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小说《奥兰多》中的“和”味人物 |
林天羽
|
《外文研究》
|
2025 |
0 |
|
2
|
跨文化视角下《奥兰多》城市隐喻翻译的意义解读 |
王鲜鲜
|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
2024 |
0 |
|
3
|
《奥兰多》中“双性同体”观的非性别化与灵魂观照 |
徐梓祺
|
《今古文创》
|
2024 |
0 |
|
4
|
从小说到银幕:《美丽佳人奥兰多》的先锋意识与性别诗学 |
曾庆涛
王春凤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20 |
0 |
|
5
|
《奥兰多》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殊途同归 |
蔡芳
谢葆辉
|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2
|
|
6
|
影片《奥兰多》中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
张葳
吕丽塔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3 |
1
|
|
7
|
《奥兰多》与“性变”游弋中的唯美穿越 |
杨健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4 |
0 |
|
8
|
论《奥兰多》社会身份和性别身份的修正 |
彭青华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3 |
0 |
|
9
|
《奥兰多》中伍尔夫女性主义思想的解读 |
陈佑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4 |
0 |
|
10
|
一场穿越四百年的觉醒——从《奥兰多》到对历史时期女性地位的审视 |
毛良斌
|
《电影评介》
|
2014 |
0 |
|
11
|
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角度解读《奥兰多》 |
王欣
赵林林
|
《蚌埠学院学报》
|
2016 |
0 |
|
12
|
突破真实与虚构的边界——《奥兰多》中的女性化 |
牛晓丽
|
《安顺学院学报》
|
2013 |
1
|
|
13
|
浅论伍尔芙小说《奥兰多》的电影改编 |
王舒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2 |
0 |
|
14
|
《奥兰多》电影改编的主体建构策略 |
戴甄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6 |
0 |
|
15
|
失衡与重构——《奥兰多:一部传记》的精神生态分析 |
丁晖
丰玉芳
|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
2022 |
0 |
|
16
|
男性气质视角下《奥兰多》作品窥探 |
周红燕
|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
2020 |
0 |
|
17
|
从电影《奥兰多》看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女性主义思想 |
卢萍
|
《电影评介》
|
2010 |
0 |
|
18
|
超越疯狂与死亡的自由——女性主义视野的《奥兰多》 |
耿坤
|
《剧影月报》
|
2016 |
0 |
|
19
|
《奥兰多》的女性主义叙事学浅析 |
雷小燕
|
《海外英语》
|
2013 |
0 |
|
20
|
超越性别——《奥兰多》双性同体寓意解读 |
陈秋伶
|
《海外英语》
|
2018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