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湿法烟气脱硫中石膏旋流器底流夹细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安连锁 杨阳 +1 位作者 刘春阳 沈国清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36-240,共5页
针对石膏旋流器运行时存在的底流夹细问题,对排口比分别为0.500、0.625、0.667、0.714、0.750、0.833和1.000时,石膏浆液中不同粒径颗粒的分级情况进行试验研究,分析不同排口比对底流夹细的影响,以及排口比为0.625时入口压强对细颗粒分... 针对石膏旋流器运行时存在的底流夹细问题,对排口比分别为0.500、0.625、0.667、0.714、0.750、0.833和1.000时,石膏浆液中不同粒径颗粒的分级情况进行试验研究,分析不同排口比对底流夹细的影响,以及排口比为0.625时入口压强对细颗粒分级的影响和空气柱对分级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选取适当的排口比以及入口压力均能有效降低底流中细颗粒的比例,同时能够保证粗颗粒具有较高的分级效率;插入中心棒取消空气柱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底流夹细现象,但会引起中等粒径颗粒分级效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膏旋流器 排口比 空气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曹捕快善察贼迹》的启示
2
作者 陈春逢 《河北学刊》 1984年第1期28-29,共2页
《虫鸣漫录》中《曹捕快善察贼迹》说:湖口捕快曹福,一日闲步河岸,忽然发现一小船,便对船主说:“你船中有东西,我要搜查!”揭开船板,果然见到有许多金帛,实为隐藏的脏物。后人问曹福怎么知道船里有赃物?曹福说:“见其舟小而风浪不能簸动... 《虫鸣漫录》中《曹捕快善察贼迹》说:湖口捕快曹福,一日闲步河岸,忽然发现一小船,便对船主说:“你船中有东西,我要搜查!”揭开船板,果然见到有许多金帛,实为隐藏的脏物。后人问曹福怎么知道船里有赃物?曹福说:“见其舟小而风浪不能簸动,且系舟缆,牵曳甚重,故知夹底有物耳。”舟小而不能簸动,是可以看到的现象;船里有金帛压力就大,而压力愈大船则愈稳,这就是现象同背后的本质的关系。 现象和本质,是唯物辩证法的一对范踌。它揭示的是事物的内部联系和外部表现的相互关系。现象,是表面的,是本质在各个方面的外部表现;本质则是事物的内部联系。现象是外露的,看得见,摸得着,能直接被感官所感知的;本质则是内在的、隐藏的、深刻的、看不见摸不着,只能靠抽象思维去把握。现象是个别的、具体的、丰富的,每一现象都只表现事物本质的某个侧面;本质则是同类现象中的一般的,共同的东西。现象是易逝多变的;本质则是具有相对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捕快 周公 启示 内部联系 外部表现 王莽 黄麻 事物的本质 夹底 物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风充气式和气泡充气式旋流器分离性能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宏杰 杨兴华 +2 位作者 刘培坤 姜兰越 李晓宇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02-207,共6页
针对常规旋流器存在的底流夹细问题,提出了旋风充气式和气泡充气式旋流器,将气体充入旋流器内后,可使混入外旋流中的细颗粒重新被吹入内旋流进行二次分离,从而达到减少底流夹细的目的。通过试验对比分析了两种不同充气方式旋流器和常规... 针对常规旋流器存在的底流夹细问题,提出了旋风充气式和气泡充气式旋流器,将气体充入旋流器内后,可使混入外旋流中的细颗粒重新被吹入内旋流进行二次分离,从而达到减少底流夹细的目的。通过试验对比分析了两种不同充气方式旋流器和常规旋流器的分离性能。结果表明,相比于常规旋流器,充气式旋流器能有效减少底流夹细,常规旋流器底流中-10μm颗粒占比6.32%,而使用旋风充气式旋流器能降至5.32%;使用气泡充气式旋流器能降至5.53%。充气条件下,对于-20μm颗粒的综合分级效率,旋风充气式旋流器可提高4.92个百分点;气泡充气式旋流器可提高3.24个百分点。旋风充气式旋流器分离性能优于气泡充气式旋流器,试验结果可以为新型充气式旋流器的设计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流器 充气方式 旋风充气 气泡充气 分离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煤厂水力分级旋流器运行效果 被引量:6
4
作者 张磊 师亚文 康学刚 《洁净煤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2期110-113,共4页
为解决浓缩池耙压大、粗煤泥水分高的问题,通过测定旋流器入料、底流、溢流浓度,计算底流分率、底流固体回收率及旋流器分级效率等,考察水力分级旋流器运行效果。结果表明:同组旋流器底流口直径不同,浓度差别较大,底流口70 mm的底流浓度... 为解决浓缩池耙压大、粗煤泥水分高的问题,通过测定旋流器入料、底流、溢流浓度,计算底流分率、底流固体回收率及旋流器分级效率等,考察水力分级旋流器运行效果。结果表明:同组旋流器底流口直径不同,浓度差别较大,底流口70 mm的底流浓度是75 mm的1.21~1.37倍,是80 mm的2.34~3.00倍。底流口越小,则底流浓度越高,浓缩作用也越强。水力分级旋流器存在着不同程度底流夹细、溢流跑粗现象。相同条件下,底流口直径越小,底流夹细程度越重,这表明入料浓度越大,溢流跑粗越严重。粗粒物正配效率可达90%以上,但细粒物正配效率低至66%,底流夹细是影响分级旋流器总效率的主要原因,底流浓度对分级效率影响极大。因此,通过降低入料旋流器入料浓度,将同组旋流器80 mm底流口换成70 mm底流口,降低了粗煤泥离心机产品水分,改变了耙压居高不下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级旋流器 效率 选煤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