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间宗教文化与女性社会性别的建构——以河北涉县女娲信仰为例 被引量:10
1
作者 侯艳娜 李凤缓 孙鑫煜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25-228,共4页
从社会性别的角度来看,民间宗教文化与女性社会性别建构的关系极为复杂和微妙。以河北涉县女娲信仰为例,一方面,民间宗教文化积极地参与到女性社会性别角色的建构过程中;另一方面,由于女性主动地参与到民间宗教活动中,自觉地"篡改&... 从社会性别的角度来看,民间宗教文化与女性社会性别建构的关系极为复杂和微妙。以河北涉县女娲信仰为例,一方面,民间宗教文化积极地参与到女性社会性别角色的建构过程中;另一方面,由于女性主动地参与到民间宗教活动中,自觉地"篡改"民间宗教活动特定的社会意义,民间宗教文化又反过来成为消解女性社会性别建构的有力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宗教文化 女性社会性别建构 河北涉县 女娲信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官民协作:中国非遗保护的本土实践之路——以河北涉县女娲信仰的400年保护历程为个案 被引量:13
2
作者 杨利慧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4-73,共10页
现有的非遗话语常常将UNESCO框架下的非遗保护工程作为新生事物,与中国近现代以来对传统文化的破坏相对照,以强调二者之间的差异性。本文则以河北涉县娲皇宫及其女娲信仰为个案,梳理其自明、清、民国直至当代的近400年本土非遗保护实践... 现有的非遗话语常常将UNESCO框架下的非遗保护工程作为新生事物,与中国近现代以来对传统文化的破坏相对照,以强调二者之间的差异性。本文则以河北涉县娲皇宫及其女娲信仰为个案,梳理其自明、清、民国直至当代的近400年本土非遗保护实践的历程,凸显历史上不同行动主体在相关方面的长期工作,认为中国本土的非遗保护实践有着漫长的历程,它为21世纪初UNESCO发动的非遗保护工程在中国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内因,对后者的评价,应当放置于本土非遗保护的整体历史中加以关照;不同历史阶段的本土非遗保护实践之间及其与UNESCO框架下的非遗保护工程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关联性;中国本土淬炼出的非遗保护经验,比如注重"内价值"以及官民协作模式,为今天的非遗保护工程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本土实践 整体保护史 关联性 女娲信仰 娲皇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仰命题的证真——从维特根斯坦语言哲学思想考察女娲信仰的生成
3
作者 韩力扬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26-229,共4页
女娲信仰命题,在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哲学思想看来,是神秘的不可说部分,但是信仰自有其言说的独特方式。可以把女娲信仰命题分为可说与不可说两部分,可说部分用语言以"摹画"的方式表达清楚;不可说部分以"显示"的方式... 女娲信仰命题,在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哲学思想看来,是神秘的不可说部分,但是信仰自有其言说的独特方式。可以把女娲信仰命题分为可说与不可说两部分,可说部分用语言以"摹画"的方式表达清楚;不可说部分以"显示"的方式呈现自身,后者对于女娲信仰命题的证真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因为信仰命题证真的关键在于信徒的迷狂的心理体验,并以此实现与女娲融为一体的愿望,不可说部分的"显示"恰恰达到了这样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娲信仰命题 维特根斯坦 可说 不可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学刊》2011年总目录
4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I0001-I0005,共5页
关键词 河北省 研究述评 河北学刊 比较哲学 比较学 生活禅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通货膨胀 中国共产党 城市化进程 策略 实证分析 产业集群发展 实证研究 女娲信仰 目录 检索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