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女黄颗粒对免疫抑制小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脾脏细胞因子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闫志强 郑华 +3 位作者 付文贵 朱买勋 陈春林 翟少钦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070-2076,共7页
【目的】考察不同剂量女黄颗粒对免疫抑制小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IL-2、IL-4、TNF-α和IFN-γ表达量的影响,旨在明确女黄颗粒对小鼠免疫的调节作用。【方法】选取50只健康昆明小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模型组及女黄颗粒高... 【目的】考察不同剂量女黄颗粒对免疫抑制小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IL-2、IL-4、TNF-α和IFN-γ表达量的影响,旨在明确女黄颗粒对小鼠免疫的调节作用。【方法】选取50只健康昆明小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模型组及女黄颗粒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除阴性对照组外,其他处理组均通过腹腔注射环磷酰胺(80 mg/kg,1次/d,连续5 d)建立小鼠免疫抑制模型;建模后,阴性对照组和模型组灌胃生理盐水,女黄颗粒处理组则分别按0.5、1.0和1.5 g/kg剂量灌胃女黄粒颗溶液(以水稀释),1次/d,连续7 d。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小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和CD8+的百分率及CD4+/CD8+比值,以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小鼠脾脏细胞因子IL-2、IL-4、TNF-α和IFN-γ的表达情况。【结果】经腹腔注射环磷酰胺后,小鼠的CD3+、CD4+和CD8+T淋巴细胞百分率及CD4+/CD8+比值较阴性对照组小鼠极显著降低(P<0.01,下同),小鼠脾脏IL-2、IL-4、TNF-α和IFN-γmRNA的相对表达量极显著下降。灌胃给药(女黄颗粒)后,CD3+、CD4+和CD8+T淋巴细胞百分率及CD4+/CD8+比值均有所升高,其中女黄颗粒高、中剂量组小鼠的CD3+、CD4+和CD8+T淋巴细胞百分率较模型组小鼠极显著升高;除女黄颗粒高剂量组小鼠脾脏IL-2 mRNA的相对表量较模型组小鼠极显著下降外,各女黄颗粒处理组小鼠脾脏IL-2、IL-4、TNF-α和IFN-γmRNA的相对表达量均呈上升趋势,尤其是女黄颗粒中剂量组小鼠脾脏IL-4、TNF-α和IFN-γmRNA的相对表达量均极显著高于模型组小鼠。【结论】女黄颗粒通过上调CD3+、CD4+、CD8+T淋巴细胞百分率及提高IL-2、IL-4、TNF-α、IFN-γ的相对表达量以增强免疫抑制小鼠的免疫功能,临床推荐使用剂量为1.0 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黄颗粒 昆明小鼠 免疫抑制 T淋巴细胞亚群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黄颗粒对免疫抑制模型小鼠脾组织病理及细胞周期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闫志强 郑华 +3 位作者 朱买勋 付文贵 张邑帆 翟少钦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771-2776,共6页
为分析女黄颗粒对免疫抑制小鼠脾组织病理学及细胞周期的影响,选取50只健康昆明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女黄颗粒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几组采用腹腔注射环磷酰胺(80 mg·kg^(-1),1次·d^(-1),连续5... 为分析女黄颗粒对免疫抑制小鼠脾组织病理学及细胞周期的影响,选取50只健康昆明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女黄颗粒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几组采用腹腔注射环磷酰胺(80 mg·kg^(-1),1次·d^(-1),连续5 d)复制免疫抑制模型,复制模型成功后,给各组分别灌胃生理盐水(模型组)或女黄颗粒,连续7 d,以考察女黄颗粒对免疫抑制小鼠脾组织病理学及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显示:注射环磷酰胺后,小鼠脾指数降低,血液白细胞数、淋巴细胞百分比及单核细胞百分比降低,脾组织受到损伤,脾细胞G0/G1期细胞百分比明显减少,S期细胞百分比增加。给药后,脾指数增加,血液白细胞数、淋巴细胞百分比及单核细胞百分比升高,脾组织结构得到改善,脾细胞G0/G1期细胞百分比明显增加,S期细胞百分比减少,其中中剂量效果明显。女黄颗粒可以改善免疫抑制小鼠的脾的组织结构,使G0/G1期细胞百分比增加,S期细胞百分比减少,增加小鼠脾指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黄颗粒 免疫抑制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黄颗粒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和大鼠的亚慢性毒性试验 被引量:6
3
作者 闫志强 陈春林 +2 位作者 付文贵 郑华 翟少钦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58-363,共6页
依据《兽药研究技术指导原则汇编》中"兽药急性毒性试验指导原则"和"兽药30天和90天喂养试验指导原则",研究中药女黄颗粒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和对大鼠的亚慢性毒性。药物组以16、4、1、0.5 g/kg的剂量一次性灌服女黄... 依据《兽药研究技术指导原则汇编》中"兽药急性毒性试验指导原则"和"兽药30天和90天喂养试验指导原则",研究中药女黄颗粒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和对大鼠的亚慢性毒性。药物组以16、4、1、0.5 g/kg的剂量一次性灌服女黄颗粒药液,观察7 d并记录小鼠的表现及死亡情况,测定女黄颗粒的半数致死量(LD50);以90 g/kg的剂量灌服女黄颗粒药液,观察14d并记录小鼠的反应及死亡情况,测定女黄颗粒的最大给药剂量;药物组以18、6、2 g/kg的剂量连续灌服女黄颗粒药液30 d,期间观察大鼠的临床表现和体质量变化,试验结束时检测其血液学、血液生化指标和组织病理学指标,确定其亚慢性毒性。结果表明:急性毒性试验中,女黄颗粒各剂量组均未发现小鼠死亡,无法测出女黄颗粒的LD50;最大给药量试验期间,小鼠临床表现正常,未发现死亡,女黄颗粒的最大给药量为90 g/kg;亚慢性毒性试验期间,大鼠精神状态良好,血液学、血液生化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组织病理学检查未发现病变。可见,女黄颗粒毒性评价为实际无毒,临床用药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黄颗粒 小鼠 大鼠 急性毒性 亚慢性毒性 半数致死量 生化指标 脏器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