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头皮按摩对改善肢体血流量的初步观察——按摩作用机理探讨
1
作者 蒋冠琳 邓全忠 《体育科学》 1987年第3期53-55,95,共4页
本文系采用现代化手段来观察传统按摩时下肢血流量的变化,探讨按摩机理。结果发现约有72.5%的受试者于停止按摩后即刻,肢体血流量增加了0.8(男)和0.56(女)毫升/分钟/每百毫升组织(P<0.01);按摩前后的心率和下肢皮温无显著变化。该... 本文系采用现代化手段来观察传统按摩时下肢血流量的变化,探讨按摩机理。结果发现约有72.5%的受试者于停止按摩后即刻,肢体血流量增加了0.8(男)和0.56(女)毫升/分钟/每百毫升组织(P<0.01);按摩前后的心率和下肢皮温无显著变化。该结果提示:①血流量的增加乃是按摩刺激腧穴,输通经络调节整体功能的一种反应。②按摩时,位于按摩区下方的大脑皮层运动区也同时受到间接刺激,从而引起肢体血管舒缩反应。③头皮按摩可作为治疗偏瘫、外周血管病的康复手段;对于改善肢体组织营养,促进健康也是个有效的保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量 头皮按摩 受试者 大脑皮层运动区 生理效应 整体功能 肢体 外周血管病 下肢 血管舒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