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解构传统的80年代女性主义诗歌
被引量:
8
1
作者
罗振亚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62-168,共7页
女性主义诗歌在 2 0世纪 80年代中期以“躯体诗学”对舒婷一代的替代 ,完成了性别意识的艰难蝉蜕与确证。它从女性隐秘的生理心理经验、性行为欲望和死亡意识三个向度上进行的黑夜意识笼罩下的躯体叙述 ,在冲击传统理性文学的同时找到...
女性主义诗歌在 2 0世纪 80年代中期以“躯体诗学”对舒婷一代的替代 ,完成了性别意识的艰难蝉蜕与确证。它从女性隐秘的生理心理经验、性行为欲望和死亡意识三个向度上进行的黑夜意识笼罩下的躯体叙述 ,在冲击传统理性文学的同时找到了自己的精神空间。它在艺术上多采用自白方式制造强烈的叙述氛围 ,使语言结构日趋情绪化和弥散化。这种创作改变了女性被书写的命运 ,扩大了女性解放的内涵 ,但也存在着高度私语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主义诗歌
性别意识
躯体叙述
自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激情同技术遇合——90年代女性主义诗歌的审美新向度
被引量:
4
2
作者
罗振亚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65-74,共10页
关键词
90年代
女性主义诗歌
艺术内部运行机制
躯体诗学
诗人
心理结构
性别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世纪80年代女性主义诗歌的精神空间
3
作者
罗振亚
《学术界》
2003年第5期281-282,共2页
关键词
女性主义诗歌
精神空间
男性话语霸权
私语化
艺术风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女性诗歌的三种文本
被引量:
2
4
作者
吕进
《重庆社会科学》
1999年第3期59-63,共5页
中国女性诗歌研究一直比较薄弱,虽然对冰心和陈衡哲的评论几乎是与她们在文坛的出现同步的。直到80年代中后期,女性诗歌研究才略有改观。女性诗歌研究的热心者们作了某些拓荒工作。但从总体上说,这一研究尚处于发轫阶段。某些研究者赋...
中国女性诗歌研究一直比较薄弱,虽然对冰心和陈衡哲的评论几乎是与她们在文坛的出现同步的。直到80年代中后期,女性诗歌研究才略有改观。女性诗歌研究的热心者们作了某些拓荒工作。但从总体上说,这一研究尚处于发轫阶段。某些研究者赋予“女性诗歌”的文化内涵及价值目标似乎太狭窄,不能覆盖丰富多彩的女性诗歌的创作现象和推动女性诗歌向高品位的提升;在移植西方女权主义理论时的生吞活剥也无助于女性诗歌和女性诗人的更快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
诗歌
西方女权
主义
理论
女性
诗人
文本
陈衡哲
文化内涵
价值目标
研究者
女性主义诗歌
中后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一九八四—二○○四先锋诗歌整体观
被引量:
3
5
作者
罗振亚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35-146,134,共13页
关键词
先锋
诗歌
整体观
女性主义诗歌
历史时期
第三代
诗歌
个人化写作
九十年代
艺术精神
创造活力
朦胧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诗人翟永明的位置
被引量:
7
6
作者
罗振亚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4-85,共12页
关键词
翟永明
诗人
女性主义诗歌
女性主义
诗学
当代中国
《女人》
诗歌
史
组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在“永恒”的注视之下——关于梅尔诗集《十二背后》
7
作者
王士强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2-106,共5页
在当代诗歌的场域中,梅尔堪称独异,她不属于某一流派、群体,也较少在诗界“活动”,但却声名远播,自带光环,自成风景。她的诗歌写作看不出明显的谱系传承,却显然有着对于中西文化、中外诗歌的深度浸淫与理解,她有着自己独特的追求并形成...
在当代诗歌的场域中,梅尔堪称独异,她不属于某一流派、群体,也较少在诗界“活动”,但却声名远播,自带光环,自成风景。她的诗歌写作看不出明显的谱系传承,却显然有着对于中西文化、中外诗歌的深度浸淫与理解,她有着自己独特的追求并形成了独树一帜的风格,她的作品数量或许并不算多,但是辨识度很高,所以很多时候诗歌界不见她的踪影却流传着她的诗歌传说,她是以缺席而在场、以隐匿而呈现的那种诗人。她的写作难于被归类、定义,她是女性诗人,写的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女性诗歌或女性主义诗歌;她信仰基督教,写了很多宗教题材的诗歌,却与一般意义上的宗教诗歌大为不同;她写了很多自然题材的诗歌,但很显然她的诗也并不属于狭义的“自然诗歌”范畴,而是与当下、与时代、与社会有着密切关联的。梅尔的诗视野开阔、格局很大,有着对于神性的仰望、对于自然的敬畏,她的诗贯穿着一个“时间”主题,这个“时间”是超越性的、永恒的,是终极性与宿命性的,这一主题也正是其诗歌高标独异、卓尔不群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集
当代
诗歌
女性主义诗歌
诗歌
写作
女性
诗人
宗教题材
“时间”
中西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解构传统的80年代女性主义诗歌
被引量:
8
1
作者
罗振亚
机构
哈尔滨师范大学中文系
出处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62-168,共7页
文摘
女性主义诗歌在 2 0世纪 80年代中期以“躯体诗学”对舒婷一代的替代 ,完成了性别意识的艰难蝉蜕与确证。它从女性隐秘的生理心理经验、性行为欲望和死亡意识三个向度上进行的黑夜意识笼罩下的躯体叙述 ,在冲击传统理性文学的同时找到了自己的精神空间。它在艺术上多采用自白方式制造强烈的叙述氛围 ,使语言结构日趋情绪化和弥散化。这种创作改变了女性被书写的命运 ,扩大了女性解放的内涵 ,但也存在着高度私语化。
关键词
女性主义诗歌
性别意识
躯体叙述
自白
Keywords
Feminist poetry
Genger consciousness
Body narration
Confession
分类号
I207.25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激情同技术遇合——90年代女性主义诗歌的审美新向度
被引量:
4
2
作者
罗振亚
机构
哈尔滨师范大学中文系
出处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65-74,共10页
关键词
90年代
女性主义诗歌
艺术内部运行机制
躯体诗学
诗人
心理结构
性别意识
分类号
I106.2 [文学—世界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0世纪80年代女性主义诗歌的精神空间
3
作者
罗振亚
出处
《学术界》
2003年第5期281-282,共2页
关键词
女性主义诗歌
精神空间
男性话语霸权
私语化
艺术风格
分类号
I207.25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女性诗歌的三种文本
被引量:
2
4
作者
吕进
机构
西南师大
出处
《重庆社会科学》
1999年第3期59-63,共5页
文摘
中国女性诗歌研究一直比较薄弱,虽然对冰心和陈衡哲的评论几乎是与她们在文坛的出现同步的。直到80年代中后期,女性诗歌研究才略有改观。女性诗歌研究的热心者们作了某些拓荒工作。但从总体上说,这一研究尚处于发轫阶段。某些研究者赋予“女性诗歌”的文化内涵及价值目标似乎太狭窄,不能覆盖丰富多彩的女性诗歌的创作现象和推动女性诗歌向高品位的提升;在移植西方女权主义理论时的生吞活剥也无助于女性诗歌和女性诗人的更快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女性
诗歌
西方女权
主义
理论
女性
诗人
文本
陈衡哲
文化内涵
价值目标
研究者
女性主义诗歌
中后期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九八四—二○○四先锋诗歌整体观
被引量:
3
5
作者
罗振亚
机构
南开大学文学院
出处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35-146,134,共13页
关键词
先锋
诗歌
整体观
女性主义诗歌
历史时期
第三代
诗歌
个人化写作
九十年代
艺术精神
创造活力
朦胧诗
分类号
I207.25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诗人翟永明的位置
被引量:
7
6
作者
罗振亚
机构
南开大学文学院
出处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4-85,共12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个人化写作"--1990年代先锋诗学的建构与对话(08BZW065)
关键词
翟永明
诗人
女性主义诗歌
女性主义
诗学
当代中国
《女人》
诗歌
史
组诗
分类号
I207.25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在“永恒”的注视之下——关于梅尔诗集《十二背后》
7
作者
王士强
机构
天津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2-106,共5页
文摘
在当代诗歌的场域中,梅尔堪称独异,她不属于某一流派、群体,也较少在诗界“活动”,但却声名远播,自带光环,自成风景。她的诗歌写作看不出明显的谱系传承,却显然有着对于中西文化、中外诗歌的深度浸淫与理解,她有着自己独特的追求并形成了独树一帜的风格,她的作品数量或许并不算多,但是辨识度很高,所以很多时候诗歌界不见她的踪影却流传着她的诗歌传说,她是以缺席而在场、以隐匿而呈现的那种诗人。她的写作难于被归类、定义,她是女性诗人,写的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女性诗歌或女性主义诗歌;她信仰基督教,写了很多宗教题材的诗歌,却与一般意义上的宗教诗歌大为不同;她写了很多自然题材的诗歌,但很显然她的诗也并不属于狭义的“自然诗歌”范畴,而是与当下、与时代、与社会有着密切关联的。梅尔的诗视野开阔、格局很大,有着对于神性的仰望、对于自然的敬畏,她的诗贯穿着一个“时间”主题,这个“时间”是超越性的、永恒的,是终极性与宿命性的,这一主题也正是其诗歌高标独异、卓尔不群的重要原因之一。
关键词
诗集
当代
诗歌
女性主义诗歌
诗歌
写作
女性
诗人
宗教题材
“时间”
中西文化
分类号
I207.25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解构传统的80年代女性主义诗歌
罗振亚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3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激情同技术遇合——90年代女性主义诗歌的审美新向度
罗振亚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20世纪80年代女性主义诗歌的精神空间
罗振亚
《学术界》
200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女性诗歌的三种文本
吕进
《重庆社会科学》
1999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一九八四—二○○四先锋诗歌整体观
罗振亚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6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诗人翟永明的位置
罗振亚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0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在“永恒”的注视之下——关于梅尔诗集《十二背后》
王士强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