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套作玉米对华中五味子幼苗生长及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1
作者
孙萌迪
闫鹏东
+4 位作者
邱浩
尚晶晶
孙浩轩
崔浪军
李玉龙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506-1514,共9页
玉米套作如何影响华中五味子(Schisandra sphenanthera Rehd.et Wils)幼苗生长及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尚不清楚。本研究通过大田试验将华中五味子与玉米套作,探究套作对华中五味子植株生物量的影响,并使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华中五味子根际...
玉米套作如何影响华中五味子(Schisandra sphenanthera Rehd.et Wils)幼苗生长及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尚不清楚。本研究通过大田试验将华中五味子与玉米套作,探究套作对华中五味子植株生物量的影响,并使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华中五味子根际土壤的细菌、真菌群落结构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套作增加华中五味子生物量(茎长、地径、地上部分干质量、地下部分干质量)。此外,和单作相比,与玉米套作显著改变了华中五味子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且提高了部分与华中五味子生物量呈正相关根际促生菌如Pseudomonas(假单胞菌)、Gaiella、Kotlabaea等的丰度。且这些与华中五味子呈正相关的细菌、真菌受氮、磷、铝等及部分微量元素调控。本研究将为华中五味子幼苗管理提供候选方案及相关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中五味子
套作与单作
生物量
根际微生物
根际微生物溯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适宜套作玉米品种的物质积累与分配特性
被引量:
6
2
作者
李丽
陈国鹏
+5 位作者
蒲甜
马艳玮
罗万宇
任永福
杨文钰
王小春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92-600,共9页
为明确适宜套作玉米品种的干物质积累分配特性,以套作减产率较高的玉米品种(珍禾玉1号、众望玉18)、套作减产率较低的玉米品种(荣玉1210)为试验材料,设置套作和单作两种种植模式,利用13C同位素示踪法,研究适宜套作玉米品种在套作模式下...
为明确适宜套作玉米品种的干物质积累分配特性,以套作减产率较高的玉米品种(珍禾玉1号、众望玉18)、套作减产率较低的玉米品种(荣玉1210)为试验材料,设置套作和单作两种种植模式,利用13C同位素示踪法,研究适宜套作玉米品种在套作模式下的产量及产量构成、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特点。结果表明,套作减产率较高的玉米品种在套作与单作条件下的产量差异达显著水平,两年平均减产率为20.40%,而套作减产率较低的玉米品种产量在两种模式下产量差异不显著。套作减产率较高的玉米品种在套作条件下的花后干物质同化量和收获指数与单作相比分别下降了21.18%、11.24%,而套作减产率较低的玉米品种在套作模式下的花后干物质同化量和收获指数较单作分别提高了48.14%、2.42%。两类品种在套作条件下宽行穗位叶13C向穗分配比例较窄行高5.96%,向茎秆和穗位叶的分配分别减少5.01%、0.13%,套作减产率较低的玉米品种窄行穗位叶13C向穗的转移率比套作减产率较高的玉米高10.90%,但向茎秆的转移率降低了8.98%。因此,与单作相比,两类品种在套作条件下,套作减产率较低的玉米品种能够维持较高的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光合产物向籽粒的分配比例提高,收获指数增加,且套作大豆产量显著提高,实现了套作双高产的目标。本研究结果为筛选与培育适宜套作玉米品种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套作与单作
适宜
套作
玉米品种
干物质转运及分配
13C同位素示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套作玉米对华中五味子幼苗生长及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1
作者
孙萌迪
闫鹏东
邱浩
尚晶晶
孙浩轩
崔浪军
李玉龙
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出处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506-1514,共9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2YFD1602000,2019YFD1712600)
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资助(2022ZY1-CGZY-02,2022ZY1-CGZY-03)。
文摘
玉米套作如何影响华中五味子(Schisandra sphenanthera Rehd.et Wils)幼苗生长及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尚不清楚。本研究通过大田试验将华中五味子与玉米套作,探究套作对华中五味子植株生物量的影响,并使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华中五味子根际土壤的细菌、真菌群落结构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套作增加华中五味子生物量(茎长、地径、地上部分干质量、地下部分干质量)。此外,和单作相比,与玉米套作显著改变了华中五味子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且提高了部分与华中五味子生物量呈正相关根际促生菌如Pseudomonas(假单胞菌)、Gaiella、Kotlabaea等的丰度。且这些与华中五味子呈正相关的细菌、真菌受氮、磷、铝等及部分微量元素调控。本研究将为华中五味子幼苗管理提供候选方案及相关理论依据。
关键词
华中五味子
套作与单作
生物量
根际微生物
根际微生物溯源
Keywords
Schisandra sphenanthera Rehd.et Wils
Intercropping and monoculture
Biomass
Rhizosphere microorganisms
Rhizosphere microbial source tracking
分类号
S154.3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适宜套作玉米品种的物质积累与分配特性
被引量:
6
2
作者
李丽
陈国鹏
蒲甜
马艳玮
罗万宇
任永福
杨文钰
王小春
机构
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农业部西南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作物生理生态及栽培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出处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92-600,共9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D0300109)
四川省育种攻关项目(2016NYZ0051-2)
成都市农业技术成果应用示范项目(2015-NY01-00100-NC).
文摘
为明确适宜套作玉米品种的干物质积累分配特性,以套作减产率较高的玉米品种(珍禾玉1号、众望玉18)、套作减产率较低的玉米品种(荣玉1210)为试验材料,设置套作和单作两种种植模式,利用13C同位素示踪法,研究适宜套作玉米品种在套作模式下的产量及产量构成、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特点。结果表明,套作减产率较高的玉米品种在套作与单作条件下的产量差异达显著水平,两年平均减产率为20.40%,而套作减产率较低的玉米品种产量在两种模式下产量差异不显著。套作减产率较高的玉米品种在套作条件下的花后干物质同化量和收获指数与单作相比分别下降了21.18%、11.24%,而套作减产率较低的玉米品种在套作模式下的花后干物质同化量和收获指数较单作分别提高了48.14%、2.42%。两类品种在套作条件下宽行穗位叶13C向穗分配比例较窄行高5.96%,向茎秆和穗位叶的分配分别减少5.01%、0.13%,套作减产率较低的玉米品种窄行穗位叶13C向穗的转移率比套作减产率较高的玉米高10.90%,但向茎秆的转移率降低了8.98%。因此,与单作相比,两类品种在套作条件下,套作减产率较低的玉米品种能够维持较高的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光合产物向籽粒的分配比例提高,收获指数增加,且套作大豆产量显著提高,实现了套作双高产的目标。本研究结果为筛选与培育适宜套作玉米品种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套作与单作
适宜
套作
玉米品种
干物质转运及分配
13C同位素示踪
Keywords
intercropping and monocropping
the suitable intercropping maize
dry matter transition and distribution
^13C isotope tracer method
分类号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套作玉米对华中五味子幼苗生长及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孙萌迪
闫鹏东
邱浩
尚晶晶
孙浩轩
崔浪军
李玉龙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适宜套作玉米品种的物质积累与分配特性
李丽
陈国鹏
蒲甜
马艳玮
罗万宇
任永福
杨文钰
王小春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