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垂直荷载下桩基夹持作用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韩云山 白晓红 +1 位作者 贺武斌 梁仁旺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27-431,共5页
为了研究群桩基础中的工作性状,在与实体建筑基础相同尺寸的承台下埋设土压力盒及桩顶压力传感器,分别对承台下土和桩的反力进行了测定。根据所获得的数据分析了桩—土—承台在共同工作形式下的受力特性,提出夹持作用在共同工作理论中... 为了研究群桩基础中的工作性状,在与实体建筑基础相同尺寸的承台下埋设土压力盒及桩顶压力传感器,分别对承台下土和桩的反力进行了测定。根据所获得的数据分析了桩—土—承台在共同工作形式下的受力特性,提出夹持作用在共同工作理论中占重要的地位,并用夹持作用分析了共同工作中承台对桩侧阻力的削弱作用、承台对桩端阻力的增强作用以及夹持作用的倍增效应。认为类似该场地条件下群桩效率系数大于1,在实际的工程桩基设计中应考虑共同工作以优化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桩 共同工作 群桩效率系数 荷载分担 夹持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顶底板夹持作用的冲击地压孕灾机制试验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李海涛 刘军 +3 位作者 赵善坤 蔡来生 齐庆新 孔令海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951-2958,共8页
冲击地压的孕育和发生除应当具有足够能量源之外,能量的有效积聚同样至关重要。通过设计位移控制的夹持试验还原顶底板对煤层的约束作用,结果表明:岩石试块在轴向压力的作用下存在对于煤试块的闭锁作用,具体表现为加载端与中部监测点的... 冲击地压的孕育和发生除应当具有足够能量源之外,能量的有效积聚同样至关重要。通过设计位移控制的夹持试验还原顶底板对煤层的约束作用,结果表明:岩石试块在轴向压力的作用下存在对于煤试块的闭锁作用,具体表现为加载端与中部监测点的位移不同步,该机制能够形成有效的能量积聚。同时,加载过程中煤试块局部位置表现出类似于纵波的变形传导现象,而较大轴压下出现的应力突然调整即为该现象的剧烈表现形式。研究指出,顶底板对于煤层的闭锁作用及煤层自身的变形传导对冲击地压的形成具有促进作用,现场实践表明,在近顶底板位置实施配合表面活性剂的高压注水,能够有效弱化接触面摩擦因数,实现煤壁深处变形能的可控释放,降低冲击危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夹持作用 冲击地压 闭锁作用 变形传导 摩擦因数 能量积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竖向荷载下群桩-土-承台相互作用数值分析 被引量:20
3
作者 杜家庆 杜守继 +1 位作者 赵丹蕾 唐文勇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2414-2420,共7页
在大桩径、小桩距的群桩条件下,不仅有来自桩侧、桩端和承台传递的多重应力叠加,还有群桩对桩间土的夹持作用影响,桩-土-承台之间作用更加复杂。用有限差分软件模拟固定桩距、桩径,变化竖向荷载下桩-土-承台的相互作用。从各层土的侧摩... 在大桩径、小桩距的群桩条件下,不仅有来自桩侧、桩端和承台传递的多重应力叠加,还有群桩对桩间土的夹持作用影响,桩-土-承台之间作用更加复杂。用有限差分软件模拟固定桩距、桩径,变化竖向荷载下桩-土-承台的相互作用。从各层土的侧摩阻力、不同位置桩的桩顶荷载、荷载-沉降关系、桩间土体位移等方面的计算结果分析桩-土-承台之间的相互影响。结果表明,荷载超出117.8 MN(略大于Pu/2,Pu为群桩极限承载力)后,群桩对上部桩间土的夹持作用开始减小,桩侧上部侧摩阻力增大;桩侧下部侧摩阻力在多重应力叠加作用下呈减小趋势,不同位置的桩侧摩阻力影响范围有差异;用群桩沉降达到5%倍桩径时的荷载作为群桩的竖向极限承载力是可取的;当沉降与桩径的比值超出1%后,承台分担荷载的比例逐渐增大,群桩分担荷载的比例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桩 相互作用 有限差分 应力重叠 夹持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