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体成分分析指导膳食结构调整对妊娠期糖尿病病人血糖、血脂、体质量增长和妊娠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廖婵婵 徐海霞 张红萍 《肠外与肠内营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2-47,53,共7页
目的:评价体成分分析指导膳食结构调整对妊娠期糖尿病(GDM)病人血糖、血脂、体质量增长和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入2021年5月~2023年10月在温州市人民医院定期产前检查并分娩的GDM病人12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61例。A组... 目的:评价体成分分析指导膳食结构调整对妊娠期糖尿病(GDM)病人血糖、血脂、体质量增长和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入2021年5月~2023年10月在温州市人民医院定期产前检查并分娩的GDM病人12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61例。A组予以GDM常规营养干预,B组在A组基础上依据体成分分析进行膳食结构调整。另选择同期50例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对比三组血糖、血脂、体质量增长和妊娠结局。结果:干预后,三组FPG、2hPG水平显著降低,TC、TG和LDL-C水平显著升高;A组和B组HbA1c水平显著降低,对照组HDL-C水平显著升高(P<0.05)。A组干预后FPG、2hPG、HbA1c、TC、TG、LDL-C水平显著高于B组和对照组(P<0.05)。B组干预后FPG、TC、LDL-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A组和B组分娩前体质量、孕期增加体质量均显著大于对照组,B组显著小于A组(P<0.05)。对照组和B组孕期体质量增加达标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均显著高于A组(P<0.05)。对照组和B组剖宫产率、妊娠期并发症及围生儿不良结局总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均显著低于A组(P<0.05)。结论:体成分分析指导膳食结构调整有助于控制GDM病人的血糖水平,维持孕期体质量合理增长,降低剖宫产率,减少妊娠并发症及围生儿不良结局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成分分析 膳食结构调整 血糖 血脂 质量增长 妊娠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妊娠期体质量增长与妊娠结局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贾建瑞 严欣 +2 位作者 张黎锐 郑薇 李光辉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9期3608-3615,共8页
背景鉴于2型糖尿病孕妇不良妊娠结局风险增加,除了控制血糖,了解妊娠期体质量增加与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非常重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孕妇妊娠期增重情况及其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2012—2020... 背景鉴于2型糖尿病孕妇不良妊娠结局风险增加,除了控制血糖,了解妊娠期体质量增加与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非常重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孕妇妊娠期增重情况及其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2012—2020年建档并分娩的691例2型糖尿病妇女,根据中国《妊娠期妇女体重增长推荐值标准》进行分类,分为增重不足组(n=143)、增重适宜组(n=289)、增重过多组(n=259)。比较三组人群的妊娠期增重特点、母体结局、新生儿结局。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妊娠期增重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增重适宜组相比,增重过多组增加剖宫产(aOR=1.626,95%CI=1.110~2.382)、子痫前期(aOR=1.997,95%CI=1.071~3.677)、巨大儿(aOR=1.948,95%CI=1.175~3.230)及大于胎龄儿(LGA)(aOR=2.090,95%CI=1.321~3.306)的发生风险,降低阴道顺产率(aOR=0.617,95%CI=0.415~0.918);增重不足组降低LGA的发生风险(aOR=0.497,95%CI=0.255~0.970),但对小于胎龄儿(SGA)的发生无影响(P>0.05)。进一步分层分析显示,孕前BMI≥24.0 kg/m^(2)的增重过多组剖宫产、子痫前期、LGA的发生风险增加[aOR及95%CI分别为:1.673(1.082~2.587)、1.961(1.022~3.761)、2.031(1.221~3.379)],阴道顺产率降低(aOR=0.589,95%CI=0.372~0.933);孕前BMI≥24.0 kg/m^(2)的增重不足组LGA的发生风险降低(aOR=0.487,95%CI=0.237~0.999)。孕早期、中期、晚期增重过多是巨大儿[aOR(95%CI)分别为1.07(1.00~1.15)、1.16(1.03~1.31)、1.16(1.06~1.27)]和LGA[aOR(95%CI)分别为1.08(1.01~1.16)、1.13(1.02~1.26)、1.16(1.07~1.26)]的危险因素;孕晚期增重过多是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的危险因素(aOR=1.13,95%CI=1.02~1.24;aOR=1.14,95%CI=1.03~1.26),孕中期、晚期增重过多是剖宫产的危险因素(aOR=1.11,95%CI=1.02~1.21;aOR=1.09,95%CI=1.02~1.17)。结论妊娠期增重过多增加了2型糖尿病孕妇发生LGA、巨大儿、子痫前期、剖宫产等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妊娠期增重不足降低了LGA风险,但不增加SGA的风险;孕早、中、晚期不同阶段妊娠期增重与不良妊娠结局存在明确的相关性,2型糖尿病患者妊娠期优化血糖的同时应从孕前及孕早期加强体质量管理宣教及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妊娠期 妊娠期质量增长 妊娠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因子分析研究孕妇膳食模式与妊娠期体质量增长的关系 被引量:1
3
作者 孙雪 唐宾宾 于静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26-929,共4页
目的探讨孕妇膳食模式与妊娠期体质量增长的关系,为妊娠期体质量管理和营养保健指导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在盘锦辽油宝石花医院产科门诊进行产检的830例妊娠中期孕妇进行问卷调查和24小时膳食调查。采用因子分析方... 目的探讨孕妇膳食模式与妊娠期体质量增长的关系,为妊娠期体质量管理和营养保健指导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在盘锦辽油宝石花医院产科门诊进行产检的830例妊娠中期孕妇进行问卷调查和24小时膳食调查。采用因子分析方法构建膳食模式,以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研究妊娠早期体质量增长量和妊娠中期体质量增长速率与因子分类的关系。结果因子分析得出3种膳食模式:主食模式(特征值=3.371)、均衡模式(特征值=1.432)和西方模式(特征值=1.089)。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无论是否调整孕妇年龄、保胎时间、早孕反应、受孕方式,主食模式高分组(T;组)中妊娠早期体质量增长量和妊娠中期体质量增长速率超过IOM标准的风险均较高,妊娠早期体质量增长量校正模型的OR=2.721(95%CI:1.937~3.823),妊娠中期体质量增长速率校正模型的OR=2.762(95%CI:2.410~3.458);西方模式高分组(T;组)在妊娠中期体质量增长速率超过IOM标准风险较高,妊娠中期体质量增长速率校正模型的OR=2.042(95%CI:1.319~3.161);均衡模式高分组(T;组)中妊娠中期体质量增长速率超过IOM标准的风险较低,妊娠中期体质量增长速率校正模型的OR=0.753(95%CI:0.502~0.964)。结论膳食模式中主食模式与西方模式与妊娠期体质量增长过多有关。指导孕妇采用均衡膳食模式对妊娠期体质量管理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质量增长 膳食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中期OGTT正常的孕妇妊娠晚期体质量增长过快对妊娠期并发症及围生期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10
4
作者 董微 陈丽红 尹利荣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852-855,共4页
目的:探讨妊娠中期口服75 g葡萄糖耐量(OGTT)正常的孕妇妊娠晚期体质量增长过快对妊娠期并发症及围生期结局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10月至2016年9月在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产科产检并分娩,妊娠前体质量指数(BMI)、妊娠24~27+6周75 ... 目的:探讨妊娠中期口服75 g葡萄糖耐量(OGTT)正常的孕妇妊娠晚期体质量增长过快对妊娠期并发症及围生期结局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10月至2016年9月在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产科产检并分娩,妊娠前体质量指数(BMI)、妊娠24~27+6周75 g OGTT结果均正常的孕妇422例为研究对象,至28~36周时,体质量增长≥4000 g(体质量增速≥500 g/w)的病例为研究组(103例),<4000 g(体质量增速<500 g/w)的为对照组(319例),采用成组t检验或χ~2检验比较两组孕产妇的妊娠期并发症发生率及围生期结局。结果:研究组GDM(7.8%)、妊娠期高血压(6.8%)、轻度子痫前期(4.9%)、胎膜早破(12.6%)、羊水过多(4.9%)等妊娠期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8%、2.5%、1.9%、7.2%、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妊娠36周复查OGTT,研究组服糖后2小时血糖、Hb A1c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巨大儿发生率(10.7%)、新生儿出生体质量3677±351 g、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4.9%)、剖宫产率(39.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6.0%、3328±367 g、2.5%、3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新生儿阿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中期OGTT正常的孕妇,如果饮食管理不良,体质量增长过快可能会增加妊娠晚期的并发症的发生率和围生期不良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晚期 质量增长 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期并发症 围生期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妊娠结局的单胎妊娠孕妇体质量增长模式 被引量:3
5
作者 李丹 刘兴会 陈鹏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03-308,共6页
目的:了解妊娠期规律产前检查未发生不良结局的单胎孕妇妊娠期体质量增长模式。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纳入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妊娠满37周但不超过42周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住院分娩的孕产妇,采集包括人口学资料、既往疾病史、家族... 目的:了解妊娠期规律产前检查未发生不良结局的单胎孕妇妊娠期体质量增长模式。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纳入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妊娠满37周但不超过42周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住院分娩的孕产妇,采集包括人口学资料、既往疾病史、家族史、孕产史、身高、妊娠前或建卡时体质量及体质量指数(BMI)、妊娠期间每次产前检查时体质量、分娩前体质量等指标。结果:共纳入4053例孕妇,妊娠前BMI正常(18.5~24 kg/m^2)的孕妇,妊娠16周体质量增长平均值为2.45±1.43 kg,妊娠40周体质量增长平均值为15.53±3.59 kg;妊娠前偏瘦(BMI<18.5 kg/m^2)的孕妇,妊娠16周体质量增长平均值为2.57±1.34 kg,妊娠40周体质量增长平均值为16.01±3.42 kg;妊娠前BMI超重(24~28 kg/m^2)的孕妇,妊娠16周体质量增长平均值为2.39±1.44 kg,妊娠40周体质量增长平均值为14.11±3.86 kg;妊娠前肥胖(BMI≥28 kg/m^2)的孕妇,妊娠16周体质量增长平均值为2.17±0.74 kg,妊娠39周体质量增长平均值为12.27±4.07 kg。结论:我院妊娠前BMI正常、偏瘦、超重和肥胖的孕妇适宜的妊娠期体质量增长范围分别为15.53±3.59 kg、16.01±3.42 kg、14.11±3.86 kg和12.27±4.07 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质量指数 正常妊娠结局 妊娠期体质量增长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期体质量干预方式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郭雪玲 万宾 +1 位作者 王改珍 徐涛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5-119,共5页
对妊娠期体质量增长推荐标准、相关理论及干预方法进行综述。明确国内开展妊娠期体质量干预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需实施生活方式干预、心理行为干预、以助产士为主导及基于互联网和信息化平台的多学科干预策略,旨在降低妊娠期超重、肥胖及... 对妊娠期体质量增长推荐标准、相关理论及干预方法进行综述。明确国内开展妊娠期体质量干预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需实施生活方式干预、心理行为干预、以助产士为主导及基于互联网和信息化平台的多学科干预策略,旨在降低妊娠期超重、肥胖及妊娠期体质量增长异常对母婴的危害,保障母婴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 质量 质量增长 肥胖 超重 母婴健康 生活方式 综述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孕晚期体质量增长与糖化血清白蛋白、内脂素水平及新生儿体成分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3
7
作者 苏莉军 孙虹 华绍芳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94-197,共4页
目的:探讨非肥胖的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孕晚期体质量增长与母体糖化血清白蛋白(GA)、内脂素水平及新生儿体成分的相关性。方法:200例GDM患者[孕前体质量指数(BMI)均<25 kg/m^2]进入本研究,以孕28周至分娩期体质量增长速度分为过度... 目的:探讨非肥胖的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孕晚期体质量增长与母体糖化血清白蛋白(GA)、内脂素水平及新生儿体成分的相关性。方法:200例GDM患者[孕前体质量指数(BMI)均<25 kg/m^2]进入本研究,以孕28周至分娩期体质量增长速度分为过度增重GDM组(n=77)和适宜增重GDM组(n=123)。比较不同组别GA、内脂素等糖脂代谢指标及新生儿出生体质量、体脂百分含量的差异;进一步分析GDM患者妊娠晚期体质量增长与上述指标的相关性。结果:1过度增重GDM组患者GA、糖化血清蛋白(HbA1c)、内脂素及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水平均高于适宜增重GDM组(P<0.05)。2两组平均分娩孕周、新生儿出生即刻Apgar评分、男婴比例、阴道分娩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适宜增重GDM组相比,过度增重GDM组新生儿具有较高的平均出生体质量、较低的血糖水平,该组大于胎龄儿(LGA)比例增加,新生儿腹围/头围比(AC/HC)、体脂百分含量均显著增高(P<0.01)。3GDM患者孕晚期体质量增速与GA、内脂素、HbA1c及新生儿出生体质量、新生儿体脂百分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r=0.524、0.470、0.456、0.329、0.473,P<0.001)。结论:GA、内脂素水平的监测可能在评估GDM患者孕晚期体质量增长方面具有一定临床实用价值,而GDM患者孕晚期体质量增长过速则可能加速内脏脂肪积累、加重原有的糖脂代谢紊乱,并与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及体脂含量的增加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质量增长 糖化血清白蛋白 内脂素 新生儿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期体质量增长及血脂水平对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4
8
作者 范岩峰 谢婧娴 +2 位作者 蔡李倩 郭奇伟 许榕仙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706-711,共6页
目的:探讨孕期体质量增长及血脂各项指标的变化对妊娠期糖尿病(GDM)发病的影响。方法:以273例GDM患者为病例组,并以年龄段为匹配因素进行1∶1的频数配对,以273例糖耐量试验正常的孕妇作为对照组。收集两组孕妇年龄、孕前体质量、身高、... 目的:探讨孕期体质量增长及血脂各项指标的变化对妊娠期糖尿病(GDM)发病的影响。方法:以273例GDM患者为病例组,并以年龄段为匹配因素进行1∶1的频数配对,以273例糖耐量试验正常的孕妇作为对照组。收集两组孕妇年龄、孕前体质量、身高、每次产检的孕周及体质量,检测孕早期(孕13周前)空腹血糖、糖耐量结果及孕早期(孕13周前)、孕中期(孕19~20周)、孕晚期(孕36~37周)的血脂水平等资料,分析GDM的影响因素。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孕前BMI≥24.0 kg/m2(OR=2.015,P=0.040)、孕早期空腹血糖≥5.10 mmol/L(OR=2.183,P=0.014)、孕中期低密度脂蛋白≥2.80 mmol/L(OR=3.484,P=0.001)及平均每周体质量增长≥0.80 kg(OR=2.789,P=0.004)均是GDM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孕中期高密度脂蛋白≥1.90 mmol/L(OR=2.015,P=0.04)则是GDM发病的保护因素。结论:临床上,产科医生应及早关注孕前BMI≥24.0 kg/m2、孕早期空腹血糖≥5.10 mmol/L、孕中期平均每周体质量增长≥0.80 kg及低密度脂蛋白≥2.80 mmol/L的孕妇。以上指标作为GDM独立危险因素的评估,可能对GDM的发生风险能进行更好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增长 血脂水平 妊娠期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期体质量管理的标准、方法及评估 被引量:11
9
作者 黄禾 陈倩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46-249,共4页
妊娠期体质量管理是孕期保健的重要内容,体质量过轻或增长过少提示孕妇营养及能量储备不足,可能影响胎儿生长发育及产后母乳喂养,并增加早产风险。而体质量过重或增长过多,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巨大儿、难产及产后盆底障碍... 妊娠期体质量管理是孕期保健的重要内容,体质量过轻或增长过少提示孕妇营养及能量储备不足,可能影响胎儿生长发育及产后母乳喂养,并增加早产风险。而体质量过重或增长过多,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巨大儿、难产及产后盆底障碍性疾病风险增加。因此,体质量增长异常将对妊娠结局及母儿近、远期健康状况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质量管理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质量增长 标准 评估 胎儿生长发育 孕期保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及子痫与孕前和孕期体质量及其他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7
10
作者 陈鹏 史琳 +2 位作者 杨红梅 陈锰 刘兴会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848-852,共5页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及子痫与孕前体质量指数(BMI)和孕期体质量增长及其他因素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纳入2013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住院分娩的孕妇共10422例,其中患病组(患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及子痫与孕前体质量指数(BMI)和孕期体质量增长及其他因素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纳入2013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住院分娩的孕妇共10422例,其中患病组(患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及子痫)349例,未患病组(未患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及子痫)10073例。采用Logistics回归分析孕前、孕期体质量及其他因素与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及子痫的相关性及不同BMI分类与其的相关性。结果:Logistics回归分析示,对于所有孕妇,年龄、孕前BMI过高(包括孕前超重、孕前肥胖)、多胎妊娠、辅助生殖技术受孕、慢性高血压及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史是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及子痫前期的独立危险因素,孕前偏瘦为其保护性因素。通过BMI分层以后,对于孕前BMI正常的孕妇,年龄、BMI、孕期总体质量增长、多胎妊娠、辅助生殖技术、慢性高血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史是3种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孕前超重的孕妇,其危险因素只包括孕前BMI、辅助生殖技术受孕和慢性高血压。结论:孕前BMI过高、多胎妊娠、辅助生殖技术受孕、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史使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及子痫前期的发生风险明显增加;孕前BMI、辅助生殖技术受孕和慢性高血压可能增加孕前体质量正常和超重孕妇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及子痫前期的发生风险;孕期体质量增长与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及子痫前期的发生关系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前质量指数 孕期质量增长 妊娠期高血压 子痫前期 慢性高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