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朱迪》中的女性身份认同与银幕呈现 被引量:2
1
作者 孙玲琪 任彦智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7期143-145,共3页
随着西方女权运动的不断发展,电影市场中关于女性主义视角和形象的表现逐渐增多,旨在能够激发女性对自我的洞悉、衡量与评价以及对外部世界的理解、审视和把握。电影《朱迪》赋予了女性更多表达自我意识的权利和机会,呼吁更多的人关注... 随着西方女权运动的不断发展,电影市场中关于女性主义视角和形象的表现逐渐增多,旨在能够激发女性对自我的洞悉、衡量与评价以及对外部世界的理解、审视和把握。电影《朱迪》赋予了女性更多表达自我意识的权利和机会,呼吁更多的人关注女性。本影片中女性身份认同与银幕呈现主要体现在:女性身份的认同:自我认知下的“命运博弈”与“自我救赎”;女性意识的银幕呈现:主体意识与角色形象的有机结合;女性主体性的再建构:社会反思与文化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迪》 女性身份认同 女性意识 主体性建构 银幕呈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存在主义视角下女性主义电影中的女性身份认同——以电影《末路狂花》《送我上青云》为例
2
作者 苏鑫 《戏剧之家》 2022年第29期150-152,共3页
女性主义运动作为20世纪60年代所兴起的一种社会文化运动,在电影领域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存在主义女性主义是女权主义运动第一次高潮中的重要流派,其相关理论与批评方法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女性主义电影的创作与发展。本文从存在主... 女性主义运动作为20世纪60年代所兴起的一种社会文化运动,在电影领域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存在主义女性主义是女权主义运动第一次高潮中的重要流派,其相关理论与批评方法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女性主义电影的创作与发展。本文从存在主义女性主义视角出发,通过打破“他者”重塑“自我”、打破“女人”追求“自我”、打破“刻板”形成身份认同三个方面来简要分析影片《末路狂花》和《送我上青云》这两部电影中的女性身份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在主义 女性主义电影 女性身份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女性主义视角下女性身份的认同与建构——以《金色笔记》为例
3
作者 杨素珍 徐子静 王雪琳 《外语教育研究》 2021年第3期52-57,共6页
多丽丝·莱辛(Doris Lessing)是一位在当代英国文坛占有重要地位的作家,其代表作《金色笔记》被视为女性主义文学的一个里程碑。本文以后现代女性主义理论为框架,从女性身份认同和女性身份建构两方面,探讨《金色笔记》中的女性如何... 多丽丝·莱辛(Doris Lessing)是一位在当代英国文坛占有重要地位的作家,其代表作《金色笔记》被视为女性主义文学的一个里程碑。本文以后现代女性主义理论为框架,从女性身份认同和女性身份建构两方面,探讨《金色笔记》中的女性如何摆脱生活的困境并最终获得真正的自由,以阐述受困于现实生活的女性,只有加快构建女性自己的话语和建立女性同盟,才能成为不依附他人的独立个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女性主义 女性身份认同 身份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海蒂编年史》中的女性衰老困境与身份诉求
4
作者 单修惠 《今古文创》 2024年第26期16-18,共3页
美国女剧作家温迪·瓦瑟斯坦代表作《海蒂编年史》以幽默诙谐且寓意深刻的话语,刻画了众多个性鲜明的中老年女性形象,她们在面临情感和事业困境时的艰难选择,书写了她们在实现女性身份认同道路上遭遇的女性衰老困境,展现出第二次女... 美国女剧作家温迪·瓦瑟斯坦代表作《海蒂编年史》以幽默诙谐且寓意深刻的话语,刻画了众多个性鲜明的中老年女性形象,她们在面临情感和事业困境时的艰难选择,书写了她们在实现女性身份认同道路上遭遇的女性衰老困境,展现出第二次女性主义运动浪潮影响下女性对于身份认同的诉求。本文通过论证《海蒂编年史》中体现的女性衰老困境,并通过主人公们走出困境的方式,重新实现女性自我身份的认同,进而更好地提高女性尤其是中老年女性作为新女性形象在文学作品中的主体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迪·瓦瑟斯坦 《海蒂编年史》 衰老 女性身份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婚姻故事》的女性主义与性别政治
5
作者 王玮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27-129,共3页
《婚姻故事》是导演诺亚·鲍姆巴赫2019年上映的新作。影片讲述了结婚多年并育有一子的戏剧导演查理和女演员妮可,因工作分居而不得不走向离婚的故事。《婚姻故事》颇具开创性地用种种细节向观众展示了美国当代社会的婚姻价值观念,... 《婚姻故事》是导演诺亚·鲍姆巴赫2019年上映的新作。影片讲述了结婚多年并育有一子的戏剧导演查理和女演员妮可,因工作分居而不得不走向离婚的故事。《婚姻故事》颇具开创性地用种种细节向观众展示了美国当代社会的婚姻价值观念,展示了女性个体在婚姻中所处的地位与价值。妮可和查理的婚姻故事实际上是男女性别政治的缩影,对《婚姻故事》加以分析,既可以看到美国女性家庭身份的附庸与个体精神的独立性,也可以看到个体生活下性别差异视角引发的个人价值危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婚姻故事》 空间话语 个体叙事 女性身份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