代理模型,并分别用代理人期望效用在努力水平的驻点代替模型中激励相容约束,使... 委托—代理关系是一种复杂的函数关系,代理合同联系委托人和代理人。本文在5个假设前提下,建立了基本的委托代理模型,多变量委托代理模型,监控的委托代理模型,并分别用代理人期望效用在努力水平的驻点代替模型中激励相容约束,使Pareto最优变为一阶逼近问题。在MLR条件和CDF条件下,一阶逼近法有效,用Kuhn-Tucker理论求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委托—代理关系 PARETO最优 效用函数 代理合同 私有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委托—代理关系下职业联赛裁判员的激励约束机制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王健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72-74,共3页
运用西方经济学有关理论,对职业联赛中职业体育协会与裁判员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进行分析,指出,“黑哨”是裁判员作为代理人道德风险的一种表现;决定裁判员“黑哨”行为的主要因素有:“黑哨”收益、裁判员执法津贴、“黑哨”行为被发... 运用西方经济学有关理论,对职业联赛中职业体育协会与裁判员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进行分析,指出,“黑哨”是裁判员作为代理人道德风险的一种表现;决定裁判员“黑哨”行为的主要因素有:“黑哨”收益、裁判员执法津贴、“黑哨”行为被发现和惩处的概率、“黑哨”行为被惩处后的收入等。预防和避免裁判员道德风险的关键在于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为此,应提高裁判员执法津贴;加强监督,加大对违规裁判员的惩罚力度;推进裁判职业化;实行裁判员年薪制;建立裁判员职业声誉评价体制和机制;加强对裁判员的精神激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委托—代理关系 裁判员 道德风险 激励约束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关系的最佳博奕选择 被引量:1
3
作者 杜凤莲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13-16,共4页
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关系的最佳博奕选择○杜凤莲一、国有企业改革的路径选择两权分离是近代公司制充分发展的产物,它从理论上澄清了企业和政府的权力与责任界限。但是由于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在实践上没有能够很好地解决产权的分割关... 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关系的最佳博奕选择○杜凤莲一、国有企业改革的路径选择两权分离是近代公司制充分发展的产物,它从理论上澄清了企业和政府的权力与责任界限。但是由于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在实践上没有能够很好地解决产权的分割关系,改革并未取得预期效果。但是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企业改革 委托—代理关系 企业管理者 企业家 企业决策者 利益博奕 声誉制度 标尺竞争 委托代理关系 剩余索取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年金基金管理委托代理关系的博弈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劳艳清 孙家和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8期47-48,共2页
根据我国企业年金制度的安排,在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委托—代理关系,其中受托人和投资管理人间的委托—代理关系最为重要。本文对企业年金基金管理中受托人与投资管理人的委托—代理关系进行了博弈分析。
关键词 企业年金基金管理 受托人 投资管理人 委托—代理关系 博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委托——代理关系看农民负担问题 被引量:1
5
作者 裴永刚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1期32-34,共3页
农民负担问题的研究应该包括两个方面,即实证研究和规范研究。前者侧重于分析农民负担的实际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等;后者则侧重于讨论什么是农民应该负担的,即衡量一些负担是否合理的标准。很多学者和实际工作者都曾从实证的角度论述... 农民负担问题的研究应该包括两个方面,即实证研究和规范研究。前者侧重于分析农民负担的实际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等;后者则侧重于讨论什么是农民应该负担的,即衡量一些负担是否合理的标准。很多学者和实际工作者都曾从实证的角度论述过农民负担问题,但农民负担问题的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委托—代理关系 农民负担问题 委托——代理关系 集体经济组织 代理 代理成本 人民公社 委托 村民小组 农村集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委托──代理理论与国有企业改革 被引量:2
6
作者 邹薇 庄子银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8-12,共5页
关键词 企业代理 国有企业改革 经营者 委托 代理理论 委托── 道德风险 代理问题 风险回避 委托—代理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委托—代理模型的国有资本经营收益激励约束机制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张磊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8-73,共6页
依据委托——代理理论,深入分析国有资本的经营过程,研究发现,在国有资本的经营过程中,存在着多重委托—代理关系,其中国家与国资委之间的行政委托—代理关系和国资委与企业之间的经营委托—代理关系对国有资本经营收益的取得起着至关... 依据委托——代理理论,深入分析国有资本的经营过程,研究发现,在国有资本的经营过程中,存在着多重委托—代理关系,其中国家与国资委之间的行政委托—代理关系和国资委与企业之间的经营委托—代理关系对国有资本经营收益的取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上述委托代理关系中都存在着隐藏信息的逆向选择和隐藏行动的道德风险。以此为基础,建立委托—代理模型,研究表明,为提升国有资本经营收益,应当设计出合理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促使相关代理人充分正确提供信息,并最大化个人的努力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资本经营收益 委托—代理关系 逆向选择道德风险 激励约束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委托-代理理论看企业的预算管理 被引量:2
8
作者 黄萍 《财会月刊》 1999年第4期15-16,共2页
关键词 委托—代理理论 委托-代理 企业预算管理 委托人与代理 委托人和代理 委托—代理关系 委托代理关系 风险分担 委托代理理论 国有企业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院校教师薪酬激励制度研究与构建 被引量:5
9
作者 高明 王平安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57-59,共3页
高校与教师之间存在利益诉求的差异,二者之间存在合作与冲突并存的利益博弈,设计实现他们利益双赢的薪酬激励机制已显得刻不容缓。文章从人力资本的视角,通过对委托—代理模型的博弈分析,研究高校与教师的薪酬决策过程,并基于高职院校... 高校与教师之间存在利益诉求的差异,二者之间存在合作与冲突并存的利益博弈,设计实现他们利益双赢的薪酬激励机制已显得刻不容缓。文章从人力资本的视角,通过对委托—代理模型的博弈分析,研究高校与教师的薪酬决策过程,并基于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提出适合高职院校的教师薪酬激励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教师 薪酬激励制度 委托—代理关系 制度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应链融资模式下第三方物流消解信息不对称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林飞 闫景民 史运昌 《金融发展研究》 2010年第11期13-16,共4页
第三方物流作为供应链融资中控制风险的关键要素较好地解决了银企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首先,第三方物流凭借专业技能对动产进行监管,使之成为银行愿意接受的抵押品;其次,第三方物流作为银行的代理人,为银行提供更多的有关中小企业的信息... 第三方物流作为供应链融资中控制风险的关键要素较好地解决了银企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首先,第三方物流凭借专业技能对动产进行监管,使之成为银行愿意接受的抵押品;其次,第三方物流作为银行的代理人,为银行提供更多的有关中小企业的信息;再次,第三方物流为中小企业提供信用担保,中小企业以动产进行反担保,这三条措施减轻了银企间的信息不对称。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数理模型证明第三方物流在消解信息不对称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应链融资 第三方物流 信息不对称 双层委托—代理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托管的形成机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基于黑龙江省的实践案例 被引量:21
11
作者 王颜齐 史修艺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4-40,共7页
土地托管是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推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新型实践。土地托管的实质是合约形式下的委托—代理关系,是组织化与市场化融合发展的逻辑必然,同时也是利益驱使与上层引导共同作用的结果。土地托管一方面深化了现代... 土地托管是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推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新型实践。土地托管的实质是合约形式下的委托—代理关系,是组织化与市场化融合发展的逻辑必然,同时也是利益驱使与上层引导共同作用的结果。土地托管一方面深化了现代农业发展所必需的专业化分工,另一方面也保留了小农户在土地上的剩余索取权,不仅为小农户发展现代农业提供了一条新的路径,而且在土地产权集体所有的基础上降低了土地的租值耗散。但与此同时,土地托管的供给主体面临着生产、市场以及违约等多重风险,参与农户负担着额外的签约谈判和交易执行等合约费用,并且其退出农业生产后面临的择业困境也增加了土地托管合约的不稳定性。对此,可以通过完善监管和信誉机制、积极培育土地托管服务供给主体以及强化地方扶持政策等方式加以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托管 形成机制 委托—代理关系 农业生产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规定”与“软约束”:中小学教研之困及其化解对策——基于学校管理者的视角 被引量:9
12
作者 鲍传友 曾汶婷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2-28,共7页
中小学教研流于形式,未能充分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普遍现象与学校管理制度密不可分。本研究从学校管理者的视角通过对B市X区中小学教研的调查发现,学校一方面面临着开展教研的“硬规定”压力,另一方面却只能对教师开展教研的行为做出“... 中小学教研流于形式,未能充分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普遍现象与学校管理制度密不可分。本研究从学校管理者的视角通过对B市X区中小学教研的调查发现,学校一方面面临着开展教研的“硬规定”压力,另一方面却只能对教师开展教研的行为做出“软约束”。其原因主要在于学校和教师自主权的缺失以及双方委托—代理关系所导致的弱激励。要化解中小学所面临的“硬规定”与“软约束”并存的困境,就需要从制度上保障学校和教师的教研自主权,转变教研评价方式,培养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打造研究型学校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教研 专业自主权 委托—代理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权论视角下政府绩效问责的有效治理路径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书涛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56-164,共9页
政府绩效问责作为一种执行工具和制度安排,具有绩效激励与问责控制的双重功能。在控权论视角下,绩效与责任并重、控制与激励兼容以及科层体制的制度保障构成绩效问责的控权治理基础,事前目标设定、事中检查验收与事后激励奖惩则形成绩... 政府绩效问责作为一种执行工具和制度安排,具有绩效激励与问责控制的双重功能。在控权论视角下,绩效与责任并重、控制与激励兼容以及科层体制的制度保障构成绩效问责的控权治理基础,事前目标设定、事中检查验收与事后激励奖惩则形成绩效问责的控权行动规程。政府绩效问责的有效治理取决于整体制度与行动系统的逻辑匹配、功能互补与流程衔接。政府绩效问责所面临的目标偏离、信息障碍、标准模糊等制度困境和责任厘定、行为监测与绩效反馈等执行难题,主要归因于科层体制下绩效激励与问责控制的非一致性与非协同性。对此,需要总体上审视绩效问责制度均衡条件与行动支持机制,通过分层设置绩效目标任务、实施清单式检查验收和分级对位奖惩,达成全域定责、全程督责与底线追责的有效控权和高效问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绩效问责 科层体制 委托—代理关系 控制权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市城郊耕地流失特征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柏振忠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1期19555-19557,共3页
阐述了武汉市城郊耕地呈现出总量和人均占有量呈双下降、质量下降和土壤环境恶化相互制约、现有资源浪费和后备资源缺乏同时并存、功能"非粮化"趋向明显等特征,运用产权制度经济学和委托—代理理论深入剖析了武汉市城郊耕地... 阐述了武汉市城郊耕地呈现出总量和人均占有量呈双下降、质量下降和土壤环境恶化相互制约、现有资源浪费和后备资源缺乏同时并存、功能"非粮化"趋向明显等特征,运用产权制度经济学和委托—代理理论深入剖析了武汉市城郊耕地快速流失的深层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郊耕地 流失治理 产权制度 委托—代理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逐步实现由总会计师制度向CFO制度转变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铮 《财会通讯(上)》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29-30,共2页
一、我国总会计师制度的历史及现状 我国的总会计师制度是在“一长三师”(厂长、总工程师、总经济师和总会计师)的企业干部管理体制下逐步形成的。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国务院批转当时国家经济委员会、财政部《关于国营工业、交通企业设... 一、我国总会计师制度的历史及现状 我国的总会计师制度是在“一长三师”(厂长、总工程师、总经济师和总会计师)的企业干部管理体制下逐步形成的。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国务院批转当时国家经济委员会、财政部《关于国营工业、交通企业设置总会计师的几项规定(草案)》,首次涉及企业总会计师设置问题;七十年代末国务院颁布的《会计人员职权条例》中又较为具体地对总会计师的权限作出规定;八十年代中期颁布实施的我国第一部《会计法》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确了设置总会计师的要求,从法律角度对总会计师制度予以确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会计师制度 CFO 企业 委托—代理关系 发达国家 首席财务官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份制改造一大难题:国有资本动态化管理
16
作者 陈忠卫 潘立嵩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39-42,共4页
股份制改造一大难题:国有资本动态化管理陈忠卫潘立嵩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可贵之处在于一开始就将其思路定位在市场化和国有化方向上而且决不动摇,这也决定了这一道路的艰难曲折性。从1979年国务院确立以放权让利为核心推进国有企... 股份制改造一大难题:国有资本动态化管理陈忠卫潘立嵩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可贵之处在于一开始就将其思路定位在市场化和国有化方向上而且决不动摇,这也决定了这一道路的艰难曲折性。从1979年国务院确立以放权让利为核心推进国有企业改革,1986年号召推行以包死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资本 股份制改造 国有企业股份制 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 委托—代理关系 动态化管理 经营者 国有企业改革 大难题 企业家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全面深入地发展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的必要性
17
作者 吴双发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S1期114-116,共3页
证券投资基金特别是开放式基金对证券市场的稳定性的作用已引起全球的关注。本文阐述了封闭式基金和开放式基金的概念 ,并侧重从二者的一般特性比较和委托—代理理论的视角论述了开放式基金在我国全面深入发展的必要性。
关键词 封闭式基金 开放式基金 证券市场 委托—代理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有商业银行的“信使之路”——谈公司治理结构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运 《农村金融研究》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11,共7页
关键词 国有商业银行 公司 治理结构 委托—代理关系 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国有企业产权改革问题的几点思考
19
作者 杨新明 《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 1996年第4期56-59,共4页
什么是产权?我理解,产权就是财产权。财产权是一组权利的综合,它包括:对财产的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分权等等。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表述,产权概括为“财产所有权与财产所有权有关的财产权”。产权中的各项具体权利可... 什么是产权?我理解,产权就是财产权。财产权是一组权利的综合,它包括:对财产的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分权等等。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表述,产权概括为“财产所有权与财产所有权有关的财产权”。产权中的各项具体权利可以统一也可以分离。 我国国有企业在过去的国家集中统一经营体制下,没有自己的独立的产权,只有国家的产权。在这些年改革过程中,国有企业逐渐有了自己的产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资产运营机构 国有企业产权 所有权 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 委托—代理问题 全民所有 国有资产流失 管委会 委托—代理关系 几点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让人不偷懒
20
《产经评论》 1996年第12期39-40,共2页
激励与保险是有矛盾的,如果一个人害怕风险,那么最优的风险分担是让他不承担风险而拿一份固定工资。但这时又会产生多劳和少劳一个样,这个人就会偷懒。因而,为了让他有积极性努力工作,必须让他承担一定的风险。这就是米尔利斯委托一代... 激励与保险是有矛盾的,如果一个人害怕风险,那么最优的风险分担是让他不承担风险而拿一份固定工资。但这时又会产生多劳和少劳一个样,这个人就会偷懒。因而,为了让他有积极性努力工作,必须让他承担一定的风险。这就是米尔利斯委托一代理理论的一个基本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经济学 信息不对称 信息优势 委托代理理论 委托—代理关系 逆向选择 保险公司 委托—代理理论 风险分担 委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