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伴奇异性核的子宫平滑肌瘤27例临床病理特征观察 被引量:13
1
作者 张和平 赵彩霞 +3 位作者 汪勤 唐曼 张卫琴 刘婷珽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998-1002,共5页
目的 探讨伴奇异性核的子宫平滑肌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7例伴奇异性核的子宫平滑肌瘤的临床特点、病理形态学及免疫表型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5~51岁,平均40岁... 目的 探讨伴奇异性核的子宫平滑肌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7例伴奇异性核的子宫平滑肌瘤的临床特点、病理形态学及免疫表型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5~51岁,平均40岁。大多表现为异常子宫出血、腹部疼痛等特征。眼观:类似经典型平滑肌瘤,切面灰白色,偶有灰黄色,质硬韧。镜检:可见局灶或弥漫分布的奇异性细胞,这些奇异性细胞伴多核或多叶核(96.3%)、嗜酸性核仁(88.9%),可见核内假包涵体(37.0%)及类似非典型核分裂象的破碎细胞核(25.9%),核分裂象少见(0~4个/10HPF);缺乏凝固性肿瘤坏死。免疫表型:p16在3例表现为局灶斑片状阳性,其余24例为阴性;p53在5例肿瘤细胞中表达,其中阳性细胞数小于10%;Ki-67增殖指数21例小于5%,5例为10%~20%,1例大于20%。22例获得随访资料,平均随访26个月(6~118个月)。1例术后52个月死于其他疾病,1例患者术后62个月复发,复发后的肿瘤形态类似第一次肿瘤,复发后行全子宫切除术,随访7个月无瘤生存,其余20例均为无瘤生存。结论 伴奇异性核的子宫平滑肌瘤是子宫平滑肌瘤的少见亚型,具有特殊的形态学特征和免疫表型,临床经过通常为良性病变,偶有复发,临床切除后应注意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肿瘤 平滑肌瘤 奇异性细胞核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