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妊娠哺乳相关骨质疏松症(pregnancy and lactation-associated osteoporosis,PLO)经双膦酸盐治疗的效果,以期为此类患者提供可选择的治疗方案。方法以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3例PLO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表现为重度骨质疏松及不同...目的探讨妊娠哺乳相关骨质疏松症(pregnancy and lactation-associated osteoporosis,PLO)经双膦酸盐治疗的效果,以期为此类患者提供可选择的治疗方案。方法以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3例PLO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表现为重度骨质疏松及不同程度的椎体压缩性骨折,均给予补充钙、活性维生素D治疗。观察患者采用双膦酸盐治疗后临床症状及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变化情况,并结合相关文献分析讨论。结果病例1于产后15个月诊断为PLO并接受唑来膦酸(密固达)静脉用药,1年后临床症状缓解不明显,给予口服阿仑膦酸钠维生素D3(福美加)治疗3个月后症状缓解,2年后随访腰椎BMD增加37.02%,股骨颈BMD增加6.97%,全髋BMD增加7.74%;病例2于产后6个月诊断为PLO并接受唑来膦酸(密固达)静脉用药,6个月后临床症状缓解,11个月后腰椎BMD增加16.6%,股骨颈BMD增加9.12%,全髋BMD增加13.34%;病例3于产后9个月接受唑来膦酸(密固达)静脉用药,6个月后临床症状较前缓解,腰椎BMD增加15.86%,股骨颈BMD增加3.13%,全髋BMD增加11.09%。结论双膦酸盐治疗PLO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提高BMD。加深对PLO的认识,做到早诊断早治疗,对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大有裨益。展开更多
妊娠哺乳相关骨质疏松症(pregnancy and lactation-associated osteoporosis,PLO)是一种罕见的骨质疏松,发生在妊娠晚期或哺乳期年轻女性,容易被误诊及漏诊,严重影响妊娠哺乳期妇女身心健康,本文报告一例完整的PLO诊断、治疗以及随访,...妊娠哺乳相关骨质疏松症(pregnancy and lactation-associated osteoporosis,PLO)是一种罕见的骨质疏松,发生在妊娠晚期或哺乳期年轻女性,容易被误诊及漏诊,严重影响妊娠哺乳期妇女身心健康,本文报告一例完整的PLO诊断、治疗以及随访,同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PLO的发病机制目前并不完全清楚,考虑与多途径介导的骨吸收增加和成骨细胞功能障碍有关。治疗上,目前仍然存在争议,可以先停止诱因(妊娠或哺乳),补充基本的钙剂及维生素D,6~12个月再次评估骨密度决定是否进一步应用双膦酸盐等抗骨质疏松治疗。展开更多
妊娠哺乳相关性骨质疏松症(pregnancy and lactationassociated osteoporosis,PLO)是发生于绝经前女性的一种罕见的、严重的骨质疏松,主要见于妊娠晚期、哺乳早期,表现为严重的腰背痛、身材变矮、脆性骨折(主要是脊柱)等。早期文献报道...妊娠哺乳相关性骨质疏松症(pregnancy and lactationassociated osteoporosis,PLO)是发生于绝经前女性的一种罕见的、严重的骨质疏松,主要见于妊娠晚期、哺乳早期,表现为严重的腰背痛、身材变矮、脆性骨折(主要是脊柱)等。早期文献报道PLO的发病率约为4/1000000~8/1000000(孕妇),实际发病率可能更高~([1]),最新的研究发现PLO的发病率约为460/1000000(分娩女性)~([2]),远高于早期的报道。展开更多
妊娠和哺乳相关的骨质疏松症(pregnancy and lactation-associated osteoporosis,PLO)是一种罕见的临床特殊骨质疏松症,大多数病例出现在初产妇的妊娠晚期或产后早期,但是也会发生于经产妇中。PLO患者主要表现为在妊娠晚期以及产后初期...妊娠和哺乳相关的骨质疏松症(pregnancy and lactation-associated osteoporosis,PLO)是一种罕见的临床特殊骨质疏松症,大多数病例出现在初产妇的妊娠晚期或产后早期,但是也会发生于经产妇中。PLO患者主要表现为在妊娠晚期以及产后初期严重的下背部疼痛、身高下降和脆性骨折,尤其是椎骨骨折。迄今为止,全球报道的PLO患者患病率仅有120余例。目前尚缺乏PLO治疗的指南与共识,各报告病例中指出双膦酸盐、钙和维生素D的补充是治疗PLO的一线疗法,此外特立帕肽、雷奈酸锶、地舒单抗也被证明有助于增加骨密度(bone density,BMD)。本文通过回顾分析两例PLO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以提高对PLO疾病的认识。展开更多
妊娠哺乳相关性骨质疏松症(pregnancy and lactation-associated osteoporosis,PLO)是指发生于妊娠和哺乳期,以低骨量和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为特征,骨质脆性增加和易于骨折的全身性骨代谢性疾病。由于PLO发病率低,医师重视程度不够,常常容...妊娠哺乳相关性骨质疏松症(pregnancy and lactation-associated osteoporosis,PLO)是指发生于妊娠和哺乳期,以低骨量和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为特征,骨质脆性增加和易于骨折的全身性骨代谢性疾病。由于PLO发病率低,医师重视程度不够,常常容易被漏诊或误诊。目前PLO的病理生理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研究报道也多以个案或病例报道为主,尚无统一治疗方案。本文就妊娠哺乳相关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制和治疗进展等方面作一综述。展开更多
目的妊娠和哺乳期骨质疏松症(pregnancy and lactation-associated osteoporosis,PLO)是发于妊娠期和哺乳期的一种特发性的罕见的骨质疏松症,是多种因素影响骨代谢的结果。分析PLO的典型临床特征,以期进行早期的预防干预及诊疗。方法对...目的妊娠和哺乳期骨质疏松症(pregnancy and lactation-associated osteoporosis,PLO)是发于妊娠期和哺乳期的一种特发性的罕见的骨质疏松症,是多种因素影响骨代谢的结果。分析PLO的典型临床特征,以期进行早期的预防干预及诊疗。方法对在山东省中医院就诊的两名典型PLO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进行归纳总结,并结合文献对其临床特点、发病机制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两名PLO患者均是在产后无明显诱因出现腰椎的剧烈腰痛,活动受限,并伴有腰椎的压缩性骨折,明确诊断后建议立即停止哺乳,两名患者均拒绝,予以中药、钙剂、维生素D等药物治疗,治疗后两名患者的症状均有明显改善。结论在妊娠和哺乳期间,未受明显外力的情况下出现突发性的严重腰痛患者应考虑PLO的可能,在确诊为PLO后,应建议立即停止哺乳,并予以中药、钙剂、维生素D、双膦酸盐类等药物治疗。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妊娠哺乳相关骨质疏松症(pregnancy and lactation-associated osteoporosis,PLO)经双膦酸盐治疗的效果,以期为此类患者提供可选择的治疗方案。方法以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3例PLO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表现为重度骨质疏松及不同程度的椎体压缩性骨折,均给予补充钙、活性维生素D治疗。观察患者采用双膦酸盐治疗后临床症状及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变化情况,并结合相关文献分析讨论。结果病例1于产后15个月诊断为PLO并接受唑来膦酸(密固达)静脉用药,1年后临床症状缓解不明显,给予口服阿仑膦酸钠维生素D3(福美加)治疗3个月后症状缓解,2年后随访腰椎BMD增加37.02%,股骨颈BMD增加6.97%,全髋BMD增加7.74%;病例2于产后6个月诊断为PLO并接受唑来膦酸(密固达)静脉用药,6个月后临床症状缓解,11个月后腰椎BMD增加16.6%,股骨颈BMD增加9.12%,全髋BMD增加13.34%;病例3于产后9个月接受唑来膦酸(密固达)静脉用药,6个月后临床症状较前缓解,腰椎BMD增加15.86%,股骨颈BMD增加3.13%,全髋BMD增加11.09%。结论双膦酸盐治疗PLO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提高BMD。加深对PLO的认识,做到早诊断早治疗,对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大有裨益。
文摘妊娠哺乳相关骨质疏松症(pregnancy and lactation-associated osteoporosis,PLO)是一种罕见的骨质疏松,发生在妊娠晚期或哺乳期年轻女性,容易被误诊及漏诊,严重影响妊娠哺乳期妇女身心健康,本文报告一例完整的PLO诊断、治疗以及随访,同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PLO的发病机制目前并不完全清楚,考虑与多途径介导的骨吸收增加和成骨细胞功能障碍有关。治疗上,目前仍然存在争议,可以先停止诱因(妊娠或哺乳),补充基本的钙剂及维生素D,6~12个月再次评估骨密度决定是否进一步应用双膦酸盐等抗骨质疏松治疗。
文摘妊娠哺乳相关性骨质疏松症(pregnancy and lactationassociated osteoporosis,PLO)是发生于绝经前女性的一种罕见的、严重的骨质疏松,主要见于妊娠晚期、哺乳早期,表现为严重的腰背痛、身材变矮、脆性骨折(主要是脊柱)等。早期文献报道PLO的发病率约为4/1000000~8/1000000(孕妇),实际发病率可能更高~([1]),最新的研究发现PLO的发病率约为460/1000000(分娩女性)~([2]),远高于早期的报道。
文摘妊娠和哺乳相关的骨质疏松症(pregnancy and lactation-associated osteoporosis,PLO)是一种罕见的临床特殊骨质疏松症,大多数病例出现在初产妇的妊娠晚期或产后早期,但是也会发生于经产妇中。PLO患者主要表现为在妊娠晚期以及产后初期严重的下背部疼痛、身高下降和脆性骨折,尤其是椎骨骨折。迄今为止,全球报道的PLO患者患病率仅有120余例。目前尚缺乏PLO治疗的指南与共识,各报告病例中指出双膦酸盐、钙和维生素D的补充是治疗PLO的一线疗法,此外特立帕肽、雷奈酸锶、地舒单抗也被证明有助于增加骨密度(bone density,BMD)。本文通过回顾分析两例PLO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以提高对PLO疾病的认识。
文摘妊娠哺乳相关性骨质疏松症(pregnancy and lactation-associated osteoporosis,PLO)是指发生于妊娠和哺乳期,以低骨量和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为特征,骨质脆性增加和易于骨折的全身性骨代谢性疾病。由于PLO发病率低,医师重视程度不够,常常容易被漏诊或误诊。目前PLO的病理生理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研究报道也多以个案或病例报道为主,尚无统一治疗方案。本文就妊娠哺乳相关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制和治疗进展等方面作一综述。
文摘目的妊娠和哺乳期骨质疏松症(pregnancy and lactation-associated osteoporosis,PLO)是发于妊娠期和哺乳期的一种特发性的罕见的骨质疏松症,是多种因素影响骨代谢的结果。分析PLO的典型临床特征,以期进行早期的预防干预及诊疗。方法对在山东省中医院就诊的两名典型PLO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进行归纳总结,并结合文献对其临床特点、发病机制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两名PLO患者均是在产后无明显诱因出现腰椎的剧烈腰痛,活动受限,并伴有腰椎的压缩性骨折,明确诊断后建议立即停止哺乳,两名患者均拒绝,予以中药、钙剂、维生素D等药物治疗,治疗后两名患者的症状均有明显改善。结论在妊娠和哺乳期间,未受明显外力的情况下出现突发性的严重腰痛患者应考虑PLO的可能,在确诊为PLO后,应建议立即停止哺乳,并予以中药、钙剂、维生素D、双膦酸盐类等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