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头塘小流域退耕地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坡面径流和产沙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苏志豪 郎南军 +1 位作者 蔡烁 杨卿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783-785,815,共4页
建立坡面径流观测场,对头塘小流域退耕还林中几种不同植被恢复模式的径流量、产沙量进行了定点观测。结果表明: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不同坡度等级、两者的交互效应对坡面径流系数、产沙量影响均比较显著。乔灌草模式在产沙量、径流系数方... 建立坡面径流观测场,对头塘小流域退耕还林中几种不同植被恢复模式的径流量、产沙量进行了定点观测。结果表明: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不同坡度等级、两者的交互效应对坡面径流系数、产沙量影响均比较显著。乔灌草模式在产沙量、径流系数方面均为最小,其水土保持功能最大,其次为灌草模式。随着坡度的增大,径流系数与产沙量均有增大趋势。进一步研究和完善乔灌草的生态经营技术体系,提高该类退耕种植植被恢复模式的调蓄降雨能力,对指导退耕还林及植被经营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植被模式 坡度 径流系数 泥沙量 头糖小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