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本草纲目》妇产科活血止血用药成就 被引量:3
1
作者 庄爱文 李荣群 王香桂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9年第2期359-360,共2页
以现代药理研究成果为据,对李时珍《本草纲目》中丹参、当归、红花、益母草、黄芩、蒲黄、三七、川芎、地黄、荆芥等10余种妇产科常用活血、止血药物作了详细阐述,认为《本草纲目》中妇产科活血、止血用药具有很高的科学性,对今之指导... 以现代药理研究成果为据,对李时珍《本草纲目》中丹参、当归、红花、益母草、黄芩、蒲黄、三七、川芎、地黄、荆芥等10余种妇产科常用活血、止血药物作了详细阐述,认为《本草纲目》中妇产科活血、止血用药具有很高的科学性,对今之指导临床用药具有宝贵的参考价值,说明《本草纲目》对妇产科用药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时珍 本草纲目 妇产科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丹参配伍比例对丹参化学成分溶出的影响 被引量:14
2
作者 曾桂凤 徐青 +1 位作者 肖红斌 梁鑫淼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41-143,共3页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峰比值法比较了由丹参和三七组成的复方丹参中丹参与三七的比例(以质量比计)从10∶0变化到1∶10的过程中丹参化学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所有合煎样品中丹参的主要成分含量均比单味药丹参中丹参主要成分的含量高,并且经...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峰比值法比较了由丹参和三七组成的复方丹参中丹参与三七的比例(以质量比计)从10∶0变化到1∶10的过程中丹参化学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所有合煎样品中丹参的主要成分含量均比单味药丹参中丹参主要成分的含量高,并且经典方(m(丹参)∶m(三七)=5∶3)中丹参主要成分的含量最高。因此,丹参与三七以一定的比例(5∶3)配伍并且采用合煎的方法能够增加丹参成分的溶出率,由此看来中医药中讲究的配伍规律是有其内在的科学道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产科药物 中药制剂 丹参 三七 复方丹参 配伍比例 化学成分 溶出率 高效液相色谱 峰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α、β亚基cDNA的筛选与序列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苟德明 李文鑫 +3 位作者 黄健 夏总平 李治 蒋达和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6期899-902,共4页
构建3周龄人胚cDNA 文库,用[α-32P]dCTP标记的一链cDNA 为探针从中筛选高度表达的克隆子并测序,得到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的α和β亚基cDNA 克隆,序列同源性分析表明:α亚基编码区的cDNA 序列... 构建3周龄人胚cDNA 文库,用[α-32P]dCTP标记的一链cDNA 为探针从中筛选高度表达的克隆子并测序,得到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的α和β亚基cDNA 克隆,序列同源性分析表明:α亚基编码区的cDNA 序列与已报道的完全同源,β亚基编码区第30位碱基G→A,该碱基的改变不引起氨基酸的改变.另外,在α和β亚基非编码区发现有多处碱基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NA克隆 序列分析 HCG 妇产科药物 Α亚基 β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非司酮联合水囊引产及联合利凡诺引产的作用
4
作者 谢杏美 罗晓青 傅凤鸣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1997年第4期48-51,共4页
目的:观察187例口服米非司酮联合水囊引产及联合利凡诺引产的临床疗效。方法:A组一次口服米非司酮150mg,半小时行水囊引产;B组行水囊引产;C组口服米非司酮150mg后半小时行利凡诺引产;D组行利凡诺引产。结果:A... 目的:观察187例口服米非司酮联合水囊引产及联合利凡诺引产的临床疗效。方法:A组一次口服米非司酮150mg,半小时行水囊引产;B组行水囊引产;C组口服米非司酮150mg后半小时行利凡诺引产;D组行利凡诺引产。结果:A、B、C及D组的引产成功率分别是98.85%、92.5%、100%及95.45%。各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口服米非司酮后可明显缩短两种引产方法的引产时间(P<0.01);完全流产率显著提高,因胎盘胎膜娩出不全所致产后出血以及需行刮宫者显著减少(P<0.05),且不增加两种引产方法的副作用。结论:口服米非司酮联合水囊引产和利凡诺引产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囊引产 米非司酮 利凡诺引产 妇产科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