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形式平等走向实质平等——我国妇女法的社会性别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丁小萍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14-218,共5页
社会性别是旨在实现性别公正而识别性别不平等的理论和法律分析方法。从社会性别理论的视角出发分析我国妇女法,我国妇女法仍存在明显的性别盲点,主要表现为:妇女法的国际法和国内法不衔接;法律语言以男性为参照;在两性权利冲突时法益... 社会性别是旨在实现性别公正而识别性别不平等的理论和法律分析方法。从社会性别理论的视角出发分析我国妇女法,我国妇女法仍存在明显的性别盲点,主要表现为:妇女法的国际法和国内法不衔接;法律语言以男性为参照;在两性权利冲突时法益权衡的非正义性;规则缺乏或与原则相冲突使男女平等的法律原则虚化。为实现妇女法的性别公正的立法目的,必须完善妇女法,使妇女法从形式平等走向实质平等,相应的措施有:在妇女法法律体系中明确国际法的法律效力;完善妇女法的立法技术;弥补法律规则的缺失;探索男女平等原则的司法适用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女法 社会性别 形式平等 实质平等 益权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京国际妇女模法庭审判亲历记
2
作者 周洪钧 《国际展望》 2001年第8期18-23,共6页
太平洋战争期间日军的性奴隶制度,以慰安妇等名义虐待、摧残许多亚洲女性,是20世纪最大规模的战争犯罪之一。由于日本政府在战后的掩盖,使得该罪行没能及时揭露。2000年12月由8个曾经遭受日本侵略的亚洲国家和地区成员组成的民间性质模... 太平洋战争期间日军的性奴隶制度,以慰安妇等名义虐待、摧残许多亚洲女性,是20世纪最大规模的战争犯罪之一。由于日本政府在战后的掩盖,使得该罪行没能及时揭露。2000年12月由8个曾经遭受日本侵略的亚洲国家和地区成员组成的民间性质模拟法庭活动——“东京国际妇女法庭”成为历史上第一次宣判二战时日本天皇和日本政府在该问题上有罪的法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庭审 审判 妇女法 战争犯罪 罪行 慰安妇 虐待 日本政府 东京 最大规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今天我们怎样做妇女工作——一位妇委干部对妇女运动的思考
3
作者 吕继红 《社会》 北大核心 1991年第9期39-40,共2页
我是一个专职妇委干部,由于工作的需要,也由于我接触妇女问题较多,我常常思考这些问题,有些百思不得其解。不久以前,我学习了列宁《论苏维埃_共和国女工运动的任务》一文,对许多问题,似乎心里亮堂了。列宁的这篇文章是1919年9月23日在... 我是一个专职妇委干部,由于工作的需要,也由于我接触妇女问题较多,我常常思考这些问题,有些百思不得其解。不久以前,我学习了列宁《论苏维埃_共和国女工运动的任务》一文,对许多问题,似乎心里亮堂了。列宁的这篇文章是1919年9月23日在莫斯科市非党女工第四次代表会议上的演说,当时苏维埃政权建立不久,根据当时面临的实际情况,列宁指出了取得政权以后女工运动的方向。列宁指出:要彻底解放妇女,要使她与男子真正平等,就必须有公共经济,必须让妇女参加共同的生产劳动,这样,妇女才会和男子处于同等地位。列宁所指出的这些原则,怎样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女平等 妇女运动 妇女工作 妇女法 列宁 生育 生产劳动 相结合 苏维埃政权 妇女解放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