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X线头颅侧位定位片硬组织形态二维有限元分析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5
1
作者 田杰 林珠 +2 位作者 杭洽时 杜原宏 刘忠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29-131,共3页
目的:建立X线头颅侧位定位片硬组织形态二维有限元分析模型。方法:基于有限元分析的原理,选择头颅侧位定位片硬组织标志点作为节点,按照解剖结构及结构间关系对硬组织进行单元划分。结果:选择头颅侧位定位片硬组织标志点53个作... 目的:建立X线头颅侧位定位片硬组织形态二维有限元分析模型。方法:基于有限元分析的原理,选择头颅侧位定位片硬组织标志点作为节点,按照解剖结构及结构间关系对硬组织进行单元划分。结果:选择头颅侧位定位片硬组织标志点53个作为节点,将正中矢状面颅颌面硬组织划分成37个三角形单元,建立了一个较为全面的头颅侧位定位片硬组织形态二维有限元分析模型。结论:该模型可用于颅颌面硬组织在正中矢状面上的形态特征及因生长、正畸矫治、正颌手术引起的形态变化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颅侧位定位片 X线头影测量 硬组织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腭骨厚度CBCT与头颅定位测量值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刘承灵 王军 +2 位作者 任卫萍 周瑞 栗震亚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97-300,共4页
目的:研究腭骨厚度CBCT与头颅定位测量值之间的关系。方法:拍摄31位错牙合畸形初诊患者的CBCT和头颅定位侧位片,腭骨厚度测量方法:前后向从双侧上颌第一、第二前磨牙接触点(P1P2)到双侧上颌第一、第二磨牙接触点(M1M2),CBCT测量... 目的:研究腭骨厚度CBCT与头颅定位测量值之间的关系。方法:拍摄31位错牙合畸形初诊患者的CBCT和头颅定位侧位片,腭骨厚度测量方法:前后向从双侧上颌第一、第二前磨牙接触点(P1P2)到双侧上颌第一、第二磨牙接触点(M1M2),CBCT测量值取偏心距1.5~10 mm。所得数据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分析。结果:P1P2和P2测量平面上,CBCT在1.5mm和5mm偏心距时的腭骨厚度测量值小于头颅定位测量值(P〈0.05);偏心距为10mm时所有测量平面的CBCT测量值与头颅定位测量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各个偏心距上CBCT测量值及头颅定位测量值均从P1P2点向M1M2点递减。结论:10 mm偏心距时CBCT测量值与头颅定位测量值最为接近。P1P2测量平面上偏心距为5mm和7.5mm区域相对安全,可以考虑植入微种植体支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腭骨厚度 CBCT 头颅定位 微种植体支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矫正器治疗安氏Ⅱ类错颌软组织侧貌变化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黄妙琼 冯航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20期2324-2325,共2页
目的:通过对下颌后缩畸形安氏Ⅱ类错颌患者进行功能治疗,测量分析治疗前后的软组织侧貌的变化,评价功能治疗对软组织侧貌的改变作用。方法:20例下颌后缩型Ⅱ类错颌病例,年龄9~14岁,男8例,女12例,全部病例在混合牙列期及恒牙早期采用Twi... 目的:通过对下颌后缩畸形安氏Ⅱ类错颌患者进行功能治疗,测量分析治疗前后的软组织侧貌的变化,评价功能治疗对软组织侧貌的改变作用。方法:20例下颌后缩型Ⅱ类错颌病例,年龄9~14岁,男8例,女12例,全部病例在混合牙列期及恒牙早期采用Twin-block功能矫正器矫正骨骼的矢状关系,时间6~9月,恒牙期采用固定矫正器进行精细调整,治疗前后分别进行头颅定位侧位片的软组织测量,比较治疗前后软组织侧貌的变化。结果:软组织侧貌的改变为:面突角治疗后比治疗前减少2.035°;颏突角增加1.99°;上唇-审美平面距减少1.223mm;下唇-审美平面距减少1.2875mm;下唇厚度减少2.8475mm;下唇凹厚度增加1.8705mm。结论:功能矫正器结合固定矫正器治疗下颌后缩畸形对患者的软组织侧貌的改善有较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畸形 正畸矫正器 软组织貌变化 功能矫正器 功能治疗 安氏Ⅱ类 错颌 下颌后缩畸形 头颅定位 固定矫正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例大龄单纯腭裂未手术患者的软组织侧貌评价
4
作者 陈振琦 陈林玲 王国民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238-1240,共3页
目的评价大龄单纯腭裂未手术患者软组织侧貌特征。方法20例单纯腭裂未手术患者,年龄>16岁,中位年龄18.4岁。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进行软组织侧貌描绘及测量分析;以相同年龄及性别结构的单纯腭裂术后者和安氏Ⅰ类正常者作为对照。测量... 目的评价大龄单纯腭裂未手术患者软组织侧貌特征。方法20例单纯腭裂未手术患者,年龄>16岁,中位年龄18.4岁。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进行软组织侧貌描绘及测量分析;以相同年龄及性别结构的单纯腭裂术后者和安氏Ⅰ类正常者作为对照。测量数据以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ANOVA检验。结果单纯腭裂未手术患者上唇上部存在后缩,而唇缘处基本正常;下唇形态基本正常。结论单纯腭裂未手术患者的软组织侧貌与相应硬组织特征基本一致,软组织有一定掩饰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腭裂 头颅定位 软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侧下颌骨矢状劈开截骨后退术对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上气道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刚 张良 李长顺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938-941,共4页
目的:通过头颅定位侧位片分析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行双侧下颌支矢状劈开后退术前后上气道变化。方法:就诊于2016年1月~2019年6月徐州市口腔医院25例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男性13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22.15岁。术前后均拍摄头颅定位侧位... 目的:通过头颅定位侧位片分析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行双侧下颌支矢状劈开后退术前后上气道变化。方法:就诊于2016年1月~2019年6月徐州市口腔医院25例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男性13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22.15岁。术前后均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术中双侧下颌行矢状劈开行完成后退。术后1周,1月,3月及6个月分别测量上气道矢状向间隙变化,包括鼻咽、软腭、舌根及会厌后区,并评估舌骨位置改变。结果:术后上气道三处解剖平面(软腭、舌根及会厌后区)均出现矢状向缩小;男性舌骨位置较女性向后下方移位明显。不同性别间之间上气道间隙变化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骨性Ⅲ错颌畸形患者行下颌骨升支矢状劈开后退术后,上气道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缩窄及舌骨下后方移位。下颌骨后退距离过大可能导致阻塞性睡眠呼吸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颅定位 上气道 下颌骨矢状劈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畸治疗中不同治疗时间对支抗牙根吸收影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李春雷 李长霞 朱双林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3期271-273,共3页
目的 :探讨不同的治疗时间在正畸治疗中对支抗牙根吸收的影响。方法 :选用 160例经方丝弓矫治器固定矫治治疗的病人 ,分为长期组和短期组两组 ,每组病人治疗前后分别拍摄头颅侧位定位片 ,配对测量正畸治疗前后支抗牙根长度 ,将牙根长度... 目的 :探讨不同的治疗时间在正畸治疗中对支抗牙根吸收的影响。方法 :选用 160例经方丝弓矫治器固定矫治治疗的病人 ,分为长期组和短期组两组 ,每组病人治疗前后分别拍摄头颅侧位定位片 ,配对测量正畸治疗前后支抗牙根长度 ,将牙根长度改变量进行统计分析 ,并评价牙根吸收情况。结果 :长期组和短期组正畸治疗前后支抗牙根长度改变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0 1)。但两组之间不同的吸收量除了上前牙支抗组有统计学意义 (P <0 1)外 ,其余各组均没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正畸 治疗时间 支抗牙 牙根吸收 临床研究 头颅侧位定位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颈椎骨龄定量分期的常用参数的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陈莉莉 林久祥 许天民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28-732,共5页
目的探讨颈椎骨龄定量分期常用的敏感参数。方法从901位中小学生中挑选87位(女55,男32)正常个体,每年定期拍摄头颅侧位片及手腕骨片,连续6年,组成8~18岁混合纵向资料。不参照Lamparski图谱,而是以当今国际上广泛公认的Fishman手腕骨... 目的探讨颈椎骨龄定量分期常用的敏感参数。方法从901位中小学生中挑选87位(女55,男32)正常个体,每年定期拍摄头颅侧位片及手腕骨片,连续6年,组成8~18岁混合纵向资料。不参照Lamparski图谱,而是以当今国际上广泛公认的Fishman手腕骨龄分期法(SMI)为金标准,研究第2~5颈椎形态变化的特征。结果通过对相关的颈椎参数进行非参数曲线拟合、相关系数比较和变量聚类,选择出最具代表性的颈椎骨龄定量分期参数。结论颈椎骨龄分期参数的选择,对临床定性定量评价颈椎骨龄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骨龄 Lamparski图谱 手腕骨 Fishman骨龄分期法 头颅侧位定位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畸治疗中年龄对支抗牙根吸收影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李春雷 李长霞 +1 位作者 朱双林 王大为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8期1658-1658,1661,共2页
关键词 牙根吸收 牙根长度 头颅侧位定位片 正畸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南方广东省10~15岁儿童颈椎骨发育与正畸治疗 被引量:14
9
作者 林界伟 严开仁 《口腔医学纵横》 CSCD 1995年第4期229-231,共3页
作者利用X线头颅侧位定位片测定颅面结构和颈椎发育程度,研究179中国南方广东省10~15岁儿童颈椎骨发育与年龄的关系。结果显示随年龄的增长,颈椎骨C2~C6的面积逐渐递增,而且形态呈规律性改变。女性比男性早熟1~2年... 作者利用X线头颅侧位定位片测定颅面结构和颈椎发育程度,研究179中国南方广东省10~15岁儿童颈椎骨发育与年龄的关系。结果显示随年龄的增长,颈椎骨C2~C6的面积逐渐递增,而且形态呈规律性改变。女性比男性早熟1~2年,但形态规律无性别差异。分析和建立了中国南方广东省10~15岁儿童颈椎发育的一系列标准.为临床诊治正畸病人评定骨龄提供一个简便经济而实用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骨 骨龄 头颅侧位定位片 儿童 错HE 正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颌偏斜患者颌面结构及其颈椎姿势生长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梁莉 丁寅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4年第6期616-618,共3页
目的 :研究下颌偏斜患者颌面结构及颈椎姿势的生长变化趋势。方法 :对 2 0例儿童下颌偏斜患者 ,2 0例成人下颌偏斜患者及 2 0例儿童正常咬合者 ,2 0例成人正常咬合者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 ,进行头影测量分析及统计学分析。结果 :下颌偏斜... 目的 :研究下颌偏斜患者颌面结构及颈椎姿势的生长变化趋势。方法 :对 2 0例儿童下颌偏斜患者 ,2 0例成人下颌偏斜患者及 2 0例儿童正常咬合者 ,2 0例成人正常咬合者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 ,进行头影测量分析及统计学分析。结果 :下颌偏斜患者成人组的咬合平面、下颌平面倾斜度及颈椎弯曲度大于儿童组而颈椎的倾斜度小于儿童组 ,患者头颈呈前倾 ,前伸位。结论 :随着年龄的增大 ,偏颌畸形可能逐渐影响颌面形态及颈椎姿势。下颌偏斜患者应尽早矫治 ,在矫治颌面畸形的同时还应矫正异常的颈椎姿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偏斜 颌面形态 颈椎姿势 生长 头颅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线头影测量Coben分析法在安氏Ⅲ类错诊断中的意义
11
作者 庄金良 陈远萍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639-640,共2页
Coben分析法是1955年Coben提出的一种x线头影测量分析方法,在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上测量面部的深度和高度,是以线距测量为主的分析方法,通过各测量值相互间的关系来分析颅面结构的特征^(1)。冯小东等研究认为,Co-ben分析法在骨性安... Coben分析法是1955年Coben提出的一种x线头影测量分析方法,在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上测量面部的深度和高度,是以线距测量为主的分析方法,通过各测量值相互间的关系来分析颅面结构的特征^(1)。冯小东等研究认为,Co-ben分析法在骨性安氏Ⅲ类错殆畸形的诊断、提供正确的矫治设计依据及颌面生长发育的研究上,比角度分析更直观,更容易理解,具有临床应用价值。本文将对Coben分析法在安氏Ⅲ类错黯诊断及制定矫治计划中的意义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BEN分析法 X线头影测量 安氏Ⅲ类 诊断 x线头颅定位 X线头影测量分析 颌面生长发育 临床应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颌第二磨牙牙根的发育情况与颈椎骨龄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柯华峰 刘莉 +1 位作者 田军 武传君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1-104,共4页
目的:研究下颌第二磨牙牙根的发育阶段和颈椎骨龄的关系。方法:来自500位患者的曲面断层和头颅定位侧位片,223名男性和277名女性,年龄在9-18岁之间,分别用Demirjian index(DI)和改良颈椎分期法(CVMI)来评估患者的下颌第二磨牙和... 目的:研究下颌第二磨牙牙根的发育阶段和颈椎骨龄的关系。方法:来自500位患者的曲面断层和头颅定位侧位片,223名男性和277名女性,年龄在9-18岁之间,分别用Demirjian index(DI)和改良颈椎分期法(CVMI)来评估患者的下颌第二磨牙和颈椎骨骼成熟情况。结果:DI和CVMI具有高度相关性。其中DI的E阶段与CVMIⅡ(生长发育高峰期前期)相关,DI的F和G阶段与CVMIⅢ、Ⅳ(生长发育高峰期)相关,DI的H阶段与CVMIⅤ、Ⅵ(成熟完成期)相关。结论:DI和CVMI具有显著相关性,临床可以利用下颌第二恒磨牙的牙根发育情况判断机体的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第二磨牙 Demirjian index(DI) 改良颈椎分期法 曲面断层 头颅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