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树突状细胞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免疫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牛佳欣 曾菊 +2 位作者 张聪 杨鑫鑫 孟宏学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1-85,92,共6页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HNSCC)作为全球范围内排名第六的常见恶性肿瘤,其高发病率、不良的预后、易于复发的特性以及治疗耐药性的存在,给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 ...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HNSCC)作为全球范围内排名第六的常见恶性肿瘤,其高发病率、不良的预后、易于复发的特性以及治疗耐药性的存在,给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 DC)是连接先天性及适应性免疫的桥梁,在肿瘤进展中起着关键作用。近年来,众多研究已经发现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 TME)中的DC在功能上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在头颈鳞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该文就DC在HNSCC TME中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 树突细胞 作用机制 文献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中肿瘤出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马天颖 刘红刚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3-98,共6页
肿瘤出芽是病理形态学领域的一个重要参数,在多种癌症类型中均有所体现,比如口咽癌、结直肠癌、食管癌、肺癌、子宫癌等,是肿瘤侵袭与转移的组织学基础,随着学者对肿瘤出芽的深入研究,肿瘤出芽可作为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的预后指标。该文... 肿瘤出芽是病理形态学领域的一个重要参数,在多种癌症类型中均有所体现,比如口咽癌、结直肠癌、食管癌、肺癌、子宫癌等,是肿瘤侵袭与转移的组织学基础,随着学者对肿瘤出芽的深入研究,肿瘤出芽可作为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的预后指标。该文旨在综述肿瘤出芽的发生、分级及预测癌症预后的研究进展,旨在对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的临床治疗决策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 肿瘤出芽 分级 预后 文献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趋化因子及受体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曾菊 张聪 +2 位作者 牛佳欣 杨鑫鑫 孟宏学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624-1631,共8页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NSCC)是一种免疫抑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致死率较高,易发生免疫耐受。近年来肿瘤微环境,尤其是趋化因子-趋化因子受体网络被揭示对HNSCC的发生、发展、预后和疗效耐受等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就趋化因子-趋化因子...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NSCC)是一种免疫抑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致死率较高,易发生免疫耐受。近年来肿瘤微环境,尤其是趋化因子-趋化因子受体网络被揭示对HNSCC的发生、发展、预后和疗效耐受等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就趋化因子-趋化因子受体网络与HNSCC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重点论述趋化因子对HNSCC进展过程的调节作用及机制,为HNSCC的诊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 趋化因子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L2调控EMT影响头颈部鳞状细胞癌转移的机制研究
4
作者 余小雪 孙孟宇 +4 位作者 刘超 郑建伟 梅玫 周旋 任玉 《中国肿瘤临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550-556,共7页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2(programmed death-ligand 2,PD-L2)和上皮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相关指标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HNSCC)中的特征性表达及其影响HNSCC转...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2(programmed death-ligand 2,PD-L2)和上皮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相关指标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HNSCC)中的特征性表达及其影响HNSCC转移的机制。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3年7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94例HNSCC患者肿瘤组织样本,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评估PD-L2蛋白的表达水平,统计评估其与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Western blot实验检测HNSCC中PD-L2的表达水平。慢病毒载体构建过表达和敲除PD-L2的稳转单克隆细胞系,Transwell实验探究PD-L2对HNSCC细胞系的侵袭迁移的影响。RNA测序技术确定受PD-L2调控的下游靶基因。通过Western blot分析检测E-cadherin、N-cadherin和Vimentin等关键EMT标志物的表达水平,以阐明PD-L2通过激活EMT通路促进肿瘤细胞转移的分子机制。结果:HNSCC中PD-L2高表达与N分期呈正相关(P<0.05),并且PD-L2高表达预示HNSCC患者预后不良。结论:PD-L2调控EMT促进HNSCC转移,靶向PD-L2有望成为治疗转移性HNSCC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 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2 上皮间充质转化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EGFR单抗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头颈部鳞状细胞癌专家共识(2025年版)
5
作者 薛丽琼 许婷婷 +1 位作者 郭晔 胡超苏 《中国癌症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10-522,共13页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HNSCC)是头颈部肿瘤最为常见的一种类型,其治疗效果及患者的预后并不理想,随着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单抗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HNSCC)是头颈部肿瘤最为常见的一种类型,其治疗效果及患者的预后并不理想,随着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单抗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的广泛应用,HNSCC患者的生存期虽有所延长但仍存在较大的改善空间。近年来多项研究提示,抗EGFR单抗联合ICIs治疗可带来良好的效果及安全性,已获得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和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hinese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CSCO)等发布的权威性指南推荐。然而,抗EGFR单抗联合ICIs治疗方案的应用仍处于早期探索阶段,如何在临床中规范使用仍存在诸多待解答的问题,包括其协同作用机制、在不同类型患者中的治疗价值及安全性等。CSCO头颈肿瘤专家委员会组织专家基于循证医学证据及临床实践探索,经过多轮讨论,最终形成《抗EGFR单抗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头颈部鳞状细胞癌专家共识(2025年版)》,对抗EGFR单抗与ICIs联合治疗的作用机制、分层治疗、在特殊人群中的应用及安全性等方面提出指导建议。本共识已在国际实践指南注册与透明化平台(Practice guideline REgistration for transPAREncy,PREPARE)上注册,注册号为PREPARE-2025CN666。期望本共识能够为临床医师提供更为明确和实用的指导,进一步推动该联合方案在临床实践中的合理应用,为HNSCC患者提供更多的治疗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 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单抗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联合治疗 安全性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as相关死亡结构域蛋白促进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细胞增殖能力的机制研究
6
作者 陈怡楠 郑旸 +1 位作者 曾汉林 雷鸣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04-414,共11页
目的·检测Fas相关死亡结构域蛋白(Fas-associated protein with death domain,FADD)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HNSCC)中的表达水平,并探究FADD促进HNSCC细胞增殖的分子机制。方法·利用GEPIA ... 目的·检测Fas相关死亡结构域蛋白(Fas-associated protein with death domain,FADD)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HNSCC)中的表达水平,并探究FADD促进HNSCC细胞增殖的分子机制。方法·利用GEPIA 2数据库分析肿瘤组织中FADD表达水平及其与预后的关系;通过对HNSCC组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mmunohistochemistry staining,IHC),探究FADD在正常、不典型增生和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变化;构建稳定低表达FADD的人HNSCC Fadu、HSC3细胞株,并通过蛋白印迹实验和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方法进行验证;使用LiveCyte活细胞追踪系统、克隆形成、细胞活力检测等方法探究FADD对HNSCC细胞增殖水平的调控作用;使用免疫共沉淀串联质谱(co-immunoprecipitation mass spectrum,Co-IP/MS)鉴定与FADD发生相互作用的蛋白,并应用CRISPR/Cas9技术、LiveCyte活细胞追踪系统、蛋白印迹实验等方法对与FADD相互作用的蛋白进行进一步机制研究。结果·数据库分析显示FADD在头颈鳞癌中显著高表达,并与患者不良预后相关。免疫组化染色表明FADD在HNSCC患者正常组织、不典型增生及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呈现递增趋势。在HNSCC细胞中敲低FADD后,与对照组相比,细胞的增殖能力显著降低,形成克隆数减少。Co-IP/MS结果显示,FADD与CUT样同源盒1(CUT-like homeobox 1,CUX1)蛋白存在相互作用,敲低FADD后CUX1表达水平升高。同时,在HNSCC细胞中敲除CUX1能够显著促进肿瘤细胞增殖能力。敲除CUX1可部分逆转FADD低表达引起的增殖抑制。结论·FADD在HNSCC中具有显著促癌作用,并与不良预后相关。FADD可通过与CUX1发生相互作用降低其表达水平进一步调控肿瘤细胞的增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S相关死亡结构域蛋白 CUT样同源盒1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δT细胞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中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卢若楠 毛新惠 +5 位作者 薛继尧 郑怡菁 黄良 窦玉婷 桂芸 石毅 《中国肿瘤临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3-197,共5页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HNSCC)作为一种发病率较高、预后较差的恶性肿瘤,现有的治疗手段难以显著改善患者的总体生存率。γδ T细胞是肿瘤微环境中一种兼有先天性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功能的桥梁细胞,能...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HNSCC)作为一种发病率较高、预后较差的恶性肿瘤,现有的治疗手段难以显著改善患者的总体生存率。γδ T细胞是肿瘤微环境中一种兼有先天性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功能的桥梁细胞,能有效识别并杀死HNSCC肿瘤细胞,但部分γδ T细胞亚群具有促肿瘤的能力。近年来,γδ T细胞因其显著的细胞毒活性而被选为抗肿瘤治疗的潜在免疫细胞。本文对γδ T细胞的生物学背景、在HNSCC中的作用以及γδ T细胞疗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HNSCC诊断与治疗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ΔT细胞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 免疫微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XCL趋化因子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8
作者 武旭 达林泰 +3 位作者 苏尼特 尚多 周兴安 德乐黑巴特尔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03-309,共7页
目的探讨CXCL趋化因子家族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NSCC)中的表达及作为其诊断与预后标志物的价值。方法利用公共数据库,分析HNSCC中异常表达的CXCL因子类型以及与HNSCC患者不良预后的相关性,计算CXCL家族与免疫因子浸润的相关性。结果与... 目的探讨CXCL趋化因子家族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NSCC)中的表达及作为其诊断与预后标志物的价值。方法利用公共数据库,分析HNSCC中异常表达的CXCL因子类型以及与HNSCC患者不良预后的相关性,计算CXCL家族与免疫因子浸润的相关性。结果与正常组织相比,CXCL在HNSCC组织及病理分期中存在差异表达,且与HNSCC患者更长的总生存期(OS)及免疫细胞浸润密切相关;CXCL趋化因子在HNSCC中基因功能主要富集在趋化因子活性等;KEGG通路主要富集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等;CXCL家族在HNSCC中有一定的突变率。结论基于肿瘤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CXCL家族在HNSC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与正常组织有差异,且其表达水平与免疫细胞浸润以及肿瘤预后具有相关性,可作为HNSCC预后标志物以及基因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趋化因子 生物信息学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 预后 免疫浸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免疫治疗策略在人乳头瘤病毒阳性头颈部鳞状细胞癌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9
作者 刘世一 陈中 张素欣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27,共7页
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已成为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NSCC)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与HPV阴性相比,HPV阳性HNSCC表现出以程序性死亡受体(PD)为代表的多种免疫细胞及其效应分子的表达增加。PD-1/PD-L1高表达的患者与HPV阳性HNSCC患者存活率的显... 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已成为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NSCC)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与HPV阴性相比,HPV阳性HNSCC表现出以程序性死亡受体(PD)为代表的多种免疫细胞及其效应分子的表达增加。PD-1/PD-L1高表达的患者与HPV阳性HNSCC患者存活率的显著提高相关。而HPV阳性HNSCC患者在接受抗PD-1/程序性死亡配体(PD-L1)免疫治疗后的客观缓解率、无进展生存期、总生存期等指标较HPV阴性HNSCC患者有所提高,提示HPV阳性HNSCC患者在接受抗PD-1/PD-L1免疫治疗上可能取得更好疗效。另外,PD-1/PD-L1抑制剂联合HPV癌症疫苗、双通路抑制剂等免疫治疗方案在HPV相关癌症中已发挥出独特的优势。根据HPV状态为患者制定个体化免疫治疗是一种有前景的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 人乳头瘤病毒 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 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阵列分析DDX5影响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的初步探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郭琦 刘春霞 +6 位作者 王静静 左金华 王芳 宋娇娇 于栋林 马向瑞 王文龙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10-816,共7页
目的:探讨DDX5解旋酶(DDX5)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NSCC)中的表达及作用。方法:组织微阵列芯片分析DDX5相关mRNA表达谱数据,并用R软件筛选差异mRNAs(DEGs)。使用GEPIA 2、TCGA数据库预测DDX5的表达水平。通过RT-qPCR、免疫组化、Western b... 目的:探讨DDX5解旋酶(DDX5)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NSCC)中的表达及作用。方法:组织微阵列芯片分析DDX5相关mRNA表达谱数据,并用R软件筛选差异mRNAs(DEGs)。使用GEPIA 2、TCGA数据库预测DDX5的表达水平。通过RT-qPCR、免疫组化、Western blot检测DDX5表达水平。基于高通量测序数据筛选差异circRNAs(DECs)、差异miRNAs(DEMIs)构建DDX5竞争内源性RNA网络(ceRNA)。Cytoscape软件可视化ceRNA网络图,进一步筛选出调控轴。结果:组织芯片筛选发现HNSCC中DDX5表达上调。免疫组化验证DDX5阳性染色更集中于鳞癌细胞核;qPCR结果提示DDX5 mRNA在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有临床意义(P<0.05);Western blot结果示DDX5蛋白在组织中高表达。在ceRNA网络中确定了相关HNSCC轴circRNA-039626-miR-222-5p-DDX5。结论:DDX5在HNSCC中高表达,并且circRNA-039626-miR-222-5p-DDX5轴可能是HNSCC发生发展的潜在调控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DX5解旋酶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 ceRNA 微阵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巨噬细胞关键基因的筛选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侯晓睿 李浩坤 +5 位作者 宋贻芳 常若水 薛小磊 张千兵 吴砂 王妮莎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4-180,共7页
目的 应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分析筛选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NSCC)巨噬细胞中的潜在关键基因,为HNSCC的预后提供靶点。方法 基于在线数据库,利用一致流形近似与投影(UMAP)降维,捕获巨噬细胞群;进一步通过t-分布随机近邻嵌入(tSNE)聚类降维分... 目的 应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分析筛选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NSCC)巨噬细胞中的潜在关键基因,为HNSCC的预后提供靶点。方法 基于在线数据库,利用一致流形近似与投影(UMAP)降维,捕获巨噬细胞群;进一步通过t-分布随机近邻嵌入(tSNE)聚类降维分析肿瘤组织与正常组织细胞群分布的变化并筛选差异基因的表达;运用Monocle包对关键风险基因在不同发育阶段细胞中的表达情况进行分析;利用Kaplan-Meier Plotter在线数据平台分析生存曲线;运用空间转录组技术验证关键基因在组织中的表达映射;多色荧光免疫组化进行临床样本的验证。结果 捕获得到7个巨噬细胞亚群,其中第1亚群仅存在于肿瘤组织中且分泌型磷蛋白1(SPP1)基因高富集。SPP1高表达趋向巨噬细胞M2型极化并处于细胞分化的终末阶段。SPP1+巨噬细胞糖酵解、缺氧、上皮间质化、血管生成等功能活跃,与HNSCC患者的预后呈负相关。结论 SPP1可能成为HNSCC中有价值的预后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 分泌型磷蛋白1(SPP1)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FXN3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对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安俊伊 陈必颖 +3 位作者 陈循睿 尹姗姗 边洲亮 刘峰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27-434,共8页
目的·分析线粒体相关基因SFXN3(sideroflexin 3)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HNSCC)中的表达及其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从公共数据库获取与线粒体相关的基因和TCGA-HNSCC数据集,使用生物信... 目的·分析线粒体相关基因SFXN3(sideroflexin 3)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HNSCC)中的表达及其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从公共数据库获取与线粒体相关的基因和TCGA-HNSCC数据集,使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出目标基因SFXN3。使用UALCAN数据库分析SFXN3在HNSCC患者样本中的表达,并根据TCGAHNSCC队列和GEO队列(GSE65858、GSE41613和GSE27020)对不同SFXN3表达水平的患者进行生存分析,使用TCGA-HNSCC队列和GEO队列(GSE40020、GSE210287)在治疗有应答和无应答的患者之间比较SFXN3表达水平差异。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在收集的HNSCC癌和癌旁组织验证SFXN3的表达情况,并检测SFXN3在人正常口腔上皮细胞和HNSCC肿瘤细胞系中的表达水平。构建稳定敲低SFXN3的HNSCC细胞株,使用Incucyte活细胞成像分析系统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观察SFXN3对HNSCC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将稳定敲低SFXN3的细胞和对照组细胞的总RNA进行转录组测序,对敲低组相比对照组差异表达下调的基因进行通路富集分析。结果·SFXN3在HNSCC患者肿瘤组织中高表达(P=0.000),SFXN3高表达组患者预后较差(均P<0.05);治疗无应答者SFXN3表达水平高于有应答者(P=0.008),提示不良预后。并且在收集的HNSCC肿瘤组织和HNSCC细胞系上验证了SFXN3的高表达(均P<0.05)。SFXN3的表达水平敲低后,HNSCC细胞的增殖能力下降,平板克隆形成数目减少(均P<0.05)。RNA测序显示,SFXN3敲低组的HNSCC细胞差异表达下调的基因在DNA复制、细胞周期、线粒体翻译、线粒体RNA代谢过程、线粒体基因表达等通路富集。结论·SFXN3在HNSCC中高表达,与患者预后负相关。HNSCC细胞敲低SFXN3后增殖能力和平板克隆形成能力受到抑制,可能通过影响线粒体功能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FXN3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 线粒体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中USP10的表达及其预后价值 被引量:2
13
作者 梁登桓 刘家琦 +5 位作者 李东慧 张佳佳 郭超杰 曾妍 徐江 郑军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17-421,共5页
目的:研究头颈鳞状细胞癌(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HNSCC)组织中泛素-特异性蛋白酶10(ubiquitin-specific peptidase 10,USP10)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预后价值。方法:通过UALCAN网站分析HNSCC中USP10 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水... 目的:研究头颈鳞状细胞癌(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HNSCC)组织中泛素-特异性蛋白酶10(ubiquitin-specific peptidase 10,USP10)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预后价值。方法:通过UALCAN网站分析HNSCC中USP10 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水平,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70例HNSCC组织和30例正常组织中USP10蛋白的表达,分析HNSCC中USP10的表达与临床特征和预后的关系。结果:HNSCC组织中USP10表达上调(P<0.05),且USP10的表达与分化程度相关(P<0.05)。Kaplan-Meier分析结果显示,USP10高表达组生存时间短于低表达组(P<0.05)。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淋巴转移和USP10高表达是HNSCC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HNSCC中USP10表达升高,USP10可作为HNSCC的预后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 泛素-特异性蛋白酶10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乳酸代谢相关基因的头颈部鳞状细胞癌分子亚型和临床特征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14
作者 杨紫煦 苏畅 +2 位作者 王波元 刘冲 李明贺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8-207,共10页
目的:筛选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NSCC)差异预后乳酸代谢相关基因(LRGs),构建HNSCC的LRGs预后模型,并阐明其潜在的作用机制。方法 :由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和基因表达综合(GEO)数据库获取HNSCC基因表达及临床数据,由GeneCards数据库... 目的:筛选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NSCC)差异预后乳酸代谢相关基因(LRGs),构建HNSCC的LRGs预后模型,并阐明其潜在的作用机制。方法 :由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和基因表达综合(GEO)数据库获取HNSCC基因表达及临床数据,由GeneCards数据库中获取LRGs,采用R软件筛选HNSCC的LRGs。采用单因素Cox回归分析得到预后相关基因,基于预后相关LRGs鉴定出2种不同亚型,采用Kaplan-Meier (K-M)曲线分析比较2组患者预后,采用CIBERSORT算法进行2组患者间的免疫相关分析。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和LASSO回归分析构建预后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和K-M生存曲线评估LRGs与HNSCC患者生存和预后的关系。采用GSE27020、GSE41613和GSE65858数据集验证预后模型。基于风险评分进行分组,并进行免疫相关分析和肿瘤相关评分分析。结果:通过TCGA数据库从HNSCC样本中差异分析筛选出1 196个LRGs,单因素Cox回归分析筛选出27个差异表达基因(DEGs)与HNSCC患者预后相关,根据预后相关基因鉴定出2种不同的LRGs亚型(分组1和分组2),K-M生存曲线显示分组2患者总生存期(OS)明显高于分组1,分组2患者免疫细胞浸润水平明显高于分组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和LASSO回归分析筛选出9个LRGs,包括次黄嘌呤磷酸核糖基转移酶1 (HPRT1)、淀粉样蛋白前体蛋白(APP)、糖原磷酸化酶(PYGL)、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PLAU)、大麻素受体2(CNR2)、斯钙素2(STC2)、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1 (NLRP1)、整合素连接激酶(ILK)和叉头框蛋白B1 (FOXB1),构建预后模型,K-M曲线和ROC曲线显示上述9个基因表达水平与HNSCC患者生存和预后有关联,且均具有良好的1、 2和3年生存预测作用,ROC曲线下面积(AUC)均大于0.650,且预后模型的预后预测作用在GSE27020、GSE41613和GSE65858数据集中得到验证。根据风险评分分类的患者具有可区分的免疫状态。结论:基于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出的HNSCC差异表达LRGs与HNSCC患者生存和预后有关联,由9个LRGs构建的预后模型可预测HNSCC患者的生存情况和治疗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 乳酸代谢 免疫浸润 生物信息学 LASSO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细胞转录组测序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15
作者 刘海岩 马坚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042-1048,共7页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是最常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该疾病异质性显著,病因至今仍未明确。单细胞转录组测序可以在单个细胞水平上,通过无偏、高通量和高分辨率的转录组测序获得相关数据并进行信息分析,已成为了解头颈部鳞状细胞癌发生的分子机...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是最常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该疾病异质性显著,病因至今仍未明确。单细胞转录组测序可以在单个细胞水平上,通过无偏、高通量和高分辨率的转录组测序获得相关数据并进行信息分析,已成为了解头颈部鳞状细胞癌发生的分子机制,制定预防和治疗新策略的有力工具。本文概述了单细胞转录组测序在肿瘤微环境的表征、肿瘤侵袭和转移、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与非HPV感染头颈部鳞状细胞癌和免疫治疗方面的研究成果及应用进展,旨在为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的研究与诊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转录组测序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 肿瘤微环境 人乳头瘤病毒 肿瘤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小鼠模型、细胞平台和人类临床数据对头颈部鳞状细胞癌进行系统遗传学分析
16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11-711,共1页
肺癌是全世界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癌症死亡原因。尽管手术和化疗提供了生存可能,但复发性晚期肺癌患者经常加重,且预后仍然很差。近年来,随着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治疗复发性和难治性肺癌的突破,深入了解肿瘤免疫系统越来越受到重视。... 肺癌是全世界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癌症死亡原因。尽管手术和化疗提供了生存可能,但复发性晚期肺癌患者经常加重,且预后仍然很差。近年来,随着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治疗复发性和难治性肺癌的突破,深入了解肿瘤免疫系统越来越受到重视。诱导性T细胞共刺激剂(T-cell co-stimulator,ICOS)属于B7-CD28免疫球蛋白家族,通过与唯一配体(inducible T-cell co-stimulator and its ligand,ICOSL)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肺患者 临床数据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 遗传学分析 肿瘤免疫 ICOS 刺激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MT61A的表达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中的作用及临床价值
17
作者 赵凌昆 周瑶瑶 +2 位作者 龚呈 李睿 骆惊涛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602-606,共5页
目的:探究tRNA甲基转移酶61A(tRNA methyltransferase 61A,TRMT61A)表达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HNSCC)中的作用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利用TCGA数据库对TRMT61A在泛癌中的表达水平进行分析,并对HNSCC... 目的:探究tRNA甲基转移酶61A(tRNA methyltransferase 61A,TRMT61A)表达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HNSCC)中的作用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利用TCGA数据库对TRMT61A在泛癌中的表达水平进行分析,并对HNSCC组织及正常头颈组织中TRMT61A的mRNA表达水平及预后特征进行分析。采用Western blot实验、CCK-8实验、平板克隆实验检测敲低TRMT61A后对HNSCC细胞系的细胞增殖、克隆形成能力。结果:TRMT61A在HNSCC组织中高表达,且高表达使患者的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疾病特异性生存期(disease-specific survival,DSS)显著降低。体外实验表明敲低TRMT61A能够抑制HNSCC细胞的细胞增殖与克隆形成能力。结论:TRMT61A在HNSCC的肿瘤进展中具有重要作用,TRMT61A的表达是影响HNSCC细胞增殖的重要途径,有望成为预测HNSCC患者预后的有效指标之一,可能成为HNSCC潜在的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 TRMT61A RNA甲基化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JAK2/STAT3信号通路对头颈部鳞状细胞癌化疗敏感性的影响
18
作者 孙孟宇 刘超 +3 位作者 星博凡 吴韩 任玉 周旋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1009-1015,共7页
目的:探讨Janus激酶2(Janus kinase 2,JAK2)/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STAT3)信号通路相关分子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HNSCC)中表达情况及其... 目的:探讨Janus激酶2(Janus kinase 2,JAK2)/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STAT3)信号通路相关分子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HNSCC)中表达情况及其对化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收集在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收治的60例HNSCC患者临床病理信息和组织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评估肿瘤组织中JAK2、p-STAT3^(Y705)、c-Myc和Ki-67表达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Western blot实验分析肿瘤组织中p-STAT3^(Y705)表达情况并进行临床特征相关性分析。CCK8实验检测JAK2表达对HNSCC细胞系UM-SCC1顺铂和紫杉醇化疗敏感性的影响。构建并验证稳定过表达JAK2、STAT3的HNSCC细胞稳系。Western blot实验、CCK8实验和平板克隆实验检测JAK2/STAT3通路对SCC15和UM-SCC1细胞系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影响。结果:在HNSCC中JAK2表达与p-STAT3^(Y705)(r=0.43,P<0.000 1)和c-Myc(r=0.48,P<0.01)表达相关。p-STAT3^(Y705)表达与AJCC分期(P<0.000 1)和Ki-67表达(P<0.05)呈正相关,STAT3、p-STAT3高表达与HNSCC不良预后相关。JAK2抑制剂fedratinib抑制HNSCC细胞系增殖,增强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敏感性。活化JAK2促进STAT3蛋白磷酸化。过表达STAT3逆转fedratinib增加HNSCC化疗敏感性的作用。结论:在HNSCC中JAK2/STAT3信号通路异常激活,影响HNSCC化疗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 JANUS激酶2 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 化疗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组织中脆性组氨酸三联体基因的表达 被引量:12
19
作者 殷德涛 董明敏 卢秀波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48-550,共3页
目的 :研究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组织 (HNSCC)中脆性组氨酸三联体 (FHIT)基因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 ,检测 80例HNSCC及 4 1例正常鳞状上皮标本中FHIT的表达。结果 :HN SCC及正常鳞状上皮组织中FHIT的阳性... 目的 :研究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组织 (HNSCC)中脆性组氨酸三联体 (FHIT)基因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 ,检测 80例HNSCC及 4 1例正常鳞状上皮标本中FHIT的表达。结果 :HN SCC及正常鳞状上皮组织中FHIT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5 3.75 % (4 3/80 ) ,10 0 % (4 1/4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HNSCC中 ,有淋巴结转移组与无淋巴结转移组FHIT的阳性率分别为 37.1% (13/35 )和 6 6 .7% (30 /45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结论 :HNSCC的发生、演进中FHIT起重要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 脆性组氨酸三联体 基因表达 组织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KK1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中的临床价值及其调控因子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守凯 何健 +1 位作者 卫旭东 梁丹茹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794-800,共7页
目的:探讨Dickkopf-1(DKK1)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HNS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调控机制。方法:基于TCGA数据库分析DKK1在HNSC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甲基化位点与预后的关系。用GO和KEGG基因富集法分析D... 目的:探讨Dickkopf-1(DKK1)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HNS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调控机制。方法:基于TCGA数据库分析DKK1在HNSC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甲基化位点与预后的关系。用GO和KEGG基因富集法分析DKK1富集基因的信号通路。用STRING分析DKK1蛋白与其他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利用TargetScan分析调控DKK1表达的miRNA,并通过TRRUST网站分析DKK1的转录因子。结果:DKK1基因在HNSCC组织中高表达(P<0.01),其表达水平与患者HPV状态、年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显著相关(均P<0.05);DKK1高表达HNSCC患者的预后较低表达者差(P<0.01)。DKK1存在19个甲基化位点,其中12个在癌组织与正常组织间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1个与HNSCC的预后显著关联(P<0.05)。此外,miRNA、circRNA、lincRNA、转录因子等也参与DKK1的调控,共获取5个DKK1相关的PPI网络可能参与HNSCC的发生、发展、侵袭和转移。结论:DKK1在HNSCC组织中高表达,并且是HNSCC患者预后差的危险因素,DKK1在HNSCC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有望成为HNSCC治疗的潜在靶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CKKOPF-1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 甲基化 预后 靶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