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失稳状态耗能最小原理的预应力锚索加固边坡稳定性上限解析 被引量:22
1
作者 赵炼恒 罗强 +1 位作者 李亮 杨峰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26-432,共7页
基于岩土塑性极限分析上限理论的基本原理,考虑预应力锚索的加固效应,分析了单预应力锚索加固措施条件下边坡的稳定性特性,并由此探讨了多预应力锚索共同加固边坡的稳定性能量分析方法。结合强度折减技术,采用内点迭代方法和序列二次规... 基于岩土塑性极限分析上限理论的基本原理,考虑预应力锚索的加固效应,分析了单预应力锚索加固措施条件下边坡的稳定性特性,并由此探讨了多预应力锚索共同加固边坡的稳定性能量分析方法。结合强度折减技术,采用内点迭代方法和序列二次规划优化迭代法对锚固边坡安全系数目标函数进行了能量耗散最小化意义上的优化计算。典型算例的分析计算表明:锚索加固效应可以有效地提高边坡的稳定性,预应力锚索设置位置对边坡安全系数、临界滑裂面位置和锚索长度有显著影响。综合考虑锚索设置位置对边坡安全系数和锚索长度的影响,单锚索的最优设置位置应位于边坡中下部区域。采用多排锚索加固既可以保证边坡的安全储备,也可有效避免局部稳定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性分析 边坡预加固 预应力锚索 极限分析上限定理 强度折减技术 失稳状态耗能最小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弹性动力学中的最小势能原理(含最小余能原理) 被引量:3
2
作者 唐松花 罗迎社 周筑宝 《动力学与控制学报》 2005年第1期34-38,共5页
线弹性静力学中有最小势能原理和最小余能原理,但只适用于物体或结构在给定约束条件下处于稳定平衡状态的情况,而在一般情况下动力学问题不可能存在稳定平衡状态,因此在动力学领域中是否存在最小势能原理值得认真考虑.本文对动力学问题... 线弹性静力学中有最小势能原理和最小余能原理,但只适用于物体或结构在给定约束条件下处于稳定平衡状态的情况,而在一般情况下动力学问题不可能存在稳定平衡状态,因此在动力学领域中是否存在最小势能原理值得认真考虑.本文对动力学问题中存在最小势能原理的可能性进行了探讨,并以摆脱了“平衡态”和“稳定态”的限制的最小功耗原理为理论基础,导出了线弹性动力学中的最小势能原理和最小余能原理.给出了计算实例,结果正确.因此在线弹性动力学中存在瞬时意义下的最小势能原理和最小余能原理.但其含义与静力学中的最小势能原理和最小余能原理并不相同.其主要区别在于:动力学中的原理适用于不稳定过程之任一瞬时,其“最小”是指“当时(即该瞬时)所有可能值的最小”.而静力学中的最小势能原理则只适用于稳定平衡状态,其“最小”是指系统从不稳定最后达到稳定平衡的整个过程中所有“真实值中的最小”.即前者是“当时的最小”,后者则是“全过程中的最小”.这两类变分原理可成为线弹性动力学中各种变分直接解法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小势能原理 最小余能原理 弹性动力学 动力学问题 平衡状态 理论基础 弹性静力学 定过程 约束条件 最小 计算实例 定平衡 直接解法 变分原理 适用 可能性 定态 平衡态 瞬时 真实值 全过程 物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边坡失稳三类能量突变判据的统一性 被引量:3
3
作者 华成亚 姚磊华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603-611,共9页
强度折减法失稳判据研究是边坡稳定性分析领域的热点问题。特征点位移突变判据、塑性区贯通判据和计算程序不收敛判据这3类常用失稳判据被认为分别对应于重力势能降突变判据、耗散能增量突变判据和动能增量突变判据这3类能量突变判据。... 强度折减法失稳判据研究是边坡稳定性分析领域的热点问题。特征点位移突变判据、塑性区贯通判据和计算程序不收敛判据这3类常用失稳判据被认为分别对应于重力势能降突变判据、耗散能增量突变判据和动能增量突变判据这3类能量突变判据。为了统一上述3类能量突变判据,基于最小势能原理,提出了强度折减法新的失稳判据-变分值判据。推导了数值模型总势能二阶变分值计算公式,发现了一种变分施加方式,编写了变分值计算程序,给出了基于变分值正负判断模型稳定与否的流程。通过典型边坡算例,验证了变分值判据和3类能量突变判据的统一性。通过改变数值模型的网格密度、边坡角度和边坡高度等典型参数,讨论变分值判据和3类能量突变判据统一性的一般性。结果表明:变分值判据计算结果与3类能量突变判据计算结果接近,彼此的相对误差小于5%。变分值判据统一了3类能量突变判据,为3类能量突变判据的统一性提供了力学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 强度折减法 判据 能量突变判据 最小势能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声发射的岩体工程灾害微震监测系统 被引量:13
4
作者 刘国清 《采矿技术》 2005年第1期30-30,38,共2页
岩体在破坏之前,都会出现声发射和微震现象。通过仪器监测声发射和微震,就可以判定岩体的失稳状态及其位置。文中论述了监测系统的定位原理,介绍了专门开发的多通道监测系统的原理框图,说明了其软、硬件构成及各部分功能。实践表明,利... 岩体在破坏之前,都会出现声发射和微震现象。通过仪器监测声发射和微震,就可以判定岩体的失稳状态及其位置。文中论述了监测系统的定位原理,介绍了专门开发的多通道监测系统的原理框图,说明了其软、硬件构成及各部分功能。实践表明,利用该微震监测系统的监测结果,可对采场的稳定性作出及时、准确的评价,对岩石的失稳状态作出预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震监测系统 声发射 工程灾害 岩体 状态 仪器监测 定位原理 原理框图 硬件构成 监测结果 多通道 定性 采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