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川西高寒森林溪流好氧不产氧光合细菌多样性
被引量:
3
1
作者
黄春萍
吴福忠
+3 位作者
杨万勤
岳楷
张川
张健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332-2339,共8页
为了探明好氧不产氧光合菌(AAPB)在川西高寒森林溪流极端环境中的生态分布和群落结构及其环境影响因子,本实验结合同步温度动态和水环境特征监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克隆文库的方法,检测了川西高寒森林溪流季节性冻融循环3个关键时期...
为了探明好氧不产氧光合菌(AAPB)在川西高寒森林溪流极端环境中的生态分布和群落结构及其环境影响因子,本实验结合同步温度动态和水环境特征监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克隆文库的方法,检测了川西高寒森林溪流季节性冻融循环3个关键时期(冻结前期、深冻期和融化期)AAPB的丰度和多样性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AAPB丰度在冻结前期非常低,仅(2.80±0.19)×10~4bp/mL;深冻期迅速增加到(4.65±0.30)×10~4bp/mL;融化期达到(5.79±0.19)×104~bp/mL.系统发育分析显示,冻结前期AAPB类群主要为α-变形菌纲细菌;而深冻期和融化期以β-变形菌纲细菌占据主要地位.相关性分析表明,在季节性冻融循环过程中,叶绿素a、可溶性有机碳和温度是AAPB菌群丰度和多样性的主要影响因子.实验结果表明冬季的川西高寒森林溪流中,AAPB类群的丰度低,但是它们高度动态变化,并且与其他淡水环境中的该类群的同源性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氧不产氧光合菌
丰度和多样性
高寒森林溪流
季节性冻融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海洋微型生物碳泵——从微型生物生态过程到碳循环机制效应
被引量:
25
2
作者
焦念志
骆庭伟
+8 位作者
张瑶
张锐
汤凯
陈峰
曾永辉
张永雨
赵艳琳
郑强
李彦玲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87-401,共15页
微型生物是海洋生态系统中"看不见的主角",在资源环境以及全球变化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本研究通过方法创新和大量现场调查,从一类特殊微型生物类群——好氧不产氧光合异养细菌(AAPB)入手,展开了微型生物生态过程与机制的...
微型生物是海洋生态系统中"看不见的主角",在资源环境以及全球变化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本研究通过方法创新和大量现场调查,从一类特殊微型生物类群——好氧不产氧光合异养细菌(AAPB)入手,展开了微型生物生态过程与机制的系统研究,修正了国际同行AAPB计数方法的误差,获得了全球海洋AAPB的分布规律,解释了以往现场实测结果的分歧,澄清了以往理论上的偏颇认识;建立了包括不产氧光能利用途径的上层海洋碳循环模型,并通过大量现场实测揭示:细菌光能利用关系到海区碳循环的"源""汇"格局;在这些研究基础上探讨了新的海洋碳循环机制,提出了"微型生物碳泵"理论框架,为全面认识海洋储碳机制、促进学科交叉、研发海洋碳汇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生物
碳循环
好氧
不产
氧
光合
异养
菌
时间序列红外荧光显微数字化技术
微型生物碳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川西高寒森林溪流好氧不产氧光合细菌多样性
被引量:
3
1
作者
黄春萍
吴福忠
杨万勤
岳楷
张川
张健
机构
四川农业大学生态林业研究所
四川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出处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332-2339,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1500358,31570445,31570601)
文摘
为了探明好氧不产氧光合菌(AAPB)在川西高寒森林溪流极端环境中的生态分布和群落结构及其环境影响因子,本实验结合同步温度动态和水环境特征监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克隆文库的方法,检测了川西高寒森林溪流季节性冻融循环3个关键时期(冻结前期、深冻期和融化期)AAPB的丰度和多样性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AAPB丰度在冻结前期非常低,仅(2.80±0.19)×10~4bp/mL;深冻期迅速增加到(4.65±0.30)×10~4bp/mL;融化期达到(5.79±0.19)×104~bp/mL.系统发育分析显示,冻结前期AAPB类群主要为α-变形菌纲细菌;而深冻期和融化期以β-变形菌纲细菌占据主要地位.相关性分析表明,在季节性冻融循环过程中,叶绿素a、可溶性有机碳和温度是AAPB菌群丰度和多样性的主要影响因子.实验结果表明冬季的川西高寒森林溪流中,AAPB类群的丰度低,但是它们高度动态变化,并且与其他淡水环境中的该类群的同源性低.
关键词
好氧不产氧光合菌
丰度和多样性
高寒森林溪流
季节性冻融循环
Keywords
aerobic anoxygenic phototrophic bacteria (AAPB)
abundance and diversity
high-frigid forest stream
seasonal freeze-thaw cycle
分类号
X17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海洋微型生物碳泵——从微型生物生态过程到碳循环机制效应
被引量:
25
2
作者
焦念志
骆庭伟
张瑶
张锐
汤凯
陈峰
曾永辉
张永雨
赵艳琳
郑强
李彦玲
机构
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87-401,共1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632013
40841023
+5 种基金
40576063
40232021)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07CB815904)
国际合作重点项目(2003DF000040)
国家海洋局项目(201105021
DYXM-115-02-4-3)
文摘
微型生物是海洋生态系统中"看不见的主角",在资源环境以及全球变化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本研究通过方法创新和大量现场调查,从一类特殊微型生物类群——好氧不产氧光合异养细菌(AAPB)入手,展开了微型生物生态过程与机制的系统研究,修正了国际同行AAPB计数方法的误差,获得了全球海洋AAPB的分布规律,解释了以往现场实测结果的分歧,澄清了以往理论上的偏颇认识;建立了包括不产氧光能利用途径的上层海洋碳循环模型,并通过大量现场实测揭示:细菌光能利用关系到海区碳循环的"源""汇"格局;在这些研究基础上探讨了新的海洋碳循环机制,提出了"微型生物碳泵"理论框架,为全面认识海洋储碳机制、促进学科交叉、研发海洋碳汇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微型生物
碳循环
好氧
不产
氧
光合
异养
菌
时间序列红外荧光显微数字化技术
微型生物碳泵
Keywords
microbes
carbon cycling
aerobic anoxygenic phototrophic bacteria(AAPB)
time series observation based infrared epifluorescence microscopic(TIREM)
microbial carbon pump(MCP)
分类号
Q148 [生物学—生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川西高寒森林溪流好氧不产氧光合细菌多样性
黄春萍
吴福忠
杨万勤
岳楷
张川
张健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海洋微型生物碳泵——从微型生物生态过程到碳循环机制效应
焦念志
骆庭伟
张瑶
张锐
汤凯
陈峰
曾永辉
张永雨
赵艳琳
郑强
李彦玲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