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BMI的缺铁性贫血孕妇补铁治疗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6
1
作者 田芸芳 李洁 +2 位作者 卜蓓蓓 倪梦瑶 王娅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598-1600,1614,共4页
目的:通过对不同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的孕妇在孕20周血清铁蛋白(ferritin,SF)、血红蛋白(hemoglobin,Hb)水平调查及基于SF、Hb水平补铁治疗结果的分析,评价不同BMI孕妇常规补铁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在南京鼓楼医院建围... 目的:通过对不同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的孕妇在孕20周血清铁蛋白(ferritin,SF)、血红蛋白(hemoglobin,Hb)水平调查及基于SF、Hb水平补铁治疗结果的分析,评价不同BMI孕妇常规补铁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在南京鼓楼医院建围产保健卡的1 770例孕妇。孕20周诊断为缺铁性贫血(iron-deficiency anemia,IDA)的孕妇273例分两组,A组:18.5 kg/m^2≤BMI≤23.9 kg/m^2、SF<30μg/L、Hb<110 g/L;B组:BMI≥24 kg/m^2、SF<30μg/L、Hb<110 g/L。所有IDA孕妇均予补铁治疗,比较孕32周及38周Hb值、红细胞压积(hematocrit,HCT)值、IDA治愈率及妊娠结局的差异。结果:(1)A、B组比较:孕20周两组Hb、HC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至孕38周,B组Hb、HCT水平均低于A组(P <0.05),A组IDA的治愈率较B组高(P <0.05)。(2)妊娠结局:B组孕妇分娩新生儿胎龄小(P <0.05),早产及新生儿转重症病房发生率高(P <0.05),未发现新生儿Apgar评分、体重、身长等方面有显著差异(P> 0.05)。结论:孕中、晚期IDA患病率较高,超重肥胖人群孕晚期发生IDA的风险更大,且常规补铁治疗效果欠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 铁缺乏 铁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