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网络视觉文化中的女性符号对女大学生影响及对策 被引量:1
1
作者 薛程 《中国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4-47,共4页
网络视觉文化中的女性形象其实质是一种消费的女性符号,既要认识到它对拓展女性话语空间、促进女性社会参与的积极意义,又要看到它给女大学生带来的伦理道德失范、女性主体意识弱化以及消费意识膨胀等消极方面。探讨通过拓展课堂外教育... 网络视觉文化中的女性形象其实质是一种消费的女性符号,既要认识到它对拓展女性话语空间、促进女性社会参与的积极意义,又要看到它给女大学生带来的伦理道德失范、女性主体意识弱化以及消费意识膨胀等消极方面。探讨通过拓展课堂外教育、提高大学生视觉文化素养、开设女性学课程、促进女大学生组织的发展等来营造社会性别教育的良好社会氛围,为积极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打下良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视觉文化 女性符号 女大学生 主体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告中的女性符号比较 被引量:1
2
作者 凌琳 杨炳钧 《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年第6期104-106,共3页
女性符号被广泛应用于中外广告作品中,其出现频率大大高于男性或其他符号。本文以皮尔斯的符号分类(象似符号、索引符号、象征符号)为基础,将广告分析与跨文化交际的分析方法结合,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分析了中外广告中的女性符号,有利于... 女性符号被广泛应用于中外广告作品中,其出现频率大大高于男性或其他符号。本文以皮尔斯的符号分类(象似符号、索引符号、象征符号)为基础,将广告分析与跨文化交际的分析方法结合,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分析了中外广告中的女性符号,有利于更好的把握不同社会中符号的文化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符号 象似符号 索引符号 象征符号 广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男权意识下的女性符号——《伊利亚特》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3
作者 李艳 黄瑛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2年第6期48-50,共3页
《伊利亚特》展现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战争中最悲壮的一页,整部史诗围绕着那些耀眼夺目的、为争夺荣誉而战的英雄而写,女性只处于这个以战争为核心的舞台边缘,所以《伊利亚特》中的女性较少为人所关注和研究。但女性却是这场战争的关键,这... 《伊利亚特》展现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战争中最悲壮的一页,整部史诗围绕着那些耀眼夺目的、为争夺荣誉而战的英雄而写,女性只处于这个以战争为核心的舞台边缘,所以《伊利亚特》中的女性较少为人所关注和研究。但女性却是这场战争的关键,这部战争史诗中对女性符号的诠释代表了荷马时代的女性观和性别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利亚特》 男权意识 女性符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广告中的女性符号研究
4
作者 陈丽君 《美与时代(创意)(上)》 2019年第6期70-73,共4页
用女性符号进行促销,是自民国以降现代广告的一种基本策略,构成了现代社会最为重要的广告文化现象之一。旅游广告中的女性符号身份基本上为旅游者、当地居民、旅游从业人员和影视明星四类。不同时代女性符号在旅游广告中的数量和所表现... 用女性符号进行促销,是自民国以降现代广告的一种基本策略,构成了现代社会最为重要的广告文化现象之一。旅游广告中的女性符号身份基本上为旅游者、当地居民、旅游从业人员和影视明星四类。不同时代女性符号在旅游广告中的数量和所表现的社会文化内涵都有所不同。现当代旅游广告中女性符号运用越来越多元化,但也存在“真实性”“他者化”“物化”“性”暗示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广告 女性符号 社会文化内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洛可可室内装饰艺术中的女性符号 被引量:14
5
作者 石靖敏 徐雷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20年第10期112-114,共3页
洛可可艺术是流行于法国路易十五时期(1715-1774)的一种风格样式,以浮华、夸张、精致的艺术风格迅速影响了整个欧洲的装饰艺术流派。这种艺术风格不仅影响到建筑、室内领域,甚至渗透到服装、绘画、生活等众多领域的装饰风格中去。这个... 洛可可艺术是流行于法国路易十五时期(1715-1774)的一种风格样式,以浮华、夸张、精致的艺术风格迅速影响了整个欧洲的装饰艺术流派。这种艺术风格不仅影响到建筑、室内领域,甚至渗透到服装、绘画、生活等众多领域的装饰风格中去。这个由蓬巴杜夫人所引领的体现女性柔美妩媚的姿态、蜿蜒纤细的线条、色彩细腻、强调感官的装饰趣味在今天仍然盛行,尤其是在当今女性逐渐成为社会发展的主力军,为女性而服务、设计的奢侈品、化妆品、装饰用品数不胜数,我们不能忽视女性符号在装饰艺术设计中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可可 装饰艺术风格 女性符号 室内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符号在电影海报设计中的语义表达
6
作者 周艺 《美术教育研究》 2014年第15期74-75,共2页
在电影海报中经常可以看到女性的身影,她们色彩艳丽的服装、形态各异的发型往往会带给观众视觉上的震撼。电影海报所设计的女性形态代表不同类型的女性群体,她们向观众诠释着女性独立的性格以及伟大的人格魅力。文章重点分析了女性符号... 在电影海报中经常可以看到女性的身影,她们色彩艳丽的服装、形态各异的发型往往会带给观众视觉上的震撼。电影海报所设计的女性形态代表不同类型的女性群体,她们向观众诠释着女性独立的性格以及伟大的人格魅力。文章重点分析了女性符号在不同情形下的语义表达,并对电影海报中女性服装所传达的语义进行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符号 电影海报设计 语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因论视角下的女性广告符号传播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宁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1-44,共4页
模因从显性和隐性模仿两个层面传播广告中的女性符号。在表层语言行为层面,表现型模因奴役女性符号,传播了"奴婢"形象,基因型模因异化女性符号,传播了"仙女"形象;在深层语言行为层面,隐性模因重构女性符号,传播了&q... 模因从显性和隐性模仿两个层面传播广告中的女性符号。在表层语言行为层面,表现型模因奴役女性符号,传播了"奴婢"形象,基因型模因异化女性符号,传播了"仙女"形象;在深层语言行为层面,隐性模因重构女性符号,传播了"新女性"形象。模因论为揭示女性广告形象深层的社会文化心理提供了新视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因 女性符号 隐性模因 显性模因 表现型模因 基因型模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面设计中符号学的分析方法对教学的启示——以平面广告中的女性意识为例
8
作者 葛睿 《中国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3期114-115,共2页
平面设计,从其根本上来讲,就是符号意义的传递。女性作为人类社会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其在社会中越来越多的领域的活跃,有关女性符号的设计与运用也达到了空前的繁荣,在各种传播媒介中有着非常丰富的体现。本文通过对平面广告这... 平面设计,从其根本上来讲,就是符号意义的传递。女性作为人类社会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其在社会中越来越多的领域的活跃,有关女性符号的设计与运用也达到了空前的繁荣,在各种传播媒介中有着非常丰富的体现。本文通过对平面广告这一载体中的女性符号的解读和剖析,运用符号学的研究方法,就平面广告中的女性符号对社会文化及意识等方面的影响作一个梳理及总结。同时从中得到些启发以便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意识 女性符号 符号 中性化意识 时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美商业广告中性别符号及其指示意义的跨文化探析 被引量:2
9
作者 沈掌荣 《海外英语》 2010年第4X期134-136,共3页
广告其实就是一个由多种符号构成的复杂的符号系统,其中的各种符号除了传递商品信息,其背后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意识形态。该文将从符号学的角度解读商业广告中的性别符号,挖掘其在广告符号系统中的意义生成机制,并对中美商业广告... 广告其实就是一个由多种符号构成的复杂的符号系统,其中的各种符号除了传递商品信息,其背后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意识形态。该文将从符号学的角度解读商业广告中的性别符号,挖掘其在广告符号系统中的意义生成机制,并对中美商业广告中性别符号的使用进行对比,以探究不同文化在性别符号运用上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指 所指 男性符号 女性符号 中西文化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月亮符号·女神崇拜与文化代码——贾平凹创作深层魅力新探 被引量:19
10
作者 阎建滨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10-17,共8页
引言贾平凹是新时期文学中为数不多的在创作量与被评论量上均达到上百万字的作家之一。他究竟凭什么诱人的魅力赢得了自身在中国新时期作家群中的生存地位?并如此地受到评论界的青睐呢? 本文通过考察贾平凹创作中反复出现的两个符号—... 引言贾平凹是新时期文学中为数不多的在创作量与被评论量上均达到上百万字的作家之一。他究竟凭什么诱人的魅力赢得了自身在中国新时期作家群中的生存地位?并如此地受到评论界的青睐呢? 本文通过考察贾平凹创作中反复出现的两个符号——月亮符号与女性符号,发现贾平凹不仅是一位月亮崇拜者,而且还是一位女神崇拜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贾平凹 月亮意象 女神崇拜 创作 现代女性 女性符号 自然符号 女性形象 深层文化 作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蕃薯浇米》:闽南叙事的符号意义建构 被引量:4
11
作者 陈晓兵 陈枻豪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3期114-116,共3页
《蕃薯浇米》作为极具闽南色彩的女性主义电影,聚焦晚年独孤边缘女性的困境及其精神世界,具有深层次的艺术剖释价值。影片用其独特的闽南叙事,建构了极具张力、相互接洽又互相牵制的隐喻符号体系,奠定其悲情叙事,映现了浓郁的闽南地域... 《蕃薯浇米》作为极具闽南色彩的女性主义电影,聚焦晚年独孤边缘女性的困境及其精神世界,具有深层次的艺术剖释价值。影片用其独特的闽南叙事,建构了极具张力、相互接洽又互相牵制的隐喻符号体系,奠定其悲情叙事,映现了浓郁的闽南地域色彩与人文主义情怀,唤起亲历者强烈的情愫共鸣,追溯寻唤深层次的闽南记忆。本文从女性符号、宗教符号、物象符号出发,讨论影片闽南叙事中电影符号的建构与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蕃薯浇米》 闽南叙事 女性符号 宗教符号 物象符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符号学视野下的《非诚勿扰》
12
作者 杨洋 《电影评介》 2011年第21期92-93,共2页
2010年,以《非诚勿扰》为代表的一系列电视相亲节目在各大电台引发了新一轮收视热潮。该节目综合使用了空间符号、符号化人物来构建了一个与众不同的本文体系,使节目在众多的相亲节目中脱颖而出。
关键词 符号 本文 女性符号《非诚勿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学视野下明代绘画中“女性空间”色彩取向研究
13
作者 吴钰睿 唐然 《艺苑》 2023年第1期50-55,共6页
论文在社会学视野下,从“空间”这一全新视角,从纵向和横向,分别对明代不同时期和不同类型的“女性空间”色彩取向进行研究,并总结其色彩取向的变迁规律和同异质要素,重点对女性形象符号、器物陈设、色彩配比规律进行分析,最后总结其色... 论文在社会学视野下,从“空间”这一全新视角,从纵向和横向,分别对明代不同时期和不同类型的“女性空间”色彩取向进行研究,并总结其色彩取向的变迁规律和同异质要素,重点对女性形象符号、器物陈设、色彩配比规律进行分析,最后总结其色彩取向的社会成因,认为社会文化的冲突与涵化、社会层级的流动、社会差序格局的分布是影响明代绘画中“女性空间”色彩取向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空间 色彩取向 明代社会 女性形象符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审美·受众·娱乐——新时期中美“肥皂剧”对比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崔健东 刘佳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73-76,共4页
肥皂剧是美国人的一大发明,正如美国著名幽默作家詹姆斯·瑟伯(James Thurber)所言,肥皂剧仿佛在做简单的三明治,只是要完完整整地吃到可能要花费数月以至数年的时间了。"首先,在每层广告之间,摊上20分钟的对白,20分钟的受苦女... 肥皂剧是美国人的一大发明,正如美国著名幽默作家詹姆斯·瑟伯(James Thurber)所言,肥皂剧仿佛在做简单的三明治,只是要完完整整地吃到可能要花费数月以至数年的时间了。"首先,在每层广告之间,摊上20分钟的对白,20分钟的受苦女性;然后,抹上一点贵族口味,洒几滴泪,用管风琴音乐调调味,再说上肥厚的前情提要即可。可供每周5次使用。"[1]自上个世纪40年代末兴起至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家詹姆斯 瑟伯 《还珠格格》 女性符号 我爱我家 情景喜剧 《四世同堂》 电视节目形式 欲望都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叙事角度和文本特色看文学向电影的转变——以《达·芬奇密码》为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永利 李新亮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59-61,共3页
《达·芬奇密码》改编自丹·布朗的同名悬疑推理小说,该小说一经出版即占据各大畅销书榜首,被译为40多种语言全球发行,内容囊括悬疑、侦探、阴谋、背叛等多种风格特色,而由其改编而成的电影在充分尊重原著故事的基础上加以演绎... 《达·芬奇密码》改编自丹·布朗的同名悬疑推理小说,该小说一经出版即占据各大畅销书榜首,被译为40多种语言全球发行,内容囊括悬疑、侦探、阴谋、背叛等多种风格特色,而由其改编而成的电影在充分尊重原著故事的基础上加以演绎,广为卖座流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角度 推理小说 全球发行 畅销书榜 叙事话语 后现代性 叙事结构 女性符号 人物形象 现代主义色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