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7篇文章
< 1 2 3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模式对儿童急诊静脉留置针患者应用成效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18
1
作者 陈小燕 黄中伟 《西部中医药》 2018年第7期105-108,共4页
目的:观察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模式应用于儿童急诊静脉留置针的成效以及安全性。方法:将急诊输液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患儿1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9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常规护理+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模式。观察2组患者... 目的:观察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模式应用于儿童急诊静脉留置针的成效以及安全性。方法:将急诊输液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患儿1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9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常规护理+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模式。观察2组患者护理效能评分及留置针留置时间、留置安全质量风险优选指数(RPN)以及护理人员满意度情况。结果:实施护理后,研究组RPN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效能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人员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诊静脉留置针患儿实施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模式能有效降低风险,提高静脉导管护理效能及护理人员的满意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静脉留置针 安全性 失效模式 效应分析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模式护理对妊娠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情况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邓祎 刘奕希 刘洁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3年第8期25-28,共4页
目的探究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FMEA)模式护理对妊娠糖尿病(GDM)患者血糖控制情况的影响。方法纳入2019年8月至2021年8月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94例G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进行前瞻性、单中心对照研究,按抽签法对其进行分组,将47例... 目的探究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FMEA)模式护理对妊娠糖尿病(GDM)患者血糖控制情况的影响。方法纳入2019年8月至2021年8月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94例G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进行前瞻性、单中心对照研究,按抽签法对其进行分组,将47例患者设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同时将47例患者设为观察组(接受FMEA模式护理)。比较2组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前,2组的空腹血糖(FPG)和餐后2 h血糖(2hPG)水平经比较,均未显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均>0.05)。干预1个月、干预2个月和分娩当天,2组的FPG和2hPG水平均较干预前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的FPG和2hPG水平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妊娠结局总发生率(8.51%)低于对照组(27.66%);观察组新生儿的不良妊娠结局总发生率(6.38%)低于对照组(23.40%),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且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FMEA模式护理有助于改善GDM患者的血糖水平,且有助于降低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和减轻新生儿的窒息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尿病 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模式护理 血糖控制 妊娠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优化静脉用药调配中心鞘注液调配流程 被引量:1
3
作者 陶柏成 王梅 +3 位作者 刘杨 张先明 周丽芳 袁树伟 《儿科药学杂志》 2025年第2期26-31,共6页
目的:分析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鞘注液调配流程中的质量控制体系,优化鞘注液调配流程,提高患者用药安全性。方法:应用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FMEA)对PIVAS鞘注液调配流程中的风险点进行评估,选出中、高风险等级的失效模式,对失效原因进... 目的:分析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鞘注液调配流程中的质量控制体系,优化鞘注液调配流程,提高患者用药安全性。方法:应用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FMEA)对PIVAS鞘注液调配流程中的风险点进行评估,选出中、高风险等级的失效模式,对失效原因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并对质量控制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在PIVAS鞘注液调配流程中,共找出34项中、高风险点,从人员培训、流程改进以及质量控制检查监督等方面进行改进。34项中、高风险点经过6个月的改进后,风险优先指数(RPN)下降了57.9%,药师手卫生依从性提高,鞘注液的调配契合率从改善前的96.3%增至改善后的97.7%,催询医嘱数由(13.7±2.3)条/月下降至(8.2±1.3)条/月,降幅40.1%。结论:FMEA可以对PIVAS鞘注液调配流程中的质量控制风险点进行识别与评估,建立鞘注液调配流程质量控制体系,可及时发现流程中的中高风险点,提高患者用药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鞘注液 质量控制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院内血液运送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4
作者 黄倩倩 张扬 《现代医院》 2025年第5期705-708,共4页
目的探讨在院内血液运送安全管理中缩短血液运送时限的方法与依据。方法选择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23年4月—6月院内血液运送371例次作为对照组,2024年4月—6月院内血液运送379例次作为观察组。应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方法,组建... 目的探讨在院内血液运送安全管理中缩短血液运送时限的方法与依据。方法选择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23年4月—6月院内血液运送371例次作为对照组,2024年4月—6月院内血液运送379例次作为观察组。应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方法,组建多部门参与的专案改进小组,分析院内血液运送流程中失效模式,计算风险优先指数(RPN),对关键失效模式进行原因分析并制定改进措施,并对实施FMEA前后的血液运送效率和输血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评价。结果实施FMEA前后,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院内血液运送时间由专案实施前的18.36 min降至专案实施后的8.28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FMEA模式分析相关影响因素并落实优化人力配置、规划运送路线、加强信息监测等改进方案,有效保障了老旧院区内血液制品的安全及时运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效模式效应分析 血液 运送 安全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对痔疮手术患者院内感染及并发症的预防效果
5
作者 赖娟 冯娟 +2 位作者 陈雪 耿慧 喻甜 《当代医药论丛》 2025年第4期146-149,共4页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对痔疮手术患者院内感染及并发症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2月至2023年12月江岸区丹水池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武汉岱山医院)收治的痔疮手术患者90例,根据入院时间分组,分为对照组(2022年2月至12月)与观察...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对痔疮手术患者院内感染及并发症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2月至2023年12月江岸区丹水池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武汉岱山医院)收治的痔疮手术患者90例,根据入院时间分组,分为对照组(2022年2月至12月)与观察组(2023年1月至12月),各4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护理。比较两组失效模式风险指数评分、院内感染发生率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各项失效模式风险指数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院内感染发生率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可提升痔疮手术患者的院内感染预防效果,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痔疮手术 失效模式效应分析 院内感染 并发症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法的管理在ICU患者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6
作者 李梅 成晓莹 成向进 《中国社区医师》 2025年第1期162-164,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法(FMEA)的管理在重症监护室(ICU)患者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6—12月盐城市中医院ICU住院患者120例与43名工作人员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选取2023年1—6月盐城... 目的:探讨基于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法(FMEA)的管理在重症监护室(ICU)患者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6—12月盐城市中医院ICU住院患者120例与43名工作人员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选取2023年1—6月盐城市中医院ICU住院患者120例与43名工作人员作为观察组(实施基于FMEA的管理)。比较两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手卫生依从率低、手卫生正确率低、个人防护执行不到位风险优先数(RPN)值低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发生率为3.33%,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FMEA的管理在ICU患者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提高工作人员工作质量,有效减少患者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效模式效应分析 重症监护室 多重耐药菌 医院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在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效果评价中的应用
7
作者 范鹏超 刘贺 刘文芝 《中国内镜杂志》 2025年第4期1-7,共7页
目的 探讨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在软式内镜清洗消毒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10月于该院内镜中心进行清洗消毒的内镜作为对照组,运用FMEA对软式内镜清洗消毒全流程进行管理,选取2021年11月-2022年11月... 目的 探讨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在软式内镜清洗消毒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10月于该院内镜中心进行清洗消毒的内镜作为对照组,运用FMEA对软式内镜清洗消毒全流程进行管理,选取2021年11月-2022年11月优化干预后进行清洗消毒的内镜作为试验组,比较两组主要失效模式的风险优先系数(RPN)、内镜消毒、医用压缩空气、漂洗用水微生物监测结果和消毒合格率。结果 FMEA优化后,6项主要失效模式RPN值明显下降,胃镜和肠镜微生物监测合格率分别由88.03%和73.08%提高至97.44%和96.15%,漂洗用水和医用压缩空气微生物监测合格率分别由30.00%和65.00%提高至95.00%和95.00%,优化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漂洗用水和医用压缩空气的监测、同质化规范培训和完善配套的清洗耗材,是内镜清洗消毒管理中的高风险环节,应加强流程监管,实施FMEA,对提高内镜清洗消毒合格率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 软式内镜 清洗消毒 质量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疗失效模式及效应分析在腹部引流管管周潮湿相关性皮肤损伤管理中的应用
8
作者 钱彩华 仲艳 陆关珍 《护士进修杂志》 2024年第17期1863-1868,共6页
目的探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ealth care 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HFMEA)在腹部引流管管周潮湿相关性皮肤损伤(moisture associated skin damage,MASD)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我院2023年1-7月外科病房术... 目的探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ealth care 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HFMEA)在腹部引流管管周潮湿相关性皮肤损伤(moisture associated skin damage,MASD)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我院2023年1-7月外科病房术后放置腹部引流管的患者360例。其中1-3月应用前的180例患者为对照组,4-7月应用后的180例患者为观察组。根据HFMEA质量改进方法,成立外科腹部引流管管周潮湿相关性皮肤损伤管理流程改进小组,并对其流程进行失效模式及潜在的原因分析,比较改进前后引流管管周MASD的发生率,引流管管周MASDⅢ+Ⅳ度的发生占比以及主要失效模式风险指数(risk priority number,RPN)值。结果实施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管理后,引流管管周MASD的发生率下降(P<0.05),Ⅲ-Ⅳ度引流管管周MASD的发生减少(P<0.05),14项RPN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FMEA管理模式有利于规范引流管管周MADS管理流程,规避护理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流管 医疗失效模式效应分析 潮湿相关性皮肤损伤 护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的闭环管理在住院患者结肠镜检查肠道准备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申明 张铭光 +1 位作者 任宏飞 刘素珍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17期103-105,112,共4页
目的 探究基于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的闭环管理对行结肠镜检查的住院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22年7月至2023年8月收治的行结肠镜检查的住院患者15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8例。对照组实... 目的 探究基于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的闭环管理对行结肠镜检查的住院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22年7月至2023年8月收治的行结肠镜检查的住院患者15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观察组实施基于FMEA的闭环管理。比较两组肠道准备合格率、结肠镜检查时间、镜检舒适度(疼痛状态、镇静效果评分)。比较两组入院时及检查前结肠镜检查认知水平评分和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肠道准备合格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结肠镜进镜时间、整体检查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状态、镇静效果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两组肠镜检查认知水平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检查前,两组结肠镜检查认知水平评分高于入院时,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FMEA的闭环管理能显著提高住院患者肠道准备合格率,且能够缩短检查时间,提高患者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镜检查 肠道准备 失效模式效应分析 闭环管理 肠道准备合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管理模式在降低急性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霍佳佳 方萍 +4 位作者 王玲 任长安 姚远 徐绍莲 乐文清 《护士进修杂志》 2024年第6期647-652,658,共7页
目的探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FMEA)管理模式降低急性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率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3年1-7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14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23年1-3月HFMEA实施前的57例患者为对照组;2023年4-7月HFMEA实施... 目的探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FMEA)管理模式降低急性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率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3年1-7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14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23年1-3月HFMEA实施前的57例患者为对照组;2023年4-7月HFMEA实施后的57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应用HFMEA评估工具,对引发肺部感染的潜在风险因素及风险环节进行分析,计算风险优先指数(RPN),对RPN>125分项目制定改进措施并评价其应用效果。结果应用HFMEA管理模式后,观察组6项失效模式的RPN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监管其过程3项标准预防的合格率及3项护理流程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肺部感染率、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HFMEA管理模式后,临床护士针对医院感染风险因素及环节,落实专科感控技术标准预防措施,规范关键环节护理流程,联合督导核查及感控技术得以持续质量改进,可降低急性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部感染 医疗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 急性脑卒中 感控技术标准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疗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结合社会技术概率风险评估在降低病区药房用药错误中的应用
11
作者 张皓 王小川 +3 位作者 关玮伟 赵庚昊 魏京海 赵一鸣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2期21-24,共4页
目的:探讨医疗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FMEA)结合社会技术概率风险评估(ST-PRA)在降低病区药房用药错误(ME)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2-7月调剂药品的条目数和出现的ME的数量,作为基线水平。在此基础上采用医疗FMEA结合ST-PRA进行... 目的:探讨医疗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FMEA)结合社会技术概率风险评估(ST-PRA)在降低病区药房用药错误(ME)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2-7月调剂药品的条目数和出现的ME的数量,作为基线水平。在此基础上采用医疗FMEA结合ST-PRA进行药品管理,再次统计干预后2023年2-7月药品条目数量和ME。通过统计学方法比较风险优先指数(RPN)及各项ME发生情况。结果:用药差错数从338下降至266,错误率从0.096%下降至0.0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PN从2728.4下降至122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项用药差错对比皆有下降。结论:医疗FMEA结合ST-PRA有助于降低病区药房的RPN,减少其给药错误率,降低潜在的用药风险,提高病区药房工作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药错误 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 社会技术概率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的门急诊患者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流程优化实践 被引量:2
12
作者 吴子怡 谢欣照 +3 位作者 王可欣 吕昕怡 周昊阳 陈彦 《现代医院》 2024年第8期1190-1193,1197,共5页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ailure modes and effects analysis,FMEA)在综合医院门急诊患者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为优化门急诊患者突发事件的应急流程提供参考。方法基于FMEA对综合医院门急诊患者突发事件应急流程中的风险...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ailure modes and effects analysis,FMEA)在综合医院门急诊患者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为优化门急诊患者突发事件的应急流程提供参考。方法基于FMEA对综合医院门急诊患者突发事件应急流程中的风险进行识别及评估,分析潜在的失效模式,查找出风险优先指数(risk priority number,RPN)>125的重点风险,采取持续质量改进措施进行控制,并对控制效果进行评价,采取χ^(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发现4大方面16个风险点,通过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措施,高风险点的RPN均下降至125以下,风险得到有效控制,门急诊急救设备利用率、患者突发事件及时通报率、患者突发事件及时反馈率、患者突发事件急救成功率均明显提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将FMEA应用于门急诊患者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有利于优化门急诊患者突发事件的应急流程,从而提升综合医院门急诊应急处置能力,使门急诊患者突发事件得到妥善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效模式效应分析 门急诊 突发事件 应急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模式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急救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米淑敏 《临床医药实践》 2024年第10期778-782,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FMEA)模式的优化护理方案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静脉溶栓中的应用效果,并分析对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6月-2022年6月接受治疗的AIS静脉溶栓患者120例,根据随机投币法分为接受常规急... 目的:探讨基于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FMEA)模式的优化护理方案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静脉溶栓中的应用效果,并分析对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6月-2022年6月接受治疗的AIS静脉溶栓患者120例,根据随机投币法分为接受常规急救流程干预的对照组(n=60)和接受基于医疗失效模式与HFMEA模式的优化护理干预的观察组(n=60),比较两组患者入院至完成各环节用时、神经功能以及溶栓效率,随访1年后,统计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入院至分诊完成时间、分诊完成至CT检查时间、CT检查结束至药物首推时间、入院至开始静脉溶栓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后,两组患者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中枢神经特异蛋白β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入院至静脉溶栓开始时间≤60 min的达标率、血管再通率、溶栓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观察组无明显功能障碍、轻度残疾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明显残疾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医疗失效模式与HFMEA模式的优化护理方案可显著缩短AIS患者静脉溶栓的各环节用时,提高溶栓效率,有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和预后情况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溶栓 缺血性脑卒中 医疗失效模式效应分析 神经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神经重症患者CVAD-MARSI管理中的应用
14
作者 郝俊丽 于航娜 +3 位作者 郭亚杰 郭东波 杜瑞云 杨春艳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6期3045-3048,共4页
目的探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FMEA)在神经重症患者中心静脉血管通路装置(CVAD)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MARSI)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建立神经重症CVAD-MARSI管理小组,选择河南省人民医院2023年3—6月收治的197例带有CVAD的患者作... 目的探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FMEA)在神经重症患者中心静脉血管通路装置(CVAD)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MARSI)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建立神经重症CVAD-MARSI管理小组,选择河南省人民医院2023年3—6月收治的197例带有CVAD的患者作为对照组,选择2023年7—10月收治的162例带有CVAD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应用HFMEA梳理CVAD-MARSI管理流程,进行失效原因分析,计算风险指数,根据分析结果制定有效防范措施。比较两组CVAD-MARSI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CVAD-MARSI发生率[2.5%(4/162)]低于对照组[14.2%(28/197)](P<0.05)。结论应用HFMEA改善神经重症患者CVAD-MARSI管理流程,能够降低神经重症患者CVAD-MARSI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 医疗失效模式效应分析 中心静脉导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失效模式及效应分析融合8S管理模式对外来器械管理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杰 李越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4年第4期152-155,共4页
目的探究失效模式及效应分析融合8S管理模式对外来器械管理质量的影响。方法2022年1月开始,盱眙县某医院消毒供应室针对外来器械开展失效模式及效应分析融合8S管理模式,并选取2022年1月—12月期间消毒供应室处理的1000件外来器械为观察... 目的探究失效模式及效应分析融合8S管理模式对外来器械管理质量的影响。方法2022年1月开始,盱眙县某医院消毒供应室针对外来器械开展失效模式及效应分析融合8S管理模式,并选取2022年1月—12月期间消毒供应室处理的1000件外来器械为观察组,2021年1月—12期间消毒供应室处理的1000件外来器械为对照组,对照组外来器械实施消毒供应室常规管理,观察组外来器械通过失效模式及效应分析后开展8S管理,统计对比两组器械的清洗不合格、包装不合格、湿包、丢失和灭菌合格情况,调查两组器械临床应用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器械清洗不合格率、灭菌包装不合格率、湿包率和丢失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灭菌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器械临床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失效模式及效应分析融合8S管理模式可有效提高外来器械管理质量,提升外来器械的临床应用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效模式效应分析 8S管理 消毒供应室 外来器械 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的静脉化疗用药失效风险评估与管理对策的研究
16
作者 王祖麟 王猛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4年第9期150-156,共7页
目的应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理论对静脉化疗用药进行风险评估并制订静脉化疗用药安全管理对策,提高静脉化疗用药安全性。方法2023年3月成立静脉化疗安全管理小组,应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理论对静脉化疗用药流程进行失效风险评... 目的应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理论对静脉化疗用药进行风险评估并制订静脉化疗用药安全管理对策,提高静脉化疗用药安全性。方法2023年3月成立静脉化疗安全管理小组,应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理论对静脉化疗用药流程进行失效风险评估及失效模式分析,并制订静脉化疗用药安全管理改进措施。使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比较改进措施实施前后静脉化疗用药规范执行率、化疗配置正确率、化疗输注正确率,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静脉化疗用药使用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后,静脉化疗用药规范执行率(97.98%vs 86.98%)、化疗配置正确率(99.59%vs 96.00%)、化疗输注正确率(99.40%vs 96.99%)3个指标均有明显提高(P<0.001)。结论应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理论制订静脉化疗用药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并加强其实施过程的管理,可有效提高静脉化疗用药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化疗 医疗失效模式效应分析 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基层医院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急诊救治快速通道中的应用效果
17
作者 游嘉琪 雷菊蕊 +2 位作者 彭丹 黎美琪 李丽霞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18期128-131,共4页
目的:探讨研究基层医院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急诊救治快速通道建设中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FMEA)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9月至2023年11月在东莞市东部中心医院诊治的120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按收治时间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其... 目的:探讨研究基层医院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急诊救治快速通道建设中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FMEA)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9月至2023年11月在东莞市东部中心医院诊治的120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按收治时间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其中2022年10月前接诊的60例患者采取急诊救治快速通道诊治流程,纳入对照组,2022年10月至2023年11月接诊的60例患者在急诊救治快速通道建设中应用HFMEA,纳入试验组。比较两组的急救效率、救治效果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试验组血红蛋白报告时间、血尿素氮报告时间、输血流程启动至实施时间、急诊内镜启动至实施时间、急诊停留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试验组72 h止血率高于对照组,临床再出血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死亡率比较差异较小(P>0.05)。试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针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在急诊救治快速通道建设中应用HFMEA可以显著提高急救效率与救治效果,缩短急救时间,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失效模式 效应分析 基层医院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急诊救治快速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故障模式影响及危害性分析的引信可靠性分析方法
18
作者 娄文忠 李诗怡 +3 位作者 吕斯宁 范晨阳 冯恒振 朱豪坤 《探测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9-56,79,共9页
针对引信元件在故障模式下可能会出现作用失效的问题,利用理论与实际数据相结合的方法,完成故障模式影响及危害性分析(FMECA)。首先对引信元件进行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FMEA),然后采用基于层次分析法(AHP)赋权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完成危... 针对引信元件在故障模式下可能会出现作用失效的问题,利用理论与实际数据相结合的方法,完成故障模式影响及危害性分析(FMECA)。首先对引信元件进行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FMEA),然后采用基于层次分析法(AHP)赋权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完成危害度分析(CA)。分析结果表明,在FMEA定性分析中,延期药柱缺陷引起的引信瞎火是发生频率最高的故障,雷管缺陷对引信可靠发火的影响最大。在CA定量分析中,电池、雷管、自毁弹簧故障的危害度等级较高。因此,在引信的设计过程中,应重点关注电池、雷管、自毁弹簧相关设计指标是否达到设计标准,确保引信可以可靠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信作用失效 故障模式影响及危害性分析 层次分析 模糊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疗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在医院国家集中采购药品管理流程中的应用
19
作者 廖倩文 周黎 +2 位作者 周彬彬 徐千叶 成佳楠 《抗感染药学》 2024年第1期72-78,共7页
目的:分析和评价医疗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healthcare 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HFMEA)在医院国家集中采购药品(简称集采药品)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为推进国家集采药品高质量、精细化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3年1月—3月苏州市... 目的:分析和评价医疗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healthcare 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HFMEA)在医院国家集中采购药品(简称集采药品)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为推进国家集采药品高质量、精细化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3年1月—3月苏州市立医院(本部)推进度不佳的9种集采药品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成立HFMEA小组,分析集采药品的潜在失效模式和失效原因及其潜在影响,从而针对性制定相关管理措施。结果:开展HFMEA后,此前9种推进度较差的集采药品的月平均用量均明显增加,增长率最低的克拉霉素片的增长率为99.47%,而增长率最高的注射用帕瑞昔布钠的增长率为5400.00%;对筛选出的27项失效原因进行危害评分,结果显示,开展HFMEA后24项失效原因的危害评分均较前大幅下降(P<0.5),平均下降幅度为60.90%;调查显示,HFMEA开展后医生对集采药品及其政策的知晓度较前明显上升(78.72%vs 39.56%),而患者对集采药品的知晓度和接受度较前亦明显上升(70.54%vs 39.51%)。结论:开展HFEMA促使集采药品的签约、采购、使用整个流程得到持续改进,同时还提高了医生和患者对集采药品的知晓度和接受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采药品 医疗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 失效模式 失效原因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模式在儿童急诊静脉留置针中的应用 被引量:31
20
作者 彭红 李梅 +2 位作者 彭巧丽 黄钰茹 邱菊 《护士进修杂志》 2020年第19期1783-1786,共4页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模式在儿童急诊静脉留置针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儿科急诊2018年1月1-10日使用静脉留置针输液的112例患儿作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干预;将2018年1月21-30日使用静脉留置针的112例患儿作为研究组,在常规...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模式在儿童急诊静脉留置针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儿科急诊2018年1月1-10日使用静脉留置针输液的112例患儿作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干预;将2018年1月21-30日使用静脉留置针的112例患儿作为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模式,对使用中可能出现的失效模式、原因尤其是居家留置期间的高危因素等实施整改,对两组患儿留置针留置时间、留置安全质量风险优选指数、静脉留置针并发症(导管堵塞、意外脱管、静脉炎、留置针压伤、外渗)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平均留置针留置时间为(5.1±0.7)d,长于对照组;留置安全质量风险优选指数为(193.6±31.8),低于对照组;静脉留置针并发症发生率5.36%,低于对照组的22.3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模式可有效降低儿童急诊静脉留置针静脉输液并发症,延长留置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模式 儿童急诊 静脉留置针 并发症 留置时间 儿科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