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耕地补充与撂荒的空间关系识别及其失衡归因 被引量:1
1
作者 郭维红 陈浮 +3 位作者 杨斌 蒋非非 马静 朱新华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0-132,共13页
研究目的:探究耕地补充与耕地撂荒的空间匹配关系,为耕地保护和开发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遥感监测、空间自相关分析、空间失衡指数、地理探测器和增强回归树模型。研究结果:(1)近20年中国耕地年均补充263.22×10^(4) hm^(2),年... 研究目的:探究耕地补充与耕地撂荒的空间匹配关系,为耕地保护和开发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遥感监测、空间自相关分析、空间失衡指数、地理探测器和增强回归树模型。研究结果:(1)近20年中国耕地年均补充263.22×10^(4) hm^(2),年均补充率为1.39%,集中分布于西北、东北和西南地区。耕地年均撂荒226.68×10^(4) hm^(2),年均撂荒率为1.19%,主要分布于黄河中游和西南地区。(2)耕地补充和耕地撂荒之间以轻度失衡和不失衡为主,但极度失衡和重度失衡的单元数量逐年增加。至2020年,中度、重度和极度失衡的单元占16.87%,主要分布在西北、黄河中游、西南和南部沿海地区。(3)高—高集聚和低—低集聚是耕地补充和撂荒失衡的主要空间集聚模式。其中,高—高集聚区集中在西北、黄河中游、西南和南部沿海地区,低—低集聚区集中在东北、长江中游、西南和北部沿海地区。(4)坡度和年平均降水量为耕地补充与撂荒空间失衡主要的自然资源驱动因子,非农从业人数、农业机械总动力是主要的社会经济驱动因子。研究结论:耕地补充和撂荒之间空间失衡具有复杂性且受当地自然条件和经济社会因素的交互影响,未来应基于不同的情景和目标综合确定最优的利用模式,为高质量耕地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补充 耕地撂荒 空间关系 失衡指数 增强回归树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腺瘤的肠道微生态分析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2
作者 徐俊 陈冰心 +2 位作者 朱永亮 奚沁华 严苏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2年第16期30-33,共4页
目的分析结直肠腺瘤(CRA)患者肠道菌群特点,构建模型用于结直肠早期病变的筛查。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7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肠镜检查的96例CRA患者为CRA组,同期收集59名肠镜正常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接受... 目的分析结直肠腺瘤(CRA)患者肠道菌群特点,构建模型用于结直肠早期病变的筛查。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7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肠镜检查的96例CRA患者为CRA组,同期收集59名肠镜正常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接受粪便隐血试验(FOBT)和血清癌胚抗原(CEA)检测。通过16S rRNA测序比较两组肠道菌群组成,基于两者差异菌株构建加权失衡指数(WDI)模型,分析模型与FOBT和CEA在CRA诊断中的效能。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RA组肺炎克雷伯菌、粪副拟杆菌、梭杆菌属丰度增加;放线菌门、毛螺菌科、布劳特氏菌属、双歧杆菌属、罗氏杆菌属、链球菌属、假丁酸弧菌属、溃疡梭杆菌丰度减少。FOBT诊断CRA的灵敏度为15.63%,特异度为91.53%,误诊率为8.47%,漏诊率为84.38%;CEA诊断CRA的灵敏度为71.88%,特异度为52.54%,曲线下面积(AUC)为0.614;WDI诊断CRA的灵敏度为83.33%,特异度为71.19%,AUC为0.795。结论CRA肠道菌群构成具有特征性变化。WDI模型的灵敏度优于FOBT及血清CEA,或许有望成为结直肠肿瘤早期筛查的潜在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微生物 结直肠腺瘤 16S rRNA 加权失衡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生乳酸菌与肠道菌群稳态 被引量:17
3
作者 白晓晔 孙志宏 张和平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6-15,共10页
肠道是个复杂的微生态系统,不仅包含宿主细胞和各种营养物质,还包含数以万计的微生物。这些肠道微生物与宿主健康息息相关,对宿主营养、代谢、生理和免疫均有影响,肠道菌群发生紊乱还会引起各种疾病。大量临床试验表明,益生乳酸菌可通... 肠道是个复杂的微生态系统,不仅包含宿主细胞和各种营养物质,还包含数以万计的微生物。这些肠道微生物与宿主健康息息相关,对宿主营养、代谢、生理和免疫均有影响,肠道菌群发生紊乱还会引起各种疾病。大量临床试验表明,益生乳酸菌可通过调节宿主肠道菌群稳态治疗或缓解多种疾病。本文作者描述了失衡指数(DI)、微生物平衡指数(MBI)和微生物失衡指数(MDI)这3种量化肠道菌群稳态的计算方法及其应用,阐述了益生乳酸菌对肥胖和健康宿主肠道菌群稳态的影响,指出益生乳酸菌可能通过与肠道中病原菌竞争结合位点或分泌物质抑制病原菌,分泌代谢物为肠道中有益共生菌提供适宜生长繁殖的环境和制造“假想敌”刺激宿主免疫系统应答等方式维持宿主肠道菌群稳态,并讨论了维持宿主肠道菌群稳态的重要性。同时还综述了益生乳酸菌研究现状,指出益生乳酸菌的研究要做到个性化,不仅要考虑研究人群个体差异,还要考虑菌株之间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乳酸菌 肠道菌群稳态 失衡指数 个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