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奇静脉系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7
1
作者 杜颋 史二栓 侯慧英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80-280,共1页
材料为成尸30具(男23,女7),结果如下:1 奇静脉行径 奇静脉全程居脊柱右侧者较为少见,仅3例,占10%.奇静脉中段向左凸至脊柱中线前方者最为多见,共15例,占50%.向左凸至脊柱中线前方的部分,上可达T_1水平,下可至T_(11)水平,大多数居T_(7~9... 材料为成尸30具(男23,女7),结果如下:1 奇静脉行径 奇静脉全程居脊柱右侧者较为少见,仅3例,占10%.奇静脉中段向左凸至脊柱中线前方者最为多见,共15例,占50%.向左凸至脊柱中线前方的部分,上可达T_1水平,下可至T_(11)水平,大多数居T_(7~9)的前方.其中2例居1个胸椎体前方(13.3%),8例居2个胸椎体前方(53.3%),5例居3个胸椎体前方(26.6%)1例居4个胸椎体前方(6.6%).奇静脉中段越过中线凸至脊柱左侧者次之,共12例,占40%.其位于脊柱左侧的部分.上可达T_6水平,下可至T_(10)水平.大多数在T_(7~9)的左侧,其中2例居1个胸椎体的左侧(16.6%),1例居2个胸椎体的左侧(8.3%).9例居3个胸椎体的左侧(75.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奇静脉 应用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膜反折线与奇静脉食管隐窝CT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武志兵 郭兴 +1 位作者 李德明 刘学敏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65-467,共3页
目的 :研究胸膜反折线延入奇静脉食管隐窝的正常值范围 ,探讨其发育规律及肺气肿引起的变化。方法 :在CT轴位右肺动脉层面测量正常人和肺气肿患者胸膜反折线延入奇静脉食管隐窝的宽度和深度。结果 :正常组胸膜反折线延入奇静脉食管隐窝... 目的 :研究胸膜反折线延入奇静脉食管隐窝的正常值范围 ,探讨其发育规律及肺气肿引起的变化。方法 :在CT轴位右肺动脉层面测量正常人和肺气肿患者胸膜反折线延入奇静脉食管隐窝的宽度和深度。结果 :正常组胸膜反折线延入奇静脉食管隐窝宽度小于 2 1 .0mm ,延入深度距中线左侧小于 3 .0mm ,且不论男女 ,2 0岁之前延入最窄、最浅 ,与其他年龄组、性别组明显不同 ,其它各不同年龄、性别组有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肺气肿组胸膜反折线延入奇静脉食管隐窝宽度和深度分别为 ( 3 2 .8± 1 1 .5 )mm和 ( 1 0 .5± 7.5 )mm与其他各组间有显著差异。结论 :胸膜反折线延入奇静脉食管隐窝的宽度与深度一生有一定的变化规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膜 奇静脉 食管 肺气肿 正常 CT 性别 折线 深度 结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奇静脉和副半奇静脉回流变异一例
3
作者 丁云 高渊 +1 位作者 郭晓丹 杨向群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6-76,共1页
笔者在解剖1具女尸时,见其副半奇静脉和半奇静脉汇合后未汇入奇静脉,而是汇入冠状窦。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奇静脉回流 奇静脉 变异 冠状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行性奇静脉造影的应用解剖学 被引量:3
4
作者 马富 《解剖学杂志》 CAS 1986年第2期130-131,共2页
为临床提供逆行性奇静脉造影的应用解剖学资料,在50具成尸上对奇静脉系进行了观测。结合临床应用,提出逆行性奇静脉插管,最好是在离心脏约36mm处的上腔静脉右后外侧壁或在右主支气管中份上缘附近、T_(3-4)-T_(4-5)平面寻找奇静脉口。距... 为临床提供逆行性奇静脉造影的应用解剖学资料,在50具成尸上对奇静脉系进行了观测。结合临床应用,提出逆行性奇静脉插管,最好是在离心脏约36mm处的上腔静脉右后外侧壁或在右主支气管中份上缘附近、T_(3-4)-T_(4-5)平面寻找奇静脉口。距奇静脉口17mm左右处,多有1-3个静脉瓣,为使导管能顺利通过瓣膜,建议把导管尖端捻转向前(下),同时在深吸气或心脏舒张期的瞬间,向前推送导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奇静脉 逆行性 静脉造影 血管造影 上腔静脉 解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奇静脉属支的观察 被引量:1
5
作者 蔡德亨 章中春 《解剖学杂志》 CAS 1988年第1期60-60,共1页
本文用1—3岁童尸100具(男性58具,女性42具),观察并统计了奇静脉系属支的汇流状况,所用材料均由作者亲自剖检,绘图整理。结果如下。一、最上肋间静脉最上肋间静脉系指第1肋间静脉而言,有时第1肋间静脉与第二肋间静脉合流而成一条静脉干... 本文用1—3岁童尸100具(男性58具,女性42具),观察并统计了奇静脉系属支的汇流状况,所用材料均由作者亲自剖检,绘图整理。结果如下。一、最上肋间静脉最上肋间静脉系指第1肋间静脉而言,有时第1肋间静脉与第二肋间静脉合流而成一条静脉干时,亦称为最上肋间静脉。如第1肋间静脉汇入上肋间静脉或副半奇静脉,则谓之最上肋间静脉的缺如。右最上肋间静脉多由右侧的第1肋间静脉形成,本观察见70例,占观察总数的70.0%。右最上肋间静由第1肋间静脉及第2肋间静脉合流而成者有11例,占11.0%。右最上肋间静脉缺如者,见19例,占19.0%。左最上肋间静脉与右最上肋间静脉略有不同。左最上肋间静脉由左侧第1肋间静脉形成者有56例,占56.0%。左最上肋间静脉由左侧第1肋间静脉和第2肋间静脉合流而成者有28例,占28.0%。左最上肋间静脉缺如者有16例,占1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肋间静脉 缺如 奇静脉 胸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腔静脉肝下离断和奇静脉连接合并单心房1例
6
作者 郑曲彬 王一波 《中国罕少见病杂志》 1995年第3期48-48,共1页
患者女,24岁,以劳累性心悸,气促14年为主诉入院。平素活动后偶有口唇紫绀,无蹲踞现象,能从事轻体力劳动。查体:发育正常,营养中等,口唇及四肢未稍略有紫绀,双肺呼吸音清晰,心前区未触及震颤,HR86次/分,L2~3肋间闻及Ⅲ/... 患者女,24岁,以劳累性心悸,气促14年为主诉入院。平素活动后偶有口唇紫绀,无蹲踞现象,能从事轻体力劳动。查体:发育正常,营养中等,口唇及四肢未稍略有紫绀,双肺呼吸音清晰,心前区未触及震颤,HR86次/分,L2~3肋间闻及Ⅲ/Ⅵ粗糙收缩期杂音,范围局限,P2亢进。心远达+左前斜位拍片示:肝脏呈水平肝排列,肺血中~重度增多,心呈二尖瓣型,中度增大。主动脉结缩小,肺动脉段显著突出,中心肺动脉扩张,外围肺动脉纤细,肺门舞蹈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腔静脉肝下离断 奇静脉连接 并发症 单心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胎儿奇静脉正常参考值的测定及其与孕龄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黄歆 郭丽娟 +2 位作者 张爱青 戚红 刘朝晖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7-39,44,共4页
目的通过超声心动图检查,对20.0~40.0周正常胎儿奇静脉内径进行正常参考值调查,探讨不同孕龄的参数的变化规律。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375例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资料,均为单胎,孕20.0~40.0周。根据孕周将研究对象分5组,并分别对所有受检... 目的通过超声心动图检查,对20.0~40.0周正常胎儿奇静脉内径进行正常参考值调查,探讨不同孕龄的参数的变化规律。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375例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资料,均为单胎,孕20.0~40.0周。根据孕周将研究对象分5组,并分别对所有受检胎儿进行规范化检查,分析胎儿奇静脉内径正常参考值范围并研究其与孕龄的关系。结果孕20.0~40.0周胎儿奇静脉内径为0.07~0.31 cm,胎儿奇静脉内径与孕周呈显著线性相关(r=0.879,P<0.05),与性别无明显相关(P>0.05)。奇静脉与降主动脉内径的比值约为0.36,不同孕周无明显改变。结论胎儿超声心动图技术能够准确评价胎儿心脏结构,各孕龄奇静脉正常值的制订能够为胎儿超声心动图的正确诊断提供辅助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奇静脉 超声心动描记术 多普勒 彩色 超声检查 产前 胎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奇静脉弓段体层摄影探讨Budd—Chiari氏综合征的X线表现
8
作者 马守华 张亮 +2 位作者 姜人钦 杨景晨 宋子信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16-17,共2页
由于腔静脉系的侧支循环血液回流增加,导致奇静脉代偿扩张,弓段的体层摄影易于显示。作者在测量方法上,运用奇静脉弓段的最小直径(A)和最大直径(B)之和的平均值大于奇静脉弓段宽度的正常值0.66±0.22cm,有严重阻塞者其平均值可大于... 由于腔静脉系的侧支循环血液回流增加,导致奇静脉代偿扩张,弓段的体层摄影易于显示。作者在测量方法上,运用奇静脉弓段的最小直径(A)和最大直径(B)之和的平均值大于奇静脉弓段宽度的正常值0.66±0.22cm,有严重阻塞者其平均值可大于下腔静脉宽度的正常值1.8~2.2cm作为诊断B—CS的依据,并对有关奇静脉增宽的机理作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C综合征 放射造影术 奇静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锁骨下动脉起始及奇静脉系位置变异一例
9
作者 朱英箭 郑丽 徐金勇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05-505,共1页
笔者在解剖一具成年男性尸体标本的颈胸部时,发现头臂干缺失,右锁骨下动脉起自胸主动脉起始处,同时伴有右侧喉返神经缺如,以及“奇静脉”位于脊柱左侧,并注入左头臂静脉等变异,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右锁骨下动脉 位置变异 奇静脉 尸体标本 胸主动脉 喉返神经 头臂静脉 颈胸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奇静脉行程及其与毗邻的位置关系变异一例
10
作者 张宇 吴爱群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M0002-M0002,共1页
笔者在解剖一75岁女性标本时,发现其奇静脉行程及其与毗邻的位置关系异常,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位置关系 奇静脉 毗邻 行程 变异 女性标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隧道和涤纶套的透析导管误入奇静脉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11
作者 刘海军 杨秀芹 李延国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1年第1期75-76,共2页
带隧道和涤纶套的透析导管(tunnel-cuffed catheter,TCC)常被用来作为慢性血液透析患者在动静脉内瘘无法建立时的血管通路。导管头端错位是早期导管拔除的主要原因,占早期导管失败的19.6%[1]。透析导管误入奇静脉临床罕见,现报告1例带... 带隧道和涤纶套的透析导管(tunnel-cuffed catheter,TCC)常被用来作为慢性血液透析患者在动静脉内瘘无法建立时的血管通路。导管头端错位是早期导管拔除的主要原因,占早期导管失败的19.6%[1]。透析导管误入奇静脉临床罕见,现报告1例带隧道和涤纶套的透析导管误入奇静脉的病例,旨在提高临床医生对透析导管误入奇静脉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奇静脉 静脉内瘘 血管通路 临床医生 透析导管 涤纶套 慢性血液透析 导管拔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侧颈内静脉带cuff隧道导管误入奇静脉1例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欢 涂晓文 《中国血液净化》 2018年第5期360-360,共1页
导管异位是中心静脉置管的重要并发症之一,血液透析用经颈内静脉置管时导管可异位至腋静脉、锁骨下静脉,但导管异位奇静脉较少见。现将解放军火箭军总医院2016年6月收治l例尿毒症患者,经右侧颈内静脉置入带cuff隧道导管,误入奇静脉... 导管异位是中心静脉置管的重要并发症之一,血液透析用经颈内静脉置管时导管可异位至腋静脉、锁骨下静脉,但导管异位奇静脉较少见。现将解放军火箭军总医院2016年6月收治l例尿毒症患者,经右侧颈内静脉置入带cuff隧道导管,误入奇静脉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侧颈内静脉 导管误入 奇静脉 隧道 中心静脉置管 颈内静脉置管 导管异位 锁骨下静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奇静脉置入血液透析带涤纶套导管使用1年报告 被引量:2
13
作者 高渤 黄小妹 《中国血液净化》 2018年第7期500-501,共2页
右颈内静脉是带涤纶套中心静脉导管置入的首选部位,导管的尖端建议位于上腔静脉与右心房上壁的交点处^([1])。但导管导致中心静脉狭窄或闭塞的患者也逐渐增多。在上腔静脉出现闭塞,下腔静脉通畅,侧支循环开放的情况下,可以尝试将带涤... 右颈内静脉是带涤纶套中心静脉导管置入的首选部位,导管的尖端建议位于上腔静脉与右心房上壁的交点处^([1])。但导管导致中心静脉狭窄或闭塞的患者也逐渐增多。在上腔静脉出现闭塞,下腔静脉通畅,侧支循环开放的情况下,可以尝试将带涤纶套导管置入奇静脉,以维持透析通路。我们2016年在奇静脉内置入血液透析带涤纶套导管1例,随访观察1年,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静脉导管置入 导管使用 血液透析 奇静脉 涤纶 年报 右颈内静脉 上腔静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奇静脉起源于左腰升静脉伴半奇静脉缺如一例
14
作者 唐小雅 李晨阳 +1 位作者 王行琪 彭会明 《解剖学杂志》 CAS 2022年第2期206-206,共1页
笔者在局部解剖学学习过程中发现1例奇静脉起源异常伴半奇静脉缺如的变异。女性,身高157 cm,年龄63岁,全身多处骨折,其余部位无异常。该例奇静脉于左膈脚处起自左腰升静脉,管径约9.0 mm,先沿脊椎的左前方上行,至第6胸椎下缘,斜向右上越... 笔者在局部解剖学学习过程中发现1例奇静脉起源异常伴半奇静脉缺如的变异。女性,身高157 cm,年龄63岁,全身多处骨折,其余部位无异常。该例奇静脉于左膈脚处起自左腰升静脉,管径约9.0 mm,先沿脊椎的左前方上行,至第6胸椎下缘,斜向右上越过第6胸椎体后向前钩绕右肺根上方形成奇静脉弓,于第4胸椎平面处注入上腔静脉。副半奇静脉基本正常,由左侧第1至第8肋间后静脉于第8胸椎下缘水平汇合而成。但脊柱两侧未见半奇静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奇静脉 局部解剖学 腰升静脉 上腔静脉 缺如 右肺 下缘 膈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奇静脉造影与食管钡餐检查估价食管癌切除率的对比分析
15
作者 陈银虎 王荣 《山西临床医药》 1997年第4期266-267,共2页
奇静脉造影与食管钡餐检查估价食管癌切除率的对比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22医院(037006)陈银虎王荣食管癌是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以往对其切除率的估计主要是根据全身情况和食管钡餐检查等来判断,而其它客观指标较少,往往与... 奇静脉造影与食管钡餐检查估价食管癌切除率的对比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22医院(037006)陈银虎王荣食管癌是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以往对其切除率的估计主要是根据全身情况和食管钡餐检查等来判断,而其它客观指标较少,往往与手术实际情况不符合给病人造成不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切除率 奇静脉造影 钡餐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纵隔肿瘤样奇静脉、半奇静脉曲张一例
16
作者 张君 张代国 +1 位作者 代放 李殿林 《医学影像学杂志》 1993年第Z1期104-104,共1页
患者,男,61岁。门静脉高压脾切除23年。腹胀、乏力、双下肢浮肿,消瘦一个月入院。查体:营养中等,发育正常,皮肤粘膜未见出血点,蜘蛛痣,巩膜无黄染,腹壁无静脉曲张,肝肋下未触及。B超:肝脏缩小,外形欠规则,肝实质为粗大颗粒回声,有少量... 患者,男,61岁。门静脉高压脾切除23年。腹胀、乏力、双下肢浮肿,消瘦一个月入院。查体:营养中等,发育正常,皮肤粘膜未见出血点,蜘蛛痣,巩膜无黄染,腹壁无静脉曲张,肝肋下未触及。B超:肝脏缩小,外形欠规则,肝实质为粗大颗粒回声,有少量腹水。 X线检查:钡餐食管胃底未见静脉曲张征像。胸片两肺无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奇静脉 纵隔肿瘤 胃底 静脉高压 肝实质 出血点 双下肢浮肿 肝裂 后纵隔 皮肤粘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开胸食管癌根治术中奇静脉损伤3例
17
作者 谷训超 鲍言青 +1 位作者 刘春荣 高素娥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1994年第3期47-48,共2页
关键词 外科手术 食管癌 奇静脉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部双下腔静脉并半奇静脉缺如一例
18
作者 王士平 关华忠 《解剖学通报》 1965年第2期59-60,共2页
作者于新疆作解剖时,发现一例汉族童尸,男,身长67厘米,具有双下腔静脉,现报道如下(图1):1.右下腔静脉平第一骶椎右侧,由右髂内、外静脉汇合处起,沿脊柱右前方和主动脉右侧几乎垂直上行,至第一腰椎体右前方,与左下腔静脉汇合处止,长6.7厘... 作者于新疆作解剖时,发现一例汉族童尸,男,身长67厘米,具有双下腔静脉,现报道如下(图1):1.右下腔静脉平第一骶椎右侧,由右髂内、外静脉汇合处起,沿脊柱右前方和主动脉右侧几乎垂直上行,至第一腰椎体右前方,与左下腔静脉汇合处止,长6.7厘米,宽0.5厘米。其前壁于第二腰椎体高度收右精索内静脉。其后壁平二、三腰椎体处收二、三右腰静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奇静脉 双下 右前方 静脉 左下腔静脉 腰椎体 腰部 腰区 解剖部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上主静脉存留并与奇静脉相连一例
19
作者 王荫槐 《解剖学通报》 1964年第2期160-160,共1页
我们制作示教标本时,在一具50岁左右的女性尸体上发现腹腔内除右侧有下腔静脉外,左侧并有一条胚胎时期的左上主静脉存留。该静脉并穿过膈肌与奇静脉相连。国内关于这方面的报告多为双重下腔静脉。亦有报告下腔静脉位于腹主动脉左侧者,... 我们制作示教标本时,在一具50岁左右的女性尸体上发现腹腔内除右侧有下腔静脉外,左侧并有一条胚胎时期的左上主静脉存留。该静脉并穿过膈肌与奇静脉相连。国内关于这方面的报告多为双重下腔静脉。亦有报告下腔静脉位于腹主动脉左侧者,陈尔瑜^([1])曾报告左上主静脉腰段存留,但该静脉系汇入下腔静脉并发现半奇静脉有一异常源枝起于下腔静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奇静脉 腹主动脉 下腔静脉 主动脉腹部 上主静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腔静脉离断的研究进展
20
作者 闫庆 《临床医药实践》 2024年第7期538-540,共3页
下腔静脉畸形是少见的血管畸形,发生率低,在人群中发生率为0.4%~4.0%[1],其中下腔静脉离断在正常孕妇的胎儿中发生率<0.3%,先天性心脏病胎儿中发生率为0.6%~2.0%[2]。下腔静脉离断水平以下肢及内脏血液多通过扩张的奇静脉及半奇静脉... 下腔静脉畸形是少见的血管畸形,发生率低,在人群中发生率为0.4%~4.0%[1],其中下腔静脉离断在正常孕妇的胎儿中发生率<0.3%,先天性心脏病胎儿中发生率为0.6%~2.0%[2]。下腔静脉离断水平以下肢及内脏血液多通过扩张的奇静脉及半奇静脉系统回流入右心房。下腔静脉离断与左心房异构关系密切。随着医学影像学特别是产前系统超声检查的发展和进步,下腔静脉离断的产前超声诊断报道逐步增多。本文就下腔静脉离断的胚胎发生机制、病理解剖、侧支循环、伴随畸形、影像诊断、临床表现及预后研究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腔静脉离断 侧支循环 产前超声诊断 奇静脉 右心房 医学影像学 病理解剖 正常孕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