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混合脱氮微生物菌群的高密度培养
被引量:
5
1
作者
耿金菊
刘登如
+1 位作者
华兆哲
陈坚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22-24,32,共4页
利用微生物的混合培养技术 ,研究了好氧条件下同时硝化 -反硝化的生物脱氮过程。混合脱氮微生物菌群生长的适宜pH范围为 7~10 ,在 5L发酵罐上探索了实现混合脱氮微生物菌群高密度培养的pH控制策略 :发酵前期补酸控制pH≤ 8,发酵中后期...
利用微生物的混合培养技术 ,研究了好氧条件下同时硝化 -反硝化的生物脱氮过程。混合脱氮微生物菌群生长的适宜pH范围为 7~10 ,在 5L发酵罐上探索了实现混合脱氮微生物菌群高密度培养的pH控制策略 :发酵前期补酸控制pH≤ 8,发酵中后期不控制pH值 ,可缩短菌体的生长周期 ,提高菌体的氨氮降解速率 ,细胞质量浓度达 3 9g L ,比自然pH条件下提高了 6 2 5%。并在 10L发酵罐上作进一步的培养 ,验证了其pH控制策略的可行性。通过分批补加 (NH4) 2 SO4使菌浓进一步提高了 15 4 % ,最终细胞干重为 4 5g 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氮微生物菌群
高密度培养
好氧脱氧
生物脱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混合脱氮微生物菌群的高密度培养
被引量:
5
1
作者
耿金菊
刘登如
华兆哲
陈坚
机构
江南大学工业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22-24,32,共4页
基金
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培养计划基金项目
文摘
利用微生物的混合培养技术 ,研究了好氧条件下同时硝化 -反硝化的生物脱氮过程。混合脱氮微生物菌群生长的适宜pH范围为 7~10 ,在 5L发酵罐上探索了实现混合脱氮微生物菌群高密度培养的pH控制策略 :发酵前期补酸控制pH≤ 8,发酵中后期不控制pH值 ,可缩短菌体的生长周期 ,提高菌体的氨氮降解速率 ,细胞质量浓度达 3 9g L ,比自然pH条件下提高了 6 2 5%。并在 10L发酵罐上作进一步的培养 ,验证了其pH控制策略的可行性。通过分批补加 (NH4) 2 SO4使菌浓进一步提高了 15 4 % ,最终细胞干重为 4 5g L。
关键词
脱氮微生物菌群
高密度培养
好氧脱氧
生物脱氮
Keywords
denitrifying bacteria
high\|density culture
aerobic denitrifying
分类号
X17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混合脱氮微生物菌群的高密度培养
耿金菊
刘登如
华兆哲
陈坚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