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危机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孕育、形成和发展 被引量:1
1
作者 杨素群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1-24,共4页
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危机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孕育、形成和发展杨素群传统社会主义模式,即斯大林模式,在其发展史上经历了三次大的危机,第一次危机以苏共二十大和“波匈事件”为标志;第二次危机以中国的“文化大革命”为... 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危机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孕育、形成和发展杨素群传统社会主义模式,即斯大林模式,在其发展史上经历了三次大的危机,第一次危机以苏共二十大和“波匈事件”为标志;第二次危机以中国的“文化大革命”为标志;第三次危机以1989年至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社会主义模式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邓小平 毛泽东思想 苏东剧变 发展生产力 社会主义道路 三次危机 传统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讨评介
2
作者 牧野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 1995年第4期6-9,12,共5页
党的十四大对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出新的概括以来,学术界关于理论的学习和研究也出现了一个新的高潮.出现这样的研究高潮,至少有四方面的因素:一是邓小平视察南方谈话明确地回答了这些年经常困扰和束缚我们思想的许多重... 党的十四大对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出新的概括以来,学术界关于理论的学习和研究也出现了一个新的高潮.出现这样的研究高潮,至少有四方面的因素:一是邓小平视察南方谈话明确地回答了这些年经常困扰和束缚我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二是十四大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了精辟的概括;三是整个改革的实践需要这方面理论的指导;四是党中央重视理论研究,提议并批准在全国成立五大研究系统,由中央党校等五大单位牵头组成“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机构.为了完整、准确地理解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许多研究者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兹将讨论的几个主要问题的学术观点作一介述,以期促进这一研究的深入发展.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起点一种观点认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发展,应以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展开为历史和逻辑的起点,首先,从社会性质的变化看,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我国才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前提和出发点.其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理论体系 新民主主义社会 当代中国 南方谈话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纵论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访朱文忠教授
3
作者 钟坚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27-30,共4页
纵论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访朱文忠教授本刊记者钟坚朱文忠1936年4月生,上海审南汇县人。1960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马列主义基础系I且96o~且9忍o年杭州大学政治系任教;1980年至今上海复旦大学国... 纵论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访朱文忠教授本刊记者钟坚朱文忠1936年4月生,上海审南汇县人。1960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马列主义基础系I且96o~且9忍o年杭州大学政治系任教;1980年至今上海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任教。现为复旦大学国际政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 十四大报告 社会主义事业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 邓小平同志 毛泽东思想 马列主义 历史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探讨
4
作者 徐善广 居继清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1995年第4期6-8,共3页
我们知道,在社会科学领域,任何一门独立的学科都有特定的研究对象,对这一对象进行研究,便形成了若干内容丰富并富有创造性的基本原理,既有贯穿始终的核心原理,又有最重要、最基本的理论支柱。关于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不... 我们知道,在社会科学领域,任何一门独立的学科都有特定的研究对象,对这一对象进行研究,便形成了若干内容丰富并富有创造性的基本原理,既有贯穿始终的核心原理,又有最重要、最基本的理论支柱。关于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不是已经形成了科学体系?对这个问题有不同的认识。有人认为它已经形成为一个科学体系,有人认为它不是一个科学体系。承认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一个科学体系的,对这科学体系内容的概括也有分歧。这里,我们谈谈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科学体系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理论体系 基本原理 什么是社会主义 基本问题 思想路线 马克思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重大发展——学习《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纲要》体会
5
作者 陈加瑛 《苏盐科技》 1996年第4期37-37,共1页
《纲要》指出:“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笞了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纲要》指出:“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笞了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用新的思想、观点,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批判资本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毛泽东思想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 马列主义 重大发展 学习纲要 邓小平同志 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 马克思列宁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邓小平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历史发展的觉醒
6
作者 杨志坚 田辉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72-74,共3页
一、“超越”的困境与“倒置”的矛盾社会主义社会在世界上出现,从一开始就是以一个重大矛盾开始的:它的理论武装,是马克思以当时发达国家为变革楷模的社会主义理论,即在经济上资本主义充分发展的发达国家,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从而... 一、“超越”的困境与“倒置”的矛盾社会主义社会在世界上出现,从一开始就是以一个重大矛盾开始的:它的理论武装,是马克思以当时发达国家为变革楷模的社会主义理论,即在经济上资本主义充分发展的发达国家,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从而建立发达的理想社会主义的经典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邓小平 历史发展阶段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经典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 历史阶段 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资本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继承与创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7
作者 宋萌荣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4,共4页
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这不仅表现为在当代中国所处的具体历史条件下创造性地坚持并运用了马克思主义揭示的人类社会的一般发展规律,而且特别表现为创造性地... 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这不仅表现为在当代中国所处的具体历史条件下创造性地坚持并运用了马克思主义揭示的人类社会的一般发展规律,而且特别表现为创造性地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文化较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规律的探索成果,进行了马克思主义在20世纪下半叶最伟大的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继承与创新 落后国家 跨越资本主义 经济文化 社会主义本质 创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面掌握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
8
作者 张江明 《现代哲学》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1-3,共3页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是正确的、科学的、勇于创新的,它划清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和空想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社会主义和贫穷社会主义的界限,对于正确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那种...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是正确的、科学的、勇于创新的,它划清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和空想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社会主义和贫穷社会主义的界限,对于正确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那种认为这个社会主义本质论难以划清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界限的论调,是根本错误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 全面掌握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空想社会主义 解放生产力 生产力标准 科学社会 邓小平同志 三有利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顾与展望——社会主义辩证法研究10年感怀
9
作者 赵凤岐 《现代哲学》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35-37,共3页
1983年11月,我有幸参加了在广东东莞召开的全国第一次社会主义辩证法研讨会,同来自全国各地的100多位哲学界同事一起,研究和探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辩证法问题。大家以文会友,互相切磋,在严肃认真的理性探讨中,充溢着热烈、友好的气氛。
关键词 社会主义辩证法 发展的辩证法 回顾与展望 社会主义社会矛盾 研讨会 哲学界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研究会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广东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邓小平为何重提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兼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的再认识
10
作者 肖厚智 于文俊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30-33,共4页
邓小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曾20余次提出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个问题,他指出,马克思主义者过去闹革命,现在搞经济改革,都是为了实现和坚持社会主义,但问题是要把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搞清楚。为什么在科学社... 邓小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曾20余次提出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个问题,他指出,马克思主义者过去闹革命,现在搞经济改革,都是为了实现和坚持社会主义,但问题是要把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搞清楚。为什么在科学社会主义诞生一个半世纪,中国确立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什么是社会主义 邓小平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社会主义本质 社会主义模式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发展生产力 经验教训 社会主义原则 社会主义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与创新:科学社会主义面临的重大课题——访奚广庆教授 被引量:1
11
作者 钟坚 郑自文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35-40,共6页
奚广庆 1938年生,辽宁大连人。1960年中业于中国人民大学马列主义基础系,并留校工作,历任中国人民大学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马列主义发展史研究所所长。现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中国人民大学兼职教授、全国社会主义思... 奚广庆 1938年生,辽宁大连人。1960年中业于中国人民大学马列主义基础系,并留校工作,历任中国人民大学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马列主义发展史研究所所长。现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中国人民大学兼职教授、全国社会主义思想史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研究的主攻方向为科学社会主义史、马列主义发展史。主要著作有:《马克思恩格斯思想史》(著者之一)、《科学社会主义简史》(合著)、《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副主编)、《马克思主义原理》(副主编)、《西方马克思主义辞典》(主编)、《政治学概论》(主编)、《社会主义论库》(副主编),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社会 发展与创新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什么是社会主义 重大课题 马克思主义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教授 马列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新阶段
12
作者 姜日新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20-23,共4页
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新阶段姜日新1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在理论上取得的最大收获,对马克思主义的最大贡献,就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飞跃中,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把科... 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新阶段姜日新1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在理论上取得的最大收获,对马克思主义的最大贡献,就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飞跃中,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把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推进到一个新的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 社会主义发展 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本质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邓小平同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习邓小平关于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论述
13
作者 吕直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2期1-4,共4页
关键词 社会主义本质 《邓小平文选》 社会主义道路 发展生产力 资本主义 什么是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的本质 共同富裕 经验教训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实质
14
作者 王维丰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1995年第1期6-9,共4页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最大的理论成就,就是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一理论十几年来指导着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同时在实践中这个理论又不断地丰富、发展和完善,这个理论在中国日益显示...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最大的理论成就,就是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一理论十几年来指导着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同时在实践中这个理论又不断地丰富、发展和完善,这个理论在中国日益显示了其科学性、正确性,日益深入人心,为广大中国人所接受,所拥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邓小平同志 发展生产力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历史唯物主义 宣传教育 社会生产力 中国共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始终没有动摇对社会主义的信念不断深化对于社会主义的思考
15
作者 郑必坚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4-5,共2页
关键词 社会主义 什么是社会主义 胡绳 社会发展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信念 世界社会主义运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邓小平论社会主义本质的同一性与模式的多样性
16
作者 高继文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12-16,共5页
关键词 社会主义本质 邓小平 同一性 什么是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 发展生产力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的本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评介 被引量:1
17
作者 梁柱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82-,63,共2页
1998年是马克思诞辰180周年和马克思主义诞生150周年。为纪念这个具有非常意义的主题,出版界形成了一个马克思主义研究成果出版的热潮。我们欣喜地看到,内蒙古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一书在众多的出版物中颇... 1998年是马克思诞辰180周年和马克思主义诞生150周年。为纪念这个具有非常意义的主题,出版界形成了一个马克思主义研究成果出版的热潮。我们欣喜地看到,内蒙古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一书在众多的出版物中颇为醒目,是一部比较系统阐述马克思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邓小平理论 毛泽东思想 是马克思主义 经验教训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中国革命和建设 苏东剧变 传播和发展 心马克思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创精神文明建设新局面的纲领性文件
18
作者 余少波 《现代哲学》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9-9,共1页
学习《决议》,感到非常兴奋,它的确是今后一个时期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决议》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对改革开放18年来精神文明建设的经验作了深刻的总结,对存在的问题作了透辟的分析,既... 学习《决议》,感到非常兴奋,它的确是今后一个时期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决议》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对改革开放18年来精神文明建设的经验作了深刻的总结,对存在的问题作了透辟的分析,既有很强的思想理论性,又有现实可操作性。《决议》的突出新贡献在于比较系统地回答了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条件下,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问题。它进一步明确了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方针政策,提出了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任务、重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文明建设 开创精神 新局面 纲领性文件 邓小平理论 毛泽东思想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决议》 对外开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弘扬民族传统美德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19
作者 程建康 《西安航空学院学报》 1995年第1期7-9,共3页
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努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是思想教育战线上面临的重大而迫切的任务.笔者认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努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是思想教育战线上面临的重大而迫切的任务.笔者认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对于更好地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更有力地抵制当前社会上出现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思想,进一步弘扬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精神,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道德素质,改善社会道德风尚,都是有积极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道德体系 《周易大传·系辞》 人格尊严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勇于革新 道德素质 价值取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邓小平理论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突破
20
作者 韦伟 《经济研究参考》 1999年第95期8-8,共1页
邓小平理论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结合中国实际,解决了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现实问题。从其主要内容和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上来看,则集中体现在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发展观的创新和发展上。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 邓小平理论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当代马克思主义 中国实际 创新和发展 主要内容 现实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