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计算机X线头影测量分析系统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王佛汉 陆苇 +3 位作者 秦军 吕毅 王锁萍 贝珉 《口腔医学纵横》 CSCD 1999年第3期145-148,共4页
目的:开发运行于Windows环境之下的采用图形用户界面的新型计算机X线头影测量分析系统。方法:在采用面向对象方法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之上,以可视化编程语言VisualC+ + 编制全部程序。结果:用户可通过扫描仪将病人... 目的:开发运行于Windows环境之下的采用图形用户界面的新型计算机X线头影测量分析系统。方法:在采用面向对象方法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之上,以可视化编程语言VisualC+ + 编制全部程序。结果:用户可通过扫描仪将病人的X线头颅侧位片扫描输入,然后在本系统的支持下,在屏幕所显头颅影像中直接标定测量基准点,勾画组织轮廓并进行测量和重叠比较分析,结果可打印输出。结论:本研究成果具有人机界面友好,操作简单直观,功能实用强大,易于扩展升级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 X线头影测量 头影测量
全文增补中
长春地区正常儿童X线头影测量Coben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冯小东 陈远萍 +1 位作者 侯建华 孙海涛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4年第4期443-445,共3页
关键词 长春市 正常he 儿童 X线 头影测量 Coben分析 下颌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正畸中3种常用头影测量技术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许晓岑 房莉 +1 位作者 曾飞煌 唐小山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4期348-351,共4页
目的:比较口腔正畸中常用的3种头影测量技术的差异,为临床运用提供参考。方法:对21例正畸病例进行CBCT扫描和X线头颅侧位摄片,CBCT扫描数据输入SimPlant软件,采用多平面重建定点法描记标志点。头颅侧位片输入WinCeph软件并测量。对比测... 目的:比较口腔正畸中常用的3种头影测量技术的差异,为临床运用提供参考。方法:对21例正畸病例进行CBCT扫描和X线头颅侧位摄片,CBCT扫描数据输入SimPlant软件,采用多平面重建定点法描记标志点。头颅侧位片输入WinCeph软件并测量。对比测量颅颌骨及牙齿的角度、线距等测量指标。结果:CBCT-3D和CBCT-2D比较中,PFH、GoLMe-PoLOrL和L1-PoLOrL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传统X线头颅侧位片与CBCT-3D、CBCT-2D的比较中,AFH、PFH、AFH/PFH、GoMe-PoOr和FH-OcP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BCT三维测量技术的可靠性优于传统X线片二维测量技术,但是三维测量结果不完全等同于传统二维测量,三维测量技术期待标准化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影测量 CBCT 颅侧位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用计算机头影测量分析软件的研究与开发 被引量:3
4
作者 胡遒生 曹国刚 +3 位作者 潘林 徐鹏宇 鲍旭东 王林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3年第4期301-303,共3页
目的 :研究开发临床实用的计算机头影测量分析软件。方法 :以Windows98为开发平台 ,VisualC ++6 .0为开发工具 ,SQLServer为数据库后台 ,开发能运行于Windows98/ 2 0 0 0系统的软件。结果 :研制开发出了由使用者直接在屏幕上确定标志点 ... 目的 :研究开发临床实用的计算机头影测量分析软件。方法 :以Windows98为开发平台 ,VisualC ++6 .0为开发工具 ,SQLServer为数据库后台 ,开发能运行于Windows98/ 2 0 0 0系统的软件。结果 :研制开发出了由使用者直接在屏幕上确定标志点 ,由计算机自动测量出结果的头影测量软件。该软件具有强大的数字图像处理功能 ,能对图像进行去除噪声、锐化边缘、直方图均衡等预处理 ,还可随时进行图像放大、亮度 /对比度调节、软硬组织增强等操作 ,极大地提高了标志点定位的精确性。该软件预置了六种常用的头影测量分析方法 ,并且可由使用者自定义 5 0种分析方法和 1 0 0项测量项目和标志点 ,完全可以满足临床和科研的需求。结论 :该软件操作简便、结果可靠 ,能符合临床实用要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影测量 计算机辅助分析 软件开发 图像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ndulum矫治器远中移动磨牙治疗Ⅱ类错的临床及头影测量评价 被引量:7
5
作者 贺红 韩光丽 +2 位作者 张漫 华先明 陈方俊 《口腔医学纵横》 CSCD 2001年第4期243-246,共4页
目的 :探讨Pendulum矫治器治疗Ⅱ类错牙合的临床疗效及对牙颌面的影响。方法 :应用Pendulum矫治器对18例平均年龄为 11.9岁的牙性Ⅱ类错牙合患者进行治疗 ,通过治疗前后的头影测量分析 ,评价其对牙颌面的影响。结果 :Pendulum矫治器能... 目的 :探讨Pendulum矫治器治疗Ⅱ类错牙合的临床疗效及对牙颌面的影响。方法 :应用Pendulum矫治器对18例平均年龄为 11.9岁的牙性Ⅱ类错牙合患者进行治疗 ,通过治疗前后的头影测量分析 ,评价其对牙颌面的影响。结果 :Pendulum矫治器能够远中移动上颌磨牙致磨牙关系为Ⅰ类或偏近中 ,未见开牙合及明显前牙支抗丧失。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NDULUM矫治器 Ⅱ类错He 治疗 磨牙远中移动 头影测量 正畸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武汉地区33名正常Ricketts头影测量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熊晖 徐菁 贺红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86-588,共3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成人正常人群进行Ricketts头影测量分析,为将来更深入系统的研究以及中国人正常值的提出奠定研究基础,同时也试图为VTO技术在本地区的推广应用提供一定的临床依据。方法:筛选出生于武汉市的成人正常人群33例(...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成人正常人群进行Ricketts头影测量分析,为将来更深入系统的研究以及中国人正常值的提出奠定研究基础,同时也试图为VTO技术在本地区的推广应用提供一定的临床依据。方法:筛选出生于武汉市的成人正常人群33例(男性13人,平均年龄25岁,女性20人,平均年龄22岁),在自然头位(NaturalHead Posture,NHP)下获取头颅侧位片,在计算机辅助下进行Ricketts头影测量分析及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研究得到了本地区正常人群部分样本的Ricketts分析正常值。结论:该样本中Ricketts分析结果未显示出性别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ichetts分析 头影测量 中国 成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颜面不对称畸形方丝弓矫治前后头影测量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黄生高 冯云枝 +1 位作者 吴汉江 聂鑫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2年第6期406-408,共3页
目的 :探讨颜面不对称畸形的形成机制及评价方丝弓矫治后的效果。方法 :收集 34例颜面不对称畸形患者行方丝弓矫治 ,并对其矫治前后进行头影测量分析。结果 :①颜面不对称畸形患者矫治前 ,面中下部各对称性标志线距对侧与偏斜侧比较均... 目的 :探讨颜面不对称畸形的形成机制及评价方丝弓矫治后的效果。方法 :收集 34例颜面不对称畸形患者行方丝弓矫治 ,并对其矫治前后进行头影测量分析。结果 :①颜面不对称畸形患者矫治前 ,面中下部各对称性标志线距对侧与偏斜侧比较均有显著或极显著性差异。②治疗后 ,左右各对称性线距差距明显缩小 ,具有极显著或高度显著性差异。③治疗后 ,面部横向宽度的改变 ,以上颌宽距增大最为显著 ,而下颌宽距则无显著性改变。④治疗后 ,正中标志均明显向中线聚拢 ,以颏下点最为明显。结论 :①颜面不对称畸形形成机制与偏斜侧上颌骨发育不足及下颌异常摆动旋转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颜面不对称畸形 方丝弓 头影测量 矫治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恒牙早期青少年上气道宽度及舌骨位置的X线头影测量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彭雪姣 陆苇 +2 位作者 季骏 郝静 赵丹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7年第2期188-190,共3页
目的:研究恒牙早期青少年不同矢状骨面型上气道宽度及舌骨位置,从而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发病与矢状骨面型的关系。方法:对110名青少年分成3组,分别为Ⅰ、Ⅱ、Ⅲ类骨面型,无鼾症,无腺样体,扁桃体肥大等咽部疾患,进行X线头影测... 目的:研究恒牙早期青少年不同矢状骨面型上气道宽度及舌骨位置,从而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发病与矢状骨面型的关系。方法:对110名青少年分成3组,分别为Ⅰ、Ⅱ、Ⅲ类骨面型,无鼾症,无腺样体,扁桃体肥大等咽部疾患,进行X线头影测量分析,研究不同矢状骨面型的气道宽度,舌骨位置。结果:通过ANB角进行分组,得出3种矢状骨面型青少年的气道宽度值,舌骨位置值和变异范围,并比较3组间的差异。结论:3组矢状骨面型间腭咽宽度无显著性差异,但舌咽宽度Ⅱ、Ⅰ、Ⅲ类有渐增大趋势,并且Ⅱ类与Ⅲ类比较舌咽宽度有显著性差异,舌骨垂直向位置无明显关系,而矢状位置有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 上气道 舌骨 头影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纯上颌减数矫治生长发育高峰期后安氏Ⅱ类Ⅰ分类错头影测量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唐成忠 徐辉 +4 位作者 翁志强 毛钊 严晓东 李益才 蒋勇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9年第7期719-721,724,共4页
目的:通过减数双侧上颌第一前磨牙矫治成人非拥挤安氏Ⅱ类Ⅰ分类错,探讨其治疗前后硬软组织的改变及意义。方法:选择成人安氏Ⅱ类Ⅰ分类非拥挤错患者21例(男7例,女14例),所有病例均减数双侧上颌第一双尖牙,采用方丝弓矫治技术,对治... 目的:通过减数双侧上颌第一前磨牙矫治成人非拥挤安氏Ⅱ类Ⅰ分类错,探讨其治疗前后硬软组织的改变及意义。方法:选择成人安氏Ⅱ类Ⅰ分类非拥挤错患者21例(男7例,女14例),所有病例均减数双侧上颌第一双尖牙,采用方丝弓矫治技术,对治疗前后头颅定位侧位X线片进行测量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正畸治疗后上前牙及上唇发生了明显的后退(U1-NA,U1-L1°,↓);颌骨的改变不明显,下颌部分发生了轻微的后下旋转(OP-SN°↑),下前牙有压低并有轻微的唇倾(L1-NB°L1-MP°↑);软组织上下唇均有后退(Z角,NLA↑,上下唇突度减少)。结论:上颌单颌减数矫治非拥挤的安氏Ⅱ类Ⅰ分类错,改变主要发生在牙及牙槽骨。此方法适用于牙性或轻度骨性的非拥挤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畸形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氏Ⅱ类Ⅰ分类错 头影测量分析 正畸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头影测量在正畸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侯玉霞 付丹蓉 +3 位作者 李海振 王菲 管丽敏 苏晓霞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9年第5期863-866,共4页
目的在正畸头影测量的实践教学中应用数字化软件作为教学方法,探索数字化头影测量技术在实践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和教学效果。方法在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120名本科生及参加口腔正畸临床培训的学生中,利用Dolphin数字化头影测量软件进行S... 目的在正畸头影测量的实践教学中应用数字化软件作为教学方法,探索数字化头影测量技术在实践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和教学效果。方法在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120名本科生及参加口腔正畸临床培训的学生中,利用Dolphin数字化头影测量软件进行Steiner、Tweed、Wits等分析法的实践教学,每位学生同时进行传统和数字化头影描绘和测量,回收实验报告及调查问卷,评估数字化头影测量在实践教学中的教学质量及满意度。结果每位同学都能完成实践课程要求内容,实验报告合格率为100%。从完成质量来看,头影描图质量评分没有差异(P>0.05)。常用的头影测量Steiner、Tweed、Wits分析法的测量准确度评分两者也没有差异(P>0.05)。头影测量完成时间两者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1),数字化头影测量速度更快。调查问卷发出120份,回收120份,回收率为100%。学生对于教学效果,学习收获和满意度方面评价均高于91%。96.6%的学生认为数字化教学相较于传统的临床教学更适合于头影测量内容的学习;96.6%的学生对Dolphin软件中头影测量相关功能非常感兴趣;100%的学生认为数字化技术可以大大简化繁重的临床工作,并表示将在以后的头影测量描记过程中尽可能使用数字化技术。结论 Dolphin软件在数字化头影测量教学中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和学生满意度,为口腔正畸学数字化教学提供了宝贵经验,值得进一步完善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正畸学 数字化头影测量 实践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牙颌患者与正常人颅颌结构头影测量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胡燕萍 白乐康 +2 位作者 吴勇 李天亮 党少农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63-266,共4页
目的 采用X线头影测量方法 ,研究无牙颌患者与正常牙合人间面部高度、下颌位置等有关测量数据的差异。方法 对无牙颌患者在H及H-2 位置时分别拍摄头颅定位侧位X线片 ,并将其颅面结构测量值均数分别与正常牙合人正中牙合位时颅面结构... 目的 采用X线头影测量方法 ,研究无牙颌患者与正常牙合人间面部高度、下颌位置等有关测量数据的差异。方法 对无牙颌患者在H及H-2 位置时分别拍摄头颅定位侧位X线片 ,并将其颅面结构测量值均数分别与正常牙合人正中牙合位时颅面结构各测量参考标准值比较。结果 正常牙合人及无牙颌患者在不同垂直距离下 ,SNA及N ANS测量数值高度一致。无牙颌患者在H及H-2 位与正常牙合人正中牙合位颅面结构相关测量角度及线距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但代表下颌位置变化的值MP FH、SGn FH、GoGn SN、PP GoGn、ANB及NPg FH、SND、SNB ,无牙颌患者在H、H-2 位与正常牙合人比较 ,后者恰位于前两者之间。结论 上颌骨结构不随牙列缺损、牙列缺失及垂直距离的改变发生变化。无牙颌患者在H、H-2 位较正常牙合人在息止颌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牙颌 正常He 人颅颌结构 头影测量 比较 X线摄 垂直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indows平台下X线头影测量分析系统的研制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海滨 张杨 +4 位作者 陈实培 胡伟 王健琪 杨波 段银钟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CAS 2002年第4期259-260,264,共3页
介绍了Windows平台下研制开发的X线头影测量分析系统,包括资料输入、测量分析计算和显示打印三部分。该系统已在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口腔正畸科应用,极大地方便临床医生的影像诊断。
关键词 研制 WINDOWS X线 头影测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尔滨地区成人个体化头影测量浮动正常值 被引量:1
13
作者 关玲 王培军 +2 位作者 张晔 贾秀 邵阳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58-360,共3页
目的:建立哈尔滨地区成人个体化头影测量颅颌关系浮动正常值,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及方法。方法:搜集哈尔滨地区正常成人100名,男女各50名,年龄18~25岁。拍摄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测量各样本上颌突度(SNA),下颌突度(SNB),颅底角(NSBa)... 目的:建立哈尔滨地区成人个体化头影测量颅颌关系浮动正常值,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及方法。方法:搜集哈尔滨地区正常成人100名,男女各50名,年龄18~25岁。拍摄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测量各样本上颌突度(SNA),下颌突度(SNB),颅底角(NSBa),上颌相对颅底倾角(SN-PP),下颌相对颅底倾角(SN-MP),并对各测量指标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建立个体化头影测量浮动正常值。结果:1)5项测量指标之间均存在显著相关性,其中SNB与其余4项相关强度最大;2)以SNB为自变量建立哈尔滨地区成人个体化头影测量颅颌关系浮动正常值。结论:本研究结果用于成人正畸治疗的辅助诊断及正颌外科术后的疗效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影测量 浮动正常值 多元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性Ⅲ类错患者后退接触位的头影测量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一鸣 陈林玲 +1 位作者 张哲谌 廖骞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247-1250,共4页
目的:评价骨性Ⅲ类错患者牙尖交错位与后退接触位的头影测量数据差异。方法:选择16例伴下颌有功能性移位的骨性Ⅲ类患者,(RCP位ANB<0°),测量分析治疗前ICP位与RCP位的头颅侧位片。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 目的:评价骨性Ⅲ类错患者牙尖交错位与后退接触位的头影测量数据差异。方法:选择16例伴下颌有功能性移位的骨性Ⅲ类患者,(RCP位ANB<0°),测量分析治疗前ICP位与RCP位的头颅侧位片。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ICP位与RCP位,骨性指标SNB角、颌突角、FMA角、MP-SN角、Y轴角及N-per to Pog距离、ANB角、Wits值、APDI值、反覆盖、ODI值均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01)。牙性指标U1-L1角(P<0.01),FMIA角(P<0.001)有统计学差异。软组织指标颏前点至零子午线距离(P<0.001),Z角(P<0.01)也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对于存在功能性移位的骨性Ⅲ类患者,术前RCP位头颅侧位片分析对诊断错严重程度和制定治疗方案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Ⅲ类错[牙合] 头影测量 牙尖交错位 后退接触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唇腭裂术后面中份畸形经牙支持式牵张器治疗的头影测量评价 被引量:1
15
作者 赵苏峰 唐恩溢 +1 位作者 杨旭东 达士金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8年第6期660-663,共4页
目的:运用头影测量评估牙支持式牵张器治疗唇腭裂术后面中部凹陷畸形效果。方法:26例无法采用单纯正颌手术治疗的唇腭裂术后颌面部畸形患者,利用牙支持式牵张器进行骨牵张矫治。牵张前(T1),牵张后(T2)及8周固定期后(T3)均行头影测量。结... 目的:运用头影测量评估牙支持式牵张器治疗唇腭裂术后面中部凹陷畸形效果。方法:26例无法采用单纯正颌手术治疗的唇腭裂术后颌面部畸形患者,利用牙支持式牵张器进行骨牵张矫治。牵张前(T1),牵张后(T2)及8周固定期后(T3)均行头影测量。结果:术创正常愈合,牵张过程顺利,达到预期牵张目的。头影测量分析显示上颌前部得到有效向前、向下移动;腭平面延长。结论:牙支持式牵张器可有效治疗唇腭裂术后上颌骨发育不足及软组织量不足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支持式牵张器 牵张成骨 面中份畸形 头影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X线头影测量及面象预测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徐常胜 马颂德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2期134-136,共3页
本文运用自适应滤波和边缘检测技术及人工智能方法,以口腔医学中的X线头影图像为应用背景,开发出了一个实用化的正颌外科自动X线头影测量及面像预测系统,实现了X线头影测量标志点定位和测量分析的自动化,使得正颌外科术前诊断设... 本文运用自适应滤波和边缘检测技术及人工智能方法,以口腔医学中的X线头影图像为应用背景,开发出了一个实用化的正颌外科自动X线头影测量及面像预测系统,实现了X线头影测量标志点定位和测量分析的自动化,使得正颌外科术前诊断设计定量化,形像直观,准确性高,克服了传统手工设计预测的种种缺陷,为提高牙颌面畸形的诊断治疗水平开拓了一条新的途径,对临床和科研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缘检测 头影测量 面像预测 口腔医学 滤波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地区少年头影测量浮动正常值 被引量:1
17
作者 周建 李晓智 王萍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5年第1期92-95,共4页
目的:建立适合于重庆地区少年的头影测量浮动正常值,探讨浮动正常值的建立及使用方法。方法:140 名重庆地区正常少年,年龄13~15岁,男62人,女78人,拍摄X线头颅定位恻位片,选择12个测量项目,作相关 回归分析建立重庆地区正常少年头... 目的:建立适合于重庆地区少年的头影测量浮动正常值,探讨浮动正常值的建立及使用方法。方法:140 名重庆地区正常少年,年龄13~15岁,男62人,女78人,拍摄X线头颅定位恻位片,选择12个测量项目,作相关 回归分析建立重庆地区正常少年头影测量浮动正常值。结果:建立了重庆地区少年骨性及牙性头影测量浮动正常 值。结论:为正畸及正颌外科提供了一种头影测量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影测量 浮动正常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绍三种软组织X线头影测量方法 被引量:1
18
作者 柯杰 陈华 林珠 《口腔医学纵横》 CSCD 1992年第3期163-166,共4页
本文对国外常用的三种软组织X线头影测量方法——Burston、Holdaway、Bishara法作一介绍,并按三种方法测量出西安市正常(牙合)青少年的软组织X线头影测量正常值。
关键词 软组织 X线 头影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win Force矫治器治疗骨性Ⅲ类错的头影测量研究
19
作者 张月兰 袁建桥 +1 位作者 闫利辉 刘林嶓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9期938-940,共3页
目的:将Twin Force矫治器用于矫治恒牙早期轻度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的矫治,并用X线头影测量评价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应用反式Twin Force矫治器治疗12例恒牙早期轻度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比较治疗前后的X线头影测量结果。结果:经平均8.2... 目的:将Twin Force矫治器用于矫治恒牙早期轻度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的矫治,并用X线头影测量评价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应用反式Twin Force矫治器治疗12例恒牙早期轻度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比较治疗前后的X线头影测量结果。结果:经平均8.2个月的治疗,患者的面部轮廓明显改善,前牙的反得以矫治,磨牙关系为I类,SNA和ANB均增加3o,Ptm-A增加2.05mm,而SNB和NPog-FH没有明显变化。结论:反式Twin Force矫治器能够促进上颌发育,迅速有效矫治恒牙早期轻度骨性安氏Ⅲ类错畸形,且患者戴用舒适,易于配合,对患者配合的依赖性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WIN Force矫治器 错畸形 功能矫治 安氏Ⅲ类 头影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码相机与扫描仪在头影测量分析中的应用
20
作者 薛京伟 孙振宇 +1 位作者 孙意清 高柠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6年第30期154-,共1页
关键词 扫描仪 数码照相 头影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