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3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王艳昕从心肝脾自拟肝脾调神方治疗持续性姿势性知觉性头晕的临床经验
1
作者 王颖 王艳昕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5年第3期440-445,共6页
持续性姿势性知觉性头晕(persistent postural perceptual dizziness,PPPD)近年来就诊病例呈上升趋势。该疾病于2017年才被《国际前庭疾病分类》进行明确的定义,因此对于其发病机制的研究尚不明确,其发作诱因较为复杂,并且该疾病对病人... 持续性姿势性知觉性头晕(persistent postural perceptual dizziness,PPPD)近年来就诊病例呈上升趋势。该疾病于2017年才被《国际前庭疾病分类》进行明确的定义,因此对于其发病机制的研究尚不明确,其发作诱因较为复杂,并且该疾病对病人的精神、心理影响颇深,病人日常生活遭受限制,且西药治疗方案有限。从症候上讲,PPPD属于中医的“眩晕”与“郁病”之合病。王艳昕,教授,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二科主任,不仅被誉为安徽省名中医,也成立了王艳昕安徽省名中医工作室,是研究团队中的核心成员,王教授也是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睡眠分会副主任委员、安徽省神经科学学会常务理事,以及中国中药学会脑病分会眩晕学组常委、安徽省中医药学会脑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20余年来致力于脑病研究,临床经验丰富。王教授总结得出:PPPD当从虚实论治,病机不外乎累及心肝脾,肝失疏泄,脾失建运,心神失养而发此病,治以疏肝解郁,养血安神,化痰健脾,治疗上方以自拟方肝脾调神方,结合虚实进行诊治,多年临床工作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经验。作者有幸跟师,现将王师治疗PPPD的临床经验总结如下,以飨同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性姿势性知觉性头晕 脏腑论治 临床经验 王艳昕 肝脾调神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清阳不升”理论探讨持续性姿势-感知性头晕的辨证施治思路
2
作者 张永辉 张道培 +5 位作者 张怀亮 王伟涛 王昱斐 黄一帆 练梦园 王俪霖 《中国医药导报》 2025年第5期167-171,共5页
持续性姿势-感知性头晕(PPPD)是一种慢性前庭功能障碍性疾病,以持续非旋转性头晕、走路不稳为主要症状,属于中医学“眩晕”范畴。“清阳不升”理论认为,其基本病机为清阳之气不能上升濡润脑窍,脑髓失养而引发头晕,以脾肾虚弱、清阳化源... 持续性姿势-感知性头晕(PPPD)是一种慢性前庭功能障碍性疾病,以持续非旋转性头晕、走路不稳为主要症状,属于中医学“眩晕”范畴。“清阳不升”理论认为,其基本病机为清阳之气不能上升濡润脑窍,脑髓失养而引发头晕,以脾肾虚弱、清阳化源不足、升举无力为本,以枢机不利、气机升降失调、痰气瘀阻塞清阳为标,有正虚、邪实两个方面,两者常互为因果。临证治疗当以养其真、顺其性、降其浊为治疗原则。本文基于“清阳不升”理论,详细阐释PPPD病机内涵,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辨证论治思路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性姿势-感知性头晕 “清阳不升” 气机升降 理论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苓桂术甘汤合泽泻汤治疗痰湿中阻型持续性姿势-感知性头晕临床观察
3
作者 肖丁 顾兆一 韩晓丹 《西部中医药》 2025年第1期136-139,共4页
目的:观察苓桂术甘汤合泽泻汤治疗持续性姿势-感知性头晕(persistent postural-perceptual dizziness,PPP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2例PPPD痰湿中阻型患者完全随机分组后,以1∶1的比例系统随机分为治疗组26例,对照组26例,因不能配合随访工... 目的:观察苓桂术甘汤合泽泻汤治疗持续性姿势-感知性头晕(persistent postural-perceptual dizziness,PPP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2例PPPD痰湿中阻型患者完全随机分组后,以1∶1的比例系统随机分为治疗组26例,对照组26例,因不能配合随访工作,治疗组脱落2例,对照组脱落3例,最终治疗组24例,对照组23例。对照组采用前庭康复训练治疗,治疗组在前庭康复训练基础上联合苓桂术甘汤合泽泻汤治疗。其中中药治疗2周,前庭康复训练治疗1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眩晕残障程度评定量表(dizziness handicap inventory,DHI)评分、眩晕程度分级评分、中医证候评分量表和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HADS)评分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DHI、眩晕程度分级和HADS评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87.5%(21/24)]高于对照组[60.9%(14/23)](P<0.05)。结论:苓桂术甘汤合泽泻汤联合前庭康复训练治疗痰湿中阻型PPPD疗效确切,可减轻临床症状和精神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性姿势-感知性头晕 苓桂术甘汤 泽泻汤 前庭康复训练 痰湿中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庭康复治疗在持续性姿势-感知性头晕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4
作者 江宗泽 刘柯伶 《当代医药论丛》 2025年第3期76-79,共4页
目的:分析给予持续性姿势-感知性头晕(PPPD)患者前庭康复(VR)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4月就诊于重庆市涪陵区人民医院的40例PPPD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药物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口... 目的:分析给予持续性姿势-感知性头晕(PPPD)患者前庭康复(VR)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4月就诊于重庆市涪陵区人民医院的40例PPPD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药物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口服药物基础上联合个体化的VR治疗。以眩晕残障量表(DHI)、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评分为评价指标,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的基线DHI、HADS抑郁分量表(HADS-D)、HADS焦虑分量表(HADS-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个月、2个月及3个月时,两组DHI评分均呈下降趋势,且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降低更为显著(P<0.05)。随访1个月时,两组HADS-A、HADS-D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个月、3个月时,观察组HADS-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个月时,两组HADS-D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时,观察组HADS-D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R治疗能改善PPPD患者的前庭症状及负性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性姿势-感知性头晕 前庭康复治疗 眩晕残障量表 医院焦虑抑郁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的临床观察
5
作者 李秀玲 滕鑫 +1 位作者 刘寅 孙莉 《中国民间疗法》 2024年第21期69-73,共5页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PPP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0例PP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在此基础上研究组联合认知行为疗法干...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PPP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0例PP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在此基础上研究组联合认知行为疗法干预,连续治疗12周。分别在治疗第4、8、12周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进行比较,同时通过平衡筛查测试比较患者的静态平衡能力。结果:治疗过程中,对照组脱落2例,研究组脱落1例。治疗第4、8、12周,对照组总有效率依次为48.28%(28/58)、68.97%(40/58)、79.31%(46/58),研究组总有效率依次为64.41%(38/59)、76.27%(45/59)、81.36%(48/59),其中两组患者第4、8周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4、8周,两组患者汉密尔顿焦虑量表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睁眼无软垫、睁眼有软垫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闭眼无软垫、闭眼有软垫评分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闭眼无软垫、闭眼有软垫评分较治疗前稍有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晕针、断针或滞针等不良事件。对照组中有1例患者治疗初期出现口干、便秘等症状,经临床医生判定与本研究无关,经及时处理后,不适症状消失。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认知行为疗法在改善患者头晕及焦虑、抑郁情绪等方面疗效显著,能调整患者静态平衡能力,改变患者对疾病的不良认知,缩短治疗周期,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降低跌倒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 眩晕 醒脑开窍针刺法 认知行为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倍他司汀联合前庭功能康复训练对中重度持续性姿势-感知性头晕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刘晓东 王淑楠 洪丽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5期108-109,121,共3页
目的探讨倍他司汀联合前庭功能康复训练(VRT)对中重度持续性姿势-感知性头晕(PPPD)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21年5月~2023年5月期间于本院神经内科门诊医治的62例中重度PPPD患者,利用简单随机分组分为研究组(使用倍他司汀联合VRT治... 目的探讨倍他司汀联合前庭功能康复训练(VRT)对中重度持续性姿势-感知性头晕(PPPD)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21年5月~2023年5月期间于本院神经内科门诊医治的62例中重度PPPD患者,利用简单随机分组分为研究组(使用倍他司汀联合VRT治疗)和对照组(使用倍他司汀治疗),每组患者各31例,均持续治疗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前庭症状、平衡功能、眩晕程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32%,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7.74%,研究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前庭症状指数(VSI)评分较对照组低,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眩晕程度(身躯、情感及功能)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发生胃部不适、口干、头痛、皮肤瘙痒的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倍他司汀联合VRT能有效改善中重度PPPD患者平衡功能,减轻眩晕程度,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倍他司汀 前庭功能康复训练 中重度持续性姿势-感知性头晕 平衡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度洛西汀联合黄连温胆汤对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的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程万仁 曹昌军 +3 位作者 王飞 郑应平 任超 陈季玮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4年第1期130-133,共4页
目的:观察在度洛西汀基础上联合使用黄连温胆汤,研究其对痰浊中阻型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3年3月就诊的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的患者,其中共有40例患者为痰浊中阻证。随机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在对照... 目的:观察在度洛西汀基础上联合使用黄连温胆汤,研究其对痰浊中阻型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3年3月就诊的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的患者,其中共有40例患者为痰浊中阻证。随机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在对照组患者群体中,提供度洛西汀口服治疗方案,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黄连温胆汤。在持续4周治疗后,分析2组在治疗前后分数,判断数据是否具备统计学意义。结果:在持续4周的疗程后,患者的HAMA、HAMD、DHI分数均出现明显的下滑;从DHI、HAMA评分上看,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分数相比前者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从HAMD评分结果看,2组数据无明显差异;在安全性指标方面2组无明显差异。结论:黄连温胆汤联合度洛西汀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使患者头晕、焦虑、抑郁等情况得到缓解;黄连温胆汤在头晕、焦虑等临床症状效果佳,在抑郁等临床症状效果不明显,临床运用黄连温胆汤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 痰浊中阻 黄连温胆汤 度洛西汀 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治疗以头晕起病的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24例并文献复习
8
作者 陈芸 张硕 杜汉军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4期191-195,共5页
目的探讨头晕起病的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SSS)的临床特征、血管内治疗方案、效果及注意事项。方法回顾北京大学首钢医院2021年7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头晕起病的24例SSS患者的一般特征、临床表现、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头颈CT血管造影成... 目的探讨头晕起病的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SSS)的临床特征、血管内治疗方案、效果及注意事项。方法回顾北京大学首钢医院2021年7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头晕起病的24例SSS患者的一般特征、临床表现、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头颈CT血管造影成像(CT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成像(DSA)等相关临床资料数据及其锁骨下动脉内治疗情况,分析血管内支架置入的治疗效果。复习相关文献,以提高对SSS的识别及诊断治疗经验。结果24例患者中左侧锁骨下动脉重度狭窄13例,左侧锁骨下动脉闭塞2例,右侧锁骨下动脉重度狭窄9例,成功置入病变处23枚支架,术中造影可见椎动脉恢复正向血流,术后患侧上肢脉搏、血压恢复,患者头晕改善,复查TCD未再出现锁骨下动脉盗血现象。血管内治疗失败1例,究其原因与患者既往主动脉弓覆膜支架介入治疗相关。结论以头晕为临床表现的锁骨下动脉狭窄,常提示锁骨下动脉盗血。锁骨下动脉支架置入治疗SSS能快速有效缓解临床症状且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治疗 锁骨下动脉狭窄 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 头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60例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患者中医体质与发病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9
作者 周观 谭璐璐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4年第3期120-122,共3页
目的 探讨中医体质与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persistent postural-perceptual dizziness, PPPD)发病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9年1月-2022年3月医院收治的260例PPPD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量表对260例PPPD患者进行中... 目的 探讨中医体质与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persistent postural-perceptual dizziness, PPPD)发病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9年1月-2022年3月医院收治的260例PPPD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量表对260例PPPD患者进行中医体质评定,应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探讨PPPD患者的中医体质分布规律。结果 PPPD患者中医体质类型依次为:气郁质(35.8%)>痰湿质(29.6%)>气虚质(10%)>湿热质(7.7%)>阴虚质(6.5%)=血瘀质(6.5%)>阳虚质(3.8%)。患者体质分布在性别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33<0.05),男性患者常见体质为:气郁质、痰湿质,女性患者常见体质为:气郁质、痰湿质。结论 PPPD患者中医常见体质类型为气郁质、痰湿质,其体质类型分布与性别有相关性,好发于女性,气郁质女性偏多,痰湿质男性偏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体质 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 气郁质 痰湿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小血管病相关性头晕/平衡障碍中医证型与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10
作者 李帅 邱严 +3 位作者 张水生 艾春玲 刘寅 孙莉 《中国民间疗法》 2024年第17期69-73,共5页
目的:研究脑小血管病(CSVD)相关性头晕/平衡障碍患者中医证型与危险因素的相关性,以期为中医临床诊疗思路及辨证论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调查问卷结合医疗记录的方式收集301例CSVD相关性头晕/平衡障碍患者,研究该病各中医证型与性... 目的:研究脑小血管病(CSVD)相关性头晕/平衡障碍患者中医证型与危险因素的相关性,以期为中医临床诊疗思路及辨证论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调查问卷结合医疗记录的方式收集301例CSVD相关性头晕/平衡障碍患者,研究该病各中医证型与性别、年龄、高血压病、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血脂异常、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腔隙性脑梗死等危险因素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进行统计学研究。结果:CSVD相关性头晕/平衡障碍患者合并基础疾病前3位为高血压病、腔隙性脑梗死和心血管疾病,证型以痰湿中阻较多,占32.89%(99/301),其次为肝阳上亢证,占26.91%(81/301)。痰湿中阻证与高血压病关系密切,肝阳上亢证与性别、年龄、糖尿病、高血压病关系密切,瘀血阻窍证与年龄、腔隙性脑梗死、心血管疾病关系密切。结论:CSVD相关性头晕/平衡障碍的危险因素与中医证型有一定的相关性,痰湿中阻证的危险因素是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的危险因素是性别、年龄、糖尿病、高血压病,瘀血阻窍证的危险因素是年龄、腔隙性脑梗死、心血管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小血管病相关性头晕 平衡障碍 中医证型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析康复训练联合药物治疗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的有效性
11
作者 曹欢 翟红珍 +2 位作者 赵丛 高凌峰 张雷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9期16-19,共4页
目的:探讨康复训练联合药物治疗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的有效性。方法:将2021年1月—2022年12月在北京市昌平区医院接受治疗的74例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PPPD)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服用药物治疗,在此... 目的:探讨康复训练联合药物治疗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的有效性。方法:将2021年1月—2022年12月在北京市昌平区医院接受治疗的74例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PPPD)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服用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使用前庭康复训练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眩晕症状评分、心理状态及睡眠质量、认知及平衡功能。结果:治疗有效率组间对比结果显示,观察组、对照组分别为94.59%、70.27%,提示观察组的疗效更好(P<0.05);治疗后DHI各维度评分及总分组间相比,观察组均更低,提示眩晕程度大大缓解(P<0.05);治疗后心理状态及睡眠质量各指标评分在组间比较中显示,观察组均改善更显著(P<0.05);治疗后认知及平衡功能指标评分组间对比结果显示,观察组均改善更多(P<0.05)。结论:康复训练联合药物治疗PPPD的有效性显著,能有效减轻眩晕症状,提高平衡功能,缓解焦虑、抑郁症状,提高睡眠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 前庭康复训练 药物治疗 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倍他司汀联合常规药物治疗脑梗死伴头晕的临床效果分析
12
作者 孔顺利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21期57-59,共3页
目的:探讨盐酸倍他司汀联合常规药物治疗脑梗死伴头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济宁市兖州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脑梗死伴头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药物治疗,... 目的:探讨盐酸倍他司汀联合常规药物治疗脑梗死伴头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济宁市兖州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脑梗死伴头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盐酸倍他司汀治疗。比较两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认知功能、神经功能、负面情绪及头晕症状。结果:治疗前,两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表(Barthel指数)、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Barthel指数、MMSE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AS、SD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功能性评分、情绪性评分、躯体性评分、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功能性评分、情绪性评分、躯体性评分、总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盐酸倍他司汀联合常规药物治疗脑梗死合并头晕的临床效果较好,能够减轻患者头晕症状及负面情绪,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促进神经功能和认知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头晕 盐酸倍他司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倍他司汀片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头晕的效果观察
13
作者 刘琼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8期4-6,共3页
目的:探讨盐酸倍他司汀片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头晕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赤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慢性脑供血不足头晕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 目的:探讨盐酸倍他司汀片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头晕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赤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慢性脑供血不足头晕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观察组采用盐酸倍他司汀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脑血流速度、血液流变学指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治疗前,两组左椎动脉(LVA)、右椎动脉(RVA)、基底动脉(BA)血流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LVA、RVA、BA血流速度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倍他司汀片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头晕的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脑血流速度、血液流变学指标,且用药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脑供血不足 头晕 盐酸倍他司汀 氟桂利嗪 脑血流速度 血液流变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倍他司汀+天麻素联合经颅重复磁刺激治疗高血压性头晕的效果分析
14
作者 闫丽 岑雄图 +2 位作者 林惠贤 梁献升 许健姬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12期150-153,共4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头晕采取倍他司汀+天麻素联合经颅重复磁刺激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将2021年7月至2022年12月阳江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高血压性头晕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倍他司汀+天麻素治疗,研究组采...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头晕采取倍他司汀+天麻素联合经颅重复磁刺激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将2021年7月至2022年12月阳江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高血压性头晕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倍他司汀+天麻素治疗,研究组采用倍他司汀+天麻素联合经颅重复磁刺激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生活行为能力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生活行为能力评分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性头晕患者在临床治疗中可以选择在倍他司汀+天麻素基础上增加经颅重复磁刺激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行为能力,达到更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性头晕 倍他司汀 天麻素 经颅重复磁刺激 临床效果 生活行为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脾论治持续性姿势感知性头晕
15
作者 阮卓林 陈伟 +1 位作者 张芸 刘雪晴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4年第12期2328-2331,共4页
持续性姿势感知性头晕作为近年头晕常见的诊断之一,其持续时间较长,困扰患者生活,目前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西医治疗手段主要以抗焦虑药物治疗为主,但其停药困难且不良反应较大,加重患者负担,影响其生活质量。中医将该病归于“眩晕”范畴... 持续性姿势感知性头晕作为近年头晕常见的诊断之一,其持续时间较长,困扰患者生活,目前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西医治疗手段主要以抗焦虑药物治疗为主,但其停药困难且不良反应较大,加重患者负担,影响其生活质量。中医将该病归于“眩晕”范畴,认识久远,疗效显著,可明显缓解患者不适,且不良反应较小。该文总结了陈伟副教授多年临床治疗经验,认为脾虚是导致持续性姿势感知性头晕的主要病因病机,脾土虚弱造成肝、肾、肺三脏功能失调,邪气入侵。健脾以补三脏、扶正气、祛邪气。在治疗上采用自拟方参术健脾除风合剂,旨在能为其中医认识与用药提供新思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性姿势感知性头晕 脾脏 扶正 临床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气虚血瘀论治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复位成功后残余头晕经验探析
16
作者 杨鸿林 白丽君 +2 位作者 韩梦园 王梓丞 任德祥 《江西中医药》 CAS 2024年第11期18-20,共3页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手法复位成功后患者可能会出现头晕、头昏、走路不稳、漂浮感等残余症状,属中医学“眩晕”范畴。白丽君认为残余头晕的病机主要为髓海失充、气血不足、瘀血阻窍。在临床上以气虚血瘀型最为常见,以益气活血为治疗大...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手法复位成功后患者可能会出现头晕、头昏、走路不稳、漂浮感等残余症状,属中医学“眩晕”范畴。白丽君认为残余头晕的病机主要为髓海失充、气血不足、瘀血阻窍。在临床上以气虚血瘀型最为常见,以益气活血为治疗大法,治疗选用自拟益气活血汤,遵循补虚泻实、标本兼顾原则,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余头晕 益气活血汤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医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头晕为首发表现的遗传性尿素循环障碍特点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周芸 曾祥丽 +1 位作者 黄子真 陶媛婷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15年第5期244-245,共2页
作为一名耳内科医师,经常会听到头晕、头昏及眩晕等众多主诉,患者常常难以明确描述其临床症状。眩晕分为广义和狭义两大类。广义的眩晕(dizziness)指非前庭系统性眩晕或头昏;狭义的眩晕(vertigo)指前庭系统性眩晕,是由于生理或病理性刺... 作为一名耳内科医师,经常会听到头晕、头昏及眩晕等众多主诉,患者常常难以明确描述其临床症状。眩晕分为广义和狭义两大类。广义的眩晕(dizziness)指非前庭系统性眩晕或头昏;狭义的眩晕(vertigo)指前庭系统性眩晕,是由于生理或病理性刺激引起患者有外物转动的错觉,是一种空间定位障碍产生的运动错觉,即人体与周围环境之间的相互空间关系在皮层感觉中枢的反应出现失真[1]。尿素循环障碍(urea cycle disorders,UCDs)是一组由于先天酶缺陷引发的以高血氨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严重者在新生儿阶段就可以出现拒食、嗜睡、呕吐、抽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晕(dizziness) 诊断 鉴别(Diagnosis Differential) 尿素循环障碍(urea cycle disorder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主观性头晕患者睡眠质量、疲劳严重度及日间嗜睡情况调查 被引量:14
18
作者 陈健华 黄颜 +2 位作者 刘秀琴 孙鹤阳 孟琼 《临床荟萃》 CAS 2011年第17期1486-1490,1493,F0002,共7页
目的对无前庭功能障碍的慢性头晕既慢性主观性头晕(CSD)患者睡眠质量、疲劳严重度、日间嗜睡以及焦虑抑郁情况进行调查。方法被调查者181例,其中CSD患者103例和对照者78例。所有参加者均完成了匹茨堡睡眠量表(PSQI)、疲劳严重度量表... 目的对无前庭功能障碍的慢性头晕既慢性主观性头晕(CSD)患者睡眠质量、疲劳严重度、日间嗜睡以及焦虑抑郁情况进行调查。方法被调查者181例,其中CSD患者103例和对照者78例。所有参加者均完成了匹茨堡睡眠量表(PSQI)、疲劳严重度量表(FSS)、爱泼沃斯嗜睡量表(ESS)、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测评。同时进行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焦虑量表(HAMA)测定。采用非参数检验及χ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运用Spearman相关分析和逻辑回归法对CSD与PSQI、ESS、FSS以及焦虑抑郁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 CSD患者睡眠障碍、疲劳、日间过度嗜睡的患病率分别为90.3%(93/103)、70.9%(73/103)和46.6%(48/103)。46.6%~48.5%的CSD患者存在焦虑,51.5%~55.3%存在抑郁。CSD患者与对照组相比,睡眠质量、疲劳严重度、日间嗜睡及焦虑抑郁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或〈0.01)。逻辑回归分析显示焦虑抑郁(P〈0.01,OR=35.732,95%CI=7.690~166.023)、睡眠质量(P〈0.01,OR=7.053,95%CI=2.675~18.595)和疲劳严重度(P〈0.05,OR=2.910,95%CI=1.186~7.140)与CSD之间有显著相关性。结论焦虑抑郁、睡眠质量差、疲劳与CSD相关。CSD患者睡眠质量下降,疲劳严重,存在日间过度嗜睡,焦虑抑郁情况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晕 睡眠 疲劳 焦虑 抑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内科门诊519例眩晕/头晕患者临床分析 被引量:14
19
作者 陈丰 宋歌 +3 位作者 程冬梅 赵津京 胡春艳 王凯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35期52-55,共4页
目的分析综合医院神经内科门诊眩晕/头晕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按预先设计的眩晕患者调查表记录,连续收集519例2014年6~12月在解放军第三。五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就诊.以晕为主诉患者的病史、临床症状体征、相应的辅助检查结果,分析确... 目的分析综合医院神经内科门诊眩晕/头晕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按预先设计的眩晕患者调查表记录,连续收集519例2014年6~12月在解放军第三。五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就诊.以晕为主诉患者的病史、临床症状体征、相应的辅助检查结果,分析确定病因并随访观察。结果初诊:反复就诊为1:2.1;与头位变化有关的占53.8%;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神经症、后循环缺血(PCI)、前庭性偏头痛(VM)为本组患者病因的前4位,占全部病因的76.5%。而最常见的自我诊断为颈椎病、脑供血不足、血管狭窄、自觉血压心率不稳占比60.1%。结论BPPV是眩晕患者最常见的病因,应提高临床医师对BPPV和VM所致头晕的认识,仔细进行眩晕床旁检查,提高手法复位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眩晕/头晕 前庭性偏头痛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所致老年急诊头晕的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刘伟 于逢春 +4 位作者 亓爱芹 张慧英 孟晓梅 冯浩 朱健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961-963,共3页
目的探讨脑卒中所致老年急诊头晕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173例年龄≥60岁的急诊头晕患者,根据诊断分为脑卒中组37例和非脑卒中组136例,回顾性分析2组患者临床特点的差异,并进行logistic分析。结果脑卒中组患者发病时血压≥140/90mm Hg(1m... 目的探讨脑卒中所致老年急诊头晕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173例年龄≥60岁的急诊头晕患者,根据诊断分为脑卒中组37例和非脑卒中组136例,回顾性分析2组患者临床特点的差异,并进行logistic分析。结果脑卒中组患者发病时血压≥140/90mm Hg(1mm Hg=0.133kPa)、不伴肢体无力的语言障碍、偏侧肢体无力、肢体和(或)躯干共济失调、视野缺损和(或)视物成双的发生率及症状持续时间≥60min明显高于非脑卒中组(P〈0.05);高血压(OR=8.383,95%CI:2.006-35.035)、发病时血压≥140/90mm Hg(OR=10.497,95%CI:2.014-54.710)、不伴肢体无力的语言障碍(OR=9.315,95%CI:1.493-58.131)、偏侧肢体无力(OR=2.821,95%CI:1.271-6.260)、肢体和(或)躯干共济失调(OR=9.917,95%CI:1.995-49.287)、视野缺损和(或)视物成双(OR=6.288,95%CI:1.455-27.172)和症状持续时间≥60min(OR=10.340,95%CI:1.950-54.811)是预测患者发生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血压、发病时血压升高、不伴肢体无力的语言障碍、偏侧肢体无力、肢体和(或)躯干共济失调、视野缺损和(或)视物成双及症状持续时间对评估老年头晕患者发生脑卒中的风险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头晕 高血压 糖尿病 高脂血症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