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头颈部动脉支架植入围手术期患者血清NETs标志物的动态变化
1
作者 李涛 吴宇伦 +12 位作者 王小雅 李也 陆家梁 路子微 党美娟 赵莉莉 坚雅婷 王何莹 张磊 卜宁 李雯娴 樊洪 张桂莲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137-1145,共9页
目的探讨头颈部动脉支架植入后血清中性粒细胞外陷阱(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NETs)标志物瓜氨酸化组蛋白3(citrullinated histone 3,cit-H3)及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水平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因... 目的探讨头颈部动脉支架植入后血清中性粒细胞外陷阱(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NETs)标志物瓜氨酸化组蛋白3(citrullinated histone 3,cit-H3)及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水平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因头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性大动脉狭窄行支架植入术的患者,分别于术前空腹24 h内,术后6、12、24、48 h采集患者静脉血,测定血清ci t-H3及M PO水平。采用经Greenhouse-Geisser校正的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患者围手术期不同时间点血清cit-H3及MPO水平的动态变化趋势。根据支架植入部位(颅内vs.颅外)、支架植入数目(1个vs.2个)、责任血管是否为症状性狭窄,以及手术时脑梗死是否处于急性期(病程≤14 d),对血清cit-H3及MPO水平的变化进行亚组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48例患者,平均年龄为(61.8±8.4)岁,男性42例(87.5%)。在整体患者中,血清cit-H3在术前及术后6、12、24、48 h的水平分别为(54.50±6.48)ng/mL、(56.73±6.50)ng/mL、(71.27±7.35)ng/mL、(53.53±17.35)ng/mL和(52.22±5.45)ng/mL;血清MPO在术前及术后6、12、24、48 h的水平分别为(25.45±6.67)ng/mL、(26.29±6.75)ng/mL、(28.28±7.68)ng/mL、(31.55±9.09)ng/mL和(28.68±7.61)ng/mL,两者术后水平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趋势,整体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2;P=0.022)。颅外及颅内支架亚组、1个及2个支架亚组、症状性狭窄亚组及非急性期亚组的血清cit-H3水平均于术后12 h达到峰值。颅内支架亚组的血清MPO水平于术后12 h达到峰值,2个支架亚组、症状性狭窄亚组及非急性期亚组的血清MPO水平均于术后24 h达到峰值。结论头颈部动脉支架植入术后48 h内,血清NETs标志物cit-H3和MPO水平呈现先升高后恢复至术前水平的变化趋势,这种趋势在症状性狭窄患者中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动脉支架植入 髓过氧化物酶 瓜氨酸化组蛋白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