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频正弦波振动对失重性肌萎缩的对抗作用 被引量:5
1
作者 任俊蝉 樊小力 +1 位作者 宋新爱 朱永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27-530,共4页
目的 探讨高频正弦波振动对模拟失重条件下大鼠比目鱼肌萎缩的对抗作用。方法 将SD大鼠按体重匹配的原则随机分为同步对照 (CON)、模拟失重 (SUS)、模拟失重 +高频振动 (SUS +HFV) 3组。 7d后 ,取大鼠比目鱼肌(SOL)称其湿重 ,计算其... 目的 探讨高频正弦波振动对模拟失重条件下大鼠比目鱼肌萎缩的对抗作用。方法 将SD大鼠按体重匹配的原则随机分为同步对照 (CON)、模拟失重 (SUS)、模拟失重 +高频振动 (SUS +HFV) 3组。 7d后 ,取大鼠比目鱼肌(SOL)称其湿重 ,计算其湿重体重比。采用组织酶化学染色及计算机图象分析技术对大鼠比目鱼肌I、II型肌纤维比例、横截面积 (CSA)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与CON组对比 ,SUS组比目鱼肌湿重体重比、横截面积明显减小 ,同时I型纤维比例减少而II型纤维比例增加 (P <0 .0 5 )。SUS +HFV组比目鱼肌湿重体重比、横截面积及I、II型纤维的构成比与CON组对比均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正弦波振动 失重性肌萎缩 大鼠 HFV 纤维 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气机升降理论探讨对失重的中医学认识及失重性肌萎缩的中医病机 被引量:7
2
作者 张燕 高明泽 +5 位作者 孙玉秀 徐文慧 赵亚云 李可 于博文 胡素敏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49-752,共4页
随着航天事业的发展,太空环境对航天员身体造成的损害日益受到关注,其中失重是引起各种病症的最重要病因,而失重引起的肌肉萎缩是航天医学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虽中医古代文献中无"失重"、"失重性肌萎缩"等概念,但... 随着航天事业的发展,太空环境对航天员身体造成的损害日益受到关注,其中失重是引起各种病症的最重要病因,而失重引起的肌肉萎缩是航天医学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虽中医古代文献中无"失重"、"失重性肌萎缩"等概念,但中医理论能宏观把握复杂疾病的病机特点,为防治失重性疾病,尤其失重性肌萎缩提供重要的理论参考。本文拟从气机升降理论的角度出发,从气血运行和脏腑功能变化探讨对失重的中医学认识以及形成失重性肌萎缩的中医病机,以期为中医理论在航天医学中的应用价值做出一些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重 失重性肌萎缩 气机升降 中医病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对蟾蜍离体单一肌梭传入放电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唐斌 樊小力 吴苏娣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15-217,226,共4页
目的 探讨黄芪、丹参对肌梭传入放电的影响。方法 用空气隔绝法记录蟾蜍离体单一肌梭的传入放电 ,观察黄芪和丹参注射液对肌梭传入电活动的影响 ,并与琥珀胆碱 (SCh)的作用进行比较。结果 应用 5 0mg·L-1SCh后 ,肌梭的自发放电... 目的 探讨黄芪、丹参对肌梭传入放电的影响。方法 用空气隔绝法记录蟾蜍离体单一肌梭的传入放电 ,观察黄芪和丹参注射液对肌梭传入电活动的影响 ,并与琥珀胆碱 (SCh)的作用进行比较。结果 应用 5 0mg·L-1SCh后 ,肌梭的自发放电频率由 (0 .79± 0 .12 )Hz增加至 (12 .2 6± 2 .38)Hz。应用 10 0、2 0 0、30 0mg·L-1黄芪后 ,肌梭的传入放电分别由 (0 .80± 0 .34)Hz、(0 .77± 0 .2 9)Hz、(0 .70± 0 .4 2 )Hz增加至 (13.18± 2 .4 3)Hz、(2 4 .0 3± 4 .0 7)Hz、(36 .17± 5 .83)Hz。丹参注射液对肌梭的传入放电没有作用。结论 黄芪可以使肌梭的传入放电频率显著增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注射液 丹参注射液 传入放电 琥珀胆碱 失重性肌萎缩 蟾蜍 离体单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