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女性生殖器官肿瘤患者术前应激及其免疫功能变化 被引量:3
1
作者 成敬 程自立 王高华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27-128,132,共3页
目的 :探讨女性生殖器官肿瘤患者面临手术时的应激反应及其与免疫系统功能的关系。方法 :1 女性生殖器官恶性肿瘤患者、良性肿瘤患者和健康对照者各 2 0例分别于手术前一天评定SCL -90 ,取血清测定皮质醇 (Cor)、白介素 -2 (IL -2 )含量... 目的 :探讨女性生殖器官肿瘤患者面临手术时的应激反应及其与免疫系统功能的关系。方法 :1 女性生殖器官恶性肿瘤患者、良性肿瘤患者和健康对照者各 2 0例分别于手术前一天评定SCL -90 ,取血清测定皮质醇 (Cor)、白介素 -2 (IL -2 )含量。 2 将SCL -90总分与皮质醇、白介素 -2的含量作相关分析。结果 :恶性肿瘤组SCL -90各项指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 ,除强迫、敌对和恐怖外其余各项指标均显著高于良性肿瘤组。恶性肿瘤组皮质醇显著高于良性肿瘤组和健康对照组 ,白介素 -2显著低于良性肿瘤组和健康对照组。恶性肿瘤组SCL -90总分与Cor呈中度正相关 ,与IL -2呈中度负相关。结论 :女性生殖器官恶性肿瘤患者面临手术时应激反应强烈 ,免疫功能显著受抑 ,且应激反应越强 ,免疫功能受抑越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生殖器肿瘤 术前应激 免疫功能 应激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枝茯苓丸治疗女性生殖器官肿瘤研究述评 被引量:1
2
作者 董德刚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7年第3期448-450,共3页
对桂枝茯苓丸组方方理、形成源流,以及近年来在女性生殖器官肿瘤的临床应用、实验研究等方面进行了总结。以期进一步阐明桂枝茯苓丸治疗女性生殖器官肿瘤的作用机理,扩大其治疗范围。
关键词 桂枝茯苓丸 女性生殖器肿瘤 活血化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解读和应用WHO(2014)女性生殖器官肿瘤分类中子宫内膜增生性病变 被引量:3
3
作者 占新民 黄文勇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721-722,726,共3页
子宫内膜样癌(Ⅰ型)的发生与雌激素长期刺激引起的子宫内膜增生病变有关。因此,子宫内膜增生症一直备受关注。长期以来子宫内膜增生症的分类与命名较为混乱,WHO(2003)女性生殖系统肿瘤分类(以下简称老版)中有关子宫内膜增生症... 子宫内膜样癌(Ⅰ型)的发生与雌激素长期刺激引起的子宫内膜增生病变有关。因此,子宫内膜增生症一直备受关注。长期以来子宫内膜增生症的分类与命名较为混乱,WHO(2003)女性生殖系统肿瘤分类(以下简称老版)中有关子宫内膜增生症的分类方案提出后,获得广泛认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生殖器肿瘤 子宫内膜增生性病变 新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辅助生殖技术在肿瘤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邓晓惠 闻姬 江森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43-144,共2页
辅助生殖技术的迅速发展 ,使得年轻尚未生育的肿瘤患者在经治疗后仍可获得生育的机会。对肿瘤患者如何进行辅助生殖技术治疗 ,辅助生殖技术应用与肿瘤发生的关系 ,是临床迫切需要探讨和解决的问题。综述 10余年的文献报道 ,旨在为临床... 辅助生殖技术的迅速发展 ,使得年轻尚未生育的肿瘤患者在经治疗后仍可获得生育的机会。对肿瘤患者如何进行辅助生殖技术治疗 ,辅助生殖技术应用与肿瘤发生的关系 ,是临床迫切需要探讨和解决的问题。综述 10余年的文献报道 ,旨在为临床医师提供一些理论指导和经验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辅助生殖技术 体外受精 胚胎保存 卵巢移位 女性生殖器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与辅助生殖技术——临床研究和辩证思考
5
作者 邓晓惠 《医学与哲学》 2002年第4期31-32,共2页
关键词 肿瘤 辅助生殖技术 女性生殖器肿瘤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淋巴结切除治疗妇科恶性肿瘤的价值 被引量:27
6
作者 梁志清 李玉艳 +2 位作者 陈勇 徐惠成 史常旭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1463-1465,共3页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和盆腹腔淋巴结切除用于妇科恶性肿瘤的效果及价值。方法 于 2 0 0 0年 7月至2 0 0 1年 5月期间 ,采用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和盆腔及腹主动脉周围淋巴结切除治疗了 2 1例经活检证实的早期妇科恶性肿瘤患...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和盆腹腔淋巴结切除用于妇科恶性肿瘤的效果及价值。方法 于 2 0 0 0年 7月至2 0 0 1年 5月期间 ,采用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和盆腔及腹主动脉周围淋巴结切除治疗了 2 1例经活检证实的早期妇科恶性肿瘤患者 ,其中子宫内膜癌 1 2例 ,子宫颈癌 9例。所有腹腔镜手术均根据病变部位和淋巴结切除术适应症 ,行盆腔淋巴结切除术 ,部分病例行选择性腹主动脉周围内淋巴结切除 ,再行腹腔镜辅助阴式广泛子宫切除术。结果 腹腔镜下平均手术时间为 3 7h。术中出血平均 2 1 6ml。切除的淋巴结数平均 1 9个。术后住院 5 6d。所有病例术中未发生肠道、膀胱和输尿管损伤。 1例于术后 1月出现双侧输尿管轻度狭窄外 ,其余病例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 腹腔镜下施行恶性肿瘤广泛子宫切除和盆腹腔淋巴结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 ,其分期可靠、准确 ;且手术创伤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淋巴结切除术 女性生殖器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妇科恶性肿瘤手术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危险因素分析及风险评估表的应用 被引量:39
7
作者 刘胜楠 陆胜莲 +3 位作者 顾仲毅 李励 汤春涛 张俊洁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244-1249,共6页
目的探讨妇科恶性肿瘤手术患者并发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危险因素,并评价《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评估表》在妇科恶性肿瘤手术并发VTE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0月至2015年11月期间收治的妇科恶性肿瘤手术患者530例... 目的探讨妇科恶性肿瘤手术患者并发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危险因素,并评价《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评估表》在妇科恶性肿瘤手术并发VTE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0月至2015年11月期间收治的妇科恶性肿瘤手术患者530例,其中确诊并发VTE者58例,未并发VTE者472例,根据患者年龄、体质量指数(BMI)、肿瘤类型、肿瘤分期、手术方式、手术时长、出血量、有无输血、卧床时间、有无合并症等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应用我院多学科联合制定的新版《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评估表》对2015年11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317例妇科恶性肿瘤手术患者进行围手术期的动态评估,根据评估结果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统计VTE的发生率并与未应用评估表的患者进行比较。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妇科恶性肿瘤手术患者并发VTE与BMI、肿瘤分期、手术时长、出血量、有无输血、卧床时间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BMI、肿瘤分期、手术时长、手术方式是影响妇科恶性肿瘤手术患者并发VTE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应用新版《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评估表》进行评估并采取针对性措施后,VTE的发生率低于应用前[1.89%(6/317)vs 10.9%(58/5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BMI、肿瘤分期、手术时长、手术方式是影响妇科恶性肿瘤手术患者并发VTE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在围手术期有效评估VTE发生风险,根据风险评分采取相应有效预防措施,可降低妇科恶性肿瘤手术患者VTE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栓塞 女性生殖器肿瘤 妇科外科手术 围手术期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妇科多原发性恶性肿瘤1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屠铮 魏丽惠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3期260-261,264,共3页
目的:对我院收治的多原发性恶性肿瘤1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12例患者分别接受手术、放疗和化疗。结果:5年以上生存者4例(4/7),4例子治疗后8个月至7年间死亡,8例存活。结论:对有高危因素的肿瘤患者应进行定期、全面、细致的... 目的:对我院收治的多原发性恶性肿瘤1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12例患者分别接受手术、放疗和化疗。结果:5年以上生存者4例(4/7),4例子治疗后8个月至7年间死亡,8例存活。结论:对有高危因素的肿瘤患者应进行定期、全面、细致的复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诊断 外科手术 女性生殖器肿瘤 多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73基因及其在妇科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彭平平 黄利鸣 王艳林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34-336,共3页
p73作为p53家族成员之一,因具有与p53极为类似的结构和功能受到广泛关注。其中p73基因全长模式TAp73能够引起细胞周期停滞和诱导细胞凋亡,并能作用于p53的靶基因,推测TAp73很可能是另一个新型的抑癌基因。该基因的深入研究将为癌症的诊... p73作为p53家族成员之一,因具有与p53极为类似的结构和功能受到广泛关注。其中p73基因全长模式TAp73能够引起细胞周期停滞和诱导细胞凋亡,并能作用于p53的靶基因,推测TAp73很可能是另一个新型的抑癌基因。该基因的深入研究将为癌症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视野。本文将对p73的结构、生物学功能及其与妇科肿瘤发生、发展、预后之间的关系简要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73 肿瘤抑制基因 细胞凋亡 女性生殖器肿瘤 乳腺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CD_3AK细胞与LAK细胞体外增殖能力动态观察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建六 刘俊英 +2 位作者 阳豫 杨茹镜 封全灵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1998年第1期1-4,共4页
采用CD3MAb+IL-2联合刺激法制备了妇科恶性肿瘤患者CD3AK细胞,体外动态观察CD3AK细胞的形态特征及增殖能力,井与LAK细胞进行比较。结果显示:①CD3AK细胞与LAK细胞在体外分别经CD3MAb(0.5mg/L)+IL-2(105U/L)和IL-2(106U... 采用CD3MAb+IL-2联合刺激法制备了妇科恶性肿瘤患者CD3AK细胞,体外动态观察CD3AK细胞的形态特征及增殖能力,井与LAK细胞进行比较。结果显示:①CD3AK细胞与LAK细胞在体外分别经CD3MAb(0.5mg/L)+IL-2(105U/L)和IL-2(106U/L)刺激后,细胞体积增大,继之变为不规则形;②CD3AK细胞培养第1周增殖倍数为2.89,至第4周增殖倍数达109.37倍,均显著高于同期培养的LAK细胞的增殖倍数;③CD3AK细胞体外存活时间为4~5周,而LAK细胞仅为2~3周。结果提示:CD3AK细胞制备简便,体外存活时间长,增殖能力强,可以为临床提供充足的过继免疫效应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3AK细胞 LAK细胞 增殖 女性生殖器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妇科肿瘤患者CD_3AK细胞对卵巢癌细胞杀伤活性动态观察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建六 阳豫 +2 位作者 刘俊英 杨茹镜 白惠娟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1998年第1期13-16,共4页
为探讨妇科良、恶性肿瘤患者CD3AK细胞体外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将5例妇科良性肿瘤,12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制备成CD3AK细胞,用MTT法测定CD3AK细胞对卵巢癌细胞系(3AO)的杀伤活性,同时观察不同效靶比的杀瘤情况... 为探讨妇科良、恶性肿瘤患者CD3AK细胞体外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将5例妇科良性肿瘤,12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制备成CD3AK细胞,用MTT法测定CD3AK细胞对卵巢癌细胞系(3AO)的杀伤活性,同时观察不同效靶比的杀瘤情况,每周测定1次,共4周。结果:①良性肿瘤组CD3AK细胞对3AO的杀伤活性随着效靶比的增大而增强,在培养第1、4周,效靶比为20:1和40:1的杀瘤活性明显高于10:1;动态观察其杀瘤活性,培养第2周最低,第3、4周则较强;②恶性肿瘤组CD3AK细胞杀瘤活性当效靶比为10:1时低于20:1和40:1;动态观察其杀瘤活性,培养第2、3周高于第1、4周;③良、恶性肿瘤相比,CD3AK细胞杀瘤活性于培养第2周恶性肿瘤组显著高于良性肿瘤组(10:1,20:1)(P<0.05),培养第4周(20:1)良性肿瘤组又显著高于恶性肿瘤组(P<0.05)。结果提示:良、恶性妇科肿瘤患者CD3AK细胞对肿瘤的杀伤活性并不相同,临床上应针对良、恶性肿瘤患者CD3AK细胞的各自特点,选择适宜的治疗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3AK细胞 细胞毒 女性生殖器肿瘤 卵巢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妇科良、恶性肿瘤患者CD_3AK细胞的表型特征 被引量:1
12
作者 阳豫 王建六 +2 位作者 刘俊英 杨茹镜 孔红霞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1998年第1期7-10,共4页
为了解妇科肿瘤患者CD3AK细胞的表型特征,并探讨来源于妇科良,恶性肿瘤患者CD3AK细胞表型特征的异同,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良,恶性妇科肿瘤患者CD3AK细胞的CD3,CD4,CD8阳性细胞率。
关键词 CD3AK细胞 表型 女性生殖器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妇科恶性肿瘤术中放疗
13
作者 李亚里 傅才英 +3 位作者 赵秀云 焦鲁霞 陈国雄 马德美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374-375,共2页
妇科恶性肿瘤术中放疗100853北京解放军总医院李亚里傅才英赵秀云焦鲁霞陈国雄马德美关键词生殖器肿瘤,女(雌)性;放射疗法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R713.4术中放疗(IORT)已有90年历史,近20余年重新崛起,发展至世... 妇科恶性肿瘤术中放疗100853北京解放军总医院李亚里傅才英赵秀云焦鲁霞陈国雄马德美关键词生殖器肿瘤,女(雌)性;放射疗法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R713.4术中放疗(IORT)已有90年历史,近20余年重新崛起,发展至世界各地,是一种手术与放疗结合的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生殖器肿瘤 放射疗法 手术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盆腔动脉插管栓塞及化疗对晚期妇科恶性肿瘤的治疗
14
作者 尹格平 陈诵芬 +4 位作者 谢智农 周宁 郝天羽 李红 谢宗贵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57-59,共3页
采用改良的Seldinger插管技术对46例经病理证实的晚期妇科恶性肿瘤行选择性盆腔动脉插管栓塞和化疗。7例因盆腔肿瘤粘连严重而于手术前先行插管治疗,术中证实癌块明显缩小,盆腔粘连软化;8例术后复发患者经插管化疗和/... 采用改良的Seldinger插管技术对46例经病理证实的晚期妇科恶性肿瘤行选择性盆腔动脉插管栓塞和化疗。7例因盆腔肿瘤粘连严重而于手术前先行插管治疗,术中证实癌块明显缩小,盆腔粘连软化;8例术后复发患者经插管化疗和/或栓塞后,6例复发癌块直径缩小50%以上;其余30例均术后辅以插管化疗,无明显毒副作用。我们认为:选择性盆腔动脉插管栓塞及化疗方法,不仅可为部分晚期难以施行手术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创造手术机会,也可作为术后巩固疗效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生殖器肿瘤 动脉插管法 栓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妇科恶性肿瘤化疗副反应70例
15
作者 于黎明 李际春 王东昌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223-223,共1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妇科恶性肿瘤化疗副反应70例于黎明李际春王东昌宁夏医学院附属医院妇产科(银川750004)滋养细胞肿瘤,是由胚胎滋养细胞发生变化而来的恶性肿瘤(包括恶性葡萄胎及绒毛腺上皮癌)。60年代末,采用大剂量静脉... 中西医结合治疗妇科恶性肿瘤化疗副反应70例于黎明李际春王东昌宁夏医学院附属医院妇产科(银川750004)滋养细胞肿瘤,是由胚胎滋养细胞发生变化而来的恶性肿瘤(包括恶性葡萄胎及绒毛腺上皮癌)。60年代末,采用大剂量静脉化疗及手术综合治疗以来,使过去认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生殖器肿瘤 药物副作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妇科肿瘤患者CD_3AK细胞和LAK细胞杀瘤活性比较
16
作者 刘俊英 阳豫 +2 位作者 王建六 白惠娟 封全灵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1998年第1期17-19,共3页
为比较CD3AK细胞和LAK细胞的杀瘤特性,观察了妇科肿瘤患者CD3AK细胞和LAK细胞对卵巢癌细胞系(3AO)的杀伤活性。结果表明:良性肿瘤组LAK细胞杀瘤活性高峰在培养第1、2周,显著高于同期培养的CD3AK细胞(P<0.05,P<0.01),第3周... 为比较CD3AK细胞和LAK细胞的杀瘤特性,观察了妇科肿瘤患者CD3AK细胞和LAK细胞对卵巢癌细胞系(3AO)的杀伤活性。结果表明:良性肿瘤组LAK细胞杀瘤活性高峰在培养第1、2周,显著高于同期培养的CD3AK细胞(P<0.05,P<0.01),第3周则较低,而CD3AK细胞的杀瘤活性高峰在培养第3、4周,显著高于LAK细胞(P<0.05);恶性肿瘤组,LAK细胞杀瘤高峰在培养第1周,显著高于同期培养的CD3AK细胞(P<0.05),而CD3AK细胞杀瘤高峰在培养第2、3周,显著高于同期培养的LAK细胞(P<0.05)。提示:妇科恶性肿瘤组LAK细胞和CD3AK细胞杀瘤活性高峰均较妇科良性肿瘤早1周左右;CD3AK细胞杀瘤活性高峰较LAK细胞延迟1~2周。说明CD3AK和LAK细胞的杀瘤活性在不同培养阶段表现不同,LAK细胞宜短期培养,CD3AK细胞宜长期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K细胞 CD3AK 女性生殖器肿瘤 杀瘤 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CD_3AK细胞和LAK细胞表型特征动态比较
17
作者 王建六 阳豫 +2 位作者 刘俊英 孔红霞 封全灵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1998年第1期10-13,共4页
CD3AK细胞和LAK细胞均为异质细胞群,为了比较妇科恶性肿瘤患者LAK细胞和CD3AK细胞在体外培养过程中的表型特征,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动态观察CD3AK细胞和LAK细胞的CD^+3,CD^=4,CD^+8细胞率。
关键词 CD3AK细胞 LAK细胞 表型 女性生殖器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妇科恶性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制备条件探讨
18
作者 阳豫 刘俊英 +2 位作者 王建六 孔红霞 封全灵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1998年第1期23-24,共2页
为探讨妇科恶性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的制备条件,对不同类型妇科肿瘤组织的酶消化时间、酶作用种类、肿瘤组织保存方法等进行研究。结果发现:①新鲜标本10例,成功制备TIL8例;冻存标本12例,成功制备TIL3例;②富含结缔组织的肿... 为探讨妇科恶性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的制备条件,对不同类型妇科肿瘤组织的酶消化时间、酶作用种类、肿瘤组织保存方法等进行研究。结果发现:①新鲜标本10例,成功制备TIL8例;冻存标本12例,成功制备TIL3例;②富含结缔组织的肿瘤标本,消化时间长,细胞得率相对少。结果提示:制备TIL时,应采用新鲜标本,取材时取富含细胞的肿瘤组织,并应严密注意酶消化时间及预防标本污染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浸润 淋巴细胞 制备 女性生殖器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妇科良、恶性肿瘤患者CD_3AK细胞和LAK细胞体外扩增能力比较
19
作者 刘俊英 阳豫 +2 位作者 王建六 封全灵 杨茹镜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1998年第1期4-6,共3页
为探讨妇科良、恶性肿瘤患者CD3AK细胞的体外增殖能力,对其外周血淋巴细胞用CD3MAb+IL-2诱导CD3AK细胞,体外动态观察CD3AK细胞增殖倍数,并与同期培养的LAK细胞进行对比。结果:①良性肿瘤组CD3AK细胞在培养第1周,增殖倍数高于恶... 为探讨妇科良、恶性肿瘤患者CD3AK细胞的体外增殖能力,对其外周血淋巴细胞用CD3MAb+IL-2诱导CD3AK细胞,体外动态观察CD3AK细胞增殖倍数,并与同期培养的LAK细胞进行对比。结果:①良性肿瘤组CD3AK细胞在培养第1周,增殖倍数高于恶性肿瘤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第2、3、4周,良、恶性肿瘤组CD3AK的增殖倍数较接近;②LAK细胞增殖倍数,在良性肿瘤组培养第1周时显著高于恶性肿瘤组(P<0.05),培养第2、3周也高于恶性肿瘤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提示:CD3AK细胞和LAK细胞短期培养时,不宜取材于恶性肿瘤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3AK细胞 LAK细胞 增殖 女性生殖器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频消融治疗妇科恶性肿瘤转移性病变 被引量:6
20
作者 王勤 李斌 +7 位作者 石海峰 杨宁 张洪芝 王客非 孙革利 李玉梅 金征宇 潘杰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391-394,共4页
目的探讨CT引导下射频消融(RFA)治疗妇科恶性肿瘤转移性病变的局部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13例妇科恶性肿瘤(卵巢癌、子宫内膜癌、宫颈癌)转移癌患者进行CT引导下RFA治疗,包括肝脏转移8例、腹膜后转移1例、盆腔转移3例、颈根部淋巴结... 目的探讨CT引导下射频消融(RFA)治疗妇科恶性肿瘤转移性病变的局部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13例妇科恶性肿瘤(卵巢癌、子宫内膜癌、宫颈癌)转移癌患者进行CT引导下RFA治疗,包括肝脏转移8例、腹膜后转移1例、盆腔转移3例、颈根部淋巴结转移合并盆腔转移1例。结果经RFA治疗,完全缓解2例(2/13,15.38%);部分缓解7例(7/13,53.85%);病情平稳2例(2/13,15.38%);疾病进展2例(2/13,15.38%)。肿瘤缓解率67.23%(9/13)。不良反应包括一过性发热1例,恶心、呕吐1例,一过性声音嘶哑1例,腰大肌穿刺路径血肿1例;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RFA治疗妇科恶性肿瘤转移性病变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殖器肿瘤 女性 导管消融 肿瘤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