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等离子体引发PA RO复合膜材料接枝APD/TOB抗菌性能的研究
1
作者
汪心雨
胡淑恒
+2 位作者
许子牧
兰彦
程诚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76-784,共9页
文章采用等离子体引发接枝聚合技术,在芳香聚酰胺(PA)反渗透(reverse osmosis,RO)复合膜表面接枝了3-氨基-1,2-丙二醇(APD)和妥布霉素(TOB),制备了具有抗生物污染性能的改性膜(PA x)。随着TOB质量浓度的增加,改性膜对大肠杆菌(E.coli)...
文章采用等离子体引发接枝聚合技术,在芳香聚酰胺(PA)反渗透(reverse osmosis,RO)复合膜表面接枝了3-氨基-1,2-丙二醇(APD)和妥布霉素(TOB),制备了具有抗生物污染性能的改性膜(PA x)。随着TOB质量浓度的增加,改性膜对大肠杆菌(E.coli)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的扩散杀菌、接触杀菌和抑制微生物膜形成能力都有明显提升。当TOB质量浓度为10 g/L时,PA 10改性膜对E.coli的抑菌圈(zone of inhibition,ZOI)最大可达10.4 mm,对S.aureus的ZOI最大可达20.0 mm。此外,PA 10改性膜对2种细菌的接触杀菌率均超过99.0%,抑制生物膜形成率分别为67.4%和85.3%。该等离子体方法和改性膜的抗菌机制为RO膜表面改性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香聚酰胺反渗透复合膜
膜生物污染
等离子体改性
3-氨基-1
2-丙二醇(APD)
妥
布
霉素
(
tob
)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等离子体引发PA RO复合膜材料接枝APD/TOB抗菌性能的研究
1
作者
汪心雨
胡淑恒
许子牧
兰彦
程诚
机构
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
出处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76-784,共9页
基金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908085MA29,2108085MD136)。
文摘
文章采用等离子体引发接枝聚合技术,在芳香聚酰胺(PA)反渗透(reverse osmosis,RO)复合膜表面接枝了3-氨基-1,2-丙二醇(APD)和妥布霉素(TOB),制备了具有抗生物污染性能的改性膜(PA x)。随着TOB质量浓度的增加,改性膜对大肠杆菌(E.coli)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的扩散杀菌、接触杀菌和抑制微生物膜形成能力都有明显提升。当TOB质量浓度为10 g/L时,PA 10改性膜对E.coli的抑菌圈(zone of inhibition,ZOI)最大可达10.4 mm,对S.aureus的ZOI最大可达20.0 mm。此外,PA 10改性膜对2种细菌的接触杀菌率均超过99.0%,抑制生物膜形成率分别为67.4%和85.3%。该等离子体方法和改性膜的抗菌机制为RO膜表面改性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策略。
关键词
芳香聚酰胺反渗透复合膜
膜生物污染
等离子体改性
3-氨基-1
2-丙二醇(APD)
妥
布
霉素
(
tob
)
Keywords
aromatic polyamide(PA)reverse osmosis(RO)composite membrane
membrane biofouling
plasma modification
3-amino-1,2-propanediol(APD)
tob
ramycin(
tob
)
分类号
X5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等离子体引发PA RO复合膜材料接枝APD/TOB抗菌性能的研究
汪心雨
胡淑恒
许子牧
兰彦
程诚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