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先进高强贝氏体钢过冷奥氏体变形应力-应变模型
1
作者
李群芳
任可
+4 位作者
简楚
梅建军
黄睿希
王礼凡
胡海江
《塑性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7-162,共6页
以先进高碳高强贝氏体钢为对象,在Gleeble-3500热模拟机上进行奥氏体化预处理和热压缩实验,变形温度范围为400~600℃,变形基体组织为过冷奥氏体,通过分析应力-应变曲线和加工硬化指数,并基于KME模型,综合考虑位错湮灭系数k_(2)、应变速...
以先进高碳高强贝氏体钢为对象,在Gleeble-3500热模拟机上进行奥氏体化预处理和热压缩实验,变形温度范围为400~600℃,变形基体组织为过冷奥氏体,通过分析应力-应变曲线和加工硬化指数,并基于KME模型,综合考虑位错湮灭系数k_(2)、应变速率敏感指数m与变形温度、应变之间的定量关系,揭示了变形温度和应变对模型中各参数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k_(2)与变形温度密切相关,中、低温变形时,k_(2)随着变形温度的增加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m与变形温度和应变有关,随着变形温度和应变的增加而减小。最终,模型预测值与实验值对比结果表明,采用建立的m-ε和k_(2)-T模型预测先进高强贝氏体钢过冷温奥氏体流变应力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贝氏体钢
奥氏体预变形
流变应力
位错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先进高强贝氏体钢过冷奥氏体变形应力-应变模型
1
作者
李群芳
任可
简楚
梅建军
黄睿希
王礼凡
胡海江
机构
武汉科技大学省部共建耐火材料与冶金国家重点实验
出处
《塑性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7-162,共6页
基金
武汉市知识创新专项(2023010201010133)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S202310488058)。
文摘
以先进高碳高强贝氏体钢为对象,在Gleeble-3500热模拟机上进行奥氏体化预处理和热压缩实验,变形温度范围为400~600℃,变形基体组织为过冷奥氏体,通过分析应力-应变曲线和加工硬化指数,并基于KME模型,综合考虑位错湮灭系数k_(2)、应变速率敏感指数m与变形温度、应变之间的定量关系,揭示了变形温度和应变对模型中各参数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k_(2)与变形温度密切相关,中、低温变形时,k_(2)随着变形温度的增加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m与变形温度和应变有关,随着变形温度和应变的增加而减小。最终,模型预测值与实验值对比结果表明,采用建立的m-ε和k_(2)-T模型预测先进高强贝氏体钢过冷温奥氏体流变应力效果较好。
关键词
高强贝氏体钢
奥氏体预变形
流变应力
位错
模型
Keywords
high-strength bainitic steel
austenite predeformation
flow stress
dislocation
model
分类号
TG142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先进高强贝氏体钢过冷奥氏体变形应力-应变模型
李群芳
任可
简楚
梅建军
黄睿希
王礼凡
胡海江
《塑性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