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应变率时的转变动力学测试及组织形貌观察 被引量:3
1
作者 张旺峰 卢正欣 +1 位作者 陈瑜眉 朱金华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86-89,共4页
采用自行设计的双径试样 ,提出了高应变率时的转变动力学测试方法 ,并测定了奥氏体不锈钢在低温高应变率时应变诱发马氏体转变的动力学曲线 ,观察了不同变形阶段的组织形貌 .结果表明 :当应变量小于 9%时 ,高应变率时的应变诱发马氏体... 采用自行设计的双径试样 ,提出了高应变率时的转变动力学测试方法 ,并测定了奥氏体不锈钢在低温高应变率时应变诱发马氏体转变的动力学曲线 ,观察了不同变形阶段的组织形貌 .结果表明 :当应变量小于 9%时 ,高应变率时的应变诱发马氏体转变量低于低应变率时的 ;当应变量大于9%时 ,则相反 .观察到高应变率时应力平台与硬化阶段的TEM组织形貌分别为孪晶与断续的马氏体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形貌 应变 双径试样 亚稳态材料 转变动力学 奥氏体不锈钢 马氏体 应变 相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米/纳米复合结构逆转变奥氏体组织控制 被引量:2
2
作者 武会宾 武凤娟 +1 位作者 孙蓟泉 唐荻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3126-3132,共7页
为了控制微米/纳米复合结构逆转变奥氏体组织,研究了冷变形及退火工艺参数对316L奥氏体不锈钢逆转变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首先,对样品进行冷变形;然后,对不同变形量的样品进行退火处理.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以不同尺度对样品进行... 为了控制微米/纳米复合结构逆转变奥氏体组织,研究了冷变形及退火工艺参数对316L奥氏体不锈钢逆转变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首先,对样品进行冷变形;然后,对不同变形量的样品进行退火处理.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以不同尺度对样品进行组织观察,通过X射线衍射、磁性测量进行组成相分析,利用维式硬度和单向拉伸试验对样品进行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冷变形量为90%时,钢中应变诱导马氏体含量接近71.72%,硬度由原始试样的193.10 Hv增加到475.77 Hv;在820~ 870℃保温60 s,退火后可以获得微米/纳米复合结构组织,其中850℃退火后的样品其逆转变奥氏体组织的百分含量为100%,粒径≤500 nm的晶粒占29.6%,粒径>0.5μm的约占70.4%,其抗拉强度可达959.24 MPa,延伸率为44.6%,强塑性结合好于原始试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氏体不锈钢 应变诱导马氏体 转变 晶粒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IP钢中奥氏体的力学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熊自柳 蔡庆伍 +1 位作者 江海涛 唐荻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1-15,共5页
采用分阶段拉伸、XRD、EBSD、SEM、TEM等实验手段,研究了TRIP钢奥氏体的力学稳定性。结果表明:拉伸变形初期奥氏体转变较快,拉伸变形后期奥氏体转变较慢;奥氏体的含碳量不同,在相同的拉伸变形阶段奥氏体转化率的增加速率不同;处于铁素... 采用分阶段拉伸、XRD、EBSD、SEM、TEM等实验手段,研究了TRIP钢奥氏体的力学稳定性。结果表明:拉伸变形初期奥氏体转变较快,拉伸变形后期奥氏体转变较慢;奥氏体的含碳量不同,在相同的拉伸变形阶段奥氏体转化率的增加速率不同;处于铁素体、贝氏体晶界或者相界面1μm以上大颗粒奥氏体几乎在变形初期就全部发生相变,而晶粒小于1μm的残余奥氏体在变形后期发生相变,缓解相界面局部应力集中对TRIP效应有较大贡献;铁素体晶粒内部奥氏体力学稳定性较好不易发生相变,少量较大的颗粒拉伸后会形成M-A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IP钢 奥氏体 力学稳定性 应力诱发马氏体转变 组织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US304亚稳奥氏体不锈钢在耦合摩擦和变形条件下的磨损行为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薛宗玉 韦习成 +1 位作者 HUA Meng 李健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78-81,共4页
在自制的耦合摩擦和变形的试验机上初步研究了SUS304亚稳奥氏体不锈钢带的磨损变形行为,分析了在耦合摩擦和变形条件下的形变量、磨痕表面的马氏体转变以及磨痕形貌与试验条件的关系。结果表明:研制的试验机实现了SUS304亚稳奥氏体不锈... 在自制的耦合摩擦和变形的试验机上初步研究了SUS304亚稳奥氏体不锈钢带的磨损变形行为,分析了在耦合摩擦和变形条件下的形变量、磨痕表面的马氏体转变以及磨痕形貌与试验条件的关系。结果表明:研制的试验机实现了SUS304亚稳奥氏体不锈钢带的摩擦和塑性变形的耦合行为;不仅带试样摩擦表面的形貌随正压力增加变化明显,而且其形变量和诱发转变的马氏体量均增大,但马氏体量增加对SUS304奥氏体不锈钢的磨损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S304亚稳奥氏体不锈钢 耦合摩擦变形 诱发转变马氏体 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4不锈钢箔材在不同应变速率下的拉伸性能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刘秀 金霞 +1 位作者 楼航飞 胡俊聪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9-65,共7页
304不锈钢是一种常用的奥氏体不锈钢.在拉伸应变过程中,应变速率的变化会诱发马氏体转变量和转变速率,以及内部组织滑移线、位错、层错、形变孪晶密度的转变量和转变速率的不同,从而表现出不同的应变硬化行为.本文针对0.1 mm厚度304奥... 304不锈钢是一种常用的奥氏体不锈钢.在拉伸应变过程中,应变速率的变化会诱发马氏体转变量和转变速率,以及内部组织滑移线、位错、层错、形变孪晶密度的转变量和转变速率的不同,从而表现出不同的应变硬化行为.本文针对0.1 mm厚度304奥氏体不锈钢箔材,从断后伸长率,断面收缩率,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及硬化指数5个方面,研究了室温条件下不同应变速率对其拉伸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马氏体转变理论同样适用于304奥氏体不锈钢箔材,且0.1 mm厚度304不锈钢存在"越薄越脆,越小越强"的尺寸效应现象;同时,0.1 mm厚度304奥氏体不锈钢箔材拉伸力学性能随应变速率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断后延伸率和断面收缩率均随着应变速率的增加而降低;低应变速率时,随着应变速率的增加屈服强度增大,而抗拉强度随应变速率的提高呈现减弱的相反规律;高应变速率下,304奥氏体不锈钢的强度主要由材料本身性能决定,应变速率的改变对强度的影响较小;准静态低应变速率下,硬化指数随应变速率增大而升高,较高应变速率下,硬化指数与应变速率变化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氏体不锈钢 应变速率 马氏体转变 拉伸性能 尺寸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组织奥氏体钢板的制造方法
6
作者 梓文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4-44,共1页
US 8409367 B2专利提供了一种通过不断的马氏体和奥氏体(γ/α′)转变来制造纳米组织奥氏体钢板的方法。粗晶奥氏体板通过应变诱发相变转变成纳米晶马氏体,然后通过动态再结晶温轧反向转变成纳米组织奥氏体。为了得到所要的组织,马... US 8409367 B2专利提供了一种通过不断的马氏体和奥氏体(γ/α′)转变来制造纳米组织奥氏体钢板的方法。粗晶奥氏体板通过应变诱发相变转变成纳米晶马氏体,然后通过动态再结晶温轧反向转变成纳米组织奥氏体。为了得到所要的组织,马氏体和奥氏体转变可以重复10次。奥氏体—马氏体—奥氏体循环细化晶粒到纳米级,使纳米组织奥氏体钢的强度和塑性得以显著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氏体转变 纳米组织 制造方法 钢板 动态再结晶 马氏体 诱发相变 细化晶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碳高合金钢激光熔凝处理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赵玉珍 刘建萍 史耀武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05-207,共3页
采用CO2 连续波工业激光器在高碳高合金钢Cr12表面进行了激光熔凝处理试验 ,比较了激光处理前后Cr12钢的抗弯强度和耐磨性 ,采用电子显微镜观察了断口特征、断口处和磨面处熔凝层的TEM形貌 ,并用X射线仪测量了抗弯试验前后激光处理层中... 采用CO2 连续波工业激光器在高碳高合金钢Cr12表面进行了激光熔凝处理试验 ,比较了激光处理前后Cr12钢的抗弯强度和耐磨性 ,采用电子显微镜观察了断口特征、断口处和磨面处熔凝层的TEM形貌 ,并用X射线仪测量了抗弯试验前后激光处理层中奥氏体含量随熔凝层深的变化。结果表明 ,激光熔凝处理后获得超细化的枝晶组织 ,其抗弯强度和耐磨性显著提高。在抗弯试验和磨损过程中 ,熔凝层内的奥氏体含量大幅度降低 ,并出现了大量的层错和位错团。晶粒细化 ,奥氏体应变诱发马氏体转变 ,大量位错团的产生是抗弯强度和耐磨性提高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表面处理 抗弯强度 耐磨性 组织细化 位错团 奥氏体应变诱发马氏体转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