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债务委外催收存在的问题与解构 被引量:11
1
作者 黎四奇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8-38,共11页
文明意味着理性、和平、妥协与公正。虽然欠债不还是对社会诚信的背离,是对市场交易安全的极大挑战,是对社会秩序和谐的严重破坏,但是无论如何,文明的法律绝对不能容忍对一种合法利益的维护是以侵犯另一种利益的方式为代价。同理,债务... 文明意味着理性、和平、妥协与公正。虽然欠债不还是对社会诚信的背离,是对市场交易安全的极大挑战,是对社会秩序和谐的严重破坏,但是无论如何,文明的法律绝对不能容忍对一种合法利益的维护是以侵犯另一种利益的方式为代价。同理,债务委外催收人权益的实现也不得以侵害债务人的权利为前提。各种野蛮的催收不仅是对人类已有文明与底线的侵蚀,而且安全感的缺失也直接导致社会秩序的撕裂与人际关系的紧张。因此,催收法治化与专业化是法律文明与市场有序发展的必然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债务委外催收 公平性 利益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债务催收治理的法制困境及出路 被引量:11
2
作者 王怀勇 刘帆 《南方金融》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0-27,共8页
债务催收是指当债务人出现违约或逾期还款时,债权人以其自身名义或委托第三方机构以其名义收取欠款的行为。由于法律规范不健全、监管体制不完善,在利益驱动下容易诱致债务催收行为失范。随着多层次金融市场的发展,债务催收难以避免,要... 债务催收是指当债务人出现违约或逾期还款时,债权人以其自身名义或委托第三方机构以其名义收取欠款的行为。由于法律规范不健全、监管体制不完善,在利益驱动下容易诱致债务催收行为失范。随着多层次金融市场的发展,债务催收难以避免,要正视债务催收中出现的异化现象,正确认识债务催收的本质。通过全面梳理与制度检视,我国现阶段债务催收治理面临的法制困境主要表现在:法律规范体系的结构不均衡,法律规范的效力有待提高,法律规范的激励与约束不匹配。完善债务催收行为的法治化规范路径,必须弥补法律规范体系的现有缺漏,构建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公法与私法交融的规制体系,改变公力救济成本高、效率低的状况,将信用约束作为债务催收的驱动内核,督促债务人积极履行给付义务,同时抑制债权人选择法律之外的解决路径的倾向,平衡债权实现、债务催收与社会公正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债务 委外催收 非法讨债 私力救济 互联网金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