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张扬与绽放:探究白居易诗歌中女性生命意识的根源 被引量:1
1
作者 周婷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2021年第S01期77-78,129,共3页
本文以白居易的妇女诗为研究对象,以白居易的家庭背景为切入点,找寻其诗作中观照女性生命意识的根源,并以白居易的诗歌理论为参照,关注白居易诗作中的女性生命意识。据此,笔者对白居易的妇女诗进行了初步分类,并对诗作中蕴含的女性生命... 本文以白居易的妇女诗为研究对象,以白居易的家庭背景为切入点,找寻其诗作中观照女性生命意识的根源,并以白居易的诗歌理论为参照,关注白居易诗作中的女性生命意识。据此,笔者对白居易的妇女诗进行了初步分类,并对诗作中蕴含的女性生命意识进行阐发。目的是通过归纳梳理,加深对白居易妇女诗及其诗歌理论的深层次理解,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风 妇女诗 女性生命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妇人》的女性生命复刻与镜语叙事建构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则欣 白会娟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83-85,共3页
由格蕾塔·葛韦格执导,西尔莎·罗南、艾玛·沃特森等主演的爱情剧情片《小妇人》于2019年在美国上映。该片是对路易莎·梅·奥尔科特同名小说的影视化改编,以美国南北战争为叙事背景,叙述了19世纪美国普通家庭四... 由格蕾塔·葛韦格执导,西尔莎·罗南、艾玛·沃特森等主演的爱情剧情片《小妇人》于2019年在美国上映。该片是对路易莎·梅·奥尔科特同名小说的影视化改编,以美国南北战争为叙事背景,叙述了19世纪美国普通家庭四姐妹的生活。影片塑造了平凡的人物形象,讲述了普通人"超越自我,找寻自我"的生活状态,细腻、完整地呈现了真实家庭生活。故而,从该片的特色呈现与意义视角理解其中蕴含的精神内涵,感受影片塑造的女性形象,对传播自强、自信的女性品质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妇人》 影视化改编 剧情片 女性生命 超越自我 叙事建构 四姐妹 同名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出赞美女性生命原始活力的诗情新戏曲 锡剧《三三》从小说到剧本再到舞台
3
作者 邹平 《上海戏剧》 2016年第9期15-17,共3页
锡剧《三三》是张家港市锡剧艺术中心最新创作演出的一部具有浓郁诗情色彩和现代人文气息的诗情新戏曲。它的清新脱俗,它的浓郁诗情,它的含蓄意蕴,使之成为一朵绽放在戏剧舞台上的争奇斗艳之新花。
关键词 戏剧舞台 诗情 锡剧 女性生命 戏曲 剧本 小说 赞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萧红的抗争:一曲不朽的女性生命抗争之歌
4
作者 韩冬玲 《成才之路》 2014年第17期86-86,共1页
萧红是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其文学创作,偏重客观冷峻的叙述,笔触直面人生的无奈、凄凉及人与人之间的疏离。其婚恋观,主要表现为:一是对理想婚姻的执着追求与热情赞美;二是对物质婚姻的无情揭露和尖锐批判;三是对无爱婚姻家庭的... 萧红是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其文学创作,偏重客观冷峻的叙述,笔触直面人生的无奈、凄凉及人与人之间的疏离。其婚恋观,主要表现为:一是对理想婚姻的执着追求与热情赞美;二是对物质婚姻的无情揭露和尖锐批判;三是对无爱婚姻家庭的反抗和批判。她从自己的情感体验出发,深入剖析女性生命的不幸和她们在无爱婚姻中的悲惨境遇,同时,现实情感的挫折与无奈更激化了这种反抗和批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生命 萧红 抗争 理想婚姻 情感体验 中国现代 文学创作 主要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欲的禁锢与生命的反弹──中国戏曲和女性文化研究礼记 被引量:2
5
作者 李祥林 《民族艺术研究》 2000年第1期53-60,共8页
“禁欲”的刀子数千年都阉割国人的生命活力,把人们推入“性恐怖症”中,作为传扬女性生命 意识的作品却坚决否定封建礼教,高唱自由欢歌。
关键词 禁欲 贞节 中国戏曲 女性文化 女性生命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体、权力与自主--女性主义生命伦理学对自主原则的批判与构建 被引量:1
6
作者 夏天成 《科学与社会》 CSSCI 2022年第2期63-78,共16页
当代生命伦理学的自主原则饱受质疑,而女性主义生命伦理学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反思视角。主流生命伦理学的自主概念具有典型的义务论和功利主义特征,并以无性别的理性主体作为潜在基础,因此女性主义生命伦理学认为自主原则隐含着对男性的... 当代生命伦理学的自主原则饱受质疑,而女性主义生命伦理学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反思视角。主流生命伦理学的自主概念具有典型的义务论和功利主义特征,并以无性别的理性主体作为潜在基础,因此女性主义生命伦理学认为自主原则隐含着对男性的偏爱和对女性的排斥,是一种基于特定性别的狭隘自主。基于此,女性主义生命伦理学主张从经验主义考察自主性中的性别差异,并从构建主义视角反思自主原则的主体基础和权力关系。虽然女性主义生命伦理学也面临折中主义和相对主义困难,但有助于反思当代生命伦理学的差异化发展以及自主原则的改造应用。同时,在当前我国生育政策的重大变革背景下,其分析和主张也能够为反思女性的生育自主问题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 主体 权力 女性主义生命伦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眼中的现实偶然与未来必然——台湾影片《20 30 40》浅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姜韫霞 吴凡 《写作》 2005年第12期25-28,共4页
张艾嘉执导的台湾影片(20 30 40》很容易让人联想起伊朗女导演玛芝娜·马殊姬尼的《女人三部曲》。同样是撷取了三个不同年龄阶段的女人生活,同样是女导演掌镜。只不过这部片子没有女权色彩,也无关乎女性生命主体的生存权、独立... 张艾嘉执导的台湾影片(20 30 40》很容易让人联想起伊朗女导演玛芝娜·马殊姬尼的《女人三部曲》。同样是撷取了三个不同年龄阶段的女人生活,同样是女导演掌镜。只不过这部片子没有女权色彩,也无关乎女性生命主体的生存权、独立人格尊严这样的严肃话题。这是一部关于情感的影片,一部从女性视角出发探寻现代爱情故事的影片,一部关心现代都市不同年龄层次的女性生活状况的影片,一部充满了女性气质的影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生命 影片 台湾 必然 生活状况 现代都市 年龄阶段 人格尊严 爱情故事 女性视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市场经济中的历史女性叙事
8
作者 刘传霞 《船山学刊》 2005年第2期165-168,共4页
在历史与现实的对话中,男性文本负载着更多的男权中心话语,透射着男性集体无意识,存在着将女性客体化和欲望化的倾向;女性文本则较多借用西方女性主义思想,传达来自女性生命深处的痛与乐。
关键词 女性叙事 市场经济 女性主义思想 历史与现实 集体无意识 中心话语 男性文本 女性文本 女性生命 欲望化 客体化 男权 传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女性文学批评的生长点
9
作者 刘巍 《长江文艺评论》 2020年第1期25-30,共6页
女性文学批评是在已有的文学理论基础之上特殊强调女性特质,它同样涉及文学的本质、特征、发展规律和文学与社会的相互作用,但它更注重女性写作的目的动机、女性文学作品的特质、女性写作的意义价值等。比如在文学起源的问题上,一般性... 女性文学批评是在已有的文学理论基础之上特殊强调女性特质,它同样涉及文学的本质、特征、发展规律和文学与社会的相互作用,但它更注重女性写作的目的动机、女性文学作品的特质、女性写作的意义价值等。比如在文学起源的问题上,一般性的文学理论认为文学起源于劳动,在同意此观点的基础上,我们认为女性文学是女性生存的需要,是女人安身立命的手段之一,是对女性生命的阐释,语言能让女人优雅地飞翔;关于文学作品,文学理论会讨论"典型""现实主义"等叙事观点、写作手法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与社会 女性写作 文学起源 女性生命 女性文学批评 文学理论 女性特质 叙事观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寻找生命的良辰美景——解析日本电影《第八日的蝉》 被引量:3
10
作者 郭家宝 《电影评介》 2012年第12期56-57,60,共3页
第35届日本电影学院奖最佳影片《第八日的蝉》讲述了一个关于女性成长的故事,表达了对生命的哲思,寓意深远。《第八日的蝉》中女主人秋山惠里菜的人生经历契合了拉康的镜像阶段理论,此外,影片赋予八日蝉以深刻寓意,出色地展示了创作者... 第35届日本电影学院奖最佳影片《第八日的蝉》讲述了一个关于女性成长的故事,表达了对生命的哲思,寓意深远。《第八日的蝉》中女主人秋山惠里菜的人生经历契合了拉康的镜像阶段理论,此外,影片赋予八日蝉以深刻寓意,出色地展示了创作者关于女性成长与生命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八日的蝉》 镜像阶段 女性生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意识下的女性形象 被引量:2
11
作者 徐启达 《电影评介》 2014年第18期54-56,共3页
许鞍华用自己的女性视角与女性情怀给予女性深切的关注。将女性的命运、情感、生存状态搬到银幕上,为我们塑造了一批丰满的女性人物形象。本文通过对许鞍华的女性意识探讨许鞍华电影中的女性形象。一、许鞍华的女性意识(一)女性的自我意... 许鞍华用自己的女性视角与女性情怀给予女性深切的关注。将女性的命运、情感、生存状态搬到银幕上,为我们塑造了一批丰满的女性人物形象。本文通过对许鞍华的女性意识探讨许鞍华电影中的女性形象。一、许鞍华的女性意识(一)女性的自我意识"女性自我意识,是指女性意识到社会应该为女性提供一个不仅仅是法律意义上的,也是事实上的平等、公正、富有建设性的女性生存、发展空间;是指女性意识到须从几千年的边缘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许鞍华 女性生存 女性视角 天水围 后现代生活 女性生命 女性个体 半生缘 顾曼 叶如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时代》里的女性主体意识
12
作者 刘培 《电影评介》 2013年第14期55-56,共2页
郭敬明自创、自导的电影《小时代》自上映一个月来,各界褒贬不一、毁誉参半;本文仅就影片所体现的鲜明的女性主体意识、特别是影片所渲染的女性自立自强的精神气质进行分析,指出影片对大众女性尤其是年轻知识女性在树立价值观方面具有... 郭敬明自创、自导的电影《小时代》自上映一个月来,各界褒贬不一、毁誉参半;本文仅就影片所体现的鲜明的女性主体意识、特别是影片所渲染的女性自立自强的精神气质进行分析,指出影片对大众女性尤其是年轻知识女性在树立价值观方面具有重大的启发意义。一、女性主体意识的内涵从人的主体性概念出发,女性主体意识是指"女性作为主体在客观世界中的地位、作用和价值的自觉意识。"(杨永忠、周庆:《论女性主体意识》载《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2010年8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主体意识 精神气质 自立自强 女性叙事 知识女性 时代 女性生命体验 年轻女性 影片 价值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爱》中的女性情感新探
13
作者 张淑琴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2002年第2期181-184,共4页
《简·爱》的出世,在19世纪的英国文学史上,形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它在女性自我生命体验及女性本体欲望表达等方面,表现得更为明显和豁达。简·爱那柔不可摧的女性心灵之美与理性的神圣对于100年后的中国妇女仍有着借鉴意义... 《简·爱》的出世,在19世纪的英国文学史上,形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它在女性自我生命体验及女性本体欲望表达等方面,表现得更为明显和豁达。简·爱那柔不可摧的女性心灵之美与理性的神圣对于100年后的中国妇女仍有着借鉴意义,使我们能够追求高尚情感,发扬理性,也能走出负性情感的泥潭与沼泽,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爱》 女性情感 真实自然 忧郁自卑 英国 女性自我生命体验 女性本体欲望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没在沉默里——沉樱婚恋小说解读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艳琳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86-88,105,共4页
"五四"时期的女性作家在叙写爱情时,往往秉持着"恋爱自由"和"婚姻自主"的大义。但是,秉持这种"自由"的爱情理念,女性就能获得幸福吗?这是沉樱婚恋题材小说中反复叩问的主题。沉樱以女性自身生... "五四"时期的女性作家在叙写爱情时,往往秉持着"恋爱自由"和"婚姻自主"的大义。但是,秉持这种"自由"的爱情理念,女性就能获得幸福吗?这是沉樱婚恋题材小说中反复叩问的主题。沉樱以女性自身生命体验,观照和还原女性艰辛的婚恋境遇:爱之易于变迁的痛苦,欲罢不能的绝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默 语言焦虑 婚恋境遇 女性生命体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聊斋志异·嫦娥》对嫦娥形象的重写 被引量:1
15
作者 闫月英 《蒲松龄研究》 2005年第2期19-25,共7页
神话里的嫦娥是以一个凄美的悲剧形象出现的,其它文学叙事中的嫦娥基本没有脱离这个形象基础。《聊斋志异·嫦娥》大胆想象了一个嫦娥被谪人间、嫁人生子的故事,在这个颠覆了神话传统的话语体系中,着力描绘她的善于谐谑、有情有义,... 神话里的嫦娥是以一个凄美的悲剧形象出现的,其它文学叙事中的嫦娥基本没有脱离这个形象基础。《聊斋志异·嫦娥》大胆想象了一个嫦娥被谪人间、嫁人生子的故事,在这个颠覆了神话传统的话语体系中,着力描绘她的善于谐谑、有情有义,使嫦娥形象带有了强烈的世俗化、人情化的特征,实现了嫦娥形象由神性向人性的转变,这种转变具有重要的审美意义和社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嫦娥形象 重写 神性 人性 女性生命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沌中求真理——论电影《美丽心灵》的美国文化透视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阳 《电影评介》 2014年第15期48-49,共2页
一、电影《美丽心灵》简介《美丽心灵》改编自西尔维雅·娜萨儿所撰写的同名传记。传记于1998年出版,电影则于2001年上映。这部电影通过一系列生动的画面向人们展示美国现实生活中的场景,透视着美国的文化。该片描写了人的力量和脆... 一、电影《美丽心灵》简介《美丽心灵》改编自西尔维雅·娜萨儿所撰写的同名传记。传记于1998年出版,电影则于2001年上映。这部电影通过一系列生动的画面向人们展示美国现实生活中的场景,透视着美国的文化。该片描写了人的力量和脆弱,体现了抽象数字和真实人性之间的矛盾;在技巧上,它有效地将主人公大脑中的魔鬼和挣扎加以外在化,增加了故事的曲折程度,但没有将它庸俗化。本片荣获8项奥斯卡提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尔维 文化透视 外在化 理性世界 超级英雄 现实生活 女性生命 最佳影片 英雄情结 性别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家、艺术家童年记忆的启示
17
作者 姚全兴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07年第6期14-18,共5页
童年在艺术家、作家一生中占有重要地位,往往构成其“童年情结”,影响其一生的成长和创作。总之,点燃儿童心灵的艺术之火,是一件大事,不可等闲视之的大事,需要广大家长,教师和社会有识之士共同关注和通力合作。
关键词 儿童心灵 童年生活 林海音 城南旧事 小伙伴 儿童视角 心里便 伊底 女性生命 在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癌概述及误诊现状 被引量:2
18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1年第2期F0002-F0002,共1页
1疾病概述在我国宫颈癌是仅次于乳腺癌威胁女性生命的第二大肿瘤。随着经济的增长、生活方式的改变及食品安全性的降低等,使得宫颈癌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且发病年龄年轻化,25~35岁年龄段出现高发态势。目前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宫颈癌的发... 1疾病概述在我国宫颈癌是仅次于乳腺癌威胁女性生命的第二大肿瘤。随着经济的增长、生活方式的改变及食品安全性的降低等,使得宫颈癌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且发病年龄年轻化,25~35岁年龄段出现高发态势。目前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宫颈癌的发病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多个性伴侣、初次性生活过早、性生活活跃、多次妊娠等有关,而发病年轻化可能与初次性生活过早、早期多次妊娠后流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次妊娠 发病年龄 流行病学调查 性伴侣 宫颈癌 食品安全性 女性生命 性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戛纳电影节综述
19
作者 戴婧婷 《电影评介》 2001年第7期50-51,共2页
W5月9日,第五十 四届戛纳电影节在《红磨坊》的一片劲歌热舞中拉开了序幕。依旧是星光灿烂,依旧是佳片云集,走过53年风雨路的戛纳电影节俨然已成为国际影坛的世界杯。如今连一贯表现得比较冷淡的美国也不得不开始重视这个备受瞩目的A级... W5月9日,第五十 四届戛纳电影节在《红磨坊》的一片劲歌热舞中拉开了序幕。依旧是星光灿烂,依旧是佳片云集,走过53年风雨路的戛纳电影节俨然已成为国际影坛的世界杯。如今连一贯表现得比较冷淡的美国也不得不开始重视这个备受瞩目的A级电影节,除了有五部影片参赛,形成最大的代表团之外,更把今年的重头戏《珍珠港》、《指环王》拿到这里来做展映。23部竞赛影片和多部参展影片,众多大师级导演令今年的戛纳又成为一次电影的盛会。参赛影片中,以美国和法国为最多、评委会由丽芙·乌尔曼担任主席,评委中包括杨德昌、夏洛特·甘斯布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节 戛纳 侯孝贤 艺术电影 导演 香港电影 女性生命体验 影片 蔡明亮 意大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不出的怪圈——丁玲早期欲情小说情节规律探幽
20
作者 王向军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04年第1期78-80,共3页
丁玲早期欲情小说中,有一个走不出的情节怪圈:孤独→梦想→幻灭→痛恨→分析→孤独。她试图在欲望与女性生命意义的追寻这一更高层面上展开自己的探索。
关键词 小说情节 女性生命 梦珂 阿毛姑娘 莎菲 爱情小说 男权文化 革命加恋爱 生死相许 力比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