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5·12”汶川地震滑坡特征及失稳破坏模式分析 被引量:31
1
作者 李秀珍 孔纪名 +3 位作者 邓红艳 崔云 田述军 阿发友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72-77,共6页
"5.12"汶川特大地震不仅大幅度降低了地震区斜坡的稳定性,而且还诱发了大量滑坡等地质灾害。通过对灾区地震滑坡灾害进行野外深入调查,对"5.12"大型典型地震滑坡的基本特征等进行归纳、总结,并以青川县东河口滑坡为... "5.12"汶川特大地震不仅大幅度降低了地震区斜坡的稳定性,而且还诱发了大量滑坡等地质灾害。通过对灾区地震滑坡灾害进行野外深入调查,对"5.12"大型典型地震滑坡的基本特征等进行归纳、总结,并以青川县东河口滑坡为例,对该大型滑坡的基本特征及失稳破坏模式进行分析。分析得出,东河口滑坡是一个强震作用下的高速远程型坡体运动,其运动阶段大致可分为启程滑动、近程飞越、碰撞和远程流动3个阶段。该滑坡的失稳破坏模式可简单概括为拉裂→裂纹扩展、趋于贯通→斜坡失稳、凌空滑出→滑坡解体、流动→堆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大型地震滑坡 基本特征 失稳破坏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黏土中箱筒型基础防波堤静力失稳破坏模式和承载力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蒋敏敏 蔡正银 +1 位作者 肖昭然 徐光明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42-649,共8页
箱筒型基础结构是适用于软土、大波浪荷载的新型防波堤结构。通过离心试验研究了箱筒型基础结构的静力失稳破坏模式和承载力特性,以及地基土体强度、波浪力作用高度对其影响规律。研究表明,箱筒型基础结构的荷载与转角、水平位移和竖向... 箱筒型基础结构是适用于软土、大波浪荷载的新型防波堤结构。通过离心试验研究了箱筒型基础结构的静力失稳破坏模式和承载力特性,以及地基土体强度、波浪力作用高度对其影响规律。研究表明,箱筒型基础结构的荷载与转角、水平位移和竖向位移关系曲线有弹性变位和失稳破坏两阶段,但土体强度较大时,竖向位移不出现失稳破坏。随着弯矩的增大,结构转动中心从海床面以上向地基中移动,达到弯矩承载力时,转动中心深度位于桶底端附近。土体强度较小、波浪力作用高度较低,结构失稳的变位模式为转动和竖向位移;波浪力作用高度增大,失稳的变位模式为转动、水平位移和竖向位移的模式;土体强度增大至44.5 kPa,变位模式为转动和水平位移的模式。土体强度相同时,结构的弯矩承载力随着水平承载力的增大呈线性降低;波浪力作用高度相同时,弯矩承载力随着水平承载力的增大呈线性增长关系。研究结果揭示了箱筒型基础结构失稳破坏规律和承载力特性,并为结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箱筒型基础防波堤 黏土地基 离心模型试验 失稳破坏模式 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集缓倾软弱夹层影响下的坝基失稳破坏模式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罗常炜 刘然 +5 位作者 陈媛 刘子安 陈建叶 杨宝全 董建华 谭春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40-247,共8页
缓倾软弱夹层是影响坝基抗滑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密集发育的缓倾软弱夹层使坝基稳定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开展关于密集缓倾软弱夹层影响下的坝基失稳模式研究,对复杂地基条件下的工程安全和坝基处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大藤峡水利工程泄... 缓倾软弱夹层是影响坝基抗滑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密集发育的缓倾软弱夹层使坝基稳定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开展关于密集缓倾软弱夹层影响下的坝基失稳模式研究,对复杂地基条件下的工程安全和坝基处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大藤峡水利工程泄水闸2个典型坝段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地质力学模型和数值模拟方法进行研究。研究中充分考虑密集缓倾软弱夹层、断层等地质构造的不利影响,获得了闸室与坝基的破坏过程与破坏形态,确定了综合法稳定安全系数为KSC=3.30~4.18,揭示了大藤峡泄水闸坝基的破坏模式为浅层基岩的挤压屈服破坏,缓倾软弱夹层未形成滑移通道,坝基没有出现深层滑动失稳破坏。研究结果表明,坝踵区与坝趾区破坏较严重,是工程的薄弱部位,需采取工程措施进行加固。研究成果为工程加固方案设计提供了重要依据,为类似工程坝基稳定性研究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藤峡水利工程 密集缓倾软弱夹层 断层 坝基失稳破坏模式 整体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地层泥水盾构开挖面失稳破坏宏微观机理 被引量:11
4
作者 胡欣雨 刘安洋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067-1074,共8页
针对复合地层泥水盾构开挖面稳定性问题,采用试验研究和数值仿真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并结合宏观及微观研究手段,对泥水盾构施工过程中周围土体力学特性及地层变位,进行了定量分析,揭示了该地层条件开挖面的失稳破坏模式.在此基础上建立了... 针对复合地层泥水盾构开挖面稳定性问题,采用试验研究和数值仿真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并结合宏观及微观研究手段,对泥水盾构施工过程中周围土体力学特性及地层变位,进行了定量分析,揭示了该地层条件开挖面的失稳破坏模式.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完善的开挖面稳定性三维解析方法,主要得到以下结论:对于常见上软下硬复合地层情况,低应力水平条件下泥浆的渗入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土体的强度,减缓侧向变形的发展,因此,有效泥浆支护压力宜控制在较小的区间取值,且不宜过大,并应充分利用盾构本体正面挡板来保持地层的稳定;上软下硬复合地层中开挖面失稳破坏模式与砂性土地层的失稳破坏模式相似,即表现为开挖面前方为楔形体,破坏区域顶部为烟囱状,最大沉降量发生在开挖面前方顶部附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水盾构 复合地层 泥浆压力 失稳破坏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库蓄水诱发大型岸坡堆积体失稳破坏机理研究:以澜沧江RS库区堆积体为例 被引量:2
5
作者 罗博 刘宇昊 +3 位作者 涂国祥 张鑫 张燕媚 李安润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56-166,共11页
【目的】为研究青藏高原高寒山区澜沧江沿岸的RS大型岸坡堆积体在水电站建成蓄水后的变形破坏情况及其机理,【方法】基于地质勘测资料和各类试验结果,以RS堆积体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值模拟试验结合离心试验的方式,对水库蓄水后RS堆积体的... 【目的】为研究青藏高原高寒山区澜沧江沿岸的RS大型岸坡堆积体在水电站建成蓄水后的变形破坏情况及其机理,【方法】基于地质勘测资料和各类试验结果,以RS堆积体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值模拟试验结合离心试验的方式,对水库蓄水后RS堆积体的变形破坏情况和失稳破坏机理进行了分析探讨。【结果】结果显示:蓄水后RS堆积体的变形主要集中在堆积体上游侧中上部,此部位易发生局部失稳破坏,失稳破坏模式为推移式滑动破坏。【结论】结果表明:蓄水产生的上部拉裂缝为RS堆积体潜在滑动面上边界,堆积体中部的细颗粒富集层是堆积体边坡的潜在滑带,是堆积体失稳破坏的下部剪出口;库水对堆积体中部细颗粒富集层的软化崩解作用和入渗后产生的浮托力是导致RS堆积体失稳的重要原因。研究成果期望能为高原高寒山区大型岸坡堆积体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岸坡堆积体 水库蓄水 FLAC^(3D)数值模拟 离心模型试验 失稳破坏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球面网壳动力失效的联合预测方法
6
作者 张明 张瑀 +2 位作者 黄艳霞 周广春 于德广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1-55,101,共6页
以地震作用下精细化有限元分析的单层球面网壳的动力失稳破坏模式为基础、结合细胞自动机(CA)方法,发展了一套单层网壳动力失稳破坏模式和失效荷载的联合预测方法。首先,对基础单层球面网壳进行了简谐荷载作用下全荷载域动力时程有限元... 以地震作用下精细化有限元分析的单层球面网壳的动力失稳破坏模式为基础、结合细胞自动机(CA)方法,发展了一套单层网壳动力失稳破坏模式和失效荷载的联合预测方法。首先,对基础单层球面网壳进行了简谐荷载作用下全荷载域动力时程有限元分析(FEA),并时时提取各级动荷载幅值下所有节点的位移值及单元的应变能密度。之后,用建立的联合方法预测了其它同类网壳的动力失稳破坏模式及失效荷载,并与相应FEA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联合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基于一个单层球面网壳的动力失稳破坏模式和失效荷载预测其它不同跨度、不同矢跨比、不同杆件截面尺寸的单层球面网壳的动力失稳破坏模式及失效荷载。因此,结合FEA数值模拟,实现了CA方法在单层球面网壳动力失稳破坏模式和失效荷载预测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预测方法 单层球面网壳 简谐地面运动 动力失稳破坏模式 动力效荷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挖深基坑地铁施工边坡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万达 《现代交通技术》 2020年第2期57-60,共4页
明挖深基坑容易受到屈服位移的影响,导致边坡失稳。通过计算施工过程参数,构建边坡失稳特征提取模型,提取失稳特征并分析边坡失稳动态,对明挖深基坑地铁施工时的边坡稳定性进行分析。根据动态分析结果,计算明挖深基坑地铁施工边坡的承... 明挖深基坑容易受到屈服位移的影响,导致边坡失稳。通过计算施工过程参数,构建边坡失稳特征提取模型,提取失稳特征并分析边坡失稳动态,对明挖深基坑地铁施工时的边坡稳定性进行分析。根据动态分析结果,计算明挖深基坑地铁施工边坡的承压范围,得到屈服位移的输出状态参数与安全系数的联合分布函数,利用有限元模型完成明挖深基坑地铁施工的边坡稳定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准确地求出块体的滑移时间步数,提升分析结果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挖深基坑 地铁施工 边坡定性 失稳破坏模式 边界条件 滑移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质建筑边坡岩石压力计算与参数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朱小康 林丽 +1 位作者 王敬林 郑颖人 《公路交通技术》 2000年第2期5-11,共7页
以工程实际出发,建立了岩质边坡的3种失稳破坏模式,根据岩体力学观点推出了支护结构上岩石压力的计算公式,并从实用角度出发对结构面抗剪强度参数的选用提出了合理的原则与方法,对目前一些规范中的抗剪强度参数进行了修正,从而使其更符... 以工程实际出发,建立了岩质边坡的3种失稳破坏模式,根据岩体力学观点推出了支护结构上岩石压力的计算公式,并从实用角度出发对结构面抗剪强度参数的选用提出了合理的原则与方法,对目前一些规范中的抗剪强度参数进行了修正,从而使其更符合实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质建筑边坡 失稳破坏模式 支护结构 岩石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泥土连拱抗滑墙加固结构优化研究
9
作者 仲曼 蒋红俊 +1 位作者 梁音 李琴琴 《城市勘测》 2015年第5期163-166,171,共5页
水泥土连拱抗滑墙加固软基边坡,能够充分发挥水泥土抗压能力和抗剪能力,同时从机理上避免弯折效应而又能有效消除随机劣质层的影响。本文对水泥土连拱抗滑墙加固结构的工作性状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探讨了加固结构设计参数的变化对边坡抗... 水泥土连拱抗滑墙加固软基边坡,能够充分发挥水泥土抗压能力和抗剪能力,同时从机理上避免弯折效应而又能有效消除随机劣质层的影响。本文对水泥土连拱抗滑墙加固结构的工作性状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探讨了加固结构设计参数的变化对边坡抗滑效果的影响。分析了墙厚、连拱抗滑墙进入硬土层深度、抗滑墙长度等参数对加固效果的影响,为工程应用提供了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土连拱抗滑墙 软基边坡 失稳破坏模式 性状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颗粒材料粘滑现象及其物理机制的试验研究
10
作者 刘建生 熊文勇 +2 位作者 邓翔浩 傅力 童立红 《岩土工程技术》 2023年第4期449-454,共6页
颗粒材料系统在剪切过程中存在应力突变的情况,为了探究颗粒材料在剪切过程中的宏观力学响应与其细观参数的内在联系,通过室内直剪试验,研究了颗粒材料系统在受压剪作用下的粘滑(stick-slip)行为。将玻璃微珠作为颗粒材料进行了不同正... 颗粒材料系统在剪切过程中存在应力突变的情况,为了探究颗粒材料在剪切过程中的宏观力学响应与其细观参数的内在联系,通过室内直剪试验,研究了颗粒材料系统在受压剪作用下的粘滑(stick-slip)行为。将玻璃微珠作为颗粒材料进行了不同正应力下的直剪试验,并引入率态摩擦模型(RSF)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定量分析,通过强度阶跃试验得到了率态摩擦模型相关参数。试验结果表明:(1)不同正应力下的粘滑曲线变化趋势基本相同,并呈现周期性的规律,但粘滑导致的应力降和周期随正应力的减小而减小;(2)在施加的压力范围内,通过计算得到其刚度比κ均小于1,且κ随正应力的增大而减小,这说明该颗粒材料满足失稳判据,试验现象与理论预测相符。成果为研究地震发生机理提供了思路,据此可推测断层的粘滑失稳及地震发生是由于断层面的滑移速度瞬时改变引起的,κ值越小其峰值粘滑速率越大,同时产生的应力降和粘滑周期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材料粘滑现象 直剪试验 速率状态摩擦模型 失稳破坏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