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妊娠期合并细菌性阴道病患者妊娠结局分析 |
李红艳
黄雪芹
那娜
|
《中国健康教育》
|
2008 |
6
|
|
|
2
|
IL-1Ra基因多态性与无症状细菌性阴道病自然转归关系的研究 |
张瑞
高佳惠子
董翰宇
李昶
尹海旭
|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
3
|
烯醇化酶和层黏连蛋白在细菌性阴道病模型小鼠阴道中的表达 |
张瑞
吴益青
尹海旭
李昶
马爱昕
王君竹
白会会
刘朝晖
廖秦平
|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
4
|
活性乳酸杆菌制剂治疗妊娠期细菌性阴道病疗效观察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
刘冬梅
孟瑞雪
高淑丽
|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5
|
|
|
5
|
细菌性阴道病合并妇科感染性疾病分析 |
张玉荣
程金华
田秀颖
蔡芳
许德清
张兴良
|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
2001 |
3
|
|
|
6
|
114例尖锐湿疣合并细菌性阴道病的临床报告 |
刘军
宋学红
宋玉芬
|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
1999 |
1
|
|
|
7
|
筛查和治疗妊娠期细菌性阴道病的争议 |
李艳芳
李道成
|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1
|
|
|
8
|
甲硝唑治疗妊娠期细菌性阴道病180例 |
梁云萍
|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
2012 |
3
|
|
|
9
|
尖锐湿疣合并细菌性阴道病感染87例临床分析 |
李莉
周再高
曾抗
梁刘萍
|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0 |
|
|
10
|
细菌性阴道病合并下生殖道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全科诊断思路 |
刘飞
郑嘉堂
陶霞
樊树坤
李俊霞
董爱梅
|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
2018 |
6
|
|
|
11
|
女性阴道微生态变化与年龄、妊娠及4种阴道疾病关系的探讨 |
马蔡昀
童明庆
王美莲
梅亚宁
文怡
|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24
|
|
|
12
|
Illumina测序16S rRNA标签法分析细菌性阴道病患者阴道菌群多样性 |
许苏容
宗利丽
刘木彪
何彦
黄雪梅
周宏伟
|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19
|
|
|
13
|
恢复阴道微生态在细菌性阴道病个体化治疗中的价值分析 |
李桂军
蒋琰瑛
周建娟
蔡文伟
|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50
|
|
|
14
|
置宫内节育器与细菌性阴道病的关系 |
袁红瑛
何涛
王焱
王勇
张青晓
|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
2008 |
11
|
|
|
15
|
臭氧治疗细菌性阴道病的疗效评价 |
沈慧敏
杨越波
黄敏
李小毛
张宇
李卉
刘晓霞
|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6
|
|
|
16
|
蔗糖凝胶治疗细菌性阴道病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平行对照Ⅲ期临床试验 |
肖冰冰
张岱
陈锐
史惠蓉
辛晓燕
王惠兰
庞义存
朱赛楠
姚晨
廖秦平
|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8
|
|
|
17
|
核酸杂交检测在细菌性阴道病及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
李田
李小毛
丁杰
黄敏
禹夜
|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
2018 |
11
|
|
|
18
|
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胶囊对细菌性阴道病患者阴道内环境影响的临床研究 |
张颖莹
同军
赵春艳
王黎娜
|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19
|
|
|
19
|
测定阴道液唾液酸酶活性诊断细菌性阴道病 |
袁江英
李琴芳
|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43
|
|
|
20
|
复发性细菌性阴道病生物膜的研究进展 |
李焕荣
王慧慧
李佳
范爱萍(综述)
薛凤霞(审校)
|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