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约束系统误用对6岁儿童乘员头颈部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李海岩 李健 +2 位作者 贺丽娟 崔世海 阮世捷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43-149,162,共8页
目的探讨汽车在正面碰撞过程中,约束系统误用对乘坐于后排的6岁儿童乘员头颈部损伤的影响。方法基于已验证的6岁儿童有限元模型,根据ECE R44法规进行加载,在Pam-Crash软件中模拟正确以及错误使用约束系统下的汽车正面碰撞。结果仅使用... 目的探讨汽车在正面碰撞过程中,约束系统误用对乘坐于后排的6岁儿童乘员头颈部损伤的影响。方法基于已验证的6岁儿童有限元模型,根据ECE R44法规进行加载,在Pam-Crash软件中模拟正确以及错误使用约束系统下的汽车正面碰撞。结果仅使用增高垫时,儿童颈部作用力、力矩最小,但最大颅内压力、最大应力、脑组织最大主应变远大于其损伤阈值,会导致儿童头部产生致命的脑损伤;仅使用成人三点式安全带时,儿童颈部作用力、力矩最大,会对儿童颈部造成严重损伤。结论两种错误使用约束系统的方法加重了6岁儿童头部和颈部的损伤,只有正确使用约束系统,才能对6岁儿童头颈部起到最好的保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约束系统误用 有限元模型 正面碰撞 头颈部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坐姿的6岁儿童乘员在MPDB碰撞测试中头颈部损伤评价 被引量:7
2
作者 李海岩 王彦鑫 +2 位作者 贺丽娟 吕文乐 崔世海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793-1799,1824,共8页
本文中建立了具有详细解剖学结构且经过验证的3种不同坐姿6岁儿童乘员有限元模型,并施加以某款SUV 50%重叠移动渐进变形壁障(mobile progressive deformable barrier,MPDB)碰撞试验获得的减速度曲线,通过对比不同坐姿下头颈部运动学和... 本文中建立了具有详细解剖学结构且经过验证的3种不同坐姿6岁儿童乘员有限元模型,并施加以某款SUV 50%重叠移动渐进变形壁障(mobile progressive deformable barrier,MPDB)碰撞试验获得的减速度曲线,通过对比不同坐姿下头颈部运动学和脑组织生物力学参数,探究坐姿对6岁儿童头颈部损伤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MPDB碰撞工况中,头部旋转载荷是造成头部损伤的主要原因,且坐姿角度的增加会导致脑组织惯性损伤风险增大,但颈部损伤风险并无增加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姿态 儿童乘员 MPDB测试 头颈部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栓塞治疗114例创伤性头颈部血管病变 被引量:3
3
作者 秦尚振 马廉亭 +8 位作者 余泽 徐国政 龚杰 杨铭 胡军民 姚国杰 熊用春 潘力 张新元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328-330,共3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治疗创伤性头颈部血管病变的方法。方法以血管内栓塞方法治疗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TCCF)100例,假性动脉瘤(FA)10例及动静脉瘘(AVF)4例。76例采用可脱球囊,10例用钨丝微螺旋圈,9例为两者联... 目的探讨血管内治疗创伤性头颈部血管病变的方法。方法以血管内栓塞方法治疗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TCCF)100例,假性动脉瘤(FA)10例及动静脉瘘(AVF)4例。76例采用可脱球囊,10例用钨丝微螺旋圈,9例为两者联合应用,12例用弹簧圈,另7例分别用肌块和IBCA栓塞。结果114例均治愈,除1例遗轻偏瘫外,均无并发症。病灶完全栓塞111例(974%)。采用可脱球囊、钨丝螺旋圈或二者联合栓塞的85例TCCF中,保持颈内动脉通畅77例(906%)。经一次栓塞治愈者100例(877%)。结论血管内栓塞治疗是头颈部创伤性血管损伤的首选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头颈部损伤 血管病变 血管内栓塞 栓塞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虐待和忽视与口腔医学专业的关系 被引量:2
4
作者 Stephen A.Jessee 吕环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22-425,共4页
关键词 儿童虐待 口腔医学专业 医疗卫生工作人员 社会经济阶层 忽视 医学专业人员 头颈部损伤 口腔医师 发生率 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