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头部屈伸角度对正常青年人静态坐位平衡的影响
被引量:
2
1
作者
王萍
戴东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1年第11期1083-1084,共2页
目的探索头部不同屈伸角度对正常青年人静态坐位平衡功能的影响,获得使静态坐位平衡功能最好和最差的头部屈伸角度。方法选取34名健康在校大学生。受试者闭目,分别取头部中立位、前屈15°、前屈30°、前屈45°、后伸15°...
目的探索头部不同屈伸角度对正常青年人静态坐位平衡功能的影响,获得使静态坐位平衡功能最好和最差的头部屈伸角度。方法选取34名健康在校大学生。受试者闭目,分别取头部中立位、前屈15°、前屈30°、前屈45°、后伸15°、后伸30°,测重心移动轨迹长度。结果重心移动轨迹长度的平均值由小到大依次为:前屈30°、中立位、前屈15°、前屈45°、后伸15°、后伸30°;其中头部前屈30°、中立位、前屈15°时的重心移动轨迹长度均值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正常青年静态坐位平衡,以头部中立位-前屈30°之间最稳定,头部后伸30°时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态坐位平衡
头部屈伸角度
正常青年人
重心移动轨迹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头部屈伸角度对正常青年人静态坐位平衡的影响
被引量:
2
1
作者
王萍
戴东
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康复医学院
北京博爱医院作业疗法科
出处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1年第11期1083-1084,共2页
文摘
目的探索头部不同屈伸角度对正常青年人静态坐位平衡功能的影响,获得使静态坐位平衡功能最好和最差的头部屈伸角度。方法选取34名健康在校大学生。受试者闭目,分别取头部中立位、前屈15°、前屈30°、前屈45°、后伸15°、后伸30°,测重心移动轨迹长度。结果重心移动轨迹长度的平均值由小到大依次为:前屈30°、中立位、前屈15°、前屈45°、后伸15°、后伸30°;其中头部前屈30°、中立位、前屈15°时的重心移动轨迹长度均值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正常青年静态坐位平衡,以头部中立位-前屈30°之间最稳定,头部后伸30°时最差。
关键词
静态坐位平衡
头部屈伸角度
正常青年人
重心移动轨迹长度
Keywords
static sitting balance
head flexion/extension angle
normal youth
track length of the centre of gravity
分类号
G804.64 [文化科学—运动人体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头部屈伸角度对正常青年人静态坐位平衡的影响
王萍
戴东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