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近代女性作家群体兴起的原因初探
1
作者
庞均清
李泓莹
+3 位作者
李颖欣
江衍
宁玉婷
左鹏军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B06期141-144,共4页
女性作家群体的兴起可从社会原因与自身环境原因两方面进行多角度探析.社会原因包括社会的影响、地域环境的影响、社会思潮的影响、新传媒的普及与传播方式的改变和女子教育的兴起等;自身环境原因则包括人生经历的影响、自身因素的影...
女性作家群体的兴起可从社会原因与自身环境原因两方面进行多角度探析.社会原因包括社会的影响、地域环境的影响、社会思潮的影响、新传媒的普及与传播方式的改变和女子教育的兴起等;自身环境原因则包括人生经历的影响、自身因素的影响、家庭因素的影响和良师益友的影响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作家群体
兴起
外部原因
内部原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南社女性作家论
被引量:
5
2
作者
郭延礼
郭蓁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34-146,共13页
南社是中国近代第一个无性别限制的文学社团。柳亚子《南社纪略》统计,有女社员61人。据目前所能看到的材料,有作品流传的约占总数的1/3。在这些女性社员中,有小说家、政论文学家、翻译家,更多的是诗人、词人。本文主要论述其诗歌(词)...
南社是中国近代第一个无性别限制的文学社团。柳亚子《南社纪略》统计,有女社员61人。据目前所能看到的材料,有作品流传的约占总数的1/3。在这些女性社员中,有小说家、政论文学家、翻译家,更多的是诗人、词人。本文主要论述其诗歌(词)创作。作为一个女性作家群体,她们的诗歌具有丰富的时代内容和不同的审美风尚,在中国女性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惜乎至今无人作专门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社
女性作家群体
女权运动
吕碧城
徐自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五四女性作家群
3
作者
肖向东
孙周年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00-102,共3页
伴随着五四"人的觉醒",五四女性作家群亦浮出地表,并构成新文学运动的重要一翼。五四"女性文学"是以女性作家为主体,在五四思想启蒙、人的解放大潮之下,将五四精神和女性独特话语融为一体,在现代文化环境中建构的...
伴随着五四"人的觉醒",五四女性作家群亦浮出地表,并构成新文学运动的重要一翼。五四"女性文学"是以女性作家为主体,在五四思想启蒙、人的解放大潮之下,将五四精神和女性独特话语融为一体,在现代文化环境中建构的一个属于女性自己的生存境域,同时又拥有女性作家自己的话语范式和实践文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
五四精神
女性
文学
女性作家群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世纪初叶中国女性文学的转型及其文学史意义
被引量:
9
4
作者
郭延礼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9-66,共8页
20世纪第一个20年(1900-1919),中国女性文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时期的女性文学不仅出现了女性小说家群、女性翻译文学家群、女性政论文学家群、南社女性作家群等四大作家群体,而且在创造主体、文体结构、思想意蕴、艺术表现,乃至传...
20世纪第一个20年(1900-1919),中国女性文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时期的女性文学不仅出现了女性小说家群、女性翻译文学家群、女性政论文学家群、南社女性作家群等四大作家群体,而且在创造主体、文体结构、思想意蕴、艺术表现,乃至传播方式上,均发生了巨大变化。20世纪第一个20年女性文学的创造主体由闺秀转变为第一代知识女性,为中国女性文学走向现代迈出了第一步,为"五四"女性小说家的成长奠定了基础,同时为"五四"之后现代文体结构的确立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因此,这一转型具有重要的文学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
文学
女性作家群体
第一代知识
女性
文学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近代女性作家群体兴起的原因初探
1
作者
庞均清
李泓莹
李颖欣
江衍
宁玉婷
左鹏军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B06期141-144,共4页
基金
基金项目:2010年华南师范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
文摘
女性作家群体的兴起可从社会原因与自身环境原因两方面进行多角度探析.社会原因包括社会的影响、地域环境的影响、社会思潮的影响、新传媒的普及与传播方式的改变和女子教育的兴起等;自身环境原因则包括人生经历的影响、自身因素的影响、家庭因素的影响和良师益友的影响等.
关键词
女性作家群体
兴起
外部原因
内部原因
分类号
J653 [艺术—音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南社女性作家论
被引量:
5
2
作者
郭延礼
郭蓁
机构
山东大学文学院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34-146,共13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中国近代女性文学史论"(05JA750)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南社是中国近代第一个无性别限制的文学社团。柳亚子《南社纪略》统计,有女社员61人。据目前所能看到的材料,有作品流传的约占总数的1/3。在这些女性社员中,有小说家、政论文学家、翻译家,更多的是诗人、词人。本文主要论述其诗歌(词)创作。作为一个女性作家群体,她们的诗歌具有丰富的时代内容和不同的审美风尚,在中国女性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惜乎至今无人作专门论述。
关键词
南社
女性作家群体
女权运动
吕碧城
徐自华
分类号
I207.65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五四女性作家群
3
作者
肖向东
孙周年
机构
江南大学文学院
出处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00-102,共3页
文摘
伴随着五四"人的觉醒",五四女性作家群亦浮出地表,并构成新文学运动的重要一翼。五四"女性文学"是以女性作家为主体,在五四思想启蒙、人的解放大潮之下,将五四精神和女性独特话语融为一体,在现代文化环境中建构的一个属于女性自己的生存境域,同时又拥有女性作家自己的话语范式和实践文本。
关键词
五四
五四精神
女性
文学
女性作家群体
Keywords
May 4^th Movement
spirit of May 4^th
women literature
women writers
分类号
I206.6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0世纪初叶中国女性文学的转型及其文学史意义
被引量:
9
4
作者
郭延礼
机构
山东大学文学院
出处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9-66,共8页
基金
山东省社会科学研究重点基金项目"20世纪第一个20年中国四大女性文学创作群体研究"(07JDB117)中期成果
文摘
20世纪第一个20年(1900-1919),中国女性文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时期的女性文学不仅出现了女性小说家群、女性翻译文学家群、女性政论文学家群、南社女性作家群等四大作家群体,而且在创造主体、文体结构、思想意蕴、艺术表现,乃至传播方式上,均发生了巨大变化。20世纪第一个20年女性文学的创造主体由闺秀转变为第一代知识女性,为中国女性文学走向现代迈出了第一步,为"五四"女性小说家的成长奠定了基础,同时为"五四"之后现代文体结构的确立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因此,这一转型具有重要的文学史意义。
关键词
女性
文学
女性作家群体
第一代知识
女性
文学转型
Keywords
women' s literature, groups of women writers, the first generation of knowledgeable women, transformation of literature
分类号
I206.5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近代女性作家群体兴起的原因初探
庞均清
李泓莹
李颖欣
江衍
宁玉婷
左鹏军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南社女性作家论
郭延礼
郭蓁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论五四女性作家群
肖向东
孙周年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20世纪初叶中国女性文学的转型及其文学史意义
郭延礼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