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谈《他们的眼睛望着上帝》的女性主义意识 |
程锡麟
|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21
|
|
|
2
|
译者的女性主义意识与《葬花词》英译 |
杨雪
|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6
|
|
|
3
|
莎士比亚戏剧中的女性主义意识探究 |
王克嘉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09 |
3
|
|
|
4
|
试论《钢琴教师》的女性主义意识 |
张礼敏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14 |
1
|
|
|
5
|
消解与建构——影片《沉睡魔咒》的女性主义意识透视 |
张博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17 |
0 |
|
|
6
|
“自弃”与“他弃”——萧红《黄金时代》中的女性主义意识 |
钱文娟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15 |
3
|
|
|
7
|
被疏离与模糊的女性主义意识——以林白小说为例重评90年代的女性私语化写作 |
陈娇华
|
《当代文坛》
CSSCI
|
2005 |
4
|
|
|
8
|
女性主义与女性主义伦理学 |
肖巍
|
《现代哲学》
|
1998 |
11
|
|
|
9
|
女性主义视角下的《天真时代》解析 |
代博君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16 |
0 |
|
|
10
|
试论三岛由纪夫创作中的女性意识 |
刘舸
|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
2002 |
4
|
|
|
11
|
九十年代女性散文综论 |
吕若涵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9 |
7
|
|
|
12
|
乔伊斯·卡洛尔·欧茨小说世界中的女性群像 |
单雪梅
|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
2003 |
17
|
|
|
13
|
由《聊斋志异》女性形象的矛盾性看《聊斋》中女性形象的改编 |
王凡
|
《电影评介》
|
2011 |
1
|
|
|
14
|
海明威《丧钟为谁而鸣》中的女性人物浅析 |
姜微微
|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
2007 |
4
|
|
|
15
|
电影《铁娘子》的女性多元话语解构 |
宋敏
孔燕然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17 |
0 |
|
|
16
|
论美国电影中的女权主义 |
杨金梅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5 |
1
|
|
|
17
|
勉强的解放:后新时期女性小说概论 |
陈晓明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1994 |
36
|
|
|
18
|
试论《镜花缘》中女性形象的局限性 |
黄弋生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07 |
2
|
|
|
19
|
从《爱玛》解析简·奥斯汀的婚姻家庭观 |
崔丽
张瑜珊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14 |
0 |
|
|
20
|
现世爱情的悲悯体验——试论小说《厨房》的写作立场 |
吴卫华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