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中国当代职业女性独立人格的追求 被引量:3
1
作者 张杰 胡玉娟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74-79,共6页
中国女性由依附型人格向独立型人格的转变起始于五四运动时期;而中国当代职业女性对独立人格的追求则克服了以往的偏颇和肤浅,在商品经济的背景下产生了新的飞跃。这其中广泛的社会参与对女性独立人格的追求起了巨大的推进作用;而改... 中国女性由依附型人格向独立型人格的转变起始于五四运动时期;而中国当代职业女性对独立人格的追求则克服了以往的偏颇和肤浅,在商品经济的背景下产生了新的飞跃。这其中广泛的社会参与对女性独立人格的追求起了巨大的推进作用;而改革开放造成的新的文化氛围也使女性在婚姻家庭中表现出独立人格的心理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女性 女性独立人格 中国当代 中国女性 妇女解放 人格追求 婚姻家庭 人格独立 人格意识 男女平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的自觉与局限——张洁小说知识女性形象 被引量:15
2
作者 荒林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2期49-55,共7页
与其把张洁小说《爱,是不能忘记的》(短篇,1979)、《方舟》(中篇,1981)、《祖母绿》(中篇,1984),看作是对女人故事的叙述,对女人、人的生存境遇的现实关怀,不如把它们当作张洁女性问题思想的形象表述。事实上叙述者张洁与她的人物形象... 与其把张洁小说《爱,是不能忘记的》(短篇,1979)、《方舟》(中篇,1981)、《祖母绿》(中篇,1984),看作是对女人故事的叙述,对女人、人的生存境遇的现实关怀,不如把它们当作张洁女性问题思想的形象表述。事实上叙述者张洁与她的人物形象始终处在同一思索、探求和前进的层面。承接“五四”新文学史上丁玲们对妇女解放道路的探寻,张洁走向了女性精神建构层级。在张洁小说里,我们能读到女性充满智性思辨的自我定位、自我人格价值认定。与丁玲们在小说中塑造的女性形象依赖外部社会环境重大变迁而多少有点类型化不同,在张洁小说中的知识女性,就充满了对自我完善、自身解放的自觉,从而,她仃1有强大的承担社会、命运的主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女性 张洁小说 女性独立人格 祖母绿 女性形象 《爱 是不能忘记的》 北河 社会价值 自我定位 爱的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行于“他者”话语中——本雅明与女性主义批评
3
作者 张慧敏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Z2期76-82,共7页
米歇尔·福柯(法国学者,被称为'话语理论'家)曾这样认为,一个设定的'他者'对于某种文化体系的形成和巩固是必不可少的。据此本文准备从女性的视角,对本雅明的思想作一个'他者'性的参照,意在说明在人类文化... 米歇尔·福柯(法国学者,被称为'话语理论'家)曾这样认为,一个设定的'他者'对于某种文化体系的形成和巩固是必不可少的。据此本文准备从女性的视角,对本雅明的思想作一个'他者'性的参照,意在说明在人类文化的共同创造中,男性与女性往往呈对等势态。本文中出现的女性主义批评,具体指以女性自我意识,女性独立人格,以及女性自主品格为主导而创造的一种文化批评。这种文化批评属于人类创造的文化组成部分。卡尔·马克思曾经指出:人类本质上是生产者,人只有在创造性的工作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雅明 女性主义批评 女性主义者 女性独立人格 他者 波特莱尔 文化批评 农业工程 生产者 社会科学学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众传播中的男权中心现象评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惺 《编辑之友》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5-26,共2页
关键词 大众传播 男权中心现象 传统文化 女性独立人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让外遇朦胧?
5
作者 年四华 《社会》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18-19,共2页
关键词 婚姻爱情 外遇 女性独立人格 婚姻生活 方法和途径 婚姻家庭 道德品质 异性交往 态度和行为 友谊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