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奇异性骨旁骨软骨瘤样增生5例临床病理学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夏燕 吴玲玲 +1 位作者 封扬 吴礼高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033-1036,共4页
目的 探讨奇异性骨旁骨软骨瘤样增生(bizarre parosteal osteochondromatous proliferation,BPOP)的临床影像学和病理组织学特征、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 对5例BPOP进行HE染色,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 5例BPOP患者发病年龄17~4... 目的 探讨奇异性骨旁骨软骨瘤样增生(bizarre parosteal osteochondromatous proliferation,BPOP)的临床影像学和病理组织学特征、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 对5例BPOP进行HE染色,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 5例BPOP患者发病年龄17~48岁,无性别差异,均感觉肿痛不适就诊,病变位于四肢长、短管状骨。X线示宽基底的边界清晰的高密度肿块,起源骨膜下完整的骨皮质,病变部位与附着骨的骨髓腔亦不相通,其中1例伴附骨的骨皮质轻度破坏。镜下见主要由软骨、骨和纤维组织无规则排列而成,轻度异型的软骨细胞可伴大部分钙化软骨,即多形性骨小梁中的“蓝骨”;骨小梁周围被覆无异型的骨母细胞,骨小梁间有大量的血管、纤维组织增生。结论 BPOP是一种罕见的、良性的骨软骨瘤样病变,术后高复发性,无转移,恶变罕见,需结合影像学与病理组织学特点进行诊断,易误诊,需与骨旁骨肉瘤、软骨肉瘤、骨化性肌炎等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异性骨瘤增生 nora 骨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肱骨奇异性骨旁骨软骨瘤样增生及相关病变临床、病理、影像特点对比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杨直 吴婺松 +2 位作者 张洪生 刘碧英 黄培生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364-1367,共4页
目的探讨肱骨奇异性骨旁骨软骨瘤样增生(bizarre parosteal osteochondromatous proliferation,BPOP)、骨软骨瘤及软骨肉瘤临床、病理、影像特点差异。方法对右肱骨BPOP、右肱骨软骨肉瘤及左肱骨骨软骨瘤各1例进行临床、病理、影像学表... 目的探讨肱骨奇异性骨旁骨软骨瘤样增生(bizarre parosteal osteochondromatous proliferation,BPOP)、骨软骨瘤及软骨肉瘤临床、病理、影像特点差异。方法对右肱骨BPOP、右肱骨软骨肉瘤及左肱骨骨软骨瘤各1例进行临床、病理、影像学表现,进行对比分析并随访。结果 BPOP、骨软骨瘤患者无明显疼痛,软骨肉瘤患者伴剧烈疼痛,镜下BPOP由编织骨、钙化性软骨和纤维组织3种成分无规则排列而成,常出现奇异性软骨细胞及特征性"蓝骨",影像学示BPOP病灶位于骨表面,病灶与附着骨之间一般无髓腔相通,可与骨软骨瘤及软骨肉瘤鉴别。结论 BPOP是一种罕见的、良性的骨软骨瘤样病变,与软骨肉瘤、骨软骨瘤易混淆,结合影像学与组织学可以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肉瘤 骨瘤 异性骨瘤增生 nor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奇异性骨旁骨软骨瘤性增生的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高霭峰 田保玲 +2 位作者 王劲欧 夏光 杨向红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251-1252,共2页
目的探讨奇异性骨旁骨软骨瘤性增生的形态学特征和鉴别诊断。方法报道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发现的3例奇异性骨旁骨软骨瘤性增生,分析其临床、X线和病理形态特征并随访,随访时间8~20个月。结果奇异性骨旁骨软骨瘤性增生由分化成熟... 目的探讨奇异性骨旁骨软骨瘤性增生的形态学特征和鉴别诊断。方法报道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发现的3例奇异性骨旁骨软骨瘤性增生,分析其临床、X线和病理形态特征并随访,随访时间8~20个月。结果奇异性骨旁骨软骨瘤性增生由分化成熟的骨、软骨和纤维3种成分构成,3种成分的排列结构无规律。有特征性蓝骨和软骨细胞的不典型性,与附着骨之间缺乏骨性连结。结论奇异性骨旁骨软骨瘤性增生有特征性的X线和组织病理学表现,与骨的其它肿瘤和瘤样病变能较容易鉴别。此病是有复发倾向的良性增生性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性骨瘤增生 骨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下外生性骨疣的临床病理特征 被引量:22
4
作者 施琳 蒋智铭 +1 位作者 张惠箴 周隽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23-326,共4页
目的探讨甲下外生性骨疣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收集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病理科经手术切除和病理证实的甲下外生性骨疣,对患者作临床资料、大体观察记录及镜下HE切片形态学的复习整理。结果2000~2006年间累计22例甲下外生性骨疣,男性11... 目的探讨甲下外生性骨疣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收集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病理科经手术切除和病理证实的甲下外生性骨疣,对患者作临床资料、大体观察记录及镜下HE切片形态学的复习整理。结果2000~2006年间累计22例甲下外生性骨疣,男性11例、女性11例。发病年龄8~67岁,中位发病年龄25.7岁,低于20岁者占13例(59%)。原发足趾者为19例(86.36%),手指者为3例(13.64%)。在19例足趾中,左侧13例,右侧5例,双侧1例;足拇趾14例(63.63%)。X线表现为致密钙化的骨赘生物附着于趾(指)骨远端,但病变松质骨和正常髓腔松质骨之间没有延续,骨疣基底部骨皮质无缺损。镜下显示典型的分层结构(由上往下依次为):纤维层(相当于骨膜),增生活跃的纤维母细胞层,纤维软骨层,软骨化骨区域。结论甲下外生性骨疣是一类少见的好发于青少年手足骨的良性骨软骨增生性病变。病理诊断应把握其特征性的影像学和镜下HE形态学表现,并注意与其他骨软骨增生性病变,特别是骨软骨瘤的鉴别。准确的诊断有助于指导病人的治疗和对预后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下外生性 骨瘤 异性骨瘤增生(nor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ra病的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孙琦 周强 +2 位作者 王冬梅 陈骏 孟凡青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4-86,共3页
目的探讨Nora病(Nora’s lesion,NL)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对2例NL的临床、病理组织学、影像学特点进行观察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本组2例NL均表现为指骨中节骨旁境界清楚的高密度病变,与附着骨骨髓腔不连续。组织学... 目的探讨Nora病(Nora’s lesion,NL)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对2例NL的临床、病理组织学、影像学特点进行观察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本组2例NL均表现为指骨中节骨旁境界清楚的高密度病变,与附着骨骨髓腔不连续。组织学上病变由分化成熟的软骨、骨和纤维组织3种成分混合而成,并可见特征性的"蓝骨"。结论 NL是一种罕见的具有独特临床、病理学特征且有复发倾向的良性增生性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ra 异性骨瘤增生 手指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