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显示姊妹染色单体互换的简易技术BUdR—Giemsa技术
1
作者 李麓芸 戴和平 夏家辉 《遗传》 CAS 1979年第3期31-32,共2页
姊妹染色单体互换最早是Taylor(1957年)在植物细胞中使用~3H-放射自显影技术时发现的。1973年Latt等发现,在含有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5-Bromodeoxyuridine,以下简称BUdR)的培养基中,生长两个周期的细胞,其中期染色体用Hoechst 33258萤光... 姊妹染色单体互换最早是Taylor(1957年)在植物细胞中使用~3H-放射自显影技术时发现的。1973年Latt等发现,在含有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5-Bromodeoxyuridine,以下简称BUdR)的培养基中,生长两个周期的细胞,其中期染色体用Hoechst 33258萤光染料染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单体 姊妹染色单体互换 GIEMSA 中期染色 BUd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电流电磁场对淋巴细胞染色单体互换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姚学玲 陈景亮 +1 位作者 徐晓宙 徐传骧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855-859,共5页
通过不同模式的脉冲电流电磁场(PCEMFs)对离体的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进行电磁辐射,初步得出PCEMFs对淋巴细胞姊妹染色单体互换(SCE)影响的规律:细胞SCE和破坏的程度与PCEMFs的磁感应强度Bm及其变化梯度dB/dt呈正相关关系.提出了使细胞SC... 通过不同模式的脉冲电流电磁场(PCEMFs)对离体的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进行电磁辐射,初步得出PCEMFs对淋巴细胞姊妹染色单体互换(SCE)影响的规律:细胞SCE和破坏的程度与PCEMFs的磁感应强度Bm及其变化梯度dB/dt呈正相关关系.提出了使细胞SCE发生变异的临界参考指标,其中Bm为0 15T,dB/dt为1 8×104T/s,破坏的临界参考指标分别为2 64T和3 3×104T/s,为强电流脉冲放电环境的电磁防护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细胞SCE及破坏的程度和PCEMFs中电场和磁场的空间相对位置有关,电场和磁场相互垂直的PCEMFs对细胞的影响程度比其他结构形式的PCEMFs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电流电磁场 姊妹染色单体互换 临界参考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载银室温固化PMMA材料对雄性小鼠生殖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王玉峰 张赐童 +3 位作者 闫通通 史金先 孙世群 王晓容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920-924,共5页
目的:研究添加2%浓度纳米载银无机抗菌剂的室温固化型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材料对雄性小鼠生殖系统的影响。方法:将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组,动物实验模型建立完成后,处死。计算小鼠体重增长率、睾丸脏器系数,观察睾丸组织的病理学改变,... 目的:研究添加2%浓度纳米载银无机抗菌剂的室温固化型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材料对雄性小鼠生殖系统的影响。方法:将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组,动物实验模型建立完成后,处死。计算小鼠体重增长率、睾丸脏器系数,观察睾丸组织的病理学改变,进行精子活动率检测、计数和畸形率计算。采用初级精母细胞染色体畸变实验和精原细胞姊妹染色单体互换(SCE)实验检测实验材料对小鼠初级精母细胞及精原细胞染色体的影响。结果:添加2%浓度纳米载银室温固化PMMA材料对小鼠体重增长率、睾丸脏器系数以及精子计数、活动率和畸形率均无显著性影响,各实验组睾丸组织病理切片与阴性对照组无明显差异。添加2%浓度纳米载银室温固化PMMA材料对小鼠的初级精母细胞染色体无致畸变作用;各实验组精原细胞SCE率与阴性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添加2%浓度纳米载银室温固化PMMA材料对雄性小鼠生殖系统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载银无机抗菌剂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染色体畸变 姊妹染色单体互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